經驗分享
  • 徐同學-112考取台大新聞所、台大生傳所(榜眼)

    文 / 徐同學

    費時一年半,考了第二年,我有幸在今年(2023)考取第一志願研究所-台大新聞。由於身分特殊(我有一份跟新聞傳播八竿子打不著的全職工作),再加上一年半的準備經驗(第一年有補習),想利用兩篇文章的篇幅跟大家分享上榜心得與備考過程,希望能幫助到目標考取台大新聞或台大生傳所的未來同學........<詳全文>

     

  • 陳薇琪-112考取政大傳院碩士學位學程

    文 / 陳薇琪

    大三那年因為覺得自己需要第二專長和為了以後職涯發展能更加廣闊,再加上我也不討厭學術研究,因此確定要報考研究所。尋尋覓覓查找了各學校系所的課程,覺得傳播所最符合自己的興趣,且能作為以後工作的立基,就毅然決然的報考補習班 。 <詳全文>

  • 陳浩瑞-112考取政大傳院碩士學位學程

    文 / 陳浩瑞

    老實說,決定考研後的煩惱多半無關能否考上,而是猶豫著如何投入與分配時間,還有這一切究竟代表什麼的自我探索(懷疑)。因此這段過程並不具備其他考生的專注與決心,更別說做足準備。但即便如此,回頭仍浮現一些記憶與反思交雜的經驗總結,希望各位能從這篇為梳理個人軌跡而生的心得文中,獲取欲知片段。<詳全文>

  • 郭宇璇-112考取政大傳院碩士學位學程、交大傳科所

    文 / 郭宇璇

    我是一個非常沒有自信的人,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最常有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很笨。時常沒什麼想法、記憶力差、死頭腦,直到考前一天都覺得自己很可能要重考了。<詳全文>

  • 張愷丰-112考取台大生傳所

    文 / 張愷丰

    這篇文主要是想獻給同在考研路上打拼的學弟妹。去年備考期間受到學長姐心得文幫助不少,每每失去動力,都會刷一次文章,就能繼續堅持 XD,所以也希望這篇文可以給正在迷茫的你,一點支持下去的力量。

    *提醒: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沒有絕對正確的讀書方式,更沒有所謂正確的人生道路。他人的分享僅是作為參考,無論上榜與否,人生終是要自己面對負責,所以不用一定得照著別人的方式讀,自己問心無愧就好!<詳全文>

     

  • 林心榆-112考取台藝廣電所(榜眼)、世新廣電所(榜眼)、淡江大傳所、輔大大傳所

    文 / 林心榆

    一、個人背景:

    身份:應屆私校本科生(因為大學沒有學到太深入的理論,所以大部分還是靠補習班上課)

    實習打工:以八點檔聞名的數字電視台

    二、考試結果:

    臺師大傳 落榜(中英文能力成績太慘烈)

    臺藝廣電 正取2(書審8x 當代傳播問題6x 面試7x)

    世新廣電 正取2(書審8x 面試 8x)

    輔大大傳 正取4(書審8x 傳播理論7x)

    淡江大傳 正取5(書審8x 面試 8x)

    三、正文:

    [開課前]

    因為知道自己英文能力贏不過其他考生,所以一開始就決定從專業科目下手拼讀,(雖然最後有決定報師大,想給自己一次機會,但最終還是沒能過關ㅠㅠ)

    從大三上開始到圖書館培養備考心態跟讀書習慣,這時候還沒有開始給自己太大的備考壓力,主要讀過去學長姐開過的書單,大概了解考題方向,在大三寒假至補習班報名(這邊特別提出來推薦學弟妹們提早報名,可以先看去年的線上課程,加深印象,之後開課也可以先畫到自己喜歡的位置)

    [4~6月春班]

    在四月中的時候開始上春班的課,因為知道自己上面授課會比較專心,所以從春班暑班到秋班都是到重慶南路上課,春班上課是主題式,可以在這時候熟悉戴晨老師的上課方式以及慢慢練起做筆記的手感

    [7~9月暑班]

    暑班開始正式進入備考狀態,上課能記住的盡量吸收,若有外務無法到班上課,例如那時我有幾天在電視台實習出外景沒有上到課,也要找時間在下堂課前雲端補完,好好平衡、分配其他事情和上課的比例,不然越積越多,變相成更大的壓力也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備考心情

    暑班的傳理傳科很扎實,是把基礎打穩的重要時間點,在暑班課程上完後會有第一次模擬考,我在這時候開始整理自己的心智圖終極筆記,日後新聞學有提到相關聯的概念再補充進去提高完整性

    暑班最後我有參加推甄講座,雖然我沒有報推甄,不過可以從講座中得到很多準備書審的技巧寶藏!

    [10~12月秋班]

    秋班開始組讀書會,在這邊也要謝謝我的讀書會成員,很幸運的遇到好組員,很給力的整理每篇論文,在開會的時間上也都很好配合,讀書會整理的重點會是日後寫考題很大的資料庫!

    新聞學開課老師會在上課過程幫大家整理當週時事,因為無法確定考題會出什麼,所以老師講到的都記下來,可以在日後讀書讀累了拿出來當補充看。在年末時戴晨交代大家寫考題,我認為是我備考這路最重要的一環,由於練考題是open book,寫完也有老師評改,寫出的深度很多可以寫進考題中,而透過先前模擬考過程也可以感受到從put in到put out之間有一個檻要跨過,所以好好練考題才能在真正上考場時,緊張之餘不慌亂且能得心應手

    考前最後一個月的閉關,訂正完內容不足的考題並將老師提點的錯誤修正後,把過去整理好的終極筆記、考古題練習的內容熟記腦中,默寫幾次,也可以當作練筆速的機會,在考試當下將特殊用詞、字句適時拿出來使用,同時做出內容差異化

    四、書審、面試

    書審真的真的要提早準備,才能有和戴然老師討論的空間,也才有時間做修正,有相關背景經驗或許可以加分,但面試當下問答才是取勝關鍵,重要的是熟記自我介紹、報考動機(修課計畫)、研究計畫這三大柱,由於在面試當下或多或少會緊張,容易語無倫次,所以更需要熟讀,不然即便書審資料準備的再完整,教授問答過程失利也可能影響最終錄取結果

    輔大的書審是大學歷年成績單

    台藝著重對研究計畫提問

    淡江主要針對個人背景提問

    世新兩者皆有

    結語:

    考研的路途很孤單,很容易在中途懷疑自我,加上那時候年末外務多,除了平常到學校上課、在電視台打工以及籌備、拍攝畢業製作等等,很需要透過每週上課找回備考的動力,很感謝戴晨在上課時偶爾的心靈雞湯,支撐著那時我們備考到快崩潰的精神,一路走來的心態維持就是把自己交給戴晨,相信戴晨,老師說這時候不用給自己太多壓力,就放輕鬆準備,說要開始衝刺的時候,就上緊發條,跟著戴晨的步調節奏,就不會把自己逼得太緊,抑或是擔心自己太過鬆懈。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們,不論是在備考的考生或是即將踏入論文地獄的同夥,都祝福我們在傳播研究所的路上有個美好的未來,GOOD LUCK!

  • 詹勝宇-112推甄師大大傳所(非相關科系組)(正取)、陽交大傳科所(備上)

    文 / 詹勝宇

    【前言】

    文章篇幅長,簡言之這篇分享應該適合非本科的人如何著手準備往傳播領域前進!感謝每個費心閱讀的您,祝大家考研心想事成。(歡迎陌生訊息~)

    【推甄背景】

    (1)成大台文系|應屆系排名:1/49(2%)※我有輔心理系,但輔不完(在面試有老實說哈哈)※

    (2)語言檢定|多益金證(高中考的還是放上去了)

    (3)專題經驗|無大專生計畫、課堂報告4-5份※根據不同學校的性質,我每間簡附至多3份※

    (4)實習經驗|無。2022暑假原本要去媒體實習但因為疫情影響取消。

    (5)社團活動|自治組織(學生會、系會和社聯會)/社團營隊/校際活動都參與過

    【報考結果】

    (1)交大傳科|備取一(書審84、面試87.33)

    (2)台師大傳|非傳組-正取一(書審88分、面試90分)

    (3)政大傳播|一階通過(書審92.33分,超級感謝教授賞識@@)

    (4)中山行傳|甲組-一階通過(書審80分)

    (5)台大新聞|一階「未通過」(書審84分)

    政大、中山和交大今年面試同一天,我卡在同時間所以就沒去政大和中山。因為比較喜歡交大的領域,所以沒選擇去政大面試(還沒讀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哈哈哈)

    【書審資料準備】

    建議想推甄的人,除了在校成績要長期準備以外,書面資料「最慢」8月中/月底就可以騰出一些時間來處理…千萬不要像本人我有死線病,所有書審到報名最早的學校(台大9/29)後,才開始十萬火急咻咻蹦蹦地準備,只能說自己報五間學校,各校資料規定不同沒有出槌已經很幸運。

    (1)自傳書寫

    ※可以在最前面做個人簡歷※

    我自己覺得可以從精簡的500字(政大現在的規定)做為目標開始,然後找自己的兩三個特殊表現或個人特質一連貫寫好(可以分小標題分段)。其他沒有限定字數的學校,就可以從精簡的500字再透過詳細敘述事例/經歷佐證,進而延展到更完整的自傳。我大概以1000-1500字為目標而已,因為500字我相信已經可以精確表達,再增加的只是把敘事更完備。

    (2)研/讀計畫書寫

    每間學校的這部分可能都有不同名字,例如:研讀計畫、學習計畫或畢業計畫等等,但我覺得基本上就還是分成兩個目標(讀書計畫、研究計畫)去做杜撰,再依照各校字數規定等等刪刪減減。在讀書計畫的部分,我自己是從簡述申請動機出發,幫自傳做一個銜接過渡到我的修業規劃。而修業規劃我也是參考了之前的文章,從入學前、就讀中到畢業後依序說明。另一方面,在研究計畫的部分,我也是參考之前的文章和科技部大專生網站的計畫書做濃縮。我寫了以下幾點:

     a. 前言(研究背景和研究動機)

     b. 文獻回顧(檢視前行相關研究、框架和理論)、

     c. 研究方法(簡述想以什麼方法做研究、研方在前行研究如何運用?)

     d. 預期成果與未來方向(參考的文獻和現行對研究掌握上,可以如何延展?)

     e. 參考文獻(補習班建議3-5篇精讀掌握,我最後用學位論文2篇、期刊論文3篇)

    研究計畫的字數上,我自己約略以3000字為目標。(輔大大傳所有規定5000字左右,但我寫3000字就已經覺得大部分是文獻回顧了,所以我覺得還是看個人的研究規模與現階段自己能夠掌握/探討到多深為主!)兩個方向都準備好後,萬一碰到資料要放一起(像今年政大的「畢業計畫」,甚至限定1500字),就再進行精簡濃縮了。不過因為我沒有去面試,不知道自己的書審在政大教授眼中的評價或回饋是怎麼樣?(如果有別人的參考書審分數可能比較客觀)最後,我自己就把讀書計畫抓500字、研究計畫刪掉整段文獻回顧剩1000多字就交出去了。

    !參考值可能是會進面試但不知道這樣子會不會問爆文獻回顧!

    (3)書面審查資料小結

    自傳只要照實陳述自己的經歷、收束與明確指出自己的動機和規劃,我想教授們都會感受到誠懇的心!至於研究計畫,我是以自己大學(文學院)受訓練的(文學批評/文化研究)方向(剛好是我自己的興趣)去架構,所以我覺得只要花一點心思一定可以完整的。

    【交大傳科面試】

    1. 自我介紹2mins

    2. 為什麼從台文系心理系再轉向申請傳播所?

    3. 依你的研究方法,好像沒有跟傳播所更有連結,直升台文所沒辦法幫助你深耕研究方向/興趣嗎?

    4. 研究計畫跟性別研究相關,但你好像沒有修過太多相關課程?有注意我們系上有蠻多性別研究相關的課程嗎?

    5. 為什麼自我介紹要跟我們特別講你是個外向的人?

    6. 能輔完心理系的課程嗎?現在到明年的時間規劃是什麼?

    |小結|交大1:3個人面試

    整體而言,面試過程很像平時在課堂上與教授對談、輕鬆愉快。我覺得傳科系的教授們很細心,會把學生繳交的書面資料看得很仔細,也很專注聽學生回答和自我呈述,再接續給予回饋或更深入的疑問。另外,教授提問的內容我可能有些遺漏。不過蠻重要的是,因為面試時間極短(5-7分鐘),所以形式上為了讓三位教授都提問,他們會「一次性」把自己對同學的疑問都講完(一輪問答有兩三題這樣)。我覺得這也是考驗學生能不能專注地一次把所有教授提問記住、依序回答。

    【師大大傳面試】

    1. 自我介紹1-2mins

    2. 《情境題》試想一個超越時空、無論抽象或具體,離你最遠的東西是什麼?並詳細說明為什麼它離你最遠?

    3. 簡述你的研究計畫。(我的研究計畫主要是電影跟性別文化相關研究)

    4. 有沒有探索或觀察過,除了電影外像是BL劇的商業策略或生產邏輯?

    5. (情境題提及了自己背景身分和其他報名學校)你會選擇哪一間就讀?

    6. 心理系修讀的統計學成績不太好/退選,我們有統計必修,你確定你可以嗎?

    7. 能輔完心理系的課程嗎?

    |小結|師大1:2個人面試

    台師大的教授在請學生自介前,會先親切地跟學生自我介紹。面試問題不會一次多題,而且教授們基本上不太會打斷你表達(我話超多^_^)。跟交大傳科一樣,台師大的老師對於學生個人的書審很仔細檢視,甚至連成績單的修課都一一細數(因為繳實體正本)。雖然我一開始在情境題差點愣住回答不出來,但在面試後其實很喜歡台師大傳,而且進去面試相比起交大更像在聊天(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是在聊天,教授們甚至問我成大教授怎樣、台師主要可以給我什麼研究資源之類的)。

    【總結&題外話】

    (1)報名編號順序其實有點重要QQ

    未來的考生拜託看到這裡!推甄就是連報名順序都很重要。建議在報名前,萬一你在簡章上發現「兩三間學校」在同一天面試,就可以考慮「一間盡早報名、一間拖晚一點」才報名。因為學校安排面試順位通常就是以編號做依序,我就是每間都太早報名所以最後只能擇一^_^。至於碰到像我一樣撞期,該選哪間學校面試,我想就是自己對學校資源、面試風氣及自身書審掌握的考量跟策略了。

    (2)面試策略=實話實說

    因為對我來說是非本校/系的跨考,所以不管是面試哪間學校,我都還是有對該系不夠認識熟悉、沒做到的功課,加上自己對研究計畫也有疏漏的地方,或甚至是自己的大學規劃無法如期完成等等。這些因素一定會在面試被詢問,或是教授想深入了解你怎麼思考。我相信只要對自己的經歷、撰寫的資料有好好掌握、有憑據地說明自己(例如:截至目前,累積哪些經歷來維持研究興趣與能量?),或是在真的不知道的地方承認不足,教授都願意理解和聆聽。所以在準備上我覺得只要平常心、誠懇地應答就沒問題了~

    (3)為什麼推甄報補習班?

    我自己一開始就篤定要往推甄走不想考試,報補習班原先是設想可以有一些理論內涵協助杜撰資料,所以在暑假報名了線上補習,但後來實際上課的堂數大概不到三堂(但主要是我研究計畫跟大學本科能夠銜接到傳播學的領域,如果不是這麼相關還是建議可以考量情況補習)。補習的好處是像現在上榜可以繼續上補習班的課,把知識基底建構好。非常感謝補習班老師,即便得知我只以推甄為目標,仍然費心撥冗審閱我的書面資料,以及在面試前做一次基本題的模擬面試。原本看過去的經驗分享都說老師模擬面試很刁鑽,但我覺得其實問題都是最基本的,而且老師無論在書審還是面試給予的建議方向真的都很有幫助。

     

    ~以上是本人僥倖上岸的傳播推甄經驗,祝福看完的大家順利~

     

  • 胡婷涵-考取台大新聞所(榜首)

    文 / 胡婷涵

    在這段準備研究所的期間,我真的從學長姐的分享之中獲得了許多幫助,因此我也想分享我自己考研一路以來的經歷,真心希望我的經驗多多少少能夠幫助到正在準備推甄或考試的你們(つ´ω`)つ

    以下內容將分成六大主題:推甄及考試成績、個人背景、補習科目/推薦媒體、推甄經驗、考試經驗、備考心得

    一、成績

     (一)推甄

    1. 台大新聞所:未通過一階
    2. 陽交大傳播所:通過一階,最後成績為備取

     (二)考試

    1. 台大新聞所:正取1(中英文能力 83 、法學與新聞 75、口試 89.33;總分166.26,錄取最低分數:139.80)
    2. 陽交大傳播所:未過錄取最低分數
    3. 政大傳播所:未過錄取最低分數

    二、個人背景

    我是臺北大學法律系的大四生,大三時看著身邊同學為了準備國考及研究所,陸續開始報名相關補習班,而突然對未來開始感到迷茫,不確定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未來,抑或是只是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罷了。面對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我思考了許久,最後我選擇去追求自己一直有興趣的傳播產業。一立定目標並下定決心後,我便上網查詢並參考了不少考取傳播所的心得,發現大家一致推薦這間補習班,因此在與家人討論過後,便決定報名該補習班。

    三、補習科目/推薦媒體

    我自己補習的科目有傳播理論(傳理)、傳播科技與傳播問題(傳科與傳問)及新聞學這三科。比較特別的是,台大新聞的考科除了中英文能力外,還有選考資訊科學與新聞、自然科學與新聞、法學與新聞、社會學與新聞、經濟學與新聞、政治學與新聞這六科擇一,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報考社會學與新聞,多補一科社會學,而我因為本身就讀法律系,故報考了法學與新聞。

    補習班的課程主要可以分成4–6月的春班、7–9月的暑班、10–12月的秋班,基本上只要跟著補習班的上課進度準備考試,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就看大家各自怎麼準備了XD 我相信網路上一定有很多學長姐們分享他們準備各科的方法,對我來說,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多方嘗試後,從中去吸收學長姐們的經驗,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和做筆記的方式,而且一定要儘早確立之。舉例來說,我從以前就是那種很不會做筆記的人,所以我就沒有額外花太多時間去做筆記,而是直接用講義來複習,所以我讀書時就會一直翻講義、畫重點、直接在上面做筆記,並配合自己找的補充資料一併複習,讓自己一遍一遍去熟記內容!

    此外,因為補習班的大家都是用同個教材,所以為了建立個人差異度、豐富自己答題的素材,我除了固定觀看老師在臉書社團分享的延伸文章外,還會另就主題及時事去看各大網站的文章和評論,這邊真的十分推薦多去看看獨立評論@天下、聯合新聞網的鳴人堂、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 udn Global、換日線 Crossing、Initium Media 端傳媒、數位時代和報導者 The Reporter、法律白話文運動Plain Law Movement等網站。另外,臉書的部分我除了追蹤前述提及的粉絲專頁外,我也很推薦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大推#借我一個五分鐘 #一起看媒體大事長知識系列貼文)和媒體翻譯蒟蒻 Media Juro(雖然最近沒在更新,但爬梳以往的貼文也能獲益良多)。Youtube的部分,我會固定觀看Today 看世界和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用影片的方式去迅速了解時事;同時我還訂閱了中央社電子報,讓自己每天一開信箱就能掌握最精華的新聞摘要!

    而我記錄文章的方式主要使用Notion,每當我看到不錯的文章就會把它擷取到Notion裡面(這樣才不會太多分頁哈哈哈,喔電腦可以加裝電腦版外掛程式 Notion Web Clipper比較方便),並直接在Notion中 Highlight重點,甚至我還會把一些像是在IG或FB看到的不錯觀點的圖檔或截圖直接插入文章內。當然,因為文章種類方向眾多,所以我將其大致分類成「假新聞、事實查核、媒體素養」、「科技巨頭、社群平台、網路的爭議」、「OTT、影視、文創產業」、「疫情」和「弱勢―性別、種族、精神障礙者」......等等,以利快速找尋資料(一開始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分類,但慢慢就會抓到大方向了),並在寫得很好的文章前標示icon提醒自己哪些可以再多看幾遍。最後,我會整理這些文章中可用的資訊和論述,並多加複習和背誦,內化成我個人的觀點和想法。

    四、備審+口試

    暑班開課後大家除了上課、複習上課內容外,如果有意試試推甄的話,就可以開始準備推甄要用的備審資料囉!雖然最新的簡章可能還沒出來,但通常歷年要求的都差不多,所以可以先查詢往年資料,提早開始構思自傳、讀書計畫/學習計畫、研究計畫的方向和及其他備審資料(像是推薦函)。但是大家不用擔心不知從何開始著手,網上有許多學長姐的分享經驗可以先行參考,此外,約莫9月底補習班也會有新聞傳播研究所的推甄講座,告訴大家怎麼準備以上資料!

    當時準備升大四的我的學業成績總平均為85.05,名次係20(30.77%),而台大和交大的門檻為 50%,政大則是25%,所以我主要準備推甄台大和交大這兩間學校。我覺得就算是非本科系,但是如果大學期間有過相關活動經驗,不妨也可以一試!像我自己就參加了出版社,期間製作過新生手冊、考古題、系報和系刊;在法律之夜時也積極參與拍攝及劇本發想;甚至還參與過社團的podcast製播。我認為再小的一個活動,只要能體現出個人特色,就能當成自己的閃光點!像我連系上和通識課的那種長篇期末作業也把它當成其他有利審查資料一併附上。當然,如果英文能力檢定證書的成績不錯,也可以附在其中。一開始要寫推甄資料都很困難,但只要願意開始就會越來越順,而且在書寫的過程中還能夠更加了解自己和確立目標呢!之後也不用緊張,這邊就要提到讓我最最最感謝補習班的部分啦,補習班除了教授筆試內容外,還提供相關資源幫學生修改撰寫好的自傳、讀書計畫/學習計畫以及研究計畫初稿,最後我也有幸通過陽明交大傳播研究所的一階!

    除了口試要繳交的複試資料,交大傳播所比較特別的是要準備ppt,但這方面也不用太緊張,就是把自己的閃光點放大在ppt內容中,我自己是將之分成三大類,分別是社團/活動經驗、法律系背景的優勢(內附研究計畫的摘要截圖)以及就讀動機和未來規劃(內含研究方向、就讀動機、修課計畫、未來規劃);並直接把一些講稿上的關鍵字放在版面上,一方面當作提字,另一方面也幫助教授了解我的自我介紹講稿。

    自我介紹完後,就是大約5~10分鐘的問答環節啦σ`∀´)σ 以下我將列舉我被問到的問題:

    1. 除了申請交大還有申請其他學校嗎?
    2. 你為何想來讀傳播所?而非其他學校?
    3. 交大傳播有2組,你目前想選哪組?為什麼?那你知道各組差別?
    4. 有修過任何傳播相關的課程嗎?
    5. 以後會考法律相關的考試嗎?
    6. 看你附上的英文能力檢定成績好像不錯,那之前有無閱讀英文文獻的經驗?
    7. 我看你資料有提到法政傳播社?那是怎麼樣的一個社團?

     

    從上述提問應該可以看出教授們重視的並非學生的專業能力,而是就讀研究所的動機、目的,以及個人與眾不同的經歷!因此我認為,準備面試最最最重要的是:熟記個人自傳!並以個人履歷去發想教授可能問到的問題,做好擬答。像我就上網爬文看了很多學長姐的分享,發現問題不外乎分成三大類:

    1. 研究所相關問題:就讀研究所的動機、目的?研究所對你的意義?為何要選交大?為何不推甄其他學校?所上有哪些資源幫助你完成研究?不念研究所會有甚麼差別?念完研究所要做甚麼?未來打算?研究所畢業後的就業規劃/方向?你的生涯計劃,要如何和研究所的課題得到銜接?求學經驗與傳播領域的連結?你覺得你有什麼優勢可以進傳播所?
    2. 研究計畫相關問題:為甚麼想研究這個?為什麼用xxx理論?為什麼你要選擇這個文本?對研究計畫主題於現今社會的觀察?所以你以後會繼續做這個主題的相關研究嗎?你會怎麼去報導?請說明論文的參考資料給你甚麼啟發?你的論文與過往其他相關主題的論文有何不同?對這部分的研究,其他相關研究的看法?請說明研究問題、研究方法是甚麼?為甚麼?
    3. 個人相關問題:課外活動經驗?英文能力?

    其實教授的問題不一定完全相應於自己設想的問題,但在準備擬答的過程,一定會更認識自己、且更確立目標!面試前也可以拜託同學或家人幫忙聽自己練習的自我介紹,並抽問問題,事後可以從他們的建議中去整理、調整自己的表現!另外,補習班也會安排推甄模擬面試,建議大家如果時間許可的話,一定要去現場和老師練習,這樣才比較會有臨場感!雖然後來我的成績僅為備取,但也讓我獲得了一個寶貴的面試經驗!而且正因為準備過推甄,我後續在準備台大新聞的個人資料表時非常迅速!另外,因為推甄名單約莫11月底才會公佈,所以其實此時考試所剩的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在這裡跟大家建議,除非超級有把握,不然還是要乖乖上課和複習喔XD

    五、筆試+口試

    因為我自己傳播理論的分數都不是很理想༼ಢ_ಢ༽ ,筆試部分只有通過台大新聞所的一階,所以有關傳理/傳科的準備方式就先不獻醜了!希望大家能從其他人的分享中得到更有幫助的資訊!這邊我只就我如何準備台大新聞所的筆試科目和面試來跟大家分享:

     (一)考試科目

    1. 中英文能力:
    1. 中文能力:我認為準備台大新聞所中文能力的關鍵在於「新聞學」和「時事」的融會貫通!時事的部分,我會大量觀看我前述提及的媒體的文章/評論,將覺得很好的觀點和論述列點統整在一起,並融合傳理學到的理論,做成我的一個時事筆記。

    以王力宏事件為例(這也剛好是111年度中文能力的第一題),我就會把好的觀點和論述諸如「有害的男子氣概為傳統父權思想的弊病」、「傳統父權體制下的的婚家體制、性別分工會將妻子的家務勞動視為理所當然」放入我的筆記內容中,此外我也會把傳理提過的父系霸權意識形態、婦道迷思、母職迷思(→家庭主婦的勞動困境)、名校/學歷迷思、第三者迷思(→蕩婦羞辱)、議題設定理論、議題設定的第二面向...等列點呈現在旁;反思部分,我則從新聞學各類報導應注意事項中整理出針對社會、八卦、緋聞新聞的建議,像是避免二元對立的報導框架、不要再製主流霸權與優勢意識階級、正視從眾效應對於社會常規的影響,而將之視為公共議題,進一步發展有價值的論述,挑戰過時的社會常規...等。熟讀筆記之後,這些觀點自然而然就會融入在我的論述中,此外,我答題時還會時不時加入新聞寫作提到過的一些名詞,像是客觀性純淨新聞(Shallow Reporting)、深度報導(Depth Reporting)去深化內容。

               (2)英文能力:每年台大的考題基本上都是名詞解釋時事題、翻譯題、

    英文寫作三選二。今年則是考名詞解釋時事題和英文寫作。

    ➀名詞解釋時事題:我準備這科的第一步是把從報名補習班開始陸續

    發生的大大小小時事都紀錄下來,之後等12月底CNN的The year in pictures出來後,把它提到的所有覺得可能會考的名詞也全都整理在一起,並將之分成組織/協定/法案、地名、人名等三大類。第二步,配合各大外國新聞網和維基百科去查詢並寫下自己的回答。再來最後一步當然就是要背背背,拼命把筆記內容記進腦袋裡啦!範例:Jimmy Lai 黎智英(剛好是111年度英文能力的其中一題)的寫法如下:Jimmy Lai is a well-known, imprisoned Hong Kong entrepreneur and pro-democracy activist who founded the popular newspaper Apple Daily. He was awarded the Truman-Reagan Medal of Freedom, 2021 Liberty Medal and 2021 Gwen Ifill Press Freedom Award as he has become a powerful symbol of the struggle to maintain press freedom in Hong Kong.

    ➁翻譯題:翻譯的不二法門就是要大量練習各大學校的歷屆考古

    題。我自己主要以台大和政大的考古題來練習,但一直寫卻沒有人幫忙訂正是沒有用的,所以我選課時還特意選與翻譯相關的課程,這樣我從老師批改的翻譯作業中就可以知道自己哪裏可以精進!另外,筆試後我發覺平常除了練習翻譯的精準度外,也不要忘記練習翻譯的速度,這樣才不會發生寫不完的慘況!

    ➂英文寫作:近年考型都是要寫一封有關國外/國內的新聞事件的英文

    e-mail給國內/外媒體,所以大家可以複習英文信中像是開頭(稱謂)、內文、結尾敬語的寫法。我自己因為在準備名詞解釋時事題時,剛好有準備到台鐵太魯閣號事故(2021 Hualien train derailment),所以就直接以此回答。

    1. 法學與新聞:由於本身就讀法律系,且我發現歷屆考古題多涉及憲法中諸多權利概念,因此考前就憲法該科有多加複習相關概念以應試,且平時也會去看聯合新聞網鳴人堂中的法律評論、法律白話文運動和其他法律概念相關的文章。

     (二)面試

    2/12考完台大新聞所至3/8公佈符合口試資格名單的這段期間,建議大家可以抓緊時間開始準備台大面試所需資料,也就是個人資料表和其他相關作品或證明文件,因為學校要求的繳交期限為3/10,這代表如果你等到一階放榜才開始準備,時間將會非常急迫。此外,學校要求考生們須親自繳交資料至新聞研究所辦公室,因此盡量早點寫完早點繳交會比較好喔!

    因為推甄時有過經驗,所以準備面試的部分,我是比照相同方式,一樣分成了研究所、研究計畫和個人相關問題這三大類,只不過我多準備了新聞類別的相關問題:針對時事的看法?你認為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什麼特質?你想進入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工作?而且和推甄時一樣,補習班會安排模擬面試,所以不用緊張沒有面試經驗喔,然後就像我前面說的,只要有去模擬面試,一定要認真聽老師給的所有建議,從這些回饋中去精進自己的表現!

    口試的方式每人共約10 分鐘,前 2 分鐘須以中文作自我介紹,後 8 分鐘則為教授們的 Q&A 時間(中文提問,以中文回答,英文提問,則以英文回答)。一般來說,教授們的提問都是從考生個人的備審資料跟當天的自介與回答中衍生而來,所以可以事先猜測教授看完你的備審資料或自介之後可能會對哪些部份有興趣去做準備。在這兩分鐘的自我介紹,教授們會邊聽你講邊看手邊的資料,之後教授們就會開始就他們對你有興趣的部分向你提問,當天我的問題主要圍繞在我的個人背景、社團經驗和研究計畫主題。以下我將列舉我被問到的問題:

    1. 未來有要國考嗎?家人有反對嗎?
    2. 什麼是法政傳播社?
    3. (英)平時喜歡聽什麼Podcast?新聞和Podcast有什麼關聯性?
    4. 我會怎麼報導台鐵殺警案?
    5.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法律相關事件想報導?

    總體來說,我覺得去面試真的不要太緊張,用平常心面對就好。我記得那時我才剛自我介紹完,一聽到教授問我未來有沒有要國考時,緊張的心情整個就突然大放鬆了ヽ(✿゚▽゚)ノ可能是因為教授問我的問題和身邊大部分人聽到我跑去考傳播所的反應一模一樣,因此突然覺得教授超級平易近人的,面試的那種緊繃氛圍瞬間就切換成和教授們聊天的歡樂模式,而且教授們在我回答時都很樂於給予反應,所以我就越講越開心?!喔對了,如果教授用英文提問有聽不清楚的單字時不用太害怕,有禮貌地請教授再講一次就好了,像我那時就沒聽清coincidence這個單字,就再問了一次教授,她非常有耐心又溫柔地放慢速度跟我又講了一次XD至於台鐵殺警案,因為這個是我研究計畫的主題,所以我本來就對此做了很多研究和調查,所以當教授問我會如何報導時,就有很多想法可以回答。至於其他想報導的法律相關事件,因為那時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我追蹤的各種法律相關粉絲專頁都在介紹國民法官法,也發現大家對此知之甚少,就回答了這個。最後,提問環節結束後,三個教授們甚至還聚在一起看我帶去的相關作品和其他有利資料呢!對我來說,這場面試不但沒有我想像地那樣恐怖,甚至可以說是一次非常開心的經驗!

    六、心得

    放榜過後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考上了台大新聞所!說實話我備考期間的心理其實蠻分裂的,因為多愁善感的我時常會胡思亂想,積極想考上研究所的那個我會不斷想著如果沒考上研究所的話該怎麼辦?是要回頭準備司律?繼續準備傳播所?還是直接出去工作?散漫消極覺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那個我這時候就會一直用精神勝利法說服自己沒考上也沒關係啦,反駁另個我的所有疑慮和擔心。因此這樣的我想著想著就越來越不確定自己的選擇,不斷產生「我這樣做真的對嗎?」的想法,但我在這邊跟大家呼籲偶爾想東想西沒關係,但是一定要記得你當初是懷抱怎樣的決心和心態決定考研啊!我們絕對不能逃避問題,因為到頭來,我們依然還是要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眼前的課題,也就是考研究所這件事!我也知道備考期間考生的狀態很脆弱,我那時常會莫名焦慮和煩躁、覺得很想哭,還總是不滿意自己的表現(考古題和模擬考使人很挫折),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讀得不夠通透、準備得還不夠充分,所以很想放棄!這時候我就會短暫放飛自己、讓自己休息一會XD!

    現在回頭看自己從萌生報考研究所的想法、上網找資料找補習班、報名補習班,還有一路邊準備學校課業和研究所考試的過程,突然覺得一切都好值得!真得很感謝在考研的過程中陪伴我的每一個人,感謝補習班遇到的讀書會夥伴讓我知道備考路途上我並不孤單、補習班老師耐心引導我們如何讀書和準備考試、面試,當然最最感謝的是我最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在我上課讀書焦慮時的支持和加油打氣,偶而傳來關心我的那短短幾行字是讓我堅持到最後的動力!

    希望看到這裡的你們多多少少都能從我的經歷中獲得一點東西,最後,祝福所有對傳播懷有夢想和理想的大家能夠莫忘初衷,並在未來都能如願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系所(⁎⁍̴̛ᴗ⁍̴̛⁎)‼

  • 羅思涵-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院、政大國傳

    文 / 羅思涵

    備考期間從學長姐的分享中得到很多力量,希望可以延續下這份傳統,同樣鼓勵到往後同樣也想考取傳播所的同學,給予同為容易考前焦慮的大家一些方向,以下會分為考試成績、個人背景&考試動機、補習科目、準備過程、讀書方式、面試分享、考試書單七個主題分享.....(詳請請點下方連結)

    https://reurl.cc/9GOmvv

     

     

  • 王昱晴-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

    文 / 王昱晴

    淡水國大學國際學院的畢業生,對傳播產業一無所知但卻憧憬能夠進入這個產業,於是在大四才下定決心給自己一年時間準備研究所考試。因為非本科系,毫不猶豫報名補習班(是的,就是大家都推薦的那間XD)

    (詳細圖文心得,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s://reurl.cc/NRa8Gk

     

  • 王孟肜-考取政大傳院(榜眼)

    文 / 王孟肜

    前言

    原本就讀政大外語學院,在大三的時候覺得所學的實在是不夠多,所以決定要考研究所,且因為大學期間的系排名不特別理想,故不考慮推甄直接選擇考試。

    大四上的備考期間,同時在準備大四下出國交換的繁雜手續,所以可以說是讀得相當焦慮🥲 誤判了考試的日期跟國外大學開學的時程導致我能報考的學校比較少,要面試的都不能報名所以只拿來練筆,最後以政大為第一志願準備,希望能夠給未來也以政大為第一志願的考生參考!


    報考系所/成績

    政大傳院:正取2(傳播知識66,中文能力88)

    政大數位內容:通過1階,放棄面試

    交大傳播:通過1階,放棄面試(傳播理論58,英文90)

    交大傳科:備取2(傳播理論60,英文90)

     

    準備過程

    我大三下決定要考研之後,約1月底就報名補習班了,算是比較早報名的,上的分別是傳理春班/暑班、傳科、新聞學、英文,以下提供的準備過程都是跟著補習班的時程按部就班來~

    ➣ 4–6月:春班

    這段時間是補習班的春班,課程不多,都是主題式的講座,我就只有把課全部上完。但那時候整個人還沒有進入備考的狀態,即使老師說要複習我其實也沒有做到🥲 後面在讀書會的過程中回頭看這些老師帶著一起看的論文其實蠻有幫助的。

    ➣7–9月:傳理、傳科

    這三個月基本上就是傳理、傳科兩堂課的重要時期!每個星期都有滿滿的課程,因為在暑假期間我的玩心還沒減弱,所以那個時候我規定自己至少一定要在當週把課程上完,絕對不能拖~~~

    7、8月暑假我安排自己一天上一堂,一堂課3.5小時加上停下來抄筆記的時間其實上完也用掉半天了,所以其他時間我就放任自己耍廢休息出去玩,因為也怕一開始就太緊繃之後會彈性疲乏!(但因為太放鬆了所以那時候其實超焦慮)

    9月之後因為太焦慮了,所以我開始回到學校的圖書館讀書,一天加上上課,平均的讀書時間抓在5–6小時,也開始調整狀態準備開學,在這段時間內我有快速的把傳理跟傳科都重新瀏覽過一遍。

    另外,大四上我總共修了12學分,都是原系上的課,雖然負擔不算太輕,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暫時擺脫傳理傳科的壓榨,真的能調劑身心!

    ➣10–11月:新聞學、讀書會(論文討論)、時事蒐集整理→終極筆記

    新聞學:10月新聞學開課,我個人覺得新聞學相對輕鬆,所以就是一邊上課一邊記,老師標注重要的部分再額外複習,最後也會把重要的理論、法條加進終極筆記。

    讀書會:10月老師會要求大家組成讀書會,並且在每週給我們一個主題,每個人根據主題搜集相關論文進行討論與整理。這段時間是充實自己答題庫的重要時間!

    老師開的主題包含:OTT、文創產業、數位匯流等等,總共有8次。我們讀書會每週都會聚會一次,分別報告自己找到的論文,在自己精簡的論文筆記裡包含課本裡沒有的理論跟好的、值得寫到答題裡的內容/句子。這段時間真的很感謝讀書會朋友的存在,一起爬梳論文脈絡,還可以互吐苦水(?)

    時事:這段時間我也開始養成每天的習慣,我每天都會瀏覽各大新聞網站,把一項重要的時事做成筆記標題,內容包含各不同網站的觀點,最後加上自己的觀點跟可以應用的理論。這樣子還蠻有助於我練習思考能力的,也逐漸累積出自己的終極筆記。

    英文:我從10月開始,每天都會翻譯1–2篇的英文論文摘要,論文都是從國外的傳播學期刊(直接打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找的!我一開始是從BBC的新聞等開始翻譯,但發現難度不夠,所以還是要找論文摘要較佳。另外論文摘要裡的許多看不懂的單字,我會另外背下來。

    ➣12–1月:考古題、整理終極筆記、模擬考、持續準備英文

    基本上12月開始就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了,這段時間老師每星期會依照主題指定考古題給大家寫,真的是考驗自己有沒有辦法把平常讀的書應用進去的時候!這兩個月我也開始整理出自己的終極筆記,和持續的讀英文。

    考古題:老師每星期會給四題考古題,最好全部都寫完~我寫完給老師改之後,如果沒有拿到A+的、觀念上有疑慮的,都會再重寫一遍請老師幫我看(真的很謝謝老師那麼有耐心嗚嗚)到後兩個星期全部都拿到A+真的超有成就感,也知道自己的答題方向都是對的~~ 另外,我一直覺得只寫老師給的不太夠,但實在是抽不出更多時間寫題目了,所以我有把考古題本翻開,把題目看過然後稍微寫出大綱跟可應用的理論。

    終極筆記:我的終極筆記分成傳理理論、傳科/新聞學中的政策法律、時事,一邊整理的同時也可以釐清自己到底有沒有背熟。在最後我也有再另外整理出一份我在考古題中常用的10個理論,考前把這些理論死背下來。

    模擬考:由於雲端函授的關係,本來打算讓模擬考作為我第一次進補習班,最後懶惰病大發作還是沒去:)但模擬考會是老師幫我們做的一次考前大猜題,所以即使不去,最好還是要把題目看完寫完(今年老師猜中了一個大題啊啊啊)

    英文:英文真的不能放掉!我有持續的每天做論文摘要的翻譯練習,但因為沒有練習太多作文的部分,我也開始看更多的英文新聞,然後把我覺得很好的句子抄下來背,可以應用進答題。

    ➣1月中-2月中:閉關

    將近一個月的寒假兼閉關期,我把自己留在學校,每天早上9點到圖書館,傍晚6點離開,超級規律,然後也開始調整作息。讀書時主要內容就是過去讀書會整理的內容、自己寫的終極筆記、持續關注時事、英文!

    但我們在考前一個多星期遇到過年QQ 那時候像被迫放假一樣,很難讀書,後來我也乾脆放空腦袋狂追劇,但是初四我一回到學校租屋處就馬上收拾好心情繼續進入唸書狀態,直到考試當天。


    備考期間讀物、podcast、新聞網站

    因為我蠻懶惰的,所以看的書沒有特別多,主要都集中在補習班的課本跟論文上面,但我花蠻多時間在新聞網站上吸收資訊~

    書:⟪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對我只看這一本哈哈哈哈哈)

    podcast:敏迪選讀、轉角國際、鳴人放送(其實我沒聽特別多,都大概聽一兩集而已~)

    新聞網站:報導者、BBC、轉角國際、紐時中文網(建議中英都看)、卓越新聞獎官網(上面的選文不管中文英文都很值得讀!)、數位時代(許多科技、行銷相關)、關鍵評論、獨立評論


    備考心得

    雖然傳播所相較於其他領域,感覺相對是比較好準備的,但這段時間還是被焦慮折磨到不行,每天都100遍覺得自己做不到。一直到放榜前一天都覺得自己考不上了,所以看到榜單那瞬間超級不敢置信的!

    重新回想備考的這段時間,我覺得有幾點蠻重要的:

    1. 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空間:我是屬於休息空間跟讀書空間分很開的類型,在家裡完全讀不了書。所以準備考試的六個月間,基本上除了上課時間以外,白天我都會在圖書館待到閉館,讓自己完全沈浸在讀書的氛圍裡,也才能好好專注,回家就是好好休息。
    2. 要放鬆:備考期間內,我除了把社群媒體從手機主畫面中隱藏掉以外(看不到就會減少使用!),其實沒有特地禁止自己幹嘛~ 我反而還追完了10季的Friends(超好看嗚嗚),固定的放鬆時間讓我在圖書館的時間都超級專注(我跟自己的約定就是這些事情只有在家裡能做)另外遇到連假、過節,我其實都會至少讓自己跟朋友、家人一起出去放鬆半天到一天,真的不要把自己逼到太緊繃!
    3. 找到戰友:超級超級感謝這段考試期間每天跟我一起上圖書館的考研朋友,每天都一起早上9點到圖書館也一起待到閉館,彼此加油打氣、互相督促真的很重要~~~
    4. 專注就能事半功倍:跟上面相似,因為我有適度的放鬆了,所以在該讀書的時間我的專注力變得蠻好的!
    5. 壓力大就看過往學長姐錄取的心得文:每次看了之後都覺得我要努力我可以!
    6. 吃好睡好:這段時間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且盡量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吃好睡好精神狀態才會好

    打到這裡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其實直到現在也還是蠻不可思議的,竟然如此大膽的同時準備考研跟出國交換,甚至在政大考完的隔天就馬上飛出國了,然後還可以如此幸運的錄取第一志願。考試期間要感謝的人真的好多,戴晨老師、我的家人、陳小書僮和他5分鐘內送來的錶、最好的戰友林、讀書會朋友們、陪我吃飯的好朋友張彭蔡林吳、給我很多傷口但讓我很幸福的小貓king,超級感謝大家ㄉ!


    希望這篇文有幫到你!加油!

    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或是任何疑惑,也可以寄信給我~

    信箱:salamandiaryhi@gmail.com

  • 鄭雅嫚-考取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中正電傳所

    文 / 鄭雅嫚

    中字輩外文系畢業生,在校期間成績尚可,系排大約30%左右,本身較少傳播方面實習或活動經驗,所以儘管有推甄,但是最後被刷掉,認命準備筆試。由於是跨考生,我選擇報名版上有名的補習班...

    (詳細圖文心得,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s://reurl.cc/pMDbxb

     

     

     

  • 黃塏傑 -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

    文 / 黃塏傑

    一、成績

    台大新聞所:正取9

    中文/英文能力 69

    社會學與新聞 56

    口試 81.67

    總分 140.34

    最低錄取 139.80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正取12

    中/英文能力 78

    傳播知識 63

    總分 141

    最低錄取 119

     

    師大大傳所:正取4

    大眾傳播理論 46

    社會現象分析 55

    傳播中/英文能力 74

    總分 59.90

    最低錄取 44.10

     

    陽交大傳播所:過一階 放棄面試

    中山行傳所:過一階 放棄面試

    中正電傳所:備取21

    陽交大傳科所:落榜

    二、背景

            臺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大五,延畢不是因為雙主修或輔系,純粹是因為大學沒有在唸書,這次考研也證明自己不是不喜歡唸書,而是沒有唸到喜歡的書。大學科系在商學院與新聞傳播領域基本上沒有相關。從大一就沒有把課業放在最前面,接過宿營總召、系學會副會長、系排隊長、飛盤校隊隊長、參加系壘、並在大四時創立健身社擔任社長及課程指導教練。大三開始也將健身興趣延伸發展,參加健美比賽、考取健身教練證照與參加研習課程,大四時在健身房擔任健身教練一年。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申請的在校成績成績單上面寫著系排名60/60(100%),雖然自己一點也不意外,但是在往下看看成績,那15門課共37學分的不及格星號、大四整學年拿了6個0分成績、還有大四下那學期最慘只有0.8的GPA,我深刻體悟並接受我過去不堪的墮落與失敗。

            去年四月本土疫情爆發,當時候還是健身教練的我,在居家期間每天思考著未來,於是在六月中的某一天,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考研究所的想法,一方面也是因為體認到自己該回學校唸書還債了,總不可能拿著肄業證書離開大學。會選擇新聞傳播領域的原因是因為高中參加了廣播電視社,當時的興趣與夢想未能在進入大學時實現,但當時種下的種子依然存在我的腦海中,而這次疫情也是個轉機,讓自己重新踏上追逐夢想的道路上。

            打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就算大學非相關科系,也沒有優異的成績,更沒有媒體相關經驗與實習,依然還是可以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三、補習

            在離職後上網查了新聞傳播考研的資料,也爬了許多文,因為自己非本科系,大學期間也沒有唸書的習慣,因此報名補習班絕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打電話到補習班詢問後就報名了,當時候因為還沒有深入了解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所考試,所以以招收人數最多的政大傳院碩士學位學程為目標。六月中報名了已經上完的春班傳理與新聞英文,還有暑班傳科、傳理,以及新聞學,社會學是在10月決定要考台大新聞所後才報名的。

            報名時都報名面授,雖然雲端可以用倍速花比較少的時間看完,但是我覺得到補習班上實體課比較能專注吸收,就算是住在三峽也還是願意來回通勤兩個多小時到補習班上課,對我而言平常規劃好讀書時間,週末的上課通勤時間就不會覺得浪費,也是一種休息與調整,所以只要能實體我就一定會到。但因為去年暑假疫情都維持三級警戒,所以暑班全部人都是雲端課程,直到秋班新聞學才開始面授。

            對於要不要補習的問題,我認為補習就是一個準備考試的方向,對於我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人,補習絕對是最有效率的,短時間內進入狀況,知道哪些主題是要注意的,並且讓自己有更廣的視野吸收各種知識。雖然不是有補習就一定能怎麼樣,但是在跟著補習班的時間規劃與安排,可以讓自己省去很多時間安排,而有更多時間看書或是找資料,還是得看自己用什麼方式來運用補習班的資源。

            關於要補什麼科目,因為我自己完全零基礎所以,有什麼課我就基本上都報名,傳理、傳科、新聞學我覺得都對我準備考試幫助蠻大的。如果要考台大新聞所的我還是推薦要補社會學,因為社會學的老師真的教的很好,能讓沒有社會學基礎的人寫出一些像樣的申論答案。總之確定好目標,就好好跟著補習班的規劃往前進就好,在猶豫要不要補習的時間別人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補習班的老師真的教的很好,各科都有個架構的整理,再搭配老師臉書分享的延伸文章,每週都可以有豐富的資料,跟著老師的進度與規劃絕對沒有問題的。也想在這邊好好感謝老師的用心準備課程及資料,還有模擬面試時也讓我清楚真正面試時會遇到的狀況,也比較不會緊張,最後順利。

    四、各科準備

    • 傳播理論:

            春班傳理主要是講座課程的方式上課,每週的講義都是一些經典論文,較重要的概念,對於非本科系的我,可以在比較初期建立好基礎,暑班開始上課也比較能有所呼應,春班講義我到後來整理終極筆記的時候也有拿出來翻,把重點整理起來。

            暑班七月開始,每週的課程時間也都蠻長、內容蠻多的,所以上課時就要盡可能做筆記、認真聽課吸收,我記得當時因為三級警戒只能上雲端,雖然在家上課也沒有偷懶,幾乎把老師上課講的每句重點都寫下來。

            雖然每個人習慣不同,但我還是建議每一科都要有一到兩本的筆記本,就算之後沒有時間看完自己上課抄得筆記,但是在抄的過程就會有印象,往後也不需花太多時間重新看。除了上課抄筆記外,暑班的時候每週上完課過幾天我就會把課本跟上課的筆記搭配著看,因為老師上課也不會一字一句的帶過課本內容。這時候當週的複習就很重要,複習過程也可以盡量上網搜集資料,可以先將蒐集到的延伸資料看過一遍,然後自己存起來就好,也不用多花時間整理成筆記,方便之後整理終極筆記的時候回來看。

            蒐集資料我覺得蠻重要的,因為大家去考試可能也都是讀同一本講義的,如果只有講義的內容來答題,很容易就會寫出大眾的答案,所以盡可能從這時候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往後要整理手邊就有很多資源了。

            傳理講義真的要讀到很熟,到後面要練習考古題的時候才不會看到題目想不到理論。我自己傳理講義總共讀了五遍。第一遍是上課時的快速瀏覽,第二遍就是當週搭配課堂筆記的複習,第三遍是在補習班模考前的總複習,第四遍是考完模考整理終極筆記的時候,第五遍是寫考古題練習前的總複習。還記得第一堂課老師說講義要讀到沒有封皮,當時還想說不可能,結果最後自己還真的翻到書皮脫落。

    • 傳播科技:

            傳科的講義前面一些章節內容確實是比較久遠,考場上也比較不會直接考出來,但是對我沒有傳播基礎的人,會想要了解一些傳播科技的發展過程,也是蠻有幫助的。上傳科的重點就是聽老師講的內容並且與時事新聞呼應,這方面的資料就有很多可以蒐集,最好是蒐集最新的資料,能直接在考場上用出來的。

            後面整理每週一問的時候也蠻多要回來翻傳科講義的,例如公廣集團、OTT或是新傳播科技,所以可以在當週的複習時就蒐集一些資料,後期整理就會比較快。傳科的複習鐘重點其實就是搭配時事思考與延伸,掌握最新的傳播政策或是數位科技發展,也可以搭配數位時代的文章或是文策院的資料一起看。

    • 新聞學:

            新聞學十月考完模考隔一週開課,這時候就會是爆炸忙的時候,我記得我新聞學課本幾乎都沒有複習,就只有當週上課認真聽課,然後抄筆記加深印象,把一些重點記起來。因為很多內容其實也可以跟傳理內容做呼應,只要掌握幾個新聞學的要點就不用再花太多時間整本新聞學講義都看完。新聞學的課堂上,老師也會出考古題練習,也會檢討前一週的題目要往什麼方向寫,在這個很混亂的時間點就跟著補習班的規劃就可以多一些時間來複習與整理筆記。

    • 社會學:

            我在暑班結束考完傳理、傳科模考後,覺得自己好像寫得還不錯,好像可以多一點時間來準備社會學,我從那時候開始才決定要考台大新聞所,算是蠻晚才確定目標的,原本會想說會不會連政大都考不上。不過後來在開始上新聞學與社會學後,才真正發現自己是想讀新聞的。

            社會學是在十月底左右開課,當時還想說會不會來不及複習,但是跟著老師的進度不會有問題的,老師真的教的很好,可以不用看講義就一直上下去,脈絡架構也都很清楚,上起來也不會聽不懂。我前幾個禮拜都會上完課後當週複習,不過後來都沒有時間再看一次,所以上課都要很專心聽,然後一直做筆記,搭車的時候也要多想想社會學的思考。

            我覺得補社會學就是多一個思考的角度,而且台大新聞選考社會學與新聞的題目真的每一年的每一題都跟社會學有關,所以在沒有社會學基礎的情況下,上完課後就會有比較多社會學的理論跟思考方式來答題,幫助蠻大的。

    • 中文能力:

            基本上大部分的學校中文能力考題都會跟傳播有關聯,在準備上可以從延伸書籍來培養文筆,也可以從一些不同觀點的文章網站練習比較獨特的答題方式。中文能力我自己後來考試寫蠻多的內容都是從《世代登出:網路科技篇》的Podcast內容而來的,剛好去年後半年他們討論的主題是網路科技,也蠻多舉例可以運用的,寫一些比較獨特的看法或是用一些比喻來討論題目要問的重點,可能會對中文能力有加分效果。

            中文的文筆也不太可能在半年內有太大變化,我是從平常看的文章或是論文裡面學習模仿他們的寫法或架構,也可以讓整個答題看起來比較有脈絡,而不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在中文能力答題時我自己是盡量不會用到傳播理論,因為看起來會很像在寫傳理,所以我頂多會提到一些概念而已,並且可以一些例子或是提出新觀點。

    • 英文能力:

            我的英文能力沒有很好,多益755分而且閱讀更只有270分,所以當時也很怕很多文章會看不懂。我在準備考試初期就知道英文能力才是決勝的關鍵,因此就開始養成每天讀英文的習慣,不過也只維持了暑假,後面就沒有什麼認真看英文了,只有想到的時候才會看看紐約時報。後期也會盡可能多看一些論文的摘要,讓自己在考場上看到英文時不要慌張。

            英文考科最常考的就是英翻中的題目,所以後面準備方向都會以看得懂就好,再用自己較不擔心的中文能力來好好表達。建議可以多練習論文的翻譯,然後平時真的要多看新聞英文,雖然這點我到最後都沒有做到,不過看看考題就知道英翻中的題目不外乎都是論文或新聞。

    五、階段規劃

    • 過渡期(6月中):

            這段時間開始我把 Instagram帳號關掉,刪掉手機所有娛樂,戒掉以前無時刻用手機的習慣。將原本一天10小時的手機螢幕使用時間,改變成一天不到2小時。讓自己開始習慣閱讀,先從一些課外的書籍開始,那是後我花了一個禮拜把《新聞不死,只是很喘》這本書看完才比較進入要考試的狀況。每個人方式可能不同,就是盡可能讓自己不要過得太放鬆,轉變心態以一個考生的角色來面對接下來的半年。

            當時候主要以補習班的春班傳理與新聞英文雲端課程為主,上課吸收,下課複習與蒐集資料,再搭配課外讀物,讓自己在短短半個月非常緊急但是從容地調整好狀態面對接下來的備考。心態建立後就要盡可能去執行自己所設立的一些目標,一開始就不要放過自己,也不要過得太放鬆,後面習慣後就會比較不容易鬆懈。

    • 基礎期(7-9月):

            觀念建立期,這時候跟著每週上課進度,因為同時有傳理與傳科課程,所以稍微分配一下,交錯著複習,比較不會覺得枯燥。每週複習時也要多查找資料,看過一遍就好先不用多做整理,然後將網址或檔案存起來,之後要找來整理就會比較快。這時候就是瘋狂吸收,盡量什麼都看,也剛好是暑假,每天都要安排唸書時間,也先不用太慌張或太有壓力。就當成每天都在接收新事物就好,不需要太多強烈的記憶背誦。

            當時候就按照這樣的模式複習到九月底,有做一次較完整的總複習,因為課程結束就會有一次傳理跟傳科的模擬考,當時候把上過的都複習一遍然後去考試,考完也才大概知道申論題怎麼寫,也有稍微感受到時間的壓力。雖然這時候的模擬考成績不太準,但是也可以當個參考,算是對自己前面兩個月的努力有個交代,當時也是因為兩科改出來分數都不錯,所以才決定要多準備社會學的。

    • 衝刺期(10-11月):

            這段時間應該是最繁忙的階段,唯一一個關鍵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慌張,一條一條事項列出來,跟著進度一一地完成他。這時候剛好學校也開學,所以要盡量減輕學校課業或是社交活動帶來的負擔與干擾,全力為研所考試衝刺。

            新聞學十月初開課、社會學十月底開課,週六週日基本上就是用來去補習班聽課,平日就需要好好利用,因為同時要整理自己的終極筆記,還有在這個時候成立讀書會,還會有每週一問的進度與論文資料要閱讀。真的要用沒有人和外務干擾的狀態來面對這個關鍵的階段,當時每天六點起床,吃完早餐七點到自習室開始看書,中午跟晚上外出吃飯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小時,一路讀到晚上七點然後去健身房重訓,練完以後再到學校操場跑十圈操場再回家,回到家就不要再看書了。當時想說因為考試也都是白天所以就讓白天精神好一點,晚上就不要看書,也不要熬夜了。

            在每天的讀書時蠻推薦計時的,這樣可以讓自己清楚自己每天到底念了多少時間的書,前提是計時時不能滑手機或是放空,所以也蠻推薦一個種樹計時的應用程式,可以用來計時的同時也可以限制自己滑手機,因為在開始計時後如果滑掉樹就會枯萎,可以用來約束自己,最後就可以看著一棵棵自己用努力亂來的樹苗,就會覺得心靈很滿足。

    • 考古題(12月):

            12月四週老師每週會整理四題考古題,就好好把他們練習好就好,這時候寫考古題手邊其實已經有很多資料可以寫進考題了,但是就是要了解如何善用自己手上的資源,且與他人建立差異。我自己寫的考古題超級少加上老師整理的16題外我只多寫了一題台大新聞的考古題。所以我自己個人認為這種申論題的考古題不用用刷的,寫個幾百題,重點是要掌握近幾年考題區是,並且練習思考再看到多變的題目時該用什麼角度切入。考古題練習不用多,重點在練到出題精髓。但是因為我自己寫字手速也算快的,如果真的寫字很慢的可能也會需要通過多練習來提升寫字速度。

    • 總複習(1月):

            這時候就算是閉關階段,補習班課程也都結束,就只需要一直看自己整理的終極筆記就好,我當初有整理傳理、新聞學、每週一問、社會學跟一些英文名詞解釋的最後筆記。這時候每天就是一直看這些,這時候來翻講義、查資料就真的來不及了。不用覺得沒有複習完很慌張,因為自己整理的筆記就是自己最擅長運用的工具,整本傳理理論真的很多,不用到每個理論都很熟,因為進考場也不可能全部都用出來,不如好好掌握自己有印象的。

            這段時間偶爾看看新聞時事就好,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查資料,因為越多新資訊會越看越慌張,產生資訊焦慮,心平氣和地把手上資料看熟,並且相信自己過去的努力就好,因為如果前面幾個月有認真準備,其實許多觀念與答題庫就已經內化到你的腦海裡了。

    • 考試月(2月):

            考試這個月就是盡可能調整身體讓自己保持健康,然後每天都有好心情,泰然自若地來面對考試,不要過度焦慮,要不然好幾間學校連著考,如果前面沒有正確心態,後面基本上就不用考了。這時候一樣可以維持運動的好習慣,然後去吃一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相信自己蠻重要的,用一種有自信的狀態進考場就不會緊張也會有好的結果。如果真的讀不下去就開始寫上榜心得,寫一寫也會有舒壓的感覺,寫完也會發現不能浪費過往的努力,就會更加地堅持下去。

    六、讀書會

            讀書會大概是在新聞學開課時開始運作,每週各自整理一篇論的摘要,約個時間討論,並且在自己統整大家的摘要,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看論文,而這些整理就是往後在答題時的資源。老師出的共八週的每週一問主題,找資料與讀書會討論後可以讓自己多一次複習,有問題也有讀書會的同學可以一起討論。因為大部分都以台大新聞所為目標,所以我們還有共同整理台大新聞必考的英文詞彙解釋,個人覺得幫助蠻大的。也很感謝讀書會一起努力的同學們。

    七、書單

    1.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翁秀琪 著:進入傳播領域必讀聖經,雖然補習班講義也有一套整理方式,但是我覺得也需要這本書來參照互文,能較完整了解一些理論或學者的脈絡,對於未來答題時也能有較深厚的背景知識,可以在前期就將基礎打好。
    2. 《批判的媒體識讀》羅曉南、余陽洲 主編:這本書雖然還有再版,但是第三版也是2015的,所以有寫內容可能不是說明現況,但是每篇文章都是國內重要的學者撰寫,也可以從中學習到答題的架構與脈絡,更可以深入的了解新聞傳播產業,這本書比較推薦有多餘時間再看就好。
    3. 《新聞不死,只是很喘》黃哲斌 著:這是一本爬文後發現大家都有推的書,我也在決定考試後直接購買,前前後後加起來這本書我看了三遍,因為每篇篇幅都不常,讀起來很容易,也清楚舉出很多國內外新聞媒體案例,非常適合運用到答題時的舉例,但是因為可能大家都會看這本書,所以在選擇案例上我後來還是多看其他書籍與資料來擴充答題庫。不過如果真的沒有太多時間看這些課外書單的話,我還是建議一定要擠出時間至少讀完這本書一遍。如果覺得讀完不夠的話,作者也會在每一篇文章後附上延伸閱讀文章的Qrcode,另外也可以到獨立評論@天下網站閱讀作者的文章。非常佩服作者的媒體現況分析能力與資料蒐集整理技巧,讀他的文章絕對會對考試有很大的幫助。
    4. 《注意力商人》吳修銘 著:這本書的作者在美國媒體領域相當有貢獻,當初看完簡介與目錄後就直接購買,一方面也是為了收藏這樣的作品。這本書相對較後,我在考前也沒有足夠時間能整本看完,後來就挑主題跳著看,每一篇都像在講故事一樣讀起來也很容易,許多案例也能運用在答題,例如今年師大有考關於Google的題目,我就是運用這本書裡的內容書裡Google興起的脈絡在開始分析現況。這本書從廣告到網路,再到現今蓬勃的社群媒體清楚地描述背景與現況,若完整讀完,我相信能有很多不同觀點與答題案例來與他人做出區別。
    5. 《新聞,在轉捩點上》林照真 著:本書為台大新聞所林照真教授的論文合集,雖然有些論文能在網路上找到,不過整理成一本書也較好閱讀,並且依循脈絡的清楚訴說全球及台灣媒體轉型與聚合現況。其中也有《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的訪談分析,蠻適合用於答題舉例。
    6. 《新聞崩壞,何以民主?》Victor Pickard 著 羅世宏 譯:這本書是在去年底出版的,整本書五個章節沒有很厚,很快就能讀完,可以更清楚暸解美國新聞產業的新聞自由與平台資本主義壟斷的現況分析,作者也提出許多解決新聞媒體困境的解決方法。本書譯者羅世宏老師也有提出「台灣新聞民主下水道基礎工程建設芻議」的講座簡報,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的到,並且可以搭配本書閱讀,能了解國內學者對於新聞困境改善的方法與建議。
    7. 《娛樂至死》Neil Postman 著 蔡承志 譯:這本書我沒有看完,只看了前面幾的章節,當初是因為被他的封面設計與硬紙板書皮所吸引才購買的。雖然有發現這本書沒讀多少,但是沒有繼續看完的原因是因為這本書談論較多關於1950、60年代電視的影響,也有呼應三大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與《一九八四》所提及的預言,比較適合準備考試前期累積基模且時間較充裕時的課外閱讀。
    8. 《後真相時代》Hector Macdonald 著 林麗雪、葉織茵 譯:後真相時代這個概念在準備考試時應該會常常看到,但是如果要在答題提及這個概念時有較論引言與論述可以豐富答題的話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許多字句放到考卷上。這本書我有沒有全部看完,大概看了半本,總之就是圍繞在「後真相」這個詞描述與舉例,比較推薦在備考前期閱讀,打好地基也面對未來各種題目變化。
    9. 《媒體失效的年代》Jeff Jarvis 著 陳信宏 譯:作者是國外新聞學的學者,是一本說明新聞媒體在這個時代該有的新模式,可以了解新聞生態的現況與危機,也比較適合在備考前期閱讀,讀完再上新聞學應該會比較好掌握。
    10. 《新聞的騷動》Alain de Botton 著 陳信宏 譯:這本書書名新聞媒體在產製內容的各種案例與會遇到的狀況,也是一本不厚的書,讀起來輕鬆像在看故事,能在短時間內暸解一些報導背後的真相。目錄也清楚區分主題,例如政治新聞、災難新聞或是名人新聞等。已是一本不錯的工具書可以用於需舉例生動的題目。
    11. 《社群媒體批判理論》Christian Fuchs 著 羅世宏、徐福德 譯:針對社群媒體這一個主題詳細分析,也舉例Google、臉書、推特、維基百科等來分析社群媒體現象,雖然出版年份是2017年,所以有些案例較舊,比如說阿拉伯之春等,但是還是可以用來深入暸解脈絡。當時我是在整理每週一問時才借這本書來讀,比較推薦在每週一問還沒開始時就先大概讀完,整理一些社群媒體的資料,後面準備起來也比較不會吃力。
    12. 《見樹又見林》Allan Johnson 著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譯:這是一本進入社會學領域必讀的聖經,雖然為20多年前出版的,但是仍然為經典,建議可以在社會學開課前就讀完,當時候是在上了社會學後才知道者本書的,也沒有整本看完,因為後來時間不夠。如果是要考台大新聞所且選考社會學與新聞,且完全沒有任何社會學背景的可以從這裡初步理解社會學,再跟著補習班老師的講義慢慢的讓自己有辦法用社會學的角度去思考。
    13. 《數位麥克魯漢》Paul Levinson 著 宋偉航 譯:這本書是Marshall McLuhan的後輩Paul Levinson所著,算是延伸了麥克魯漢的理論,其中也說明「地球村」、「媒介即訊息」、「媒體四大律」等概念在現今網路發達時代的驗證與適用。麥克魯漢在提出理論時,就只提出而不會多做解釋,也因此更好運用與轉化到現今一些情況來答題,例如麥克魯漢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與Livingstone的馴化理論做結合,轉化成的「雙向馴化」概念,也是我在答題時蠻常用的理論。總之這是一本認識麥克魯漢的好書,如果喜歡用麥克魯漢概念來答題的必須要讀。
    14. 《自由的窄廊》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 著 劉道捷 譯:這本書蠻新的,2020年出版,會看這本書是因為社會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紅皇后效應」,因為很喜歡這個概念,因此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才發現,他有夠大本,有700多頁。本書作者是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與政治學家,與 Jared Diamond《槍炮、病菌與鋼鐵》同屬於大歷史的書。雖然我也沒有看完這本書,但是翻翻其中的目錄與引言,並自己整理關於國家與社會間關係的筆記,釐清通往自由窄廊且保持不掉出窄廊的方法。最後我在考試時幾乎每張考卷都會用到這個概念與理論,可能會和其他人做出區別,但是寫完的當下也覺得會不會因為自己還不夠了解這個概念而沒有掌握好而被抓到把柄。不過後來看起來是沒有太大問題,我記得我在考政大時有用到,台大我則是在中文能力和社會學與新聞兩科都有寫到,也可能是因為我在考前發現這個理論,然後太喜歡所以考試那週,每翻開題目就先想可不可以用它。
    15.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陳志柔、林國明 主編:這本書我沒辦法給予太多建議,因為我幾乎沒有看。當初想說要考社會學,然後又因為最新版的封面很漂亮所以直接購買,我是買第五版,去年九月再版的,裡面的案例與數據資料應該都是最新的,不過最後真的沒有時間讀,當時候10月正式最忙最關鍵的時期, 本來想說搭配老師講義補充來讀的。我唯一給的建議就是,如果很早確定要考台大新聞選考社會學的話,儘早開始看這本書可能會比較好。

            書單其實看似是在都讀完講義後才需要的額外補充,但是我認為在前期就可以進量多閱讀這些書籍,因為它能讓你較完整的建構答題的基模,在往後就記憶模糊,但是難道題目或是遇到概念相似的地方也能較快回去翻閱,且整理出比別人完整的架構。每個人喜歡的書也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有些看完的書不一定其他人會看完,我看不完的書別人可能讀得很熟。因此還是要找自己適合的書,一直多看就對了,我當時也告訴自己既然要考試就多看一點書,也不會覺得跟考試沒直接關係就不看,誰知道坐在考場時腦袋會蹦出什麼記憶呢,不如就多看書多吸收,考試將近時也就不會因為都沒看書而緊張了,因為平常微不足道的累積才是你最強且最好用的武器。

    八、媒體

    1. 報導者:這個看就對了,每篇深入報導都很完整,不求快的新聞,但時事議題也都可以從報導者的文章中深入暸解。也能從文章中學習如何架構申論題的寫法,或是直接運用其中案例。
    2. 關鍵評論網:一個有各種觀點的新聞網站,可以在上面看到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並可以練習套用那些想法到考卷上,必定會有加分效果。
    3. 獨立評論@天下: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媒體,多元的觀點,上面的文章讀起來都很舒服,也提供讀者投書。讀者投書算是我備考過程中的小小遺憾,最後真的都擠不出時間寫文章投稿,當初想說如果有寫文章投稿上的話,也能在面試時寫進資料表。
    4. 數位時代:這上面蠻多文章都能作為傳科內容的延伸,資料整理也都很清晰,而且文章也很多,也經常更新,能夠輕鬆掌握數位科技的變動,上面的最新案例與發展趨勢都能寫進考題裡,就不要寫講義裡來不及更新的舊資訊,畢竟數位傳播科技的變動也是蠻快的,這也是需要多看媒體的功用之一。
    5.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個人也很喜歡他們的臉書文章與圖片整理,當時候為了快速擴充答題庫,就到臉書網頁上瀏覽,並直接整理進筆記裡。網站上討論議題也都很廣,而且能搭配圖片輕鬆閱讀並了解媒體現況。
    6.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卓新獎網站整理的「傳媒一週」與「國際傳媒」都能讓讀者快速掌握一週的重要新聞,並再自行做延伸整理,就有蠻多資源的。
    7. 換日線:可以從換日線看到各地不同國家得觀點與發生的事情,讓自己可以增加一些國際觀,也能從不同觀點中找到自己適合答題的方向。
    8.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網站可以掌握最新最直接的影視產業趨勢,上面也有新聞以及產業報導專題研究,可以將最新的媒體產業統計數據用來加深自己論述的真切性。
    9. 識媒體:主張媒體素養觀念教育,因為網站是去年才設立的所以文章還不多,不過更新頻率也蠻高的,臉書粉專也閱讀容易,每個主題或討論議題都會搭配一張圖。
    10. 世代登出 Podcast:在去年八月開始到十一月,共21集都在討論網路科技,裡面有蠻多觀點可以運用到答題上,我每一集都重複聽了兩三遍,可以利用搭車或是跑步時間一邊聽,多吸收一些新觀點,讓自己答題時有不同於他人的觀點。我自己是將很多Podcast內如運用到各校中文能力考科答題。

    九、各校考試

    1. 2/7 中山行傳所:報名是為了練筆,只考一科傳播理論與實務,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我考幾分,不過也是有進面試的,因為是要練筆所以就沒去面試。
    2. 2/10 陽交大傳播所:傳播英文是考論文英翻中,傳播理論基本上都會考到理論。也是有過一階但沒去面試。
    3. 2/10 陽交大傳科所:早上考完傳播所就已經很累了,下午都不知道在寫什麼。英文是考共同科的選擇題,時間只有50分鐘,然後可能就是因為這科英文大家都很高,我又沒考好所以就落榜了。
    4. 2/11 政大傳播所:政大的桌椅蠻難坐的,我考完回家肩頸痠痛。考政大就是盡量寫,最好是能把考卷寫滿,不過也要稍微分配一下個題篇幅,因為我記得政大答案卷應該是空間最少的。
    5. 2/12 台大新聞所:台大是先考中英文能力再考專業科目,中英文這次英文是有考寫作還有名詞,所以一定要準備到。社會學與新聞的話每題都跟社會學有密切關聯,但是不慌張還是有辦法寫完的。我記得台大的答案卷是一本橫式的所以寫起來蠻順的。
    6. 2/19 師大大傳所:這時候已經玩了一個禮拜後來考試,師大是唯一考三科的但是一科只考90分鐘,而且我真的分不出大眾傳播理論跟社會現象分析這兩科有什麼差別,考完出來就馬上搞不清初剛剛到底在寫哪科,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兩科分數都不怎麼樣吧。師大的90分鐘真的要好好分配時間,不然真的會寫不完。還好後來都有寫完成績也還可以。
    7. 2/26 中正電傳所:這時候我已經玩樂兩個星期,中正今年在政大考也是很遠,而且第一節8:30,再加上前一天沒睡好,所以在考場時就完全不知道在寫什麼。雖然還是有順利的把考卷寫完,不過成績就不是很理想。

    十、台大口試

            教授們可能都會針對我們繳交的基本資料表內容來提問,所以一定要將清楚自己寫的內容。我自己去口試被問到的問題完全跟我自己的經驗與大學領域有關係,沒有比較大眾的問題,但這也是我口試前有猜到的,所以也有對這些議題多做準備,用自己熟悉的領域來回答最不會發生回答不出來的情況。英文題問我只有被問到一題,但是出現的蠻突然的,所以也要做好中英文隨時轉換的準備。以下是當天口試大概的提問。

    1. 自我介紹兩分鐘
    2. 健身產業現況與如何用新聞實踐?
    3. 為何沒有繼續比賽與當健身教練?
    4. 運動員心理健康議題?(英文)
    5. 為什麼不透過經營自媒體方式實踐理念?
    6. 關於運動員身份認同等議題?

    十一、心態建立

            用一種自己是準研究生的心態來準備考試,備考過程只是自己在進入研所前的一個預備而已,雖然還沒有真正進入就讀,但是就把那些事情看成是自己未來要做的事,準備起來就不會力不從心。

            這半年來我幾乎沒有跟朋友聯絡,也沒有太多娛樂或放鬆,每天充實的讀書,運動的時間就是我的休息時間,並且隨時吸收新知,天線全開的接收。這段時間也可以試著讓自己習慣一個人,跟自己相處每天跟自己對話,並且時時告訴自己的目標就在不遠處。

    十二、心得

            這是一次翻身的機會,過往那種虛無縹緲的度日,時間一點一滴地從時針與分針間流逝,況且我還聲聲入耳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浪費生命,甚至眼睜睜看著時鐘讓日月星移運行數圈,才得以因為虛弱的意識上揚而歇息停止。

            那天,我翻開書本,當紙緣輕輕的於指尖滑過,腦海中噴發各種隱蔽已久的想法。內心深處仍有著夢想與靈魂,歇腳停留與深淵已久的情緒與激動,一次湧出。那是我七年以來第一次感覺到生命的注入,賦予力量後的衝刺是一種束縛的解脫與靈魂的釋放。

            考研的過程是艱辛到無法形容的,但我還是盡可能將一路來的情緒與狀態表達出來。在我決定考研的那刻,我就認為我不只是在洗研究所學歷,而是重新尋獲人生價值與自我實踐。

            在拿著在校成績100%系排名最後一名的成績單時,看著被當過15門課共37學分的不及格星號、數了數大四那年的6個0分成績、還有大四下那學期最慘只有0.8的GPA,我才深刻地體悟到自己的墮落與失敗。

            但是我相信我曾經相信的自己,我認為我當時所做過的一切決定,都有它的原因與價值,也確實在當健身教練與參加健美比賽的一路上不時也努力奮鬥著,也能適時達到目標、享受成就。當時因為我的選擇,暫時放下了學業,也是已經造成的結果,過去是無法改變的,然而我想改變未來。

            高二時的夢想,在這時重新回到腦海裡,於是我將撿起過去的夢想拼圖,加入行動並付諸實現,將夢想轉化成為目標。在大學科系課程內容,基本上與新聞傳播領域無關的狀況下,零基礎的進入傳播領域,從傳播理論、傳播科技、新聞學再到社會學。在這段時間裡每日規律地讀書,關掉instagram、刪掉任何娛樂、戒掉手機成癮症,斷絕與任何人的聯絡。

            在這時間身邊沒有朋友、家人更沒有在身邊,完完全全地一個人獨自面對所有一切,除了吃飯或到便利商店跟店員交談外,我可以整天不用開口說話,每天講最多話的對象就是鏡子裡的自己,與自己對話,也才能了解深層的自我。

            很多人都會說: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但是我真的必須要說一句,我為了考上新聞所,這八個月來所讀的書,絕對會是我這輩子從小到大最多的。每天從早晨到夜晚,桌燈下,我將文字輸入腦海裡,盡可能也在其中尋找到自我價值,並且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實踐。

            我很感謝我自己,給了這次機會,除了翻了個身外,更重要的是確立了方向,並且踏踏實實地走著,也會帶著過去自己的記憶烙印,將他視為成長茁壯的養分,在未來即將枯萎時,期盼能適時滋養自己,並且持續向著光明的目標前行。過程中不會有人理解,也不期望有人理解,自己的路、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才重要。相信自己以及過去曾經相信的自己,並且不後悔與怨恨,才能戰勝過去的自己。

  • 陳子瑩-考取政大傳院

    文 / 陳子瑩

    成績:

    政大傳播所 正取十

    交大傳播所 過一階二階放棄

    中山行傳所 過一階二階放棄

    背景:

    本身是讀臺北大學應用外語系,校內沒有傳播相關系所,大學四年在準備考試前也沒接收過相關知識內容。雖然考試科目中英文是蠻重要的一項,但個人覺得考試會用到的很多是專有名詞或時事用語,其實應外系的也不一定會知道,還是要特別去記憶跟理解,所以和其他同學差異不大。

    準備過程:

    暑假期間大致上就是理解課堂內容、充實英文能力、注意相關時事,主要是釐清觀念,並多與平常看到的資料進行理論概念的連結和應用,記憶的部分可以後期再背。接著組讀書會時期就是收集並系統性整理相關資料、概念、理論、實例等,等於是充實自身的資料庫,之後寫考古題才比較多內容可以發揮,這個階段也是仔細複習暑期課程內容的好時機。

    再來就開始寫考古題了,重點在質不在量,這個階段主要多練習寫作的結構和思路,答題結構真的很重要,並運用先前蒐集的資料將內容充實完整。寫考古題的階段很容易自我懷疑跟否定,但真的不用慌張,相信自己!最後一個月就是整理最精簡的答題筆記還有先前的考古題內容開始背,有助於釐清概念邏輯,去考試時也只要帶這份筆記去看就好。

    另外想特別提一下英文的準備,大部分學校都會考翻譯題,有些也有寫作,翻譯的部分可以由論文摘要或新聞翻譯來練習,並從中挑出單字來背。翻譯其實不用逐句翻,主要還是意義通順,如果有些不認得的單字也可以用前後文推敲,翻出文章想表達的概念就好,不用太執著於單字的個別意義;至於寫作則可抄一些論文或新聞中的用詞或常用的連接句子來背,可以直接套用至文章中。

    結語:

    其實以上也只是個人經驗,每個人的步調都不同,不用因為哪個階段沒符合老師的安排或各種經驗分享中說他們有做到的事就心慌,我當初也有些進度和內容的調整,老師只是給一個大致上的輪廓,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安排,只要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心裡自然會踏實,那個感受是騙不了的。在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起起伏伏、自我懷疑的時刻,不過就是面對感受、相信自己、持續做好該做的事,一切都會過去的,經歷這個過程後不只知識增加,心態也會成長許多。分享得再多也不一定能傳達完整,其實等各位走過就會懂的,反正持續努力並保持信念是絕對沒錯的啦!加油><!

  • 張鳳軒-考取政大傳院、推甄交大傳播所

    文 / 張鳳軒

    一、背景

    淡江資管系 || 應屆考生 || 2.87% 多益905 / 日檢N4 / 社團經驗🈶 / 一個比賽得獎 / 畢業專題🈶️

    輔系資訊傳播學系,在課堂上聽過一些基本的傳播理論,還有因為課程閱讀過一些傳播相關的課外書。雖然資管系不算是自己很有興趣的科系,但基於對自己的要求有維持住成績。

    二、成績

    (一)推甄:

    交大傳播-正取(已放棄)

    書審:91.67

    口試:89.67

     

    交大傳科-備10

    書審:86.67

    口試:87.33

     

    台師大傳非相關科系組-備x

    書審:79.67

    口試:78.5

     

    中正電傳-備x(備上後放棄)

    書審:88.33

    口試:87.67

    (二)筆試:

    政大傳播-正取x(報到)

    傳播知識:70分

    中英文能力:76分

     

    交大傳科-備1x

    傳播理論:59分

    英文:粗心太多不敢講

     

    三、考研動機

    本身就不是適合大考也沒什麼考運的人,會考、學測都是差一點點往前一個標的那種,學測成績不上不下,也不敢堅持說花家裡錢讀很貴的私立還要選自己喜歡的傳播,就聽家裡的繁星到現在的校系。 總之繼續考試原本一直都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中,直到大三上認真思考了一下後,覺得自己對於資管實在沒有什麼熱情,雖然成績還可以,但說實話我也對電腦沒有什麼興趣,不知道讀這些(作業系統、資料庫⋯)自己以後可以做什麼;想起了自己之前對於編輯或傳播相關的工作很有興趣,加上自己申請上資傳輔系後學的也很開心,看了一下相關工作有些仍會要求傳播科系,因此決定拿一個傳播學歷,增加自己出路上的選擇。

    四、準備過程

    我報名補習班的時間聽說好像算早(嗎),大概是去年一月初的時候,報的就是傳播最有名這間;同時也確定自己要推甄和考試並行。

    📌四月 — 六月 / 春班

    春班開課,上了沒幾堂就因為疫情轉線上,所以就每週在家乖乖聽課,不過說實話因為輔系+本科系作業蠻重的,所以都沒有好好複習⋯

    七月 — 八月 / 暑班開課

    因為想要推甄,所以目標就是多益要衝到金色(原本795分),六月底期末完休息了一週後就開始準備多益。基本上七月到八月初就是除了上傳理整天那天外,每天看三小時的單字書進度,看+聽CNN 5 Things,偶爾開英文字幕看美劇;同時跟著暑班進度雲端上課,七月都是週四週五聽傳科、週一聽整天傳理,還有天天看時事和看補習班粉專分享的貼文;八月英文單字進度差不多開始刷題後才偷偷放寬自己傳理分兩天聽。 這時候我都還沒有整理什麼傳科傳理重點,只有會在下次上課前,複習一次上課內容,同時把上週筆記好好騰到一本活頁筆記本裡(上課都速記沒在顧版面怕自己以後看不懂)。

    📌九月 — 十一月 / 推甄+每週一問

    考完多益就到了九月,這時候我才開始思考推甄要用的自傳、作品集和研究計畫,因為暑假還要做畢業專題的關係我真的沒辦法同時讀多益、上傳科傳理和弄推甄🥲不過建議推甄資料能早開始就早開始,上課上到有一些基模、看到有感的主題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稍微發想研究計畫和找資料,不然研究計畫真的會弄的很痛苦。 九月底十月初迎來第一次模考,其實八月中後開始每週上課的頁數都不少,加上多益跟專題都要衝刺所以我到後來都沒辦法像之前一樣當週上課前複習完上週的東西⋯都是之後才在慢慢補,所以模考真的ㄘㄨㄚˋ爆,第一次考整個寫不完,也不知道要怎麼把解釋名詞寫長。不過就是體驗一下實際考試題型的感覺,然後知道自己還有哪裡觀念不熟。 接著大概就是推甄+考試並行學生的人生爆炸期。十月新聞學開課後就要組讀書會開始每週一問了,同時各校資料繳交期限會一間一間到來,因為我報了很多所的關係根本幾乎每週都在趕資料。 一開始上新聞學回家都沒什麼在複習,光是每週一問的論文、開會+推甄資料真的就夠我受了,而且每週一問是和別人一起,真的很怕雷到別人🥹之前有看學長姐分享說他新聞學就是當去聽故事的,所以我就把重心比較放在推甄資料、每週一問和複習之前沒複習完的傳科傳理後面之上。新聞學是在推甄資料整個繳交完畢大概十月二十號左右才開始稍微複習一些些⋯ 十一月開始就有系所開始公告口試名單,然後就開始口試接力賽,到處奔波+準備不同間的口試真的累炸,建議交完資料就可以開始搜集各系所資料練習,不要像我一階放榜才開始練習,後來累到半放棄政大數內口試,直接掰掰😂 然後口試期間也是一樣去上新聞學和跟讀書會討論每週一問,還有利用沒課沒面試的時間二刷一點點傳理。

    📌十二月 / 考古題

    約莫是十一月底放榜後確定上了交大傳播,不過大學已經受資訊過度薰(荼)陶(毒)的我很猶豫自己是不是仍要去偏科技的交大;不過補習班老師說應該先拿下選擇權再來猶豫,所以就決定報個考試再決定;報了交大傳科當作練筆,目標則放在政大。 十二月在初推甄放榜後的情況大概是傳理才剛二刷完第三章、傳科還沒二刷(汗)、新聞學大概就複習了兩章左右,我承認我不是能同時做好幾件事的人,真的岌岌可危。所以十二月我基本上是一邊寫考古一邊衝傳科傳理二刷進度;因為重心主要放在政大,看了政大題型之後覺得政大有些題目像是研究計畫題、對傳播所的了解題這些可以預先準備的和老師派出來的去掉之後,其實也沒剩很多題了,所以對於寫考古沒有覺得自己要寫很多,就是每週老師派的四、五題寫完,做到最低限度而已。 同時每週會寫一些政大中英文能力的題目,有些中文題目真的太神奇的時候會跟國文系朋友討論一下,真的很感謝她幫我審題和給我建議

     📌一月 — 二月 / 閉關期 課程全部結束之後更是快馬加鞭的追我的二刷進度,一月中迎來第二次模考,補習班的紙好大張,寫到手都在抖然後頭超痛,上考猜班的時侯整個人快死了:) 二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開始把重要的解釋名詞自己打出一段話來記、整理自己要用的理論、還有閱覽過去看過的行銷廣告案例和重要時事,選出幾個考試可以用的整理成自己的話來記,還有結合傳播理論去書寫;以及背自己的考古題答案。背考古題答案真的很好用,交大傳科這次考了假新聞理論,剛好之前交大有篇考古題我就是選第三人效果理論來寫,那時候看了蠻多論文還找了後設理論那些的,至少足以寫出完整篇幅;後來政大考試第二題要自己選一個傳播現象去分析的時侯,因為時間很趕就也拿來寫了XD(雖然考完後覺得自己寫假新聞真的有夠陳腔濫調) 而考試前幾天就是拿自己整理出的東西狂啃猛啃。

    五、各科準備方式

    (一)傳播知識:

    主軸就是傳理、傳科、新聞學。

    政大偶爾會考一些行銷的東西,不過大部分時候不限於只能寫行銷領域,可能會有別的領域可以選擇;我自己有買行銷學的課但來不及聽,準備上就是找了幾個自己印象深刻或覺得特別的案例,結合廣告效果理論去分析,不過今年沒有考行銷所以不確定成效。

    傳理比較像是要融會貫通的工具,是用來跟事件去做結合的,認真上完課之後其實對於課本上的理論大概都略知一二,這時候考古題的練習就蠻重要的;實際去寫題目後才更能更知道自己知道的理論中還有哪些部分是不確定的,再搭配一些文獻資料查找看學者如何運用來解釋現象,然後用在題目上。

    傳科就比較像我們平常熟知的東西,廣電、OTT、網路、新科技這些,在傳科的部分大概就是理解它們背後的運作、潛在問題和相關法規。二刷到大概文創之後,覺得後面都比較像新科技的部分了就沒有繼續二刷下去,開始用考猜老師設定的大主題跟其中可能的出題方向還有近一年來的時事、新科技去做重點整理。

    新聞學的話,則有整理一些自己的口袋名單,像是獨立媒體、公民記者這些的,這個一考出來沒準備就是分數沒了,老師上課也都會提醒要準備幾個。接著就是關注近一年的重大新聞的類別,可以去思考一下應該如何報導和有什麼工具可以使用,像是太魯閣和疫情就是偏向災難新聞,我就會稍微去思考媒體在報導上有沒有什麼自己覺得不夠好的部分。還有疫情也涉及風險社會的概念;今年政大就有出了疫情相關的題目想看你的觀察和對傳播工作的想像。其實新聞學的內容真的都蠻白話的⋯也是我花最少時間的一科。 時事的話我就是補習班老師粉專、個人主頁、報導者、端傳媒、關鍵評論網、獨立評論在天下、數位時代、媒體觀察基金會這些的在輪流看,考前不想努力(?)的時候就找一些有興趣的議題看志祺七七有沒有說過,有的話就聽他整理的,閉關期就把大方向和資料整理成一份一份的看

    (二)中英文能力:

    原本看到之前有出古文想要讀個搶救國文大作戰和古文三十之類的,但覺得投資報酬率太低而作罷;最後就是練練考古,然後準備了電影和課外書的心得(從傳播層面下去寫)以備不時之需,今年題目都好正常,我看到還想說是不是因為去年出了成語跟古文被罵⋯

    英文的話就是用七八月衝刺多益的底子去考,說實話推甄期間幾乎沒有在碰英文⋯😵‍💫😵‍💫 但七八月倒是幾乎每天會碰個3~4小時。之後是推甄完之後才有寫作業給英作老師改,然後練習翻譯考古題和論文摘要。感覺我根本是完全不正確示範。

    六、考試

    考試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平常心,雖然這真的很難,但緊張的話可能沒辦法好好發揮;我其實在第二次模考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沒辦法在時間內寫完一定篇幅(一分一行),所以就想說嘗試看看:比起因為湊篇幅寫不完,不如至少讓自己每題都回答到策略,政大考試我就只寫到第三頁滿,但盡量把自己想講的重點飆完,原本考完還很擔心不過看到正取個位數真的嚇爆,所以我覺得考試當下就不要在意太多,大膽寫就對了(也是不要太過大膽) *還有鄭重提醒交大的英文是要畫卡的!! 我真的考卷發下來才知道還跟旁邊借了自動鉛筆筆芯,謝謝同學⋯。

     七、心得/結語

    人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在頂大間選擇的這天⋯準備研究所推甄和考試的時候覺得自己彷彿邊緣人,為了不讓心情受影響唉居也幾乎都關著,然後拒絕出去玩的邀約;唯一通融自己的就是想跟朋友一起跨年,還提早把考古題寫完了才去,回家之後改寫新聞稿到凌晨睡幾個小時又準備出門上課,雖然準備過程很孤單,但是也因為在讀自己喜歡的東西感到蠻開心的⋯!在思考和書寫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會有一些些成就感,然後想跟大家說真的按照自己的步調走,紮實讀過就可以了!雖然我讀到最後真的超趕但時間其實是夠用的,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傳播考試的準備真的是無邊無際,說實話也沒有讀完的那天,資料都可以延伸再延伸;不過該準備的準備好一定可以的,不知不覺打了好長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有人看到這裡,感謝看到這裡的人的收看!希望我打的可以幫助你一點點就太好了

  • 陳思妤-考取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

    文 / 陳思妤

    一、前言與背景

    圖文網頁版:https://reurl.cc/VD3vl6

    應屆生,彰師國文系,有被申論題摧殘三年的經驗。

    暑班準時補習,全程雲端上課,中間有推甄,但推甄全落榜(之後會提及)

    我很早就很確定自己要讀研究所,但只是基於表面淺層的學歷需求。然而,上大學後,發現我的性格與志向,都並非國文系主要的教職或公務人員,因此回想到曾經的渴望,想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探索,所以就開啟了傳播所的考研之路,而我的目標主要是北部的國立學校,因此中山、中正等學校就沒報考了~

    二、成績  

    📍 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有進口試,落榜

    中英文能力:59

    社會學與新聞:54

    口試:太低了不想說

    📍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15

    中英文能力:73

    傳播知識:65

    📍 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正取6

    大眾傳播理論:36

    社會現象分析:53

    傳播中英文能力:79

    📍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所 

    傳播理論:57

    傳播英文:84

    初試合格,放棄口試

    三、時間進度

    78月|乖乖聽課,建立基礎觀念

    因疫情正盛,今年暑班一律都是雲端上課,因此很看個人自律性!

    對我而言,效果跟實體上課沒什麼差別,但有人無法100%專注在影片上,所以未來的考生還是評估一下聽課習慣跟地點考量,畢竟像我在彰化讀書根本也無法去台北上課。新的戴晨老師一樣很認真,可以直接透過臉書私訊問問題,老師有時也會直接打messenger給你解答!

    暑假進度很簡單,乖乖地專注在每一堂課(傳理+傳科),不急著整理筆記,主要是建立大方向的觀念。反倒我暑假花費最多時間與力氣的就是在「英文」,英文對考傳播所真的很重要,是可以拉分的關鍵!

    大學若非讀外文系或維持英文的話,在暑假就必須趕緊把英文能力拉起來,雖然有報春班的新聞英文,但老師的教法很不適合我,所以我還是靠自己跟網路資源。因此基本上暑假我就是上課+讀英文,以及關注國內外的時事新聞,看國際新聞時一定是順便練英文閱讀!

    9-11月|每周一問

    在開學前,也就是傳理與傳科課程結束時就會有第一次的模考,我覺得第一次模考的意義在於,大學沒有寫過申論文考試的同學,可以體驗一下那種考試的氛圍,分數倒是其次,可以檢視自己在「限時」的情況下可以寫出什麼樣的申論答案,第一次模考我的成績普普,重要的是事後認真檢討,努力填補不足,例如我發現相較於傳理,我的傳科很不熟,警惕自己不要光讀理論,也要關注一下傳播時事和科技。

    九月中來到了推甄季,如開頭所言,在老師鼓勵下我有嘗試推甄,也有些系所進到面試階段,但是全部落榜,心情有夠崩潰。在確定推甄全部落榜後,失望之際,哭個兩天就逼自己振作起來,畢竟準備推甄花了不少時間,深怕進度落後很多。

    此時也開始組讀書會,因為我不是台北的面授學生,在彰化也很難找到夥伴,所以我的讀書會是以線上方式進行(反正疫情期間都已習慣線上)。讀書會成立的目的是在於督促自己每一周都要去找論文資料與時事分享,我的讀書會總共四人,根據老師每一周給的主題,例如OTT、公廣集團、數位匯流、數位轉型、假訊息等,去期刊論文網站搜尋近五年的論文,主要藉由閱讀不同的資料,厚實自己的答題庫,後面在寫考古題時,這些論文資料就是建立差異度的關鍵,否則完全只靠補習班講義的話,寫出來的內容會很匱乏,像我在閱讀論文時,主要是看使用了什麼理論,如果有課本之外,或是較新的理論,可以多加留意,以防教授真的出在題目上!論文作者的闡述也可以做為補習班講義的延伸,以及是否有舉一些國內外的研究案例或時事。

    12-1月|考古題,在精不在多

    12月即俗稱的考古題月。

    老實說,考古題我只有寫老師每周安排的4題,所以我總共只寫了16題,相較於以前學長姐分享的幾十題份量,實在少了非常多。老師曾多次強調”study smart”,要多訓練自己審題的能力,翻開各校考古題,很多題目雖然論述不同,但其實背後要問的問題與考點是一樣的,所以我會大致把各校題目分類,也能觀察出各校出題偏重在哪一些單元。

    我一題就可以花一整天寫,聽起來很誇張,但那是適合我的複習方式,加上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國文系對於字句的要求真的是逼死自己QAQ

    通常我會先審題,先想一次可以用什麼理論切題,再從讀書會整理的論文資料,或者額外再去找其他論文,總之我大概要看三、四篇論文,才會完成一題申論題的答案,字斟句酌,這個方式可能有人覺得沒什麼效率,但我覺得,在閱讀論文與整理段落的時候,就是讓我的腦袋再次浸泡於理論裡面。

    1-2月|閉關期

    1月中的時候有第二次模考,為了模擬現場有旁人同時振筆疾書的氛圍,我選擇親自去台北補習班考試,也發現自己還是有「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考完模考後,回家閉關,這段時間就是「背」,但我常常盯著一堆資料,就開始恐懼會「背不完」,看到一整張的段落文字就會慌,因為我不擅長默背,尤其不擅長背句子,這些都只是個人讀書習慣不同。在閉關期,除了英文不間斷之外,我就是拿起一張A4白紙,再次把每周一問的主題作為心智圖,釐清思緒。

    四、各科準備方式

    【傳理&傳科】

    如前所述,暑假的傳理課程,我基本上就是乖乖聽課,最重要的是「100%專注」,假設聽到一個段落有點迷茫時,就立刻回放,或是隨時向老師發問,一開始我想在每一堂課後做筆記整理,但是後來發現這種方法很散雜,所以傳播理論的整理我是等到「所有課上完」,再根據SMCRE分類(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Effect),先作簡單的複習與整理,將暑假的記憶找回,並自行作一些整合,例如:目標在台大新聞所的人,在讀質化「批判理論」、「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全球化」時,可以搭配「社會學」來結合;目標在交大傳播所的話,傳播所的傳理很大機率都是考那幾個重要的「傳播效果論」,很好抓題。

    傳科上完課,我就沒再仔細認真翻過課本了,因為傳科的考古題都會配合時事考,例如:中天換照、OTT、5G、虛擬網紅、Deepfake、元宇宙等。傳科的準備,可利用每周讀書會的時事分享,定時關注國內外媒體產業的動態,並結合學者評論或讀者投書,整合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有力見解,以及針對傳播科技所帶來的問題爭議,提出具體、有建設性的「解方」,例如小玉的Deepfake換臉事件,就能直接聯想到傳播科技會帶來「隱私侵犯」、「社群平台跨國治理困境」、「假訊息」、「網路霸凌」、「網路性暴力」等,找出時事之所以發生的「根本起因」,看到題目就能立刻構想好架構了。

    【新聞學】

    新聞學要記的內容較少,我只大概留意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災難新聞」(太魯閣時事、疫情相關)、「八卦新聞」(如台大今年考的王力宏事件)、「誹謗」等重要觀念,並結合時事與傳播理論,有些重要的法條也可以背下來,加強論述的力量。

    【搶救英文大作戰】

    前面已提及,英文對傳播所考試很重要!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我的英文能力不好說,多益才665,主因是英文聽力很爛,但讀寫能力還行,當年學測還有14級分呢 (呵),而各校成績出來後,每一所學校我的英文分數都比傳播專業科目高分,真是令人欣慰哈哈,所以這部分頗有心得😂 尤其台師我會正取根本是多虧英文吧…….

    因大學荒廢英文好一段時間(心虛),起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單字量與英文語感,先審視自己的英文老本有多少,再一步步規劃未來的讀書計畫。以我而言,先從高中7000單開始啃,同時搭配「LiveABC-CNN互動英語」雜誌,這本雜誌主要功能是跟隨時事,有很多新聞英文的單字或句子用法可以參考,文章都不算太長,負擔應該不會太重。聯合報的「紐時賞析」也是剛開始可以看的素材!(p.s 很多人會看的「研究所必考1000字」是A~Z方式排版,我個人看了很不舒服,Quizlet上面已有好心人上傳單字集,供參。)

    從7月開始到9月這三個月,單字和語感逐漸抓回之後,我改看「FUNDAY 數位英語達人誌」,這本的優點是在於使用的單字與文法夠學術,也很多生難字詞可以學習,主題也會跟一些時事相關。也是在這時候開始看長篇外電報導,舉凡BBC、CNN、紐時中文網、The Diplomat等都是我會看的,最常看的是BBC與紐時中文網,尤其紐時中文網有中英文對照,許多單字與句子都是可以抄在筆記上當作例句的,甚至今年師大的英文題目就是從紐時出的,看到的時候只有「我看過!超爽!!」的心情可以形容!

    此外,也針對各校英文出題方向做準備,題型以「英翻中」為大宗,其次是英文寫作(簡答或解釋名詞)。翻譯出題內容,台大多為新聞時事,政大時事或論文摘要皆有,交大傳播所則是傳播英文(論文摘要),我的目標比較偏向台政,所以每天看國外媒體報導是必備的,今年台大新聞所出的五個解釋名詞,只要是從暑假開始關注國際時事,應該都能準備到,例如Jimmy Lai(黎智英)或許有點冷門,但蘋果日報關門那段時間,這個人名就已不斷出現在報導中,所以目標在台大新聞所的同學,國際新聞或時事是一定要跟的!

    至於交大傳播所的傳播英文,準備起來相對簡單,題型基本都是英翻中,我將一年份的「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整理出來,一天翻譯一篇,剛開始挺痛苦的,因為這份期刊很多的理論本來就不在我的知識範圍中,更何況是要將它翻譯成中文,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像今年交大傳播所的兩篇翻譯,其實核心概念我都是不懂的,但堅持翻到最後!不可以中途放棄!

    英翻中是我的長項,手邊有廖柏森教授著的「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英中新聞筆譯:編譯實務技巧與應用」,裡面有很多技巧與專業翻譯範例可以學習,是很實用的工具書。考試時,不管是新聞時事或論文摘要的翻譯,多少會遇到不會的單字,此時「不要慌張」,從上下文自行推敲字義,「不著痕跡」融入在翻譯的句子中,翻譯完之後,稍微讀一遍自己翻譯的句子是否流暢,而我沒有人可以幫忙批改,所以我通常會直接丟google翻譯或百度翻譯,近年來這些翻譯軟體已經進步很多,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小撇步:練習考古時,善用OCR軟體直接將考卷轉成文字檔,手打很耗時)。

    以我練習的份量累積來看,成效是滿可觀的,以台政一題文章的長度,我會計時20分鐘內翻譯完成,而在今年政大的題目偏簡單的狀況下,中英文這科我不僅完整寫完,甚至有時間可以檢查,考完當下是笑著出考場的。

    【讀書時間】

    考研時期我沒有將每一天或每一科的讀書時間精準紀錄,因為準備傳播的科目,資料是需要不斷延伸與擴充的,所以我一開始就意識到,在找論文或資料時就像一個無底洞,永遠無法將所有書本或論文嗑完,所以要以「任務制」代替「時間制」,與其規定自己坐在書桌前讀幾小時,將時程表排得滿滿的,不如留意自己「今天寫了幾題考古、背多少單字、讀了幾篇外電、哪個單元要完全KO」,如若每天都以這些為讀書標的,一天天的進步是可以明顯看出的,例如剛開始我讀一篇BBC可能要花費一小時,但到最後,一篇外電我大概花個20分鐘即可閱讀並理解完畢,那種感動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我一整天的讀書時間,幾乎沒認真計算過,大概就6~8小時左右吧!甚至我是個「夜貓子」,只有在深夜或凌晨的時候,讀書才會越起勁,所以我經常是讀到早上6點才去睡覺(乖小孩不要亂學),只有考前一周因為考試時間,被迫調整作息,也要找出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的方法,像我是喝咖啡啦。

    【考試的眉眉角角】

    1.字體須端正、放大,像我字體的高度可以在答案卷的行上頂天立地XD

    2.記得分段!不要寫得太爽而忘記!我自己是大概5~7行一段。

    3.筆跟立可帶請多準備,我帶了5隻黑筆(0.5粗),4個立可帶,總不想浪費時間在替換補充帶上吧

    4.考試通常在寒冷的冬天,記得穿保暖與帶暖暖包,防止身體出狀況。

    5.我戴口罩寫申論題會寫到頭痛,我有準備一個「口罩支架」,比較透氣!

    6.拿到考卷第一件事情,先審視全部的題目!看看是否有自己非常有把握的題目,就可以先下手!但同樣注意時間分配。

    7.考試時間只有台師是一科90分鐘,其餘大多都是一科100分鐘。

    8.務必提早一個半小時左右出門,以防塞車或花很多時間找考場。

    9.放輕鬆,不會的題目還是盡量寫,自圓其說也是申論題拿分的關鍵喔!

    10.相信自己,拿出氣場!

    五、題外話-關於推甄

    雖然起初我的主力都是放在筆試上,但我的在校成績其實還行 (系排8%),在老師鼓勵下我還是有嘗試推甄,交大傳播與傳科都有進到面試,不幸地,通通落榜。

    我想說的是,研所推甄確實有名校血統之爭,或在校成績決定性較高,但以我的學校與在校成績,從最後結果來看,我都沒有因此「利多」。推甄落榜的原因我很清楚,就是缺乏傳播相關經歷或競賽,因此我認為目標在推甄的人,最好都能在資料上面充分展現對傳播的熱忱與經驗,人文或社科的研所並不是「校名」或「在校成績」決定一切,因此經歷與作品豐富的人若有符合推甄資格,就去推推看吧!前幾年也都不乏有私校推甄到好學校的。

    沒推上真的也不要氣餒,推甄的名額本來就較少,況且推甄時所準備的資料或參考論文,依然可以當作筆試答題庫,例如台大的社會運動考題就與我當初準備的研究計劃有關,所以我能寫出題目要求的學者與書籍。

    六、結語

    準備考試一定會經歷所謂的「撞牆期」或「倦怠期」,尤其我在推甄全部落榜的時候,甚至懷疑我自己是否根本不適合這個領域,中途也幾次讀到掉淚過,例如整篇英文都看不懂時、想不到用什麼理論切題時、擔心自己比不上本科系或頂大學生時、獨自一人在彰化念書時、考不上就要去教師實習等,也將原本的目標(台、政、交)擴充,增加一間台師。每當讀書讀到迷茫時,就想想當初的報考動機吧,每個人的動機不盡相同,找出那個真正能讓你心甘情願坐在書桌前看書的念想吧~在行走的路上,千萬別忘了「心」在哪裡。

    感謝大家看我如此落落長的心得,如果未來的考生有遇到任何準備上的問題,只要在我可以提供意見的範圍內,或是想找人聊聊,我都可抽空幫忙!

    聯絡信箱:a0933976967@gmail.com

  • 陳易-考取政大國傳(探花)

    文 / 陳易

    在考政大國際傳播(國傳)學位之前發現心得文真的不多,而且有上過戴然(DZ)的課的人應該都知道錄取發心得文這個不成文的傳統,今年很幸運錄取,和大家分享考試的整個過程。先講一下我的背景,普通東部國立大學外文系、多益900–5(差5分很幹)、畢業時班排32/45名(補印成績單時才發現的)、當過財經和遊戲翻譯。當時其實是想考公職才去上DZ的課,不過上完之後發現研究所也可以考,就決定既然要進新聞傳播界就玩大的,於是兩個都考。網路上學長姐分享的讀書方法千百種我就不多講了,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我的心得文就專注在國傳本身跟我自己的考試心得。

    假如你是確定要報考國傳學程,「千萬要確定你有『三年內』英文檢定的成績證明」,還有準備好學業成績單,否則第二階段要交資料你會欲哭無淚。

    成績總覽:
    國際傳播學程-正3(分兩階說明)

    一階
    國文:70(15%,加權後10.5)
    英文A:76(15%,加權後11.4)
    國際傳播議題分析:84(20%,加權後16.8,很幸運加權最多的居然考最高)
    筆試各科加權後總分:38.7 (10.5 + 11.4 + 16.8)
    二階面試資格門檻:加權後筆試總分在28.05分以上

    二階
    面試:76.33(50%,加權後38.1650)
    最後加權總分:76.8650(38.7 + 38.1650 = 76.8650)
    最低錄取分數:76.6850(正4的分數,其實也只跟我差不到0.2分)

    國傳的算法有點複雜,不過基本上就是把你的筆試3科成績各乘以後面的趴數,最後再加總起來,決定你有沒有拿到面試門票。接著,面試成績會在加權完後與筆試加權後成績相加,就會得到你的最後總分。

    【考前準備】

    ◆找到定位
    很多榜首學長學姊分享的心得文都google的到,但我覺得那些人實在太變態了,我想分享的是像我一樣─不上不下、不曉得自己是不是有機會鹹魚翻身。我覺得,就要看個人造化跟你能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報考國傳是我知道帳面上我的英文好像就比一般人好一點,但我當過翻譯、從以前就愛看美劇,全英文無字幕我也能看懂九成、英文口說、發音夠好可以嚇唬嚇唬一下二階面試的老師,所以準備考試時實際上英文的部分是我準備最少的,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英文實力在哪。

    心態建立
    1. 國傳競爭者比一般學程少很多
    這次政大報考一般學程總共有308人,取34名正取;
    國際傳播只有19人,取12名進二階後,筆試50%+面試50%分數加權後取4名正取。

    所以雖然要二階面試感覺很可怕,但實際上錄取機率相對高蠻多的,而且我記得考試當天至少兩個人缺考,直接變17取4耶!

    2. 盡人事聽天命
    保持平常心講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很難做到,我想分享我的經歷讓大家可以比較釋懷一些。其實我考下來也考了三次研究所考試(突然覺得這樣的心得是不是反而在誤人子弟QAQ):

    第一次台、政直接刷掉,師大備4X,你不如不要備了
    第二次台大通過筆試,但最後加權完分數沒過未錄取;政大連邊都搆不到,而且永遠忘不了中文考個啥小徐娘半老的由來
    第三次政大國傳(第一次考)正3 / 一般學程備5;台大差1分進筆試;師大連備取都沒有

    我的程度可以在第二次過台大筆試、第三次政大國傳正3,結果師大連備取都沒有,Are u kidding me? 然後今年台大也是差1分就有機會面試、政大一般學程差1分就是正取(正取128我127QQ)。我想表達的是,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努力不夠。如果你和我一樣會焦慮到爆炸甚至念不下書,You are not alone。重點是,你唯一能把握的也就只有你唸進去的書,而且我這次社會學唸超多、花500塊買了第五版厚到靠杯的《社會學與社會》,台大考試也都沒考出來,媽的已經過了退貨期限了。

    作息安排
    我沒辦法從早上起床後一路唸到晚上12點,所以我給自己的安排很明確─白天唸書,晚上休息─基本上就是早上9點左右起床,唸書到晚上6點,之後的時間正常打電動、打球等等。看到這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對於這段人生不會只有唸書、吃飯、睡覺感到很開心XD(但我覺得這還是有點不良示範,建議不念書可以聽聽Podcast、看新聞媒體補充時事,放鬆的同時又能增加你作答時的靈感跟材料)。不過蠻重要的是唸書時就真的100%認真唸,我是messenger、Line通知都關掉調成下線、FB也沒裝了;電腦上FB出現的絕大多數都是我訂閱的新聞媒體。

    考試用品準備:

    紙 :我一開始因為是準備國考,所以都拿國考的模擬試卷來寫考古題,但研究所的試卷比較大,所以後來都是統一用作筆記用的B4紙。

    筆 :我是用Uni JETSTREAM SXN-1000搭配Uni Signo UMR-85E黑色筆芯。SXN-1000本身的筆芯即使用到0.5還是寫起來卡卡的而且筆跡不夠深的感覺,這兩個搭起來個人覺得這水出的剛好,阿斯。不過如果平常習慣其他Zebra、Uni-ball系列的其實我覺得都好,拿起來、寫起來順手最重要。

    尺 :對,準備一把尺,最好是準備超級素的,不然因為尺被扣分還是取消資格不要怪我(我自己在挑時也是怕爆)。我比人家少的除了念書時間,還有寫字速度QAQ,所以我不會寫滿試卷的一整行,而是把練習考古題時在B4筆記紙一行完整的長度寫到試卷上,差不多是試卷的頭尾留個一、兩指幅左右。基本的作答量是1分1行,例如25分就寫25行,可是實際考試試卷上是從頭寫到尾,很難像平常練習時去抓作答的行數,所以我會先在響鈴後進去的五分鐘等待時間用尺量一行的高度(也不要做的太明顯,若有後果請自行承擔),假如一行是0.7公分,那你就知道十行是7公分、二十行是14公分。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先劃好你作答的Layout(題號),因為不見得第一題就有靈感,要先寫你會寫的。Layout出來你就不用一行一行慢慢數而可以放心地從第2第3第4題給他寫下去。不誇張我第一次考試真的因為數作答的行數弄得我心情超亂

    2、在考試時也會有熟悉的作答感,知道要抓多少作答量

    3、不用寫那麼多字XD,像我覺得幾句話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再多寫字就只為了滿足筆墨分數,而且我手速又靠盃慢。事後諸葛來看其實1分1行是可以再打個8折,而且我還沒把試卷的一整行寫滿耶XDDD(Again,不良示範不建議仿效,除非你的手速比我還慢)

    其他就視個人需要,像我有再多準備一支備用筆跟立可帶。

    筆試題目準備
    雖然國傳是全英文的碩士課程,但我直到打開考卷那一刻才發現─國文跟英文A都是共同科目!(還是只有我到現在才知道QAQ)也就是說,他不會像一般學程明明考中/英文能力卻又要應付可能跟傳播有關的題目,壓力小蠻多的。然後先講一個最大的重點:「看題目要看仔細」

    ♦ 國文
    國文的範圍非常廣,但作文以外的分數只佔了20分,而作文的部分,寫申論題本來就是在寫作文,那既然平常都在寫申論了,何必另外再練習作文?所以我自己的準備方式是在日常練習考古題或生活中盡量找出適合的成語及用語,套在申論中用。超巧的是,前陣子才跟閃光討論到“山雨欲來”,國文填空第一題就問XX欲來風滿樓,真的太扯我在試場差點笑出聲。作文第一題「多元觀點的共融與共榮」我偷了一點傳播的東西來寫,先說後真相時代的來臨、社群媒體怎麼造成人們的極化使得大家難以傾聽彼此,再提出該如何解套進而達到容納多元觀點的境界。第二題「選擇自己的園地來耕種」就真的是靠你各位自己的人生經歷跟養分了,不過仔細看你會發現題目很「循循善誘」,先問你怎麼理解「耕種自己園地」這句話,再問你選擇了什麼「園地」、有什麼考量、未來如何「耕種自己園地」……所以不論再緊張,「看題目要看仔細」,這麼多問題回答完也差不多了。

    唯一我覺得蠻重要的,就是怎麼看分數抓「作答量」。兩篇題目皆文長不限,但你寫太短或寫太長都不好,所以我覺得能夠練習的就是去看分數來調整自己要給的資訊含量;哪些東西要詳細解釋、哪些則是講重點帶過就好。「取捨」我認為是國文這科最難以拿捏的地方,不過同樣地平常寫考古題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在寫考古題時就要有意識得鍛鍊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去檢視一段話前後調動或甚至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夠帶出怎麼樣不同的語氣,並在每次考古題練習中嘗試,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達你的意思。

    ♦ 英文A
    英文A有個地方特別要留意─選擇題佔了70%。這代表你不需要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煩惱怎麼用英文寫出優美的字句,就能夠輕鬆拿到這些分數。所以這一科選擇題我反而覺得可以花多一點時間,因為你只要答對一題,就是穩穩的2分入袋。像我錯了6題,如果這6題我都拿就直接從76+12變88分了!不過這個也是要靠平時累積,字彙個人覺得比一般多益考試難。

    字彙量的部分我平時是看美劇、歐美媒體之類的來增加(我無法對著單字本背單字)。推薦大家免費的可以看BBC、CNN、NYT中文版(有雙語版本就不用再額外訂閱)。由於英文範圍也是不可知,建議要養成閱讀和分析英文文章、報導的習慣、看到一些奇妙的用法、名詞、動詞就記下來(之前國會山莊暴動的報導裡面就用“zealots”形容那些陰謀論者,比起believers就顯得更有深度)。不過我想分享一個平常比較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你選的字典。假如你的準備時間還很充分的話,現在、RIGHT NOW就開始用「英英字典」。

    我的建議是,先看過英英字典的解釋,真的看不懂再回頭比對英中字典,因為很多時候英中字典只是用一個單字或是相對應的翻譯就帶過,可是英文字的本身往往有更豐富的含意。習慣看英英字典後就比較不會出現台式英文,也會知道英文字詞慣用的搭配,對文法很有幫助,尤其在看英文報導時會出現很多奇形怪狀的字,英英字典會解釋的更深入,你就能夠理解為何報導中要選擇這個字。Cambridge Dictionary切換英英/英中很方便,可以多加利用。假如Cambridge看不懂或者真的無法用英文來理解一個字的話,可以再去看Collins或Merriam-Webster的解釋。噢對了還有Thesaurus同義字字典也是大推!我個人大部分用Thesaurus.com的Synonyms,在英文寫作覺得字彙不夠時超有幫助,也能幫助你分辨同義字中細微的不同,寫作用字會更精準。

    作文的部分和國文一樣,平時就要去抓作答量跟字數,題目常常會限制在XX字內(或至少XX字)。我自己統計下來B4筆記紙一行寫滿平均是12、13字(看個人寫字大小會有出入,建議還是自己要再算過一遍),那假如限300字的題目,我就知道寫25行就差不多了。

    ♦ 國際傳播議題分析
    這科的加權比國文跟英文要多5%,所以無論如何硬掰也要把它寫爆!DZ講義很棒的一點是每個理論都會寫出英文名字和學者名,相信大家不會只報考國傳學程,所以在準備傳播理論時一同背下來即可。學者名的部分不建議像中文申論裡只寫出姓氏,要把全名寫出來較符合英文的慣例(例如認知不和諧理論的學者要寫 “Leon” Festinger 而非只寫 Festinger、馴化理論的 “Roger” Silverstone)。理論中的專有名詞、變項也要記牢,考試時能夠寫出來老師就知道你真的有深入去看,而不是單純把看過的傳播理論從中文硬翻成英文。

    今年第一題問你同不同意Netflix增加了文化多樣性,我是寫不同意,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我寫說Netflix終究是一間營利的公司,它並不是為了增加文化多樣性才拍這麼多的在地化題材,而是為了從各個文化中擷取它能夠capitalize的部分。

    第二題剛開始看真的有心頭一震嚇到的感覺,它列了8項概念然後要你從中選2個來解釋Hashtag的風潮跟這2個概念之間的關係,並 “Provide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discussions”(記得題目看清楚,這裡就很明確指示要你舉出實際例子)。我選了(a)Misinfo&disinfo還有(d)Digital literacy,細節怎麼寫我有點忘記了,但我記得就是寫假新聞猖獗跟資訊素養的關係,然後再用國會山莊的暴動(對不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XD)來說明暴動者用#StopTheSteal煽動、集結社群媒體的使用者,那倘若一開始他們就具備資訊素養來辨識假新聞跟陰謀論就不至於釀成暴動。如果有機會再寫一遍我可能會選©Hegemony跟(e)Globalization,用#MeToo運動來說明父權體制下女性受性騷擾的情況因為全球化而得以獲得社群媒體上的響應。

    第三題先提到現在閱聽人不是找新聞而是透過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新聞自己找上門,接著請你用 “relevant theoretical concepts”(表示你一定要套理論來解釋你的論點)討論這對社群媒體上的輿論和政治參與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已經忘記作答時我用的理論了,但基本款就是框架、議題設定、沉默螺旋,這幾個都蠻能夠作為論點的骨幹。後來想想我好像是用echo chamber跟極化來回答這題。

    第四題則是要討論Deepfake的益處與壞處,接著是在心理、社會、政策層面的影響。這題蠻幸運是Deepfake是我有準備到的議題,只是當初真沒想過它能帶來什麼好處,所以我就寫Paul Walker在拍玩命關頭時車禍身亡,劇組透過這個技術才有辦法完成電影、壞處寫revenge pornography還有sextortion;心理、社會、政策面討論我記得最後時間不夠了,我就寫受害者的心理創傷、數位刺青、缺乏相應法規,還有婦女救援協會草擬法案要建立影片下架機制等。

    在作答的當下我發現一個蠻有趣的現象,就是其實題目看似很長,但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在最後面,所以我都是先看完最後面的問題(提出同意或不同意、舉例討論、引用理論解釋)再回頭看說明,不然前面鋪陳落落長,一個是看的心很累,再來也沒那麼多時間(也可能只有我沒那麼多時間嗚嗚)。

    【準備上傳資料和面試】
    建議假如考完試有把握進入二階,一考完就開始準備讀書計劃和自傳,因為公布名單到上傳截止時間「只有兩天」,還要寫全英文的。像我就是知道有面試資格才開始寫,那兩天我體會到什麼是腦部嚴重創傷。有在上DZ的課也記得好好利用(X)請教(O)老師,請老師看看怎麼寫最合適,但都不需要太長─自傳一頁A4內、讀書計劃兩頁A4內。我自己是去看國傳有哪些課可以修,搭配我未來職涯發展來培養技能,也做了個小圖放最前面:

    這樣老師一看就知道我的讀書計劃的重點。除了讀書計劃外,還記得要交「英文成績證明」和「在校學業成績單」嗎?這件事我真的是超級幸運,因為我上次考多益是2016年的事,去年是閃光說想考陪她一起考我才有多益的成績證明,否則我真的沒注意到要有英文成績證明,沒先準備好就直接GG。總之最重要的是,一確定拿到面試資格,趕快去看有哪些資料要準備、要填的!

    面試的部分同樣記得找DZ模擬面試,或請同學幫你做。我很懊悔一點是我就把面試當成去跟老師聊天,但聊得很糟(謝謝老師沒有給我很差的面試成績QAQ)。這裡我覺得有個小地方可以留意,就是老師基本上不認識你,他們提出的問題會受到你的自傳與讀書計劃的框架。所以,自傳跟讀書計劃在寫的同時,也是在提供老師線索來針對你的這些資料提出問題,準備也比較有方向。

    【面試當天】
    穿衣得體、端莊即可,不需要太正式,反而會讓老師跟自己都不自在。我是挑一件剪裁好看的休閒西裝配有點類似皮革的鞋(但我猜鞋子老師沒看到…),裡面衣服就是一般棉質T-shirt。叫到我的號碼後就是進會議室先和老師打招呼,比較讓我意外是三位都是女老師,所以原本要講Morning, Mrs. and Mses.就直接變成 Morning, Mses.。到位子後先問May I sit會比一屁股坐下去好一點(個人意見)。面試一開始就是簡單的一分鐘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結束後老師問我怎麼會對新聞傳播有興趣(因為我也是畢業好幾年才回來考),當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機,就說了準備公職考試過程接觸傳播理論讓我發現there’s more to it。事後回想起來我超關心紅色媒體、假新聞這些議題結果我都沒講,Kill me already。接下來老師請我分析俄國媒體與政府的關係,也是卡卡,到後面才比較講出我想講的論點。最後一題是老師問我我覺得怎麼樣才稱得上是記者、我又有什麼特質與記者吻合,我就說我很愛看書、吸收分享資訊,然後最重要的是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後面就是簡單的換我提問。老師都很友善所以就是思考清楚再堅定地回答就好了。

    這裡有個小插曲,我是10點報到,雖然9點半就到附近,但我那天開車去所有停車場都爆滿!助教先打來問我我到哪裡,我就說我已經到附近了只是在找車位。最後沒辦法我就鋌而走險停在黃線上再狂奔過去,還好最後沒遲到。但就到提問階段我在思考時,其中一位老師就說:We do have parking space for our students 當下覺得好糗被老師笑了嗚嗚嗚。最後離開可以補一句have a good day,禮多不見怪。

    【總結】
    其實我也不算是特別準備國傳,比較像是把國傳當作英文版傳播研究所的考試,最重要的還是傳播理論的基礎、申論的邏輯、理論概念和實際生活中的連結、深入了解自己在乎或覺得可能會成為考題的議題。像我一直以國會山莊暴動為例就是因為我很好奇這整個事件的始末,還特別看了NYT拍的Visual Investigations(放在Youtube上免費的,可以增加奇怪的知識跟字彙XD);Deepfake也是我有興趣特別去看鏡週刊報導才知道現行法規的不足處,也才看到報導者提到婦女救援協會的草案,成為我作答的材料。

    總之,理論要是能夠跟你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你就有辦法和其他人產生差異性。像我很愛心理學的東西,之前看過《快思慢想》後發現(我自己的解釋啦),人類避免認知不和諧是因為心智能量有限,而打破平常的認知就必須動用到消耗大量心智能量的系統二,大腦為節省能量才會容易傾向維持原本的認知。這樣在講認知不和諧理論時我也可以加入《快思慢想》的心得。在考試前我都一直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又或者中間感到很挫折,但我想再分享一個心理學的實驗來讓大家突破自我。

    「人類不只會學習新事物,也會學習到放棄事物」在某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了兩組大學生,把他們關到兩個一模一樣的房間並播放很大聲的音樂。兩個房間裡都設置了一個按鈕,其中一間按下去之後音樂就會停止,但另外一間的按鈕則是沒有用。研究人員放置Play了一段時間後再把他們互換,一樣也是播很吵的音樂,然而之前待在按鈕沒有作用那間的學生,連去按按鈕都省得去按了,但實際上他們是「能夠」切掉音樂的,然而他們的認知限制了他們的想法而學習到「放棄按按鈕」。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辦不到,並不表示你「真的」辦不到。像國傳我也是抱著多考一組的心情,想不到就上了!最後我真的由衷感謝我爸媽的支持與諒解、閃光(即將成為未婚妻)為我不停地加油打氣、DZ優秀的教學,是他們成就了我。也謝謝看完心得文的各位,希望能夠對想準備國傳的朋友有幫助,有問題也歡迎聯絡我。

  • 王薏婷-推甄政大傳院.師大圖傳所

    文 / 王薏婷

    今天要來跟未來想報考研究所的朋友們分享一 下我準備推甄的整個過程。(可能不是非常專業,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我一共報考了政大跟師大兩所學校。(這邊沒有提到台大主要是因為我以後想往廣告領域 發展,而台大是專攻新聞領域) 先說一下最後的結果好了,雖然政大是我的母校,但只拿到備取而且沒備上...(拭淚), 師大圖文傳播所則拿到正取5。 其實我一開始沒有想過要用推甄的方式,因為大一的成績不是太好,一直到升上大二、大三後才漸入佳境。儘管如此,我在系上的排名只有18%,若想要推甄,說實話並不是很 佔優勢,所以我最一開始選擇了考試這條路。但在準備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考試這條 路的競爭遠比推甄激烈(考試的報名資格限制少,競爭相對就高),要考上實屬不容易, 後來想想,我在大學期間還算有累積了一些作品跟相關經歷,不妨就多給自己一次機會, 來試試看推甄的方式。

    上面的廢話可能有點多,大家可以挑重點看就好~(笑) ,那接下來就正式進入主題吧!

    1) 學歷:政大廣告系(本科系)

    2) 系上排名:18% (22/122)

    3) 實習經驗:無(弱點1)

    一、備審資料

    4) 作品、經歷:(略)

    5) 活動經歷:攝影研究社

    6) 英文檢定:無(弱點2)

    在著手準備推甄之前,我先去了解想報考的科系(政大傳播所、師大圖文傳播所)備審分別要放哪些資料跟證明(通常相近領域的科系要求也會比較類似),總結出未來幾個月一共需要完成哪些內容並妥善分配時間跟進度。

    我這次準備的資料一共包含:自傳、研讀計畫(報考動機、修課計畫、畢業計畫)、研究計畫、其他有利審查資料(作品集、相關經歷等)、歷年成績單、排名證明。

    首先來分享一下寫自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1) 字數限制。(2) 在有限篇幅內盡可能展現出 自己的優勢(例:書卷獎、相關實習經歷、擔綱過的職務&幹部、交換學生、英文檢定證明...)。(3) 切忌不相關的內容(例:生日、星座、家庭成員有誰...)。 教授需要閱讀大量的備審資料,每一份自傳可能只會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快速瀏覽,因此該如何呈現重點就顯得格外重要,可以把「最希望讓教授注意到的內容」以粗體字或是不 同底色標示。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研讀計畫的部分。每一所學校對研讀計畫的寫法有不同要求,但大致內 容無非就是報考動機、修課計畫、未來規劃這幾項。(要注意的一點是,研讀計畫不等於 研究計畫,要看清楚學校簡章上的說明),報考動機要明確寫出自己為什麼選擇了這所學校/科系,千萬不要只是從學校官網上抓一些華而不實的詞彙,像是「為了要拓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批判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既官方又不夠明確的句子來湊,因為教授比你我都更清楚官網上寫了什麼內容,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用抄來的。報考動機具體明確將會是一大加分項,反之若是寫的含含糊糊,很可能會被教授抓住把柄,針對此進行更多深入的提問。(這整段都很重要!打三顆星)。

    另一個容易跟研讀計畫搞混的項目是研究計畫。研究計畫是研究生針對自己未來想進行研 究的主題提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方法、參考文獻等。(由於尚在「計畫」的階段,故 還不需要下結論)寫研究計畫前也要先看清楚簡章上的規定以及是否有字數上的限制。

    其他有利審查資料(作品集、相關經歷)的部分會另外附上。

    二、面試

    緊接著我們進入到面試的階段!其實做完備審資料後我就開始在準備面試的題目了,雖然沒有多大把握一定會通過書審,但由於名單通常是要面試的前三天才會公告在系所官網, 如果不提前準備一定會來不及排練(對我是那種上台、面試前都需要先擬好一份講稿不然 會非常緊張的那種人),所以我就先整理了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題目,並嘗試擬答,在家裡練習幾次後,上場一天再請戴然老師幫我做最後的排練。

    我整理題目時,主要是(1) 看了一些往年學長姊的經驗分享、(2) 深入了解報考學校/系 所的特色跟課程簡介、(3) 熟悉自己的備審資料(自身經歷、研究計畫、修課規劃都可能是教授出題的範圍)、(4) 關注最近的時事等。因為兩所學校的面試流程跟題目相差蠻大的,這邊就分成兩個部分來做介紹。

    【政大傳播學院】

    今年是從108位報名學生中取36名進入到第二階段的面試(最後錄取18位),我很驚險 地取得了面試資格。政大的面試是採三(口試委員)對一(學生),三位教授會坐成一個 ㄇ字型、輪流進行提問,面試時間十分鐘。(今年的其中一位口試委員是新聞系的方孝謙教授,另外兩位因為都佩戴著口罩所以認不太出來)。

    以下是教授對我的提問:(前後順序我有點忘記了)

    (1) 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2) 我看了你寫的修課規劃,你大學已經是主修廣告系了,為什麼研究所還想繼續修跟廣告有關的課呢?要怎麼說服我錄取你?(這個真的是殘念QQ修課規劃如果寫跟大學主修 太過相似的課程,教授會覺得「既然你以前都學過了,為什麼不學一點不一樣的?」)

    (3) 可以舉幾堂你想修的課作為例子嗎?

    (4) 你有相關的實習經驗嗎?

    (5) 你前面提到對新聞有興趣,那你認為目前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新聞議題?

    (6) 你有關注到元宇宙的議題,那你認為元宇宙的技術大概幾年會成熟?一年、三年還是五年?(因為前一題新聞的部分我回答元宇宙的議題值得關注)

    【台師大圖傳所】

    今年的報名人數共39人取12名,沒有分一二階段。師大圖傳的面試是採跑關制,共有三關,分成三間教室,每一間教室都是教授跟學生的一對一面談,總時長為15分鐘。整體面試氣氛比政大輕鬆,教授都一直面帶微笑也讓我放心不少。

    以下是教授對我的提問:(前後順序我有點忘記了)

    (1) 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第一、二關的教授都有要我自我介紹,因為兩間教室互不相通,所以教授可能會問到相同問題)。

    (2) 你除了師大以外還有報考其他校系嗎?

    (3) 呈上題,你覺得我們科系跟其他傳播科系的差異跟特色分別是什麼?

    (4) 你的備審資料上有提到之前有創業經驗,可以簡單聊一下過程跟感想嗎?(這位教授很可愛,還問了我們公司設計的雜誌後來賣出多少)

    (5) 你的作品及蠻豐富的,有沒有哪一件作品是你特別喜歡的?除了課業要求以外,你平常還會自發創作嗎?

    (6) 可以說說看你未來想修那些課嗎?

    (7) 你為什麼不先去工作呢?

    以上是我這次推甄的經驗分享!謝謝一直看到這裡的你/妳們,祝福每一位考生都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 江亭儀-推甄師大大傳所、中山行銷傳管所、交大傳播所(備上)

    文 / 江亭儀

    【個人背景介紹】

    世新傳院科系 有輔系 系排(10%) 曾拿過書卷

    ►三次實習經驗:分別在傳統產業、新創、跨國的企業實習過

    1. foodpanda商務部實習生

    2. 2erguy社群行銷實習生

    3.老虎牙子行銷實習生

    ► 2次產學合作經驗

    與知名內衣品牌-思薇爾、境外電商

    ► 數個競賽經驗(就大概列舉幾個)

    1. TBSA第十屆創新企劃競賽-優等

    2.青年發展署創新創業提案-第二名

    3. Podcast競賽網路票選-第四名

    ► 個人證照

    TBSA進階商務企劃證照-優等

    Google Ads影音廣告認證、Google Ads搜尋廣告認證、Google Analytics個人認證

    多益英語檢定

    ► 作品集

    這邊就放了蠻多自己的平面設計/影音軟體/商品設計等等的作品

    ► 特殊經歷

    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創作人

    擔任TCA X FB 數位公民種子講師

    【考研究所的準備過程】

    因為之前國家文教補習班有來世新演講,當時報考補習班的考量是有可能會需要考試。整體準備上就是順順著跟著補習班的進度從春季班上戴晨老師的課程,一路到9月初開始準備推甄的書審資料,尤其是研究計畫的部分(大魔王xd),跟戴然、戴晨討論主題以及被退回修改等等,在研究所面試前可以跟戴然老師約面試,個人覺得蠻適合給沒什麼面試經驗或是容易緊張的同學們。

    雖然現在推甄上了,但我還是有持續在看補習班的課程,雖然是相關科系,但大學期間讀理論的機會真的偏少,所以透過課程也可以加減多吸收一些未來可能會派上用場的知識。

    【推甄報考的研究所】

    師大大傳(正取上榜)

    #給予我自己的定位:未來在職涯上會往媒體領域尤其是廣告、行銷部分

    面試形式:10分鐘 (1分鐘自我介紹)

    面試時長:10分鐘(時間到了外面會有人敲門提醒)

    面試出席的老師:蔡如音、林慧斐

    面試被問到的問題

    簡單的自我介紹

    你擁有這麼多實務上的經驗,要怎麼知道你有沒有學術的能力?

    當時就有稍微提到之前有擔任過教授的研究助理,針對YT對於創作者頻道的分類進行研究。

    3. 你的研究計畫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以及貢獻?

    4. 用其他語言(英文、客語、台語)介紹你自己的家鄉

    當時被問這個問題整個嚇到呆住,我一開始先用英文講一半又切換到台語,整體上講的蠻破的,但我覺得教授會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想要觀察你的臨場反應啦!

    整體上,師大就是一個非常學術的所,非常重視研究計畫,所以大家要好好準備!

     

    中山行傳(正取上榜)

    #給予自己的定位:往電商、行銷領域也可以往管理領域走,畢竟畢業拿的學位是MBA

    面試前一天務必看熟官網資訊、以及課程內容

    面試形式:10分鐘(團體面試(2人一組)、會有錄音筆紀錄

    面試時長:(8分鐘時會按第一次鈴、第二次鈴聲結束)

    面試出席的師長:王紹蓉 所長、周軒逸 教授、鄭安授 副教授

    面試被問到的問題

    1. 1分鐘自我介紹

    將你大學期間最亮眼且與【行銷】、【傳播】有相關的東西講出來,建議最後結尾可以說妳未來想從事的領域,像是行銷企劃、電子商務、廣告策畫領域。

    2.行傳所系上除了國際交換以外還能做宣傳的點?

    建議可以回答多元的學程可以選修包含:國際管理學程、電子商務學程、財務工程學程、創業學程、資訊社會學程、國際管理學程,以及系上【電子商務時報】給行傳所學生可以了解產業脈動的實習。

    3.有這麼多的實務經驗為什麼還要念研究所不直接去工作?

    這邊你可以說因為在學期間對於什麼的不足等,所以希望透過研究所的_____課程之類的補足未來銜接職場的能力 (但其實行傳所是喜歡已經有實務經驗的學生)

    4.認為系上有什麼課程是可以幫助你的?

    兩大模組課程【數位行銷】、【社會文化行銷】務必要記得至少2個你感興趣的課程。

    5.在學期間覺得校內最有收穫的一堂課?

    可以舉那種跟行銷有關係的課程,那堂課程給予你的啟發。

    交大傳播(增額錄取上榜)

    #給予自己的定位:從傳播領域跨域到科技領域,未來希望能夠到科技業

    面試形式:簡報(3~5分鐘)

    面試時長:15分鐘

    面試出席的師長:黃惠萍 教授兼所長、羅仕宇 副教授、吳泰毅 助理教授

    在簡報準備上,就是放上自己與科技領域、使用者設計有相關的經驗,並且有架構的分門別類敘述。

    面試被問到的問題(省略被問簡報的問題)

    1.報考了哪幾間?首選是什麼?

    就誠實的回答報了幾間就好~

    2.老師會看你成績單上的分數,未來研究所要讀大量的英文paper,你的英文閱讀的ok嗎?覺得程度如何?

    這邊真的就是提醒各位,能提早準備檢定什麼比較好!!我就是因為之前碰到疫情所以來不及放上新的~

    3.為甚麼研究計畫會選擇做這個?是有什麼契機嗎?

    我的研究計畫是做交友軟體Tinder與心理學相關的主題,會選這個主題是因為本身對於交友軟體感到很有興趣,且交友軟體目前都演變出許多新科技的應用。

    4.如果選你的話能夠帶給傳播所的好處?

    我就說因為自己有行銷企畫的經驗,可以幫忙宣傳傳播所(老師們全部燦笑xdd)、Adobe軟體的應用能力,所以不管是平面、影音上我都ok!

    我認為自身符合交大對於人才的期許,「知新致遠、崇實篤行」、「求實學、務實業」、期許學生不但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也能掌握社會脈動,與時代思潮同步前進。

    以上是三間研究所被問到的問題,以及我自己對應的一些方式,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也不斷梳理出為什麼要繼續讀研究所的動機,早在大三時我有去參加過交大傳播所的工作坊以及今年的一日客座體驗,這也是讓我想要念研究所以及將它視為是第一志願的開端,在大學期間也嘗試去接觸不同的領域,過程中不僅增加自身的經驗,也更加認識自己、知道什麼適合自己,真的很高興能夠提早以推甄方式就錄取我的第一志願。

  • 侯思蘋-考取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交大傳科所

    文 / 侯思蘋

    【個人背景】

    中央大學英文系和輔系經濟系

    在校成績約40~50%,並沒有相關的傳播經驗,所以一開始就決定放棄推甄,把精力放在筆試上。

    【考試成績】

    台大新聞所 (經濟與新聞學60  中英文能力52) 落榜

    政大傳播所 (傳播知識 76  中英文能力49) 正取6

    師大大傳所 (傳播理論 55 社會現象分析 77 中英文能力58) 正取6

    交大傳科所 (傳播理論 65 傳播英文 76) 正取

    交大傳播所 (傳播理論 78 傳播英文 94) 過一階放棄

    【暑假】

    傳理傳科方面,戴然說暑假就是乖乖上課就好,最重要的就是把英文讀起來。身為英文本科生,對自身的英文有著盲目樂觀的自信,因此我完全沒有讀英文,反而一開始就狂讀傳理傳科,對戴然說不要死背課本完全不以為意,真的是硬背,事實證明戴然的話還是要聽的,因為死背的方式只會在一開始覺得自己很棒有在讀書,但完全沒辦法用在考題(可以先去看看考古題大概長怎樣,在讀書的時候比較能有方向知道會考甚麼類型的題目,避免走許多彎路),且背的東西在讀書會結束後就忘的乾淨,因此奉勸各位還是認真上課,乖乖讀英文吧。

    在暑假的課程中,我的準備方式基本上就是邊讀邊玩。因為補習班在台北,我每次上課都是桃園-台北通勤,一周有4堂課,為了最大化車錢的價值,我會提早很早到台北選擇一個咖啡廳讀個書,在每次上課前把之前上課的內容複習完,順便找觀光客景點逛逛再去補習,通勤搭車的時間都拿來聽新聞相關的podcast,在這種方式下,滿足我鄉下俗的台北夢又能順便讀書,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暑假。

    【9~11月】

    暑期班結束後,傳科傳理也差不多上完了,這時候會面臨開學、模擬考、讀書會等開始有考研緊張感的時期。由於我有輔系跟參加系上公演,相較其他沒什麼課的大四生跟全職考生,讀書時間比較沒那麼充裕,但也絕對夠用,因此要抓重點讀書,熟記戴然講義的大小理論,像是傳理後面章節的效果論等重要理論非常重要,務必牢記。

    此時也是組讀書會的時期,我們讀書會運作就是每個人讀論文、做摘要、分享時事、互相取暖,之後還可以討論考古題跟一起考猜。讀書會最重要的就是找講義外的理論與他人建立差異,但注意選擇的論文盡量能做到最精簡易懂的摘要,以避免在寫考古題跟終極筆記時因為摘要太落落長又生澀而完全派不上用場。

    我們讀書會有建立一個雲端,有分為單字/論文摘要/新聞時事/科技新知等,與讀書會成員共筆。

    【12月】

    12月基本上就是寫考古題了,主要就是練手感跟熟悉各校出題的方向。我個人是寫政交交師各三年,跟台大的幾題,總共約30幾題,類似的題目不寫、過去時事題也不寫,一開始不懂還寫了根本沒有要考的傳科概,相較其他寫近百題的同學,我算寫的不多,因此跟我一樣寫的速度很慢而且時間不多的同學不用擔心自己寫太少,重點是每題都要寫得很周全完整,把真正可能會考的觀念用進去。除了讀書會的內容外,我每一題考古題都有再額外查很多資料,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戴然老師說開頭盡量使用「龍蝦頭」,能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並在看到考題時先將關鍵字跟架構寫在題目卷上,才能方便下筆。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也不一定要遵照老師所說,像是我是一個必須邊寫邊想的人,如果要先列關鍵字會想超久,寫的東西到最後也跟列出的關鍵字完全不同,但如果是邊寫邊想的話反而能寫出一些比較特別的答案。而不知道寫甚麼的時候,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從閱聽人、政策、教育、理論、案例等等,不管怎樣都能掰出一點東西寫吧,所以說,寫考題還是要靠個人習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最後一個禮拜與讀書會成員針對時事出了考猜題,共八大題,每大題再分成幾小題,寫完後考古月就進入尾聲,課程全部結束前,補習班會進行第二次模擬考,此時算是對之前考古月的小驗收,由於老師並沒有收回去改,所以壓力也不是太大,主要是訓練計時關書考試跟感受考場感覺,兩次模擬考題目都算是老師的考猜,所以有時間的話,回去可以再認真寫寫看。

    【1月】

    1月初,我按照之前每周一問的標題跟一些關鍵的時事整理終極筆記,像是疫情/podcast/美選等等,包含可以用到的各種理論、相關例子跟名言佳句,雖然到最後完全沒考到,但至少有準備、有東西能背,會安心很多,到此時我也開始準備英文的名詞解釋、口袋名單等等,在這段時間將寫過的考古題跟終極筆記背一背,背的差不多的時候,就開始計時關書寫之前的考猜跟可能會考的考古,此時大概也塵埃落定了,因此為了紓解壓力,我也會花很多時間看youtube的搞笑影片跟網路小說,盡量在緊張情緒中努力獲得一點小快樂。很感謝我的室友兼讀書會朋朋溫維尼能在考前彼此互相取暖,雖然聊天內容都厭世到不行,但也是支撐我撐下去的很重要來源!

    【傳播理論】

    熟悉理論很基本的我就不提了,但特別要說的是,為了應付交大,考前我有將每個效果論,包括學者、背景、優缺點等等的摘要,用大概15行字寫在紙上,然後全部背起來,這是一定會考的題型,所以這樣做cp值很高,考試的時候會寫得非常快又很完整。

    如果遇到完全沒看過的理論也不要慌,像這次交大就考了HSM模型,當下我就想自己沒看過其他人大概也沒看過,所以這時候就亂掰就好,我就用能所想的到的最模糊又看起來專業的話硬掰,意外的考的也還不錯,供大家參考。

    除此之外,我很愛收集時事跟看一堆文章、新聞,大約在暑假期間,我就會將平常在文章上看到的厲害句子跟例子放在記事本上(其實我到寫考古的時候大多都用這些句子,讀書會整理的反而比較少用),不管冷門或熱門新聞,我看到都會在心裡想一想可以套甚麼理論,像是泰國學運、取消文化、花木蘭等等,能多想一點就盡量想,到時候能舉的例子會比較有多樣性。在複習的時候也把這些非主流時事出幾道題目來練習,在考試時以應付比較神來一筆的題目。

    再來,可以準備幾個比較少見的理論,在寫考古題的時候用到爛,才得以熟練的在考試時使用,像我就在考試時用到網路機會模式/倫理閱聽人/違反預期理論等非補習班講義的理論,以建立差異性。

    也建議大家多看一些意見領袖的評論,像我就將黃哲斌的文章當講義在看,甚至將他的文字做成一份筆記,寫考古的時候也蠻好用。

    【傳播科技】

    原本我讀的方式就是看講義死記硬背,但後來發現效果甚微,因為講義有大部分並不是當下的時事,所以考的機率很低,我覺得真正有效的方法還是多看看其他文章,了解當下最夯的傳播科技是甚麼,再找找相關的評論跟論文,關注一下政策的走向。我當時無聊的時候都會到學校圖書館看最新的雜誌跟期刊,像是數位時代等,把例子邊看邊打在記事本上,方便之後整理,像這次政大就有考5G的特色跟應用,考的時候就非常感謝那時候所整理的資料,例子跟應用完全就信手捻來。

    【經濟與新聞學】

    雖說有輔經濟系,但對經濟實在是興趣不高,所以才跑來讀傳播所,因此這科我沒什麼準備,只有看之前經濟學上課時的PPT和練習幾年的考古,不會寫也不求甚解,抱持著很佛系的心態上考場,畢竟台大是第一間,索性就拿來練筆,而這次考題很活,跟以往偏計算的題目很不一樣,只有熟悉經濟學原理是不夠的,還要能看到經濟的數據寫報導,有興趣考經濟的學弟妹可以多看經濟相關的新聞並試著分析看看,以免到時上考場會跟我一樣手足無措。

    新聞學我只有上課聽過,沒什麼複習,因為與經濟學合併為一科之後也不太會出單純新聞學的考題了,所以我也就上課當聽故事聽過就算了。

    【中/英文能力】

    如先前提過,因為自己是英文系的學生,對著英文這科處於一種完全擺爛的態度,只有無聊看看IG上的外媒貼文。雖然有報名英文作文,但一堂課都沒聽過,直到考前才計時練習幾年的翻譯題,這時才驚覺自己的英文原來蠻爛的,只要有時間壓力,英文理解能力就變超慢,這才開始狂看期刊上的論文單字跟摘要,所以奉勸各位不要掉以輕心,可以多練習翻譯,到考試前才不會太慌。

    而中文的話,各所都不太按牌理出牌,並沒有特定的讀書方向,但我覺得可以多深入觀察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跨領域的知識,像我就因為大學有接觸一些移工/性別/電影/劇場等領域,都可以在舉例的時候用上,就算中文不考,師大的社會現象分析等也可以拿來用。

    而對於自己中英文能力沒什麼自信的人,也不用太害怕,我有報考的幾間系所,中英文能力都非常爛,收到成績單的時候被自己的成績爛到笑,但專業科目如果有努力贏過別人,與他人拉開距離,還是有機會能拿到不錯的名次的。

    【一些小雜談】

    1.我覺得對這次考試幫助最大的還是要多關注時事跟科技,個人認為這次的考題都特別不按牌理出牌,故若是關注的時事僅限於大家都覺得會考的那些重點,如今年的疫情/Podcast/美選/ott/等,遇到考題會腦袋一片空白,因此還是要廣泛的去關注各個面向的新知。

    2.記得多準備文具

    3.為了考試帶了兩個立可帶,但沒想到還是在考政大的時候全部用光,在跟監考老師溝通跟借立可帶的時候花了一點時間,導致英文有一半沒翻完,這種突發狀況發生會很氣,所以要記得多檢查自己的文具是否有準備齊全。

    4.考前放鬆很重要,在考場時我傾向於不看任何資料,以免考試時被臨考前看的東西擾亂思緒,這樣也能以最客觀的角度看待每一題。

    5.考試前幾個月我有將IG關掉,另創一個小帳,裡面只關注新聞相關的帳號,還有少數小舒壓的帳號,並在小帳中PO些對近期時事的看法,也算是一種練筆方式吧,在這段期間也能體驗不被社群媒體過度綁架的美好,重新認識一下自己。

     

    除了考前一個月令我感到萬分痛苦焦慮之外,其餘的準備時間我都讀得很愉快,獲得的知識滿滿,能看到許多以往從未關注的事件在世界各地發生著。在過去可能只看到自己周遭,而現在能將視野擴及至更廣泛的他人,這是我在準備考試中收穫最大的。希望在努力備考的各位,都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感悟,並努力為自己人生拚個幾個月吧。

  • 温芊惠-考取政大傳院、交大傳科所

    文 / 温芊惠

    我一共報考了政大傳播所、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甲組

    政大傳播:正取10(傳理55,中英文68)

    交大傳科:正取(傳理71,英文76)

    交大傳播:過一階放棄面試(兩科都70)

    中山行傳:落榜ಥ_ಥ

    [個人背景]: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大四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參加了非~常~多活動(社團、系學會、營隊,另外還有打工、研究助理等等),因此成績不是特別好,大概40-50%而已。

    [報考動機]:

    在大四以前我的目標都是出國唸電影相關研究所,所以也都是往這個方向在準備,直到大四上學期因為疫情還未消退,與家人討論下決定留在台灣繼續升學,而與我的目標最相近的也就是傳播所,所以毅然決然投入考研的行列ᕦ(ò_óˇ)ᕤ

    [準備過程]:

    因為決定考研的時間實在是比別人晚太多了(大概9月底),與其自己毫無頭緒的準備,報名補習班更有效率,所以就跟著室友的步伐報名補習班,並且選擇雲端課程,真正開始上課也已經邁入10月了QQ

    (以下是個人經驗談,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10月~11月]-追趕進度:

    整個10月我都在補別人暑假花了兩個月上完的傳理,雲端上課非常需要自制力,所以如果是像我一樣懶惰成性的人,非常建議選擇面授的課程,或是找可以監督你的朋友一起補進度!!!

    因為還有上課、打工等等,因此我這個月總是有一天沒一天的補課,進度落後焦慮的同時又跟自己的頑固惰性對抗中,所以我的進度一直都沒什麼大幅的成長

    與此同時,讀書會也開始運作了,我們的讀書會主要會做的事有:每週一問、時事新聞蒐集、英文單字。

    在討論每週一問時,我常常發現自己有多麼的不足,因此在讀書會時我常常參與不了更深度的討論,每次結束都覺得非常挫敗啊!!!

    但是組讀書會的好處就在於:透過討論的方式,其實也是在搞懂觀念、思考觀點,以及更深刻的複習。

    [11月~12月]-讀書會運作期:

    11月開始主要就是讀書會運作最關鍵的時期,因此我們每個禮拜都會約一天出來討論每週一問,在見面前最好一起把當天要做的事列下來,避免當天花太多時間在閒聊或是沒效率的討論(考生相聚真的很容易浪費時間在集體崩潰(;´༎ຶД༎ຶ`)),同時把資料都放在大家共用的雲端上,一定要把資料分門別類都整理清楚,這樣對之後複習、參考真的很有幫助。

    我們讀書會在討論論文摘要時,常常會根據自己摘選的段落在後面加上可運用的理論、額外資料的補充,我覺得這個在討論中很有幫助,不但可以對理論加深印象,之後在寫考古題時也更用得上!

    此外,我們也規定每一個人一週要找幾篇新聞,強迫大家面對時事!XDXD讀書會討論完每週一問後,我們就會討論時事,大家一起一定會比自己一個人能看到讀到的更多更廣!

    到11月底時,我的傳理課其實還沒補完(到底有多沒效率),但是12月就要開始寫考古題了,所以我最後是採一天讀2-3章的方式,遇到不懂的地方再看影片或問讀書會朋友們(非常感謝小君的督促)

    但是學長姐輔導課我還是有看完!!!

    [12月~1月]-考古題月:

    這個月就是考古題月!!在開始寫之前,我先瀏覽過近5年的各校題目,先大略對各個學校的考題、難易度都有了解,開始寫時就可以依據這些排自己的進度以及篩選,我自己覺得寫考古題重質不重量,所以遇到重複的考題、時事考題我都會做篩選,寫考題時也盡量用不同理論,我們讀書會這時也一起訂了一個進度表,每日完成後就可以上去打勾,我覺得這非常能發揮互相督促的效果,如果你今天耍廢,看到別人都有按時完成目標,那你肯定會壓力山大XDXD

    我們訂的每日目標有:考古題、英文考古題、以及期刊英文摘要的單字收集,我們會去讀傳播期刊的摘要(通常都有中文跟英文可以對照),讀完後再找幾個單字打在共用中,對於沒太多時間讀英文的人來說,我覺得是非常節省時間,也可以保持英文閱讀能力的一個方法!

    而關於寫考題,我自己一天大約都是寫1.5-2題,寫考古題常常會寫完一題就覺得把精氣神都耗盡了,所以我都是依照我一開始的分類,搭配一題難、一題簡單,讓自己挫折感不會這麼重,另外簡單的題目平常有空檔15-30分鐘就可以拿出來寫!

    我大概是開始考古題月的第二個禮拜才第一次寄給戴然老師,而且也只有七題,在等待回信的這段時間,每天都做惡夢夢到只有拿到A-(最低分數),幸好最後還是都有拿到A+,也對於寫考古比較有方向,所以建議大家第一週不論寫了多少題,都要先寄給老師,以免弄錯方向!第二次寄信則是考古題截止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因為是雲端上課的關係,所以還是要在郵局有上班的日子寄出),而且我還找了學校附近開最晚的郵局,寫到最後一刻才衝去郵局寄出,當晚看到板橋的郵局居然假日也有開,晚上還再寫了兩題,隔天托別人去寄

    在寫考古題的最後一個禮拜,我們讀書會決定開始一起出考猜來寫,我們總共四個人,一人出兩題,範圍包括疫情、podcast 、OTT專法、換照、種族、美選、公視大外宣、5G,每個人出完題目後我們也有先寄給老師看,問問他的意見!

    最後考試時疫情、OTT、換照、美選、5G也都有出現,考猜算是有沾到邊:)

    但因為我們太慢才開始用考猜,所以導致我們都寫到老師收件的截止日前一天半夜,所以如果大家有要寫考猜,可以早一點開始,只要對考題有一定的熟悉度、對於答題方式也已經有所掌握就可以開始了,畢竟考古題是不可能再出現在考卷中了!!!

    最後我寫了約40題(包含考猜、模擬考等等),考古題寫到106年,這樣的題數相比其他同學來說非常少,但我覺得比起題數更重要的是練習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寫不多的同學也不用因此感到特別焦慮,接下來就按部就班的好好整理自己的答題內容即可~

    [1月~2月]-閉關修煉:

    沒想到我竟然到1月初才第一次去補習班,這次是去補習班參加模擬考,考試時才發現,平常寫考古都是open book,等到真的要完全進入考試狀態時,寫的內容都毫無章法,時間也很緊湊,所以大家後期寫考古或考猜時可以開始計時,看看自己大概在固定的時間內能寫多少內容!

    模擬考前我還跟室友進行了一次「模擬模擬考」,彼此幫對方出題目並限定考試時間作答!

    上完這堂課後,我也開始閉關了,正如一開始所說的,我是一個非常偷懶的人,也很愛逃避現實,但從這時候開始我就禁止自己用Instagram,Instagram裡面有一個功能是可以看自己一週的使用時間,所以我也以此激勵自己,考完打開時要看到前面的使用時間是0!!想想考完試看到這多有成就感!

    另外Facebook則是參考品萱學姊用搶先看的方式(詳情可以看品萱學姊的心得文),在自己逃避現實時看到的還是新聞時事,從這時開始我也養成一個習慣,我每看到一篇覺得可能會出現在考題中的新聞就會先把他記在記事本中,每天開始讀書時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新聞整理在我的筆記中,並摘要新聞中的內容

    建議大家可以提前開始做這件事,這樣累積的資料會更多,也可以交互參照!!

    1月學期結束後,因為學校實在是太冷,我就搬回家念書了,在這段時間其實我的唸書時長並不是非常多,加上整理終極筆記,頂多一天2-3小時,但我覺得重要的是全神貫注,安排好自己每天讀書要做什麼,清楚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並做改進,與此同時,為了維持寫考古的手感,我也會針對之前寫過的內容進行默背,但是並不是所有內容都完全一樣,我會根據原本答題的架構,新增自己這段時間內多查到的資料,讓自己的答題內容能夠更豐富!

    [各科衝刺方式]:

    [傳理]

    我準備的方式是靠整理終極筆記還有學長姐輔導講座,終極筆記的部分主要是依據戴然老師在最後一堂課上為我們整理的時事,加以延伸理論、相關資料,之前學長姐有推薦用Evernote,但我覺得大家只要用自己熟悉的軟體,以及自己熟悉的筆記整理方式就好,這樣一來花的時間會比較少,自己讀起來也比較容易,我終極筆記也沒有整理太多,總共約20頁,我認為重點不在於筆記的多寡,而是要真的看得完看的進去,所以整理筆記都是朝越精簡越好的方向努力,因此我的終極筆記大概只有我看得懂XD

    [英文]

    其實我的英文除了考古題月後,就一直到考前幾天才有再碰過了,最後幾天我就是把我們讀書會之前查的一些單字複習一下,抄在便條紙上貼在自己的終極筆記中,根本幾乎裸考(;´༎ຶД༎ຶ`)

    [考前準備]:

    考前幾天真的就是放鬆,也不用強求自己一天要花多少時間讀書了,這段時間大家也可以去瀏覽各校的網站,看看他們都在研究哪些東西

    考試幾乎都是一個禮拜起跳的流浪,大家出門前一定都要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好、整理好,更要帶上一些常備藥!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插曲:考政大當天早上我突然頭暈到不行,甚至是會站不穩的那種、瘋狂拉肚子,絕望到覺得自己實在是涼去QQ還好身上有一些常備藥,不然我下午就甭想去考試了!另外,我實在是一個很不細心的人,所以我考試期間用了好多資料夾,把各種資料都分類好,甚至連准考證都按照日期排!

    [備考心得]:

    作為一個考生,準備過程其實我也沒有一直把自己關在圖書館、家裡讀書,還是常常跟朋友到處去玩、慶祝各個節日,但是準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規劃,我覺得讀書時就全神貫注,放鬆時間就讓自己好好的玩,才是一個有效率的方式,另外,既然選擇了考研究所這條路,就要義無反顧的準備,不要邊讀書邊想著去找工作XD!

    考完後也是避免不了等放榜的煎熬時期,在這段時間裡我對自己的自信也是每天每天一直減少,甚至放榜前一天我覺得我自己一定會落榜,所以考完我可以多安排活動、或是找實習等等,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一點,不要胡思亂想!

    我曾經以為升大學是我人生最後的考試,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會面臨這樣的大考,升學的路上,我覺得自己就像隻打不死的小強,歷經各種考試,考高中時我就曾經歷會考、特招、二免,考大學時也考了學測跟指考,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能有今天的成績,我想除了努力外,運氣也幫了我不少忙,希望以此勉勵各位考生,撐到最後一刻,幸運之神肯定也會眷顧你的!

  • 王蔓菁-考取政大傳院

    文 / 王蔓菁

    上榜了來分享心得文,考研路上受很多學長姊心得幫助,所以也打一篇作為回饋,希望學弟妹考研路上不孤獨。

    個人背景

    我是清大經濟學系學生,因為跨考傳播所,有補習戴然傳播課程,全雲端,本身英文程度多益830

    成績

    政大傳播-傳播理論59,中英文55,正取24

    交大傳播所-傳播理論77,中英文86,過一階,放棄面試

    交大傳科所-傳播理論58,中英文63,備取12

    台大新聞-經濟學與新聞42,中英文44,不錄取

    師大傳播所-傳播理論29,社會現象69,中英文46,不錄取

    準備過程

    4-6月

      看補習班雲端春季課程,斷斷續續閱讀英文文章,如紐時或TIME雜誌,嘗試練習翻譯,並找主題練習英文寫作,訓練中英轉換的速度

    7-8月

      每天看雲端傳理和傳科影片,課程蠻密集的,沒什麼心力閱讀英文文章,比較常聽podcast取代閱讀文章,希望一方面接收新聞資訊,一方面可以練英文。

      除了補習的理論書以外,我蠻推薦這個時間點看幾本有趣的傳播書籍,可以幫助自己思考傳理與應用外,也會更堅定想考上的意志,推薦書單:新聞不死只是很喘、注意力商人、數據謊言與真相。

    9-1月

      前期多半是讀書會討論、論文閱讀、英文文章與論文閱讀,看到名言佳句會隨手記錄下來,還有一些報章雜誌的寫法,覺得很有道理的就記起來,像是動腦雜誌有不同主題的行銷手法報導,我會以特定主題查找資料,例如找一些名人說過的話,讓自己的論述看起來更有說服力。  中後期寫了一個月的考古題,郵寄給戴然老師批改,老師會針對不足的地方給建議,再自行消化和訂正作業。

      最後一個月把改過的考古題背起來,原有的想法當作保底答法,多餘時間我會儘量用不同的理論、觀點思考和背誦,增加答題的多樣性。  每日行程就是背,建議分門別類去背誦,例如AI類別、社群類別,方便考試時快速拼湊答案,這個時期算是準備期裡最無趣的時候,撐過去就海闊天空了。

    結論

      很推薦大家找個一起讀書的夥伴,每次很累的時候抬頭看朋友在認真讀書,就會覺得朋友還在努力,我也不能停下腳步,必須一起上榜!  特別感謝戴然老師,真的有問必答,回信速度超級快,還有我的補習班顧問Irene,有困難時回訊息都超快,考研路上有貴人相助,感覺自己不孤獨。  最後,祝福大家都可以順利上榜!考到第一志願!

  • 翁靖祐-考取中正電傳所.師大大傳所(備上)

    文 / 翁靖祐

    一枚理工私立大學的文組學生,在大四渾渾噩噩的日子中,無意間發現自己喜愛有關傳播媒體的領域,加上心裡一直有個頂大夢,因此決定趿上草鞋,踏上考研一路。

    本人在校成績差到不行,明明是中文系,卻沒有看幾本書,英文能力大概是多益700,說好也沒好到哪裡去,而且這次考試最大的痛點也是敗在英文,因此在這叮囑各位,英文在考研路上真的很重要。

    這邊先打個小小的預防針,我這次的考試中只有考上中正的正取和師大的備取,因此該篇文章會更走向檢討自己,勸諫他人的模式,現在若你仍有興趣就繼續看下吧~

    為了證明我多少還是有點價值的,附上我一部分的成績

    政大

    傳播知識 68

    中英文:很爛 不想說

    師大

    傳理 70

    社會現象分析68

    中英文:很爛 不想說

    中正

    傳理:60.2

    英文60.5

    專業科目上應該是還可以,但我真的敗在中英文……

    準備方式:

    4-6月:

    我個人是從春季班開始上課,但其實春季班的課程似乎也會在七月的課程中介紹的更加詳盡,而此時的我就默默地跟課、看了一本《新聞不死、只是很喘》,買了《研究所必考單字1000》來背。然後看了很多不同的粉絲專頁如:媒體翻譯蒟蒻、管中祥、數位時代、風傳媒,等等….。

    現在回頭看看,我認為這段時間跟我此次考試的敗筆有很大的關係。若再給我一次機會,除了補春班,也會趁這段時間多看幾本富有文學營養的散文集或小說,或有知識點的課外書,然後開始背單字12000,等等….。一方面加強書寫的能力,一方面為日後的英文打好基礎。

    7~10月:

    這段時間很瘋、很快樂、很充實,一個禮拜有四堂課。只要你上課認真、一遇到問題就問、一回家就複習、其實沒有什麼好困難的!

    因此,真的還是老話一句,多看課外書、多念英文吧!

    我個人念的方式是每天會看紐時或紐時中文網,把不會的單字抄下來去背,這段時間的檢討大概是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練英翻中甚至英文作文了…..因為後面寫考古題,我覺得很有可能發生心有餘力而不足的狀況。

    (當然以上我都沒有做到^_^所以才會跌得那麼痛)

    11~12月:

    這邊是讀書會和寫考古題的時間,讀書會基本上只要按照老師的步驟來走,一定就沒問題的。

    寫考古題方面我認為有幾點:

    1. 每一題要寫的夠(就是1分1行)
    2. 每一題都寫得精(寫題時切勿寫空泛的句子)
    3. 每一題都寫得出特色(我覺得沒事可以花時間想一下自己的見解並跟老師討論是否適合寫進考題裡面)

    我自己寫考古題的數量是95題,基本上我個人淺見是,90上下就夠了,若你到達這個門檻,先檢查一下是否有漏掉的趨勢考題、再來練習手速。

    會建議可以在寫到90題後(確定能用的知識點量要夠多、趨勢考題要都有寫到),讀書會可以互相猜題,好好訓練手速和思考速度。

    1月到考前:

    善用心智圖、表格,整理你的考古題知識點,變成你完美的終極筆記!

    我個人配合當年的大趨勢,如:AI、疫情、新聞轉型、社群媒體、PODCAST等等…來整理筆記,例子、理論、名言、自己的獨特見解都要準備好!然後培養出一看到題目就能下筆的能力吧!

    我個人在寫考古題的時候就有一邊在整理終極筆記了,建議各位可以這樣做,方便有更多時間來專心背你們的筆記。

    而英文上,這個月基本上我只複習了自己整理的單字而已,我想這也是我這次的敗筆之一,建議大家在這時候還是要保持寫英文作文和英翻中的習慣!
    各科準備方式

    傳播理論+傳播科技:

    我覺得上傳理和傳科好快樂,好像在吸大麻….會上癮。

    上課期間真的要很認真,如果恍神的話就回去看雲端,不懂就問老師,記不起來就寫下來,像我很常問完老師沒寫下來就忘了,所以建議可以把問過的問題寫在筆記上。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傳理或傳科,在課後思考真的很重要,切記要常常保持資訊的流通,把時事結合理論,建立自己的不同。

    例如:在寫框架的考題,我就結合了Kristof 的 〈the children of pornhub〉的例子,一方面蠻貼近時事的,一方面多少能避免改卷者看到的都是原住民被歧視的例子。

    新聞學:

    由於我沒有考台大,所以新聞學不是我很注重的課程。基本上,我聽過一次、回家複習過一次,就沒有再額外多讀了,我認為新聞學的內容幾乎是靠著寫大量的考古題就和關注時事能掌握了,至少我自己是這樣。

    英文能力:

    真的不要請鬼拿藥單耶

    中文:

    我認為中文能力真的蠻靠運氣的,今年考師大的時候,我個人認為寫得很順,一點都不刁難,結果成績真的爛到跌破我的眼鏡……。因此我的建議就是,除了有時間拜拜,也要多看看書(不限傳播類,你有興趣的、有知識點的都好)!累積不同的知識,揮灑在你的考卷上,並且建立你的獨特風格。

    蠻值得注意的是,我個人觀察了師大跟政大的中文能力,我認為師大考得會更貼近新聞傳播類型的題目,政大真的就是亂考一通^_^(開玩笑的),我考前有參考了指考近十年的模範作文,把我喜歡的句子抄下來,以為可以用在中文能力的考題上,但沒有派上用場。但我相信,看到此篇文的你,若能趁現在讀得更多更廣,我相信一定會用上的。

    謝謝你能把如此厭世的文看到這,若你還想往下看,我想在這邊分享一些考試遇到的事情。

    首先是我在考中正的時候,因為考題沒看清楚,少寫一題15分的題目,考完覺得超級絕望。但是沒想到我中正還是上了。而相反地,我在考師大時,覺得自己寫得很順,結果卻只有備取。因此我想說,考試有時候誰都說不準,因此希望你/妳在考試時、考完時,都不要氣餒!

    考試和分數不是你這個人的人生指標,不要因為考砸了就覺得自己很爛,因為你/妳很棒,真的。你/妳勇敢地為了自己的夢想奮鬥,選擇了其他人不一定敢選擇的道路,這樣的妳一定是在發光的!無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啊!

  • 方奕軒-考取台大生傳所(探花)

    文 / 方奕軒

    本人為去年畢業生,由於去年全心全意投身在系上畢展的統籌與結案上,對於自己的時間分配上非常沒有自信,因此果斷決定晚一屆報考(補習)。

    大學原本就讀私校傳播相關科系,在校成績非常後段(基本上可視為低空飛過延畢危機),唯獨在傳播領域課程中有較突出的表現,同時因家中有務農背景,且自己對農業、行銷等相關領域具有強烈興趣。經多方參考各所差異後,決定將台大生傳所(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研究所)設定為第一志願。

    自己在備考期間參考了許多熱心學長姐們的分享,發覺生傳所的相關分享如同報考人數般相對稀少,因此想透過此心得分享自己的經驗,提供給未來有興趣報考此所的學弟妹們一些些指引。

    各時間點該做的事情,大致上跟著補習班戴然老師與劉意老師所安排的上課、寫考題進度進行,在此僅分享自己準備生傳所考科的過程與書單。在畢業後除了補習班的課程之外,主要就是在拜讀考科相關讀物(詳見下方書單)累積自己的知識量與答題庫。然後,英文真的很重要,拜託越早開始準備越好,無論是翻譯或單字量等等,總之越早開始累積自己的英文能力,越沒有遺憾,真的。(因為自認英文能力普普,所以就不另外讓大家見笑了⋯⋯^_^

    • 傳播學

    如同分享開頭所言,主要是跟著戴然老師所安排的進度。而後期會開始組讀書會進行每週一問,會大量開始閱讀論文同時累積寫考古題的素材,最後都會變成自己應考的答題庫。而生傳所該考科也較不同於其他傳播所的方向,因此建議可多關注農業相關網站、農業新聞(例如:上下游新聞市集、農傳媒、行政院農委會官網等)。

    • 社會學

    同上,主要也是隨著劉意老師的進度,此外,我也將近十年該考科出現過的相關名詞通通寫成終極筆記,生傳所在此考科就相對好掌握很多。

    • 統計學與研究方法

    此考科雖然在大學時期皆有在大二必修課的經驗,但由於當初也是及格邊緣拿到學分,對於課程內容早已忘得一乾二凈(汗)。參考了近十年左右的考古題後,到各書店和圖書館多方參閱了不同作者編寫的書目後,最後是以楊惠齡《統計學》、蘇蘅《傳播研究方法新論》當作備考教材。

    這裡要先坦白我沒有將兩本實實在在的啃完,而是有點偷吃步的透過考古題出題方向來決定自己要讀哪些(因為發覺自己一定讀不完XD)。

    這個考科在題目中大致可視為統計學與研究方法各半的比重,統計學基本上都是計算題(可帶計算機,但我最後忘記帶ㄏ),但數字似乎都是有設計過的不會過於刁鑽,但我最後也是寫得零零落落,最後靠研究方法拉分(笑)。

    研究方法的考法主要也是解釋名詞以及研究計畫為主,因此如同社會學的準備模式,再準備加上幾個研究計畫作為口袋名單就能夠應考。

     書單

    翁秀琪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張錦華 《傳播批判理論》

    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蘇蘅 《傳播研究方法新論》

    楊惠齡 《統計學》

     

    後記

    我在9月至12月的期間很不安分地到一家公關公司擔任週一至週五的全天(09:3018:30)工讀生,原意是想藉由固定的上班與上課時間調配自己的作息順便賺點生活費,殊不知比重嚴重失衡,導致研究所進度大幅落後。(慘)

    在此也由衷感謝我親愛的讀書會夥伴,包容我的下班時間以及龜速的回覆訊息。

    我在12月中離職後才緊鑼密鼓地惡補統計與研方。所幸生傳所一直以來的該考科都不算太艱深,因此把書單裡的《統計學》和《傳播研究方法新論》讀過練考古題,就能大致應付該考科。

    而在考前一個月的閉關中經歷了農曆新年,基本上除了在自家和市立圖書館和年夜飯之外的時間,不外乎就是練習限時寫考題、猜題。

    這段時期除了答題庫的完成與記憶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心理狀態調適。因為上述的打工經歷,導致自己對於考試產生了非常大的自我懷疑與不安,加上課程與讀書會的進度結束,所有的進度頓時間只剩下自己安排(我是一個極受環境影響的考生Orz)。在此也要再次感謝讀書會夥伴的鼓勵,以及新聞所學長的心理建設,還有生傳所學姐的解答。

    最後要感謝我最愛的爸媽,給我最最大限度的支持與包容,無論是上課打工時少返鄉,抑或是全職考生時期的壓力與生活開銷,只能感謝爸媽的支撐。

    最後想告訴有興趣報考的考生們,雖然對自己的時間掌控不能太有自信(開玩笑),但對自己的能力絕對要有信心。

    此外,英文能力也是所有學長姐以及老師耳提面命地及早開始準備準沒錯。由於自知英文能力基礎偏弱,因此跟著補習班的課程,主要以考試取向的文法教學,個人覺得在課程結束後確實有所進步,自己推薦給也是自認為英文底子較差的學弟妹。

    最後的最後,真心認為考研好比耐力賽,謹透過自身經驗來勉勵大家。

  • 林綺薇-推甄台大新聞所、師大大傳所、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

    文 / 林綺薇

    研究所的入學方式有筆試跟推甄兩種,我個人認為不用因為早就決定要推甄就放棄讀筆試,或是因為早就決定要筆試就輕易的放棄推甄的機會,除非成績沒有過門檻。如果跟我一樣非新聞科班出身、非常沒自信,認為自己考試寫不贏別人、推甄也沒個人特色,我覺得可以兩個同時準備以求心安。

    大學主修中文,輔系日文,到了大三才申請到新聞系的雙主修,因此對於傳播理論完全不了解,大三的時候才決定要考傳播所,所以2018年底就開始自己讀一些傳播相關的書,如市面賣的圖解新聞學、像我這樣一個記者(房慧真)、新聞不死只是很喘(黃哲斌)等書,開始追蹤各種自媒體和訂閱電子報(我訂的是卓越新聞電子報,裡面會有國內外的新聞),讓自己有個底,想像一下自己未來是不是真的想走這條路。

    *其他學長姐分享的心得文有提到許多很好的媒體平台可以追蹤,我這邊就不贅述但非常推薦大家多多爬文!

     

    就算只要推甄不筆試,上課絕對也有幫助!

    因為覺得自己英文不好,2018下半年我補了2018上半年的新聞英文春季班,2019年接著補應屆的新聞英文、傳理春季班,一直到春季班結束我才決定要試試推甄,7月傳理傳科的課程開始後,晚上11點回到宿舍,複習完當天的課程之後就開始想研究計畫(後來以路改到9月)、做五校的備審(當時還準備了政大),過得相當充實,但有時候也會很想放棄推甄專心筆試,看到其他人還在開心過暑假、或是只需要讀筆試內容,加上研究計畫一直被戴然老師打槍就會覺得心很累。但後來面試結束後我發現課程對於推甄非常有幫助,先不說推甄講座,就連傳科、傳理所學、老師上課的分享等等都是構思研究計畫和面試的資本,我認為沒有這些課程我是想不出研究計畫、面試的時候是無法回答教授的。

     

    備審製作

    我很沒有設計天分,所以我自己的備審設計非常簡單(簡陋),裝訂也只是去書局買透明夾(旁邊有棍子那種),沒有送去印多貴的紙或是裝訂的像一本書那樣。在開學前先把自傳、在校表現、社團活動、其他有利資料等,看自己要推幾間就做成幾份電子檔(校名、想修的課會依學校而不同,其他都差不多),先做好所有前置工作,等9月推甄簡章公布,再依各校不同的需求(有的學校要求自傳3頁以內、有的要求要有研究計畫)去修改、刪減該校的檔案,就會很快。

     

    內容主要就是自傳、在校表現、特殊表現、社團、學習計畫、作品、其他有利審查資料等,英文檢定非常重要,如果有推甄的打算務必提前考到一個不錯的成績。自傳的部分,因為教授們會從自傳裡面問問題,所以務必真實。研究計畫盡可能從自己的故事、經歷發想,因為教授會問為何要做這個研究,再找參考資料時,我認為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比較沒那麼好用,用華藝線上圖書館查找,可用的資訊較多。

     

    面試

    服裝跟備審華麗程度都不是重點(看到很多女生話很誇張的妝、穿高跟鞋腳站不穩,一直發抖,感覺會讓自己更緊張,我自己穿皮鞋跟長褲,綁馬尾),重點是態度要絕對的冷靜跟自然!戴然老師有建議依照不同科系量身製作不同研究計畫,但因為我真的很不才所以到9月只想出一份…,這時候就要看自己怎麼用不同的角度解釋同一份研究計畫,自圓其說很重要。例如我的研究計畫很偏新聞學,在交大跟師大的時候就會被問我為何不去台大、研究方向跟該校課程不同等問題。

     

    交大跟師大的面試氣氛比較輕鬆,台大的面試氣氛就嚴肅很多。一直記得戴然老師說的「跟教授聊聊自己」,而不要想著自己在面試,因此我從頭到尾都是面帶微笑地試著跟教授「聊」,一定要堅定地看著教授們(不論自我介紹或是提問時,我自己有刻意的跟每個教授都輪流對到眼好幾次),不要閃爍眼神,在師大跟交大我都有因為講得太真心而脫稿演出的情形XD,但我印象很深刻,雖然我講的並非我事前刻意要展現的東西,但教授的表情明顯比我先前在背出我的自我介紹時反應還大,連低頭看資料的教授都突然抬頭聽我說。被問倒或是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也沒關係,臉千萬不能臭掉,基本的問候、禮貌與笑容一直到出教室前都要保持(我自己出了台大教室因為覺得表現不夠好在路邊大哭QQ)。

     

    依稀記得的面試問題

    台大

    • 自傳裡面寫高中曾當過天文社社長,最近有沒有台灣沒報導的重要天文新聞?
    • 為甚麼研究計畫想做新聞框架?為甚麼研究穆斯林移工?
    • 知不知道穆斯林恐慌?(這邊真的要提醒大家,不知道的問題就說不知道,不可以裝懂,我直接說沒有深入了解,老師回我「很好」)
    • (因為我的研究計畫要做新聞框架)怎麼知道自己當記者以後就不會被新聞框架影響?你跟其他記者的差別是甚麼?
    • (英文)怎麼突破同溫層現象?

     

    師大

    • 為何要念研究所?
    • 現在直接去工作會做甚麼?不念研究所會有甚麼差別?念完研究所要做甚麼?
    • 為何要選師大?(可針對課程回答)
    • 研究計畫很新聞學,怎麼不去台大?
    • 雙主修又輔系會不會很累?
    • 為何不推甄政大?(老實說成績沒到,但強調雙主修課業加重後成績反而變好)

     

    交大傳科

    • 研究計畫很新聞學,為何要來這裡念?
    • (因為我的研究計畫是研究新聞框架,因此我在交大會注重在說明我希望可以用科技解決新聞框架的問題)VR是一個去框架的過程,怎麼應用到新聞框架的突破上?
    • 現場試想一個應用在新聞上的VR遊戲設計(需詳細說明遊戲如何進行)?

     

    交大傳播

    • 雙主修又輔系,這樣學分是否修的完?
    • 請說明論文的參考資料給你甚麼啟發?(務必記住篇名、一一解釋每篇的不同、優缺)
    • 你的論文與過往其他相關主題的論文有何不同?
    • 為何選擇交大傳播?
    • 甚麼是新聞框架?從媒體角度出發的框架跟從閱聽人角度出發的框架有何不同?

    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幫助到更多跟我一樣非本科系、容易焦慮跟沒自信的學弟妹。

  • 王柏文-推甄政大傳院

    文 / 王柏文

    推甄心得文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s://medium.com/allen365/ksu-to-nccu-f0c72e9415ea

     

     
  • 林麗珊-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林麗珊

    政大傳播所 正取一

    傳播知識 65

    中英文能力 81

     

    台大新聞所 正取四

    新聞學 72

    中文能力 66

    新聞英文 89

    政治學與新聞 55

    口試 85.33

     

    交大傳科所 過一階放棄

    傳播理論 69

    英文能力 78

     

    這篇心得,主要是想鼓勵那些起步比別人晚,讀書時間又比別人少的考生,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用正確的方法準備,撐到最後就是你的了,有其他問題都可以再聯繫我,希望能帶給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你們一些實質的幫助。

    |個人狀況

    先簡述我的背景,112 政治系延畢生,因為在大四以前沒想過要繼續升學,所以大學四年基本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壞學生,成績排名應該是7X%,毫無懸念地直接準備考試。

    我大概3月中報補習班,但因為種種脫不了手的外務和很喜歡的實習工作,春班和暑假的課程上的七零八落,一直拖到 9月中開始瘋狂補暑假的課,這真的是最痛苦的一段時光,有大五的課、實習工作、很重的數位專題報導、還有自己手上的 project 在跑,再加上秋季的新聞學在10月中也如火如荼的展開,蠟燭N頭燒的情況差點崩潰。意識到自己沒辦法這樣撐下去,大約11月底提前從實習的崗位離開(感謝我的公司和所有主管、同事的體諒與祝福)專心備考。

    【心態建立】

    我認為準備考試,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非常重要,強烈建議每位考生都應該先針對自己的現況做分析,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動機,才能針對考試擬定屬於自己的備考策略。多元的背景差異也是後面寫題目建立答題差異化的重要關鍵,同一則新聞事件不同出身的人一定會有不同關注的角度,譬如針對九合一選舉,我關注的更多就是政治媒介化的機制與對社會的影響,或有從政治學相關的理論出發做分析,考試的時候有結合不同領域的理論作答試卷會更為豐富(但我政治學考得非常低,真的是忝為政治系學生QQ)。因為研究興趣的關係,我主要以台政研研究所所為準備方向,有報交大是因為比較早考想練練筆。

    雖然 9 月才開始補完正課,但從決定要考試之後,我就開始有意識地關注許多相關的重要事件,其實大部分是我平常就有在瀏覽的粉專,只是因為考試又特別整理了一次,補充更多和媒體相關的內容,你看的媒體會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大家可以把這樣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讚讚。

    平常關注的粉專、媒體、KOL:

    報導者、端傳媒

    天下獨立評論:黃哲斌、蔡慶樺

    Danah Boyd(資訊社會學的著要學者medium上有相關文章)、胡元輝老師、蘇蘅老師、陳順孝老師、管中祥老師……

    Readr 媒體實驗室:數位新聞、資訊視覺化做得非常好的媒體實驗室

    卓新獎:每週都有國內外重要媒體時事整理,非常推薦訂閱電子報準時收看,也可以順便練英文

    媒觀:媒觀的講座很值得去,可以近距離見到教授、提出問題,我有空的時候就會去聽聽當作休閒~~

    Columbia J School:哥大新聞評論,文章偏長偏難但都很新

    Matters:論壇形式為主,對事件、議題的反應都很快,上面有很多港中台大神在線討論,還有可能可以直接互動問答,討論品質很高

    菜市場政治學、美國國會觀測站:我在台大選考是選「政治學與新聞」,這些粉專是我主要的準備素材,時事更新的速度都很快,也會附原文reference可以參閱

    聯合報轉角國際 UDN Global:我覺得是國內做國際新聞經營最深的版面,粉絲專頁貼文調性對快速理解國際事件很有幫助

    數位時代:傳播科技相關的案例、重要時事的素材來源

    科技島讀:非常棒的訂閱制科技、商業媒體,觀點精闢分析精彩,每個月會有免費的幾篇可以看,也有音頻。

    不念書的時候看的粉專:沃草(政治)、哲學哲學雞蛋糕、巷仔口社會學、動區動趨(區塊鏈)、環資(環境)、媒體小農、蒂瑪小姐、蠢羊與奇怪生物、動物辛球、圖文不符、蛛思輿情、事件地平線、換日線、王立第二戰研所、還有很多族繁不及備載,總之就是保持自己對社會的關心、對世界的熱情r……

    老實說這麼多東西,看到後來我都有點資訊焦慮,但這確實也是媒體或社群工作者的常態,每天都被新資訊淹沒,還要吸收、消化、轉譯成可以為自己下價值判斷的智慧。不過因為是準備考試,後來我主要以「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猜測的考點」、「老師分享內容的延伸」作為資訊補充的主軸,避免太過漫無目的的迷失在資訊洪流中。

    【小工具】

    Evernote:web clipper的功能可以把網路文章存下來編輯、畫重點、離線讀取,而且手機電腦都可以同步看,非常方便好用。我整理了幾十個相關新聞議題的標籤,把隨手看到的文章存下來,每週固定挑幾個時間整理這週的所有資訊,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總是在找資料陷入一堆資訊的包圍裡,經過消化、轉譯的訊息才方便拿出來分析應用。

    Parrot talks:一個看英文文獻和資料非常好用的chrome插件,可以直接把網頁、PDF上的英文單字加入單字本,就可以用手機隨時複習,邀請朋友可以免費使用12個月,準備考試綽綽有餘了。

    |各科準備

    【傳理&傳科】

    因為時間緊迫,我強迫自己在課程中就要聽懂。戴然老師上課非常精彩,知識點都很濃縮很精華,補課的好處就是可以一直重複播放,筆記可以一開始就做完整。讀理論重要的是要把研究背景、理論內涵、限制與發展梳理清楚。傳播理論其實都蠻具體的不會太難懂,重要、解釋力強的大理論掌握好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可以常常練習自問自答,用自己的話把一段理論的內涵說清楚就可以了。

    比較多人有困難的可能是「批判理論」的整理與應用,我自己有額外讀一本羅世宏老師編譯的《社群媒介批判理論》,裡面有很多批判理論分析的路徑可以參考,作者分別針對臉書、Twitter、Google、維基百科等新興媒介都有不同的分析角度,提供給大家參考。

    傳科的部分我只聽過一次上課就基本沒再翻過講義,因為考古題裡的傳科基本上都是貼著時事考的,更重要的是去關注媒體產業的動態,提出屬於自己有本有據的見解,以及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5G 開放帶來的傳播科技的革新與可能的挑戰、社群媒體的隱私權爭議等等。

    【新聞學】

    新聞學其實是比較偏重實務的科目,很多新聞學的理論都是為了解釋或解決某些新聞媒體的現況應運而生(也很因地制宜),我自己準備新聞學的方式其實就是上課認真上,其他就是用大量的實際案例來磨自己思考的銳度。

    不要輕易滿足某一種觀點或說法,對於現在新聞業面臨的困境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整理與想法,比如說媒體商業化、即時新聞的影響是什麼?假新聞對選戰的影響?有什麼新聞實務上的解決方法?或者像當時有普悠瑪事件,災難新聞該如何報導?都可以廣泛瀏覽各家說法(國內外的案例都可以參考),再提取自己認同的部分,增加自己的深度。

    【中文能力】

    中文能力要考的其實是思辨與敘事能力,考試內容包山包海,台大常考新聞評論,但今年卻是考跟考生個人經驗、思辨能力與社會觀察有關,所以志向是台大的考生一定要廣泛涉獵不同領域,找到自己真正關切、願意耕耘的社會議題,寫出來才會更有說服力。

    政大今年的中文能力考的腦洞大開,考文言文藝術賞析、個人媒介使用觀察,完全讓人毫無防備,考試中遇到這種題目真的會很慌張,但絕對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寫一點東西出來。遇到沒看過的題目,就是考驗平時累積的時刻,中文能力的準備除了多看優質文章(上面很多推薦的粉專都可以參考),可以模仿評論者的文章結構、摘錄一些會讓自己熱血沸騰的金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多多動手寫。

    戴然老師都會鼓勵大家投書,我也非常建議大家這麼做,一開始可以按照戴然老師的小撇步,我針對不同新聞事件如金馬影展、故宮文物、九合一選舉等等,投了自由、聯合 6 篇都有被採用。後來盡量訓練自己不要挑題目,看到事件就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限時間,大概 20 分鐘上下寫出一篇首尾俱足的500字評論,這種訓練對答題速度很有幫助,也順便賺點零用錢。

    【新聞英文】

    我主要針對台大新聞所來準備,可以分為「名詞解釋」和「翻譯」兩個部分。

    打基礎的時候,我一般每天固定看 1-2 篇英文文章,主要閱讀來源是BBC、NY TImes 、The economist、Washington Post 的推薦,或一些我關注到的重大議題。另外我很推薦看「卓新獎」的每週新聞整理,會有很多和媒體產業相關的英文文章整理,聯合報的「轉角國際」也是非常棒的國際事件素材庫。眼睛想休息或通勤移動的時候,我會聽劉必榮老師的國際關係廣播,也會看關鍵評論網國際大風吹的youtube影片,可以略放鬆一下。

    讀國際新聞其實不只是練英文,有很多重要事件也可以拿來舉例,我大都會先大致瀏覽一遍中文內容,大概有個事件的脈絡之後,再讀英文文章會更有效率。我個人認為,準備考試的時候讀國際新聞很重要的關鍵是要和「台灣狀況」做出連結,因為考試時除了闡述事件概況更著重要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對別的國家沒有那麼熟悉的情況下,寫對台灣現狀的反思會更保險(算是一種小小考試策略)。

    比如歐盟GDPR課徵數位稅,就可以反思台灣對資訊隱私的保護、小國政府與跨國科技巨擘間的角力。知道別的國家發生了什麼,在思考格局會更宏觀一些,對於自己國家應該如何解決類似問題其實很有幫助。

    今年比較特別,因為美中角力的緊張關係,讓台灣在長期失去鎂光燈和話語權的國際媒體上突然特別受到矚目,瀏覽國際新聞時,我也會著重觀察外媒如何報導台灣的重大事件,剛好像今年台大英文新聞第一大題就出了類似的題目,關於「如何在外媒上呈現台灣」。

    翻譯的部分我常看紐時中文網,他的文章可以開中英對照,我會直接拿來練習英翻中。我有把張雁老師春季新英的翻譯作業拿來寫,再托朋友幫忙改。(謝謝西元~

    補充一個跟國際關係相關的新聞我蠻推薦看 「The diplomat」,相對比較專業文章品質佳、用字精準、文章結構完整,有餘裕或有國際關係相關背景的人可以參考。

    因爲我 3 月就報補習班有送春班的新聞英文,所以我有用線上補課看張雁老師的春季新聞英文 2-3 堂課,她會整理重要的時事並挑選幾篇文章來講解,教法其實蠻不錯的如果有時間的話挺值得一上,但我來不及所以沒上完,可是老師挑出來講的議題我基本上都有準備名詞解釋。

    |時程規劃

    【讀書會】9月底到11月底

    讀書會其實有一種偷跑研究所學習型態的感覺,步驟大約是:讀論文、找論點、提出延伸想法、統整答題應用。戴然老師會給每週一問的主題,像閱聽人、影視文創、政治、新傳播科技等等。我們讀書會比較不是走解題路線,而是以討論為主。論文裡面會讀到比較新的理論也都可以挑出來作為講義之外的補充或延伸,像馴化理論我就有徹頭徹尾好好理解他,傳播科技的很多案例我都會拿馴化理論來解釋,今年政大考行銷傳播相關的研究題目我才有東西能寫。

    讀論文的過程其實可以學到很多,可以讓你理解一個理論究竟應該怎麼用來解釋經驗現象,有什麼優點和缺陷,對於一個理論應該如何防守、攻擊,挑戰既有的論點,形塑屬於自己批判性思考的理路。讀書會的好處在於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可以提出很多不同思考的面向,多聽其他人的發言,可以突破自己思考的盲點。而且考試準備到後期會有強烈的知識與資訊焦慮感,讀書會同學也可以幫忙互相取暖!我愛我的讀書會寶寶們,大家都很優秀:))))

    【考古題】11月底到12月底

    大約11月底的時候大家開始寫考古題,寫考古題不只為了熟悉各校的考試風格、出題邏輯,也要建立起所有理論觀念的連結,織成一張細密的答題邏輯網,這樣面對沒見過的題目時才不會慌。因為各校考題風格差很多,我只有寫要考的台政十年和交大兩年的題目,其實挑題目寫下來並不多。

    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實際案例作答,結合實際案例作答,結合實際案例作答,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寫案例不只是建立差異化,其實把它想成是為了讓閱卷老師更了解你,從你挑的例子裡面就大概可以反映出你平時關心的議題與深度,可以嘗試多寫幾種不同類型的例子,國內外的基本上我都會參考,比如對假新聞的管制,防衛型民主國家德國的做法,和菲律賓、新加坡等強人政治的東南亞國家的法規是很不同的邏輯,那台灣該怎麼做?除此之外,考古題很常會寫到類似主題的題目,我會要求自己就算是相同題型,也嘗試用不同的理論解釋、不同的角度切入。

    大概也是這個時候我開始著手整理新聞英文的「名詞解釋」部分,我整理了約 40 個重要名詞,各寫大約五行的敘述。名詞整理的範圍是從:張雁老師的 10 個主題 + 四月開始自己關注的國際大事件 + 牛津字典年度單字整理出來的,結果這次台大考的名詞解釋全部都是人名!但其實範圍還是相去不遠,基本上都有準備到。

    除此之外我也有針對一些自己特別關注的主題寫短論述,像假新聞、網路極端言論的管制方法、政治傳播等等,簡單來說,一些常常比較國外案例的題目都可以準備,不只能拿來練英文,當中文案例寫進去也很好用。資料可以參考Columbia J school,或從一些媒體評論者、卓新獎每週國際新聞裡面整理出來。

    【終極筆記】1月

    我大概在考古題全部結束後,開始整理終極筆記,我的終極筆記最大目標就是「猜題」,筆記架構是依照歷屆考古題做核心觀念分類,按考古題的類別大致區分成:社群媒體、全球化、閱聽人、政治與社會參與、大數據、數位匯流、新傳播科技等主題,在這些主題當中再補上我猜測結合今年時事議題可能會考的重要次領域,像風險傳播、假新聞、VRAR等等。

    筆記的內容主要會先整理出一些重要、答題好用的觀念或理論,用一段自己的話寫下來,而後我會針對不同的主題之間交叉分析,寫下我自己的論述,比如:風險傳播X社群媒介,社群媒介X假新聞,閱聽人XVR、數位匯流X全球化。

    要注意唷,這邊的論述都是可以直接放到考卷上作答的完整度(老師曾經說過對考古題的要求是每一句話都是結論),這樣的交叉練習可以刺激知識橫向的連結、對議題的思辨角度,也可以培養自己信手拈來生出完整論述的能力。

    【台大面試】

    因為政大上了之後,我就開始怠惰,所以台大面試我準備得有點趕,作品集到前一天下午才印出來,感謝我的好盆友橘子寶寶幫我排版,畫的很美被老師稱讚。面試當天三位老師基本上都很和善,幾乎沒有問專業相關的問題,反而對我的個人經歷展現極大興趣哈哈,就讀動機真的超重要!大家一定要想清楚,最起碼要展現對所上的瞭解和熱忱,我覺得這邊我很緊張其實沒有答得很好,一走出教室我就立刻想到更貼近我真實想法的答案。

    1.自我介紹兩分鐘

    2.你對台大新聞所的瞭解是什麼?

    3.你有這麼多工作經驗,為什麼想念研究所?想從這邊學到什麼能力?

    4.你是政大的榜首,為什麼不讀政大?要念台大?(這邊我當機5秒,很驚慌想說老師怎麼會知道TT)

    5.你為什麼想選擇新聞所就讀?(英文)

    6.針對在校成績不佳的部分做一些解釋?(泰俐老師犀利發問)

    7.為什麼不繼續寫小說、寫劇本想要做記者?(谷玲玲老師說她退休想要寫小說哈哈)

    在寫心得的時候回想考試那段時光真的是有點恍如隔世,大概是我上大學以來生活最規律的一段時光。

    報考動機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堅定自己的初衷,我們對人生有很多疑惑,其實不會在書本中找到解答,但會在這段簡單、重複的日子裡更加了解自己。每天都在發生的社會事件,一樁又一樁重大議題,什麼才能真正抓住你的持續關注,慢慢會梳理出自己特別有感覺的一片守備範圍,我是一個很喜歡接收新的資訊,很喜歡問問題、找答案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其實更加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型態和步調。

    準備考試的一段日子,最大的困難就是心情起起落落、百轉千迴,又因為落後進度缺乏自信,如果可以真心希望大家能盡量跟上戴然老師的腳步,會從容不迫很多,心情也不會那麼煎熬,但如果真的真的已經來不及了,就好好找到自己的步調,像我考前每天每天都在安慰自己「考前念完的都算念完!」雖然很阿Q,但真的要相信自己~

    一定要確實完成每一項對自己的要求,這個階段的讀書完全不是為了誰,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讀新聞、做媒體對我來說,是實踐自己對公共事務熱忱的一條重要途徑,或多或少我確實也相信,即便媒體似乎要被數位時代的浪潮淘洗一空,但他仍然有種使命存在,作為確立公共爭執方向的重要力量,也在維繫民主社會不搖不墜。

    如果你在這條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徬徨、迷惘,需要跟人聊聊,你們可以透過戴然老師找到我

     

    祝有志者事竟成!

    願我們都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用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做個堅定的人。

  • 程彥諄-考取台大新聞所(榜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程彥諄

    成績:

    台大正取一(榜首):(從缺)

    政大正取四:中英文(87)、傳播知識(55)

    交大傳播(過一階):傳播理論(92)、傳播英文(72)

    交大傳科(過一階):傳播理論(66)、傳播英文(82)

    考前自況:

    剛畢業的新聞系學生,咬蚊子、打虎周的學弟。在校成績普普,英文底子極其普通(多益六百多而已),基本都忙著做團體作業與實作課程,雖嘗試過在不同類的媒體職務上尋找自身定位,但仍自認有所不足。在學科上的表現除了嘴砲,基本沒有太突出的表現,是老師眼中「還算老實」的學生。原本大四時,我還想繼續在電視台節目組繼續工讀、尋找轉正的機會,就此成為社會人士。所以不敢對進一步升學抱太多幻想。

    但當同儕中一個最雷最怪、四年來玩得特別厲害的奇人考上台政後,就對我心中形成不小衝擊。因為他的努力恰好印照出我怯懦、害怕失敗的弱點,我不希望自己還年輕就開始凡事退而求其次,把自己想得渺小又無趣,因此我心中也燃起追求「完整版人生規劃」的勇氣—嘗試去考上政大傳院的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所幸奇人朋友豪不吝嗇地教導我不少讀書訣竅和應試技巧,加上去年度的國防政策轉彎,讓應屆役男可以延到隔年春天再當兵,使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考試,因此我決定賭上一把,加入研究所考試的競爭隊伍中。

    準備

    我和大部分競爭對手一樣,去已形成天然獨佔的名師—戴然那裡補習。戴然老師有條有理、亦莊亦諧的教學一向受人稱道,更難得的是老師那高度的敬業精神。除了每周「寫多少考古題就改多少」之外,戴然老師也會細細審視我的練習卷,每當我用的梗比較靈活或是用語上有什麼問題,都能看到老師畫出一個笑臉,或是給出勸告。

    今年的題目讓相當多人的猜題槓孤,尤其台政的考題充滿變化,幾乎無法讓人完整地套用好任何一個理論,因此堅實的論述能力和想像力就格外重要。我總結歸納自己準備考試的彎路,在心態上有以下幾點建議:

    禁止學生式思維:不要覺得問題一定有標準答案,有時評分標準就是「看你掰不掰得好」、能不能良好地自圓其說。比如今年台大的社會學題目就非常靈活,像是「用社會學角度探討新舊媒體時代的假新聞差異」、「以勞動相關理論配合歷史發展脈絡,解釋記者為何必須/不須支付勞健保」,讓古典三大家或是三大主流社會學派的理論都很難套用;或像是政大中英文能力那樣,考中西美學觀點的演進與發展,讓我前後左右的人都停下筆來開始傻眼。因次若是碰到這種活潑的題目,還是相信你當下的靈感,儘量自圓其說比較好。

    不要只是自我感動: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參加了某某講座很有心得、覺得自己做了詳盡的筆記而相當有安全感,或是一整天待在圖書館反覆誦讀理論,就覺得自己沒有虛度光陰。但更有可能,你只是在自我滿足, 並下意識地排斥「更痛苦、快速但有效率」的讀書方式(計時自我出題、讀紐時、限時默寫等等)。更不可取地,就是對自己說讀書要有效率,卻整天滑手機耍廢,結果整天唯一的努力就只是Google了「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用「任務制」讀書法代替「時間制」讀書法:有些人能一口氣坐在書桌前數小時、規定自己一天要讀書多少多少小時,並排了滿滿的時程表,這對我來說相當困難。我寧可用「今天完成多少份考題、背多少單字、做多少頁筆記」當成一天的讀書指標,這樣除了比較刺激有趣,我也能靠著準備時間的縮短感覺到自己進步的幅度。

    隨採隨摘:看到覺得有趣、有用的資訊,第一反應就該拍下它、收藏在手機記事本中。某天晚上睡不著,我就跑到敦南誠品去看閒書,發現《娛樂至死》的作者Postman實在太有黑色幽默、文筆實在太好,於是欣喜地拿出手機就是狂抄書中的重要論點。沒想到台大、交科、交傳三所的傳播理論都考到關於多倫多學派、科技決定論的重點,讓我考試當下寫得暗爽不已。所以有空時不妨到書店挖寶,絕不吃虧。

    讀書會:

    十月就會開始組成讀書會,由於我在補習班就是一個沉默的孤僻男,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對著空氣默寫英文單字,因此相當感謝另外四位優質夥伴當初來拉我入夥。

    十月開始,老師每週會拋出像是「科技」、「政治」或是「文創」之類的大題目,讓成員分別去找相關論文或是深度報導進行濃縮並互相導讀。這個舉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建立差異度,並嘗試感覺今年的趨勢以及出題方向,因此讀書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更省力的方式擴大答題庫」,並藉著同儕衡量自己當下的實力定位。

    除了準備每周一問,還可以依照小組各自的需求,去合力蒐集英文字彙或是重要時事,甚至互相出題抽考。我們讀書會比較特別點的合作項目有以下三種:

    1. 蒐集英文時事字彙:為了對付新聞英文的名詞解釋,每個禮拜我們會一人提報三個英文時事字彙,每個字彙必須另行付上五個關鍵字、五句解釋。到衝刺期,每天就能更有效率地練習默寫名詞解釋。

    2. 互相出題:寫考古題寫得差不多時,我們一人會出兩題給大家一起寫,再一起討論、補充自己答題的內容與技巧。出於利益的最大化,我們彼此毫不藏私。

    3. 學術英文字彙蒐集:二月初即將考試時,最新的學術期刊剛好出爐。風險傳播、AI學術化、產業化的討論頻率也大幅上漲。考量到教授們的出題時機,恰好夾處在新研究剛發表的前後,因此我們依照「風險、科技、文化、政治、社群」五個面向,讓大家在最近兩期發表的學術期刊中,每人至少蒐集二十個新的學術用語。

    中文(日常累積):

    台政的老師喜歡出又廣又怪的題目,所以碰到創作題時,可以儘量腦動大開地提出大膽的建議或是故事。好比政大今年的「中西美術觀」、「媒介使用故事」,我都是儘量不落俗套地轉化我從「知乎」、「羅輯思維」、「鍵客行」等地方蒐集到的靈感回答。我尤其推薦到知乎上去找答題靈感,因為那裡腦洞巨大的天才寫手很多,隨便分享三則知乎創作讓大家參考下:

    1. 如何將《紅樓夢》改寫出克蘇魯風格:https://reurl.cc/oRXeg

    2. 假如存在III級外星文明,為何他們不發動宇宙戰爭:https://reurl.cc/70lp9

    3. 你聽過哪些反智的雞湯文:https://reurl.cc/QEy7O

    為了提升鑑別度,給出比較特別的觀點,我還會抄下一頁筆記,將各種稀奇古怪的冷知識、邪道觀點等等的關鍵字都抄在一張活頁紙上,考前隨時瞄一眼。所以 當政大考出中西藝術觀點這種奇葩題目時,我腦中就剛好想到宋徽宗「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典故,於是就很即興在考卷上開始我的表演。

    台大的中文能力,較側重在評論寫作,所以出題上有很大的機率是分享自身對時事觀察的見解。所以十月十一月期間若時間允許,可儘量投書媒體練習文筆。文章中只需要少許的理論(知識點)、配合自己的看法即可。因為去年剛好是韓流最猛的選舉期間,許多投書難免會被有政治意圖的「投書大軍」排擠掉,我一口氣寫了快十篇給四大報,結果就只有聯合報用了我的「四字政見」投書。至於寫作評論的方式可稍微參考拙作:

    四字政見的隱憂:https://reurl.cc/bVqjr

    我也針對不同的社會議題,比如「肉圓惡爸與私刑正義」、「花蓮王」、「公投」、「世新社發所」等,進行正反面意見的蒐集,讓自己能提出務實且又不落俗套的答案。

    英文(愈早開始準備愈好):英文很重要。尤其是非外語專業者,務必儘早開始長期準備。

    對於我這種唬爛能力尚可、專業&英文能力皆極為普通的人來說,前期築基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英文語感、讀速以及字彙量。因此從四月開始,我每天都強迫自己讀完五篇紐約時報(後期寫考古題改為三篇),並且開啟記事本,再特別將關鍵字、常用新聞用字記下來。並且除了抄寫單字外,我還用Anki來背單字,以便在等紅綠燈、發呆、坐車時,都能隨時複習新單字。可說整個四月底到九月中,我主要的自修內容就是在提升英文能力。

    底子不好的人練英文沒什麼訣竅,就是趁早從大量閱讀中開始做起。這方法有些枯燥,但可說是良藥苦口。除了紐時之外,經濟學人、TIME也都是可以考慮的對象。由於考試時會故意拿英文論文或是深度報導的文章當題目,因此閱讀的來源還是找難度比較進階的媒體來練習較佳。

    以下我分別對名詞解釋、翻譯、英文作文三類分別分享我的準備方式,如果是已有一定基礎者,還請鞭小力點。

    1.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必須至少在考場上飆出分數x1.5倍行數的量,建議可用「介紹基本資訊 x 近況 x 媒體對其評價」的格式回答。對該年度的重要國際議程、名人、新傳播科技等時事都要留意。台大的題目總會出現一兩題「相對冷門但重要」的國際議程,並且考出「大事件重要關係人」。好比今年就考COP24而不是川金會,考馬克宏而不是黃背心運動。因此如果只想靠著搜尋「年度十大國際議題、xx字典年度代表字」來準備英文名詞解釋,絕對會吃鱉吃很大。

    可以考慮和讀書會成員分別蒐集重要字彙,並每個字彙都列出至少五個記憶點幫助聯想,到時候考上自然就能寫出相當的字數。

    2. 翻譯:翻譯最重要的就是閱讀速讀以及流暢度。速度方面,如果有經過一天五篇紐時的閱讀訓練,就不必感到太有壓力;至於流暢度,可儘量「用自己的話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譯」。因為一定有非常新的學術生字或是一字多義的情形出現,當你碰到不會翻譯且時間有限的情況,可以乾脆就把自己腦中完整的理解直接寫出來。在準備的練習中,翻譯是我準備時間相對較少的一塊,幸好靠著閱讀速度變快,考試時都還算流暢地完成。

    練習階段可以上紐時中文網、紐時賞析、BBC中文網等有提供中英對照的網站自我驗證翻譯技巧,考前一天能練習英翻中、中翻英各一篇報導就相當足夠。值得注意的是英文論文的翻譯常常是一、二月才剛剛發表的觀點或是趨勢,因此衝刺期間,絕對有必要上政大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會去查找最新兩期內的論文內容,並抄下論文內的英文關鍵字。

    我和讀書會成員在二月初就將最新兩期的論文依照風險傳播、文化、科技、社群和政治五類,各找二十個左右的學術英文用語。結果考政大和交大時,不少生字剛好都早就被我們收錄了,可說是相當有狗屎運。

    3. 英文作文:作文的練習,我有分前、中、後三階段的準備方式。前期,每天要求自己必須寫出至少一百字的英文作文,內容直接採自報紙的中翻英。完成之後,再用Grammarly檢查文法是否有錯誤;中期,我發現一個好用的免費作文批改網站,Write&Improve,於是就按照自己的英文作文能力目標,拿網站提供的題目做練習。後期階段,因為都忙著寫考題與做終極筆記,就比較少在練習線上作文,改為對作文採取「模板化」的準備方式,也就是先設立好兩種(論說、比較)作文模板,方便考試時直接拿來套用。即將考試時,我甚至抄下「必備傳播相關英文用字x100」、「萬用名言金句x5」,方便考試作答。

    傳播理論/傳播科技(七月~九月中):

    傳播理論和傳播科技的分野已變得非常模糊,建議除了搞懂理論外,應多蒐集最新趨勢的相關資料。理論方面,除了上課時像是抱著必死決心般地認真聽講外,我還從市圖借了羅世宏的《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張錦華的《傳播批判理論》、翁秀琪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等書。這些書我也沒全看完,閱讀也主要是針對書中對大理論的闡釋進行理解,並且抄下學者的名言佳句。

    課外讀物方面,我推薦除了《天下》、《遠見》中關於媒體的專欄(黃哲斌)之外,還可以多到《數位時代》、Medium 挖寶,將看到的知識點抄下,並化為理論的配套案例。如果你想多了解理論該如何配合論述體作答,也可上《每日頭條》、《百度文庫》搜尋傳播類考試相關資訊,看看中國大陸北京新媒體研究所的高手如何解題及套用理論。

    例子蒐集方面,則保持前述的「隨採隨用」精神。好比我看 K/DA,就至少能在它身上挖出兩三個理論和科技應用的相關理論。

    對於傳播理論,則建議至少徹底掌握兩三條「必殺理論」,這個必殺理論必須對它的背景、訴求、例子,以及在新聞、廣電、廣告方面的應用都非常熟悉。因為考試時,一定會出現「理論檢視類」、「研究計畫類」還有「趨勢應用類」的題目,要求你將理論套用到上述情境中。而我最熟的理論,就是第三人效果和資訊預視理論,因此當政大要我們寫出適合廣告行銷的理論型研究計畫時,我才不至於感到手忙腳亂。

    社會學:

    社會學我有去上劉意老師的課,也幾乎每周都寫了考古題。準備方式除了寫考題以及複習筆記,也該朝培養論述能力及蒐集新鮮例子的方向努力。由於教授的出題偶有不按常理出牌的現象發生,所以就算一時找不到適合的理論套用,也務必展現出應有的論述能力。

    所謂的論述能力,我是指能夠「有條理地交代理論或事件前因後果」的能力。所以除了單純解釋理論、套用例子,也該對理論形成的背景、理論時代背景和當下社會現象的異同進行了解。會這麼說是因為,像今年台大的社會科考題就非常「非主流」,不會像往年那樣要求考生單純解釋理論或是分享社會現象,而是拋出一個個無法完整用古典理論解釋的現象,要考生有系統地解釋前因後果。好比考我們「用社會學解釋假新聞在大眾媒體時代、社群時代的差異、背景與演進」、「用勞動/報酬相關角度討論記者是否應該支付勞保?以及述說背景與發展脈絡?」等等。

    上述這些問題,如果還是按照「畫大餅+套理論+舉例+做結論」的傳統方式來答題,恐怕就無法完整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所以遇到這種刁鑽的論述題時,應該在以不夾敘夾議的做法為前提下,寫出一套自成邏輯的觀點。因此建議可上「知乎」搜尋社會學理論相關的貼子,以下貼上一則可參考的內容類型:

    為什麼邊沁的圓形監獄理論無法在現實社會中得到應用?https://reurl.cc/Kl1Yj

    找例子方面,我主要靠新聞、知乎以及關鍵評論網來蒐集比較特別的案例。好比我會用中國大陸公安「命案必破」的口碑,去解釋社會的麥當勞化;用「東南亞性觀光業」,去解釋階級複製和擬像。總之就是全力朝建立差異度為行動目的。(但今年考題卻全沒用到,哀)

    新聞學:

    新聞學準備最重要的除了蒐集資料,還得對當下的媒體發展有自成一格的解困方案。蒐集資料的方式如上所述,就不再贅敘,但看到像是孫安佐、張比比等笑話奇談,也先別急著無視,因為或許也能成為相當應景的媒體亂象實例。以下集中在「解困方案」的準備方式上。

    新聞學比較少具體的理論能夠套用,能用的較多是用來描述新聞現象的用語,比如匯流新聞室(convergence newsroom)、包圍新聞學(ambient Journalism)等等。戴燃老師上課時自然會很輕易地讓我們徹底理解這些名詞(比傳播理論好吸收多了)。對我來說,新聞學的考試就是靠新聞用語來解釋媒體現象,並設法提出解套方案的過程。這種務實的出題走向非常對我胃口,所以台大的考古題也是我寫得最快樂的。

    新聞學除了記熟口袋名單(記者、紀錄片、準則、組織、社運)之外,也要對當年度的媒體議題保持關注,注意新科技、新法條、新收視習慣等,對媒體產業與記者行為產生的影響,並要能夠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也因為新聞學多關注時事與媒體制度的解套,我建議可參考意見領袖如陳順孝、管中祥、黃哲斌、胡元輝等人的看法,觀察他們對媒體困境或制度的看法。也因為今年台大新聞所的報考人數創下史上新低,我認為可同時蒐集傳播教育外來發展的相關資訊,以及媒體轉型的案例,相信定能有所幫助。

    考古題(十一月底~十二月):

    我總共練了台政各九年、交大兩所各九年、高普考以及讀書會猜題共計165題的題目。當時除了星期天,每天至少練習五題,並在後期開始計時寫題目。考古題練習的就是反應速度、手寫速度以及聯想能力,而寫下的答案則能作為最後兩個月終極筆記的材料來源,因此寫考題時千萬別敷衍,應認真寫出「有水準」的答案,並在下次碰到類似題目時,能夠直接不假思索的回答。至於一分一行的速度水準,是後期闔書練習的起碼標準。

    如何算是「有水準」的答案?除了用語駢散合併、專業用語及學者名字都用英文作答外,答題架構我多採用「大趨勢三點配名言 x 正面解釋我的主要論述 x 補充正/負面論述並提出例子 x 總結觀點並表達未來觀點」的形式做答。這種學術腔有利有弊,要小心別一口氣塞太多理論或是名言佳句,否則匠氣太重,容易因為太過油膩而失分。

    當寫考題進入第二週左右時,除了能夠開始close book之外,我也自行練習猜題、並替換本年度高普考題目內的關鍵字來作答。我的讀書會還會一人出兩題分享給全部人一起寫,完成後再開會討論彼此的觀點。

    寫到後來會逐漸受虐狂上身,巴不得看看下一題又是什麼稀奇古怪的刁鑽問題,並享受和出題老師隔空鬥智的樂趣。後來在寫題目的當下也會產生類似心流體驗的熱血快感。打個比方的話,就像在打黑暗靈魂時,一天連續幹掉五隻王一樣有成就感。有時寫到入迷,甚至能從天黑寫到天亮,再從天亮寫到天黑,就是為了多寫幾題自創題給戴然老師改。隨著手指繭愈寫愈厚,也能感覺腦袋運轉速度愈來愈快。據戴然老師說,寫考題這一個多月往往是建立考場差距最重要的一道關卡,稍苦旦非常有效。

    終極筆記(十二月~二月):

    寫完考古題,就能從考題以及之前讀書會分享的摘要吸收精華,做成必背的終極筆記。關於終極筆記的做法,我是用「主題」的形式來幫助記憶。好比一頁的筆記,我會用「公民新聞」、「假新聞」、「網紅」等主題當作單元內容,方便衝刺階段的快速回顧。定好主題後,我會分別設立「理論依據」、「學者名言」、「正負面例子」、「未來趨勢」等小子題,方便衝刺階段的背誦。為了建立差異度,並在考卷上給人一副「很有水準」的錯覺,我也特別做了「召喚獸」、「起手式」、「萬用金句」、「炫技知識點」等四個主題的筆記。以下講講這些唬人用的主題都是些什麼內容:

    召喚獸:學者、名人的名言,比如Baudrillard、McCombs、Gulyas等人

    起手式:將各大主題中,我所蒐集到比較獨特的觀點進行濃縮化,方便考前半小時複習

    萬用金句:對媒體趨勢一針見血的犀利語句

    炫技知識點:從之前「隨採隨錄」到手機記事本裡的知識中,選些比較邪道、另類的特殊資訊,好比宋徽宗「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藝術典故、2018死亡名人名單、政治正確童話之小紅帽與大野狼、SCP觀察員日誌等稀奇古怪的內容,都被我用關鍵字的形式紀錄在筆記上。

    衝刺階段(一月~二月初):

    這個階段就是不停地背自己的終極筆記,並不時回顧考古題。如果想到更好的例子,則馬上更新到終極筆記裡面。同時一個禮拜至少練習兩次的計時模擬考,抓住考試的手感。

    我個人的背誦心得是,記憶的效率在於「短期內重複看到它多少次」,而非「一次看它多久」。所以我可以一小時內順著翻遍我三十多頁的終極筆記,然後下個小時再從後往前翻筆記,這樣每天翻它個十遍左右,就很自然地背下來了。

    也因為十二月時狂寫考古題,我的英文作文就中斷了一個多月沒練習,因此我也會在這階段CLOSE BOOK 默寫新聞英文的名詞解釋,然後再默背我之前寫好的作文模板。

    這個階段儘量別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我的話會選擇抽空看看「醃黃瓜先生」這類幽默小品調劑身心,對於負面情緒的釋放相當有幫助。且為了保持精神,我也會在背筆記背累的時候,放些像Megalovania之類的燃曲提振精神,避免怠惰。

    考試:

    考試當天避免吃太多澱粉類,否則很容易造成疲倦,不利思考;同時注意保暖,避免凍到手指。為了使頭腦維持在發熱的高效運轉階段,我考試當天也提早一個多小時到場,趁早消化完早餐並做最後的複習。

    由於今年的考試幾乎都擠在同一個禮拜,台政不但只差一天,交傳和交科甚至一個在上午,一個在下午。等於要在短期內大力摧殘我們的手指,我在考台大的下午也因寫太嗨,中指指甲稍稍外翻,弄得有些刺痛,甚至稍微影響到後來幾科的手寫速度。因此我靠著將隔壁寫得比較快的同學當作假想敵,來提升答題速度,同時偷喵她的翻頁進度。結果我們都成功飆到第九面半,感覺相當熱血。

    口試:

    因為想要再給自己一個小目標,來保持奮鬥不懈的心境,於是我又參加了台大的口試(沒有要占名額的意思),並在面試中徹底回顧我的動機,也希望三位教授能藉著將我問倒,來給我一場「震撼教育」,使我接下來的心境能持續良好向上。同時,也能藉機和他們討論我心中的研究主題,完善我數個月來的媒體觀察結果。

    簡單而言,口試的訣竅就是扣緊交出去的研究主題,儘量讓自己的回答內容和研究主題多互相呼應,並在舉止上做到有條不紊。畢竟口試不是什麼綜藝機智秀,教授的問題只會圍繞在背景、經歷、研究主題上。所以回答的一致性、思維的順暢度以及表達能力,都是應該自我著重表現的部分。

    我只能說,口試遇到的谷玲玲教授、王泰俐教授和劉好迪教授都是有趣且和善的與談人,但他們也會追問、誘導,並詰問我研究計畫的可行性、未來趨勢。而許多問題也都是從我的讀書計畫、研究方向中生出,回答起來也不太費力。而要試著用不卑不亢的口吻說服三位段數奇高的前輩,真的非常好玩。以下我試著記憶他們當時問過的問題:

    1. 兩分鐘自我介紹

    2. 你已經是新聞系學生,還想從我們這裡得到什麼?

    3. 你的生涯計劃,要如何和研究所的課題得到銜接?

    4. 你的口條不錯,如果有其他的發展機會,和你預期相左,會如何抉擇?

    5. 根據你自身在電視台實習、自我觀察的經歷,你認為社群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閱聽人會有什麼差異、特色、變化?(英文)

    6. 你覺得未來的媒體會如何經營自己的品牌形象?是指會變成一種具象的卡通符號那種意思嗎?

    7. 你政大和台大會選擇哪邊?

    8. 可以試著形容下,你想營造出的媒體,它會如何在線上線下經營自己的讀者關係?要怎麼讓它脫離你所謂的既有框架?

    感想:

    當我在考場寫完最後一題考題時,其實有種「蛤?! 這樣就沒啦?」的惆悵感。當下稍微感到有些失落,就像為期將近一年的遊戲終究走向了結局,讓我猝不及防。而當將近一年奮鬥的成果突然達成時,我也感覺不到什麼自得意滿、或是大哭大叫的衝動,因為真實人生比起電影動漫,成長的瞬間往往是寂寞且冷清的。且當下只高興不到一小時,我就開始替接下來的生活進行預想,並沒做什麼「載歌載奔」的可愛舉動。(還是爽得不得了)

    和二三十年前,也就是戴然老師考研那時動輒上千人競爭的情形相比,考政大傳播所的難度無疑簡單了不只十倍,和前輩們或是資工系、商學院等的學生相比,考試的壓力已沒那麼大。但戴然老師也說過,台政交大部分上榜和落榜的學生全都在補習班,雖說有這位名師引路,但修行結果依舊要看個人的累積。所以即使是在考國內研究所人數持續下降的現在,想要考上理想學校,還是得認真以對。

    此外,我橫向對比其他上政大的同學,發現我的傳播知識分數相對偏低,還虧我當下自以為寫得很順,想來也真是羞愧。比起知識,我的中英文能力分數倒是意外的高(教授看來很愛我掰的故事),讓我有一種「靠唬爛考上」的心虛感,因此有必要繼續複習所學。

    回顧十個多月的準備歷程,最珍貴的就是擁有一段「努力付出 — 得到回報」的成功經驗。因為我從前失敗過太多次、錯過太多機會,所以一度在心態上變得有些「習慣性低落」,整個人也開始佛化。好在心中的野心喚醒了我,我才能無視負面情緒,重新積極追逐自己的人生規劃。

    對現在的我來說,考上政大後的生活反而會比直接去工作更有挑戰性,更大、更繁瑣的系列難關才剛剛起了個頭。由於早聞政大的課業壓力不是一般重(到哪裡都一樣),所以得知上榜後,我又開始背單字、讀紐時的步調。在當兵前除了玩玩「隻狼」,就是在做小小單字本,準備加入國軍後,能抽空複習,避免退伍開學後整個FUCK UP,被同儕遠遠拋下。

  • 張涵茜-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ˋ大大傳所

    文 / 張涵茜

    最終成績:

    台大新聞所:正取5

    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學程:正取14

    師大大傳所:正取4

    交大傳科所:過一階,放棄二階口試

    交大傳播所:過一階,放棄二階口試

    背景:

    我大學就讀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四年完全沒在念書(也有可能只是太討厭自己的校系),甚至大學期間曾發下豪語絕不念研究所,但畢業之際不知道是被雷打到還是怎樣,突然一種不甘心之感油然而生,覺得人生至今過得太平庸且懦弱,好像沒什麼能力可以出社會跟別人競爭,也從來沒有好好規劃過自己的人生,於是突然很渴望為自己達成某些成就。在這種情況下,讀研究所大概是讓一個人翻身最快又最簡單的路了。

    雖確立了自己的報考意願,但我沒有任何傳播知識基礎,唯一相關的經歷只有短暫的媒體實習經驗,理論層面來說是個百分之百的門外漢;英文部分則大概是落在多益880的程度,專業新聞英文從來沒碰過,聽說還行,但寫作很不行。

    跟大多數的跨科考生一樣,我也有補習(戴然老師),從七月暑期班開始上課,沒有上春季班,但這部分我認為影響不大,暑期班課程一樣非常扎實。共報名傳理、傳科、新聞學、社會學、英文作文五科。備考期間我因為之前出車禍所以延畢半年,因此學校還有13學分的必修課,雖然感覺不多但因為是必修所以很難打混,期間可以說是一個孤獨的修煉,且一心十用常常擔心自己會不會畢不了業又落榜,搞得兩頭空,焦慮大爆炸。

    <實務面>

    估計這篇文長度不短,怕大家沒耐心看到最後,所以先說結論: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十足懶惰、非必要的事絕對不做,並且討厭規劃時間又坐不住的人類,那麼此篇心得文非常適合你閱讀。我的準備方法只有四個字:聽話照做。備考期間我就是好好照戴然安排的時程去唸,他說要幹嘛就幹嘛,讀書會認真開,寫考古題就認真寫,最後衝刺就是認真背。除此之外我沒有下任何額外的功夫,像是閱讀大量期刊論文、媒體傳播相關書籍、大量投書(有投過一次啦但沒上)等等,我一樣都沒有做。我不是要倡導我這種懶人法,如果你有餘力多接觸其他資訊當然更好,但我要說的是其實只要跟著老師的腳步一步步穩紮穩打,就能具備上考場好好發揮的實力了。

    此外,特別想提的是善用讀書會真的很重要,因為大家一起努力能幫助自己克服惰性,尤其準備考試很辛苦又孤單,而我的自制力又奇差無比。讀書會夥伴除了能一起合作分工,互相鼓勵的力量更是非常強大。我自己認為能幸運上榜有很大一部份原因要歸功於讀書會的運作,最後我們每間學校也都一起正取,我受之於此太多,真的非常謝謝讀書會的其他兩位夥伴。

    各科準備辦法

    -傳播理論:

    傳理準備方法無他,唯有熟記。但老實說傳理這部分一直是我的弱項,很多理論我一開始都是聽不懂、一知半解的狀態,是讀書會夥伴不厭其煩地解釋給我聽才搞懂的(在這邊叩謝他們)。建議幾個經典理論一定要非常熟,包含理論的年代、學者、主張、後續發展等等,整個來龍去脈都要清楚,像交大就蠻愛考這種純理論的題目,在這裡失分實在可惜。然後可以另外準備一些比較特別、新穎的理論(講義上沒有的,如HSM模式、PAR理論、第三代接收分析等等),以因應時事及做到差異化答題。這部分讀書會的每週一問就給了我很大幫助。

    所以在準備傳理時我個人傾向找那種不太會有人用的理論,一些基本常見的我反而不太花心思在上面(一方面也是因為我真的很懶得背也沒時間),尤其台政的考題通常比其他學校靈活,所以死讀書的方法可能會在考場上無法活用,像今年交大也考了一題「用傳播理論解釋厭世現象」,這種時候靈活度和批判性思考就很重要(好險我平常就蠻厭世的,這題寫起來可以說得心應手)。

    -傳播科技:

    暑期班的傳科課程結束後,講義我再也沒翻過。我個人認為傳播科技的考題通常比較趨勢,所以我在這塊的準備方法,就是準備一大堆聽起來好像很猛的例子,越新越好。比如AI、VR/AR、OTT、電商、大數據等等,都是考了蠻多年的主題,我在寫考古題時遇到的話都會花蠻多時間找案例再寫,建議善用google大師,我個人很推數位時代網站、動腦雜誌,內容淺顯易懂很適合沒有理工背景的人。

    其實我自己覺得傳科比傳理有趣(超討厭理論),在這邊偷偷說,如果有學弟妹第一志願是交大的話,選考部分可以考慮傳科,我覺得比傳理簡單很多哈哈,尤其如果是科技、資訊背景出身的應該寫起來蠻吃香的。像今年其中一題就考了google和yahoo 在搜尋引擎、資料檢索、社群、遊戲設計的異同,算是我沒什麼概念的領域,甚至遊戲設計這題我是直接空白,但靠著亂掰和噴一些UI/UX設計這種科技用語,竟然也過了一階。如果你的理論跟我一樣很爛的話,傳科是個好選擇,且給分比較大方哈。

    -新聞學:

    新聞學十月中才開課,但是比傳理傳科好懂很多,概念也都比較具體,上課就像在聽戴然講故事一樣。新聞學比較沒什麼理論成分,不外乎就是問一些媒體現況和解決辦法,或是新聞工作者的角色意義之類。其中台大很愛考一些典範這種開放式答案的題目,所以一定要準備口袋名單(雖然今年一題都沒考QQ),因為考出來但沒準備的話,是連掰都很難掰。

    我自己準備新聞學的方法,就是直接背下意見領袖們的觀點,有點類似搜集「名言佳句」的概念。當然也是要適時融入自己的一點看法,只是如前所述,我真的很懶,與其花時間建立自身觀點我選擇直接搜尋意見領袖們的建言,加以拼湊修飾後轉化成自己的字句。當然,這完全只是一個應付考試的淺薄方法,但也讓我在考場上可以直接寫出流暢的論述,不用浪費時間思考語句通不通順、優不優美。

    Ps.我常參考的意見領袖不外乎就是大家都會看的管中祥、陳炳宏、陳順孝、黃哲斌、施典志等人,或是天下的獨立評論和Medium(我有訂閱Medium,一個月150而已非常好用,強力推薦),我覺得這些對我在答題上已經很夠用了,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榜首可能就要再更廣泛,一些期刊論文也要多關注,雖然我自己是完全沒有,所以我這種方法還是見仁見智囉。

    -社會學:

    我非常喜歡劉意老師的上課方式,跟戴然的風格很不同。老師會把很多抽象的社會學概念條理分明地拆解,背景、年代、主張、應用到現代社會等等,整個脈絡都會交代得很完整,也常常利用一些表格幫助我們記憶理解。

    相較於其他傳播科目,戴然會要求我們最後要把整本講義忘掉,記自己的整理內容,我自己是認為社會學則是要熟讀講義,因為社會學考題通常也就幾種,包含名詞解釋這種純理論型,或是社會議題分析這種整合型的。

    先講理論型,比如古典三大家和三大論,我在考試前理論和名詞的解釋幾乎是背到一字不差,不過前提是要充分理解這些學派的內容主張,這樣要是真的忘記也能用自己的話講完,不至於寫不出東西。

    再來整合型,也是今年台大考題比較特別的地方,以往至少會有個幾題5分解釋名詞或10分的理論加舉例,今年完全沒有。比較頃向要你融合所有社會學角度去評析社會現象,而且一題就3、40分。比如「分析大眾媒體及社群媒體時代假新聞異同」、「記者是否適用勞基法保障與其社會角色定位」,甚至還考了一題肉圓爸的報導….。這種整合型考題我認為更是說明了熟讀講義的重要,因為熟讀之後你才有可能對社會學融會貫通,進而去分析時事,就算要掰也能掰得比較言之有物。

    其中想特別提到的是一定要多練考古題!劉意老師不會像戴然這樣要求我們狂寫,所以更仰賴自律。我自己上社會學是上雲端課程,但我仍定時寄考題給老師批改,數量當然是沒有其他傳播科目瘋狂,但重點是持續性的練習,我是一直寫到過年。我在考前兩週有自己猜題練習再給老師改,其中假新聞這題完全跟我猜得一模一樣,我在考試當下看到真的有嚇到,也因此寫得非常順,完全就是把練習內容複製到答案卷上,最後也出乎意料地拿了89分。

    花了這麼大篇幅講社會學就是因為我覺得它準備起來跟其他科目很不同,更需要對社會有所觀察和反思,盡量要站在問題的對立面反向思考,尤其差異和不平等這塊也是蠻常考的,所以多準備一些國內外例子非常重要!我是每個理論都會搭配一個例子去記,這樣才能盡可能做到答題豐富具體,而非空泛的論述。

    中/英文能力

    中文能力大概是所有科目之中最難準備的吧!傳播系所幾乎沒在考國學常識,仍是以申論題為主。尤其政大的中文能力考題向來都十分出其不意,如今年以文言文考了中西藝術美學觀點,應該整間教室都一起停筆傻眼了三分鐘吧。好的我心得文寫到這裡有點卡住,因為我完全沒在準備中文能力……..。真的要說的話,我覺得中文能力考的就是你平時的文筆和論述能力,但這些東西都不是一蹴可幾的,所以我認為平常的文筆練習也很重要!可以從寫寫臉書開始,把它當寫日記一樣,但不是寫些流水帳的內容啦,可以說說自己對一些議題的看法,或是生活上的經歷,我覺得都很不錯。而且寫臉書的好處,就是可以從讚數中知道自己的寫作能力是不是能引起他人共鳴,但也很殘酷就是了QQ。

    英文的部分,我的寫作很不好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準備作文,甚至還加報了補習班的英文作文,結果今年每間學校都考翻譯呢^_^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可能我人品堪慮吧。老實說我英文的準備也不多,我練習完大家推薦的廖柏森「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這本書後,只有偶爾翻翻紐時的文章這樣,所以考試的時候真的蠻辛苦的。但我覺得真的看不懂翻不出來也不用怕,就用自己的話講清楚,邏輯通順其實就可以了,並不用拘泥於一定要逐字逐句翻譯。所以英文翻譯我認為跟中文能力蠻有關係的,重點在於語句和內容的順暢,倒不是每個單字都要翻得多精準,看不懂的時候就很考驗平時的「掰」功了。

    <心態面>

    平常心、平常心、平常心。雖然陳腔濫調但很重要。

    一月以前我其實是非常焦慮的,整天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怎麼可能拼得過那些頂大生或本科系考生。但後來我發現隨著考試逼近,我的心態也越來越放鬆了,不是佛化的那種,而是知道自己前面的準備已經盡力了,有點像是「盡人事,聽天命」的感覺,我到後來都把它想像成期中期末考,就是一個階段性任務而已,我就是盡全力把它做好,會不會上、沒上怎麼辦這種擔憂我反而不去想,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順其自然,上天不會虧待你。

    像是12月開始寫考古題時,初期我一天只寫得了兩題,一個禮拜只交出12題吧,也是急到快撞牆。但後來我開始調整心態,第二週開始我就沒在算題數了,就是盡全力寫,想到就寫,能寫多少是多少,最後發現自己竟然寫了96題。所以說放輕鬆真的很重要,不要一直想著結果,要專注在過程中自己是否有認真去做,其實反而會有更好的結果,心理壓力也會比較小。

    另外,我從11月開始就把所有社群媒體刪掉,讓自己徹底成為邊緣人,只會定時去看戴然傳播教室的文章。我是個很沒定力的人,所以刪掉這些真的幫助我很多(而且頓時覺得世界真是清新安靜),尤其看見朋友們一一往前邁進只有我還在這裡原地苦讀,真的會懷疑人生,所以如我一般自制力缺乏又玻璃心的朋友,還是趁早刪了社群媒體吧!

    至於為什麼不多涉獵新知,除了我真的懶,也是因為我自己就是那種看越多資訊只會越發知識焦慮的人,就會有「天啊!原來還有這些但我竟然不知道!」這種恐慌現象,所以到後期我就只專注在自己的筆記和考古題(前提是這兩項都有認真做),而且我從頭到尾一篇學長姐的心得文都沒看過,因為我很容易被影響,看越多懷疑自己越多。

    講這麼多,重點就是保持自己平穩規律的念書步調真的就夠了,並不是一定要學霸式的懸樑刺骨才算認真唸書。我不是那種會制定時間表、計畫表的人,因為我看到那一欄又一欄的計畫反而充滿壓力,所以我只專注在自己有沒有盡力,就算今天只唸了一個晚上的書那又如何,至少這中間也是扎扎實實的在念,確保自己每天都有生產力、都有在往前這樣夠了,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累了就去睡覺,千萬別熬夜,也不要有愧疚感,善待身體保持體力才是準備考試的根本。

    考研就只是一場耐力賽而已,並非比賽誰比較聰明,而是誰比較想要、誰能不改力氣地撐到最後。緊張害怕難免,但按部就班地緩步向前,其實就能發揮超乎所想的力量了,祝福各位都能金榜提名,加油!

     

  • 邱怡婷-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榜眼)

    文 / 邱怡婷

    《成績》

    政大傳播碩士 正取二 、政大國傳 備取三、交大傳播  過一階、中山行傳  過一階

    《背景》

    去年從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在校期間只有修過一門行銷傳播管理,勉強算是跟傳播領域有關聯,但沒有傳播相關實習經驗。直到大四(4月左右)才決定考研究所,而且是考跨領域的研究所,所以有先買翁媽的書,也有跟世新的朋友借一些上課講義,在課餘時間讀,建立及熟悉基本概念。同時開始補戴然老師的春季班。

    《補習》

    補習總歸一句話,「跟著戴然進度走」,大約7、8月補習班的課程會比較重,我會盡量要求自己能夠在上完課當天馬上複習一遍授課內容,不懂的地方就馬上問,如果無法在當天複習完,至少那個禮拜要完成。大概在課程中段的時候,從頭看一次,大概會把戴然的講義看個2~3遍,照理來說,看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每重看一次就要要求自己再多補充一些新東西進腦袋裡,盡量把自己的資料庫塞滿。另外我會將戴然老師上課時打星號的重點手抄一遍,一來是增加記憶力,二來是未來考試時方便在考場翻閱重點,做最後的複習。

    《讀書會&每週一問》

    大約到了9、10月會開始組讀書會,讀書會的成員盡量不要太多,2~4個是我覺得最剛好的,討論時間不會太長,loading不會太重。開始運作時,就照著每週主題找,我自己會把有興趣的論文,都看過一遍,不管是不是我的部分。最後一週,我們有在搭配時事(選舉)再做一週的筆記。每週一問的筆記也要記得複習,不是做完當週的筆記就好,要把重點、精華內化成自己的資料庫,並且懂得運用進作答中,可以的話盡量背下幾個不同於戴然老師所教的理論,及學者觀點,確保自己在作答時能夠「完整、確實」的運用,不要寫出模稜兩可的論述。每週一問的筆記,對我來說,在寫考古題的時候起了很大差異化的作用,在作答時也可以利用這些筆記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論述。

    《課餘補充》

    1. 臉書:我在臉書有追蹤很多粉絲專頁,然後根據各個不同的主題,例如:OTT、5G 、social media ,將不同種類的文章收藏起來,之後整理終極筆記的時候在以主題式整理。整理每篇文章中覺得可以利用的段落,或者了解一些新的觀點,在要求自己能不能加上理論,寫出一段論述。
    2. 人民網:人民網上會有一些傳媒的研究,或者很獨特的觀點,可以整理進之後的終極筆記,增加差異性,也可以記下好用的字詞,運用在題目中。
    3. 各類雜誌:我自己有訂動腦、天下,有時候也會買數位時代,我會把每月的封面故事,或者有用的文章,手抄重點,可以的話盡量結合理論,例如:孔雀世代與SPP,然後在補充一些有趣的例子,統整成自己的論述,之後就可以融進終極筆記。

    《英文》

    因為大學的課程都是全英語授課,所以英文程度還可以,多益分數大約900分上下,「英文好的人繼續保持優勢,英文不好的人不要讓英文成為絆腳石」,所以我的策略分成兩個部分,增加單字量及翻譯。大約從8月開始,我每個月買一本英文雜誌,CNN居多,一天看一篇文章,不會照著他給的行事曆讀,所以在月底之前就會看完,之後就是看CNN、BBC,每天1~2篇,把單字抄在筆記本上,利用瑣碎時間背。翻譯的話,我有買廖柏森老師的「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可以大概掌握翻譯技巧,但書中主要是著重在新聞的翻譯,對於各校考的論文翻譯,可能比較沒有那麼對症,如果對英文翻譯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可以給個大概方向,但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在最後閉關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翻譯一篇論文的導文,主要是熟悉翻譯的邏輯思考,也可以順便測測看自己翻譯的時間。

    《考古題》

    寫自己要考的學校,所以我寫了政大、交大、中山至少五年,至多十年,盡量寫,反正寫多少就練習多少,老師也會盡量改,我要求自己每題都要是A+,沒有A+就重寫,寫到有為止。考古題也要複習,選擇其中好的論述記下來,最後一個月閉關,把戴然老師模擬考的題目在重寫,公費留考的題目也可以去試試看。

    《書單》

    1.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三版)  作者: 翁秀琪
    2. 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增訂版]  作者: 廖柏森
    3. 傳播批判理論: 從解構到主體  作者:張錦華

    以下不是參考書,但也很有幫助的書

    1. 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  作者: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2. 解困新聞學:後真相年代的答案  作者: 黃永, 譚嘉昇, 林禮賢, 孔慧思, 林子傑
    3.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TRUTH: 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  作者: 海特.麥當納
    4.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The News  作者: 艾倫.狄波頓

    以上是我簡單又不專業的分享,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 江姿嫻-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江姿嫻

    【背景】

    畢業於與傳播科系八竿子打不著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大學時候忙於系學會副會長職務、大四時擔任畢業公演的副導演及主要演員、大學畢業後又跑去美國休養生息遊歷八方半年,導致我晚於同屆一年報考碩士,所以此次考試我秉著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決心,壓力大到月經半年沒來,額頭落髮禿到人見人嚇到呢。而此次考試在確定正取政大傳播後,就沒再去一階通過後的中山、政大國際傳播學院等等其他學校第二階段面試了。

    【補習科目】

    傳播理論、傳播科技、新聞學、社會學、新聞英文(春季班開課)

    【中英文能力】

    其實我覺得中英文能力是一個與他人決勝的關鍵,此次政大考試我中英文能力有拿到81分(比其我的傳播知識高出蠻多的哈哈哈)所以我才能僥倖以正取9考上,而且如果有考到文言文題目的話,我覺得對本身國文造詣高的人來說更是好到不能再好(,舉此次政大中英文能力第一題就考文言文審美文章,我那時餘光瞄到我四周的人思考很久才下筆,而我平時就會複習古文,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太大問題,但文言文考題是可遇不可求啦,因此與其說拚中文能力,倒不如好好把英文分數提高才是明智之舉(cp值比較高哈哈哈)~

    至於英語部分,因為我是英語系畢業,因此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著墨英文,但是我每天依然有閱讀英文報章雜誌的習慣,而我覺得網路新聞更新太雜太快,而且往往都是報導同一事件,所以我只有買實體報紙《Taipei Times台北時報》和固定時間瀏覽《The New York Times》網站,因為語感是要培養的,天天閱讀英文篇章,等到上考場時才能有效以最短時間理解通篇英文文章脈絡,進而爭取更多翻譯或寫作時間!

    然後單字部分我有買《研究所必考1000字》,無聊時就翻來背,我真心覺得有背這一千單字其實就蠻夠用的了~

    而針對台大考試題型有時事翻譯或名詞解釋,名詞題目各式各樣,但往往都是和當年大事相關的人事物,所以我比較有針對此部分進行猜題,舉例去年黃背心運動爆發,我就有先草擬黃背心運動的英文說明,果不其然台大英文有一題名詞解釋就有考到馬克宏,我就有把黃背心運動的準備帶入到馬克宏的說明裡面。

    【春季班】

    我從4月春季班開課就開始補習了,因為是台中人,所以每個週末為了補習就北上住青旅(我那時也立志住遍全台北青旅,我甚至還做出評比表^^其實主要是北上看戴然男神搞笑抒壓^^)然則說實在春季班課程內容主要是戴然老師會先和你聊聊傳播的基本大脈絡及背景知識,而春季班課程內容之後在秋季班正課開始後,老師都會在課堂上做更詳盡的說明,因此不用擔心沒上到春季班課程。

    而我在此時建議想考研究所的諸位考生們可利用此段時間多閱讀一下課外讀物,因為之後進入正課後,倘若你非傳播本科系學生,那麼屆時你的腦袋每次上完課都是塞滿傳播理論的狀態(套句戴然的話就是每堂課都很濃~),所以強烈建議此時是擴充課外基模(也就是你和別的考生差異性)的絕佳時機!

    【傳播理論】

    7-8月的時候將會是課程巔峰時期,因為自己並非傳播本科系學生,因此每次戴然老師上完課後,我都會立馬將當天所學整理成自己的筆記,加上我的個性有點強迫症和控制狂,我還會上網互文查資料(甚至查找論文),以樹狀圖方式及下大標題彙整此章節主要脈絡,然後據此整理成條理分明的筆記,再貼到傳播理論課本相關章節上,這樣做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花費時間,但同時優點就是之後進入考前衝刺複習的時候只要看自己手抄整理出的筆記就可以,非常一目了然,而不用在自龐雜的課本中找重點,而且互文查資料時也能擴充自己的基模,累積自己與他人相異的答題素材。

    然後除了張貼於課本上依據各章節所彙整出的小張筆記外,我自己有在獨立整理出一本我所謂「今年必考傳播理論葵花寶典」!舉例來說2018年正適逢選舉年,因此說服理論在今年考試中想必是非常重要,因此我就有特別抓出來,先下一個大標題然後再將各理論的的緣起、理論要旨等等做最一目了然及精簡的整理,例如選舉大分類中又劃分各式小標題例如說服理論、從眾相關理論、意見極化相關理論(針對公投)等等。

    【新聞學】

    其實雖然說是新聞學,但我沒特別準備,就乖乖上戴然的課而已,也沒多做什麼課外補充,因為新聞學只有台大有考,而新聞學沒有太多理論,因此除了新聞報導寫作概念比較重要外,其他多補充課外新聞相關知識或者多多培養自己對社會的批判思考,如你心目中的記者典範等等,並試者將其寫下做讀者投書反而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為台大考題很著重個人對社會的思考反動)。

    【社會學】

    其實會補社會學一方面也是考量到要報考台大,但主要還是因為我很有興趣,而且即便其他學校沒有社會學考科,但我覺得社會學是一個能與他人答題產生差異的一個關鍵之一,幾乎每個傳播理論考科都可以套用社會學觀念,我還記得我政大中英文能力第一題文言文審美考題時,我就有運用相較Durkheim的宏觀社會學角度,Weber的詮釋社會學是自微觀角度切入,從個體出發來寫「東方與西方建築美學差異」(我有點忘記題目,但大致應該是這樣),然後在寫政大國際傳播關於文化挪移(Cultural Appropriation)題目時,我也套用很多社會學的概念例如Gramsci的文化爭霸(Cultural hegemony)等等概念作說明。

    至於參考書籍除了劉意老師上課的書籍之外,我還有去圖書館借《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但這本第四版本真的神難借到,我因為不想浪費生命在等候所以我直接借第二版哈哈哈)還有非常強烈推薦可以看George Ritzer的《社會學理論》(我真的大推!他用字很淺白,而且會用簡易的例子去說明社會學理論以及脈絡梳理很詳盡,能夠幫助你更加理解社會學,因此此書之於我,宛若魚之於水那般不可或缺啊啊啊)

    【考前一個月】

    考古題考古題考古題考古題考古題狂寫考古題!!!!!然後狂背!!!!!!

    但說實在話我其實並沒有寫很多考古題,因為有很多其實是考一樣的東西,只是題目換句話說而已,所以我都挑者寫,因為要重質不重量阿~戴然老師說一天最好寫一題(我有點忘記了哈哈哈),但我那時好像總共才寫大概2、30題目,考前一個月時狂背考古題之餘我還幾乎全部重寫(即便戴然老師已經給excellemt了,但我在背的時候常常發現自己那時怎麼寫得夭壽爛,所以幾乎每題都有重寫,而且重寫之餘甚至還翻閱論文,爬找文獻探討中戴然沒教過的理論,然後套用到重寫的考古題裡,這真的很瘋,但我克制不了我查資料的慾望啊啊啊,但也因此整理出我自認最有把握的終極考古題哈哈哈哈)。

    而我說的狂背並不是指一字不漏地背好背滿,而是背到能流暢寫出的程度即可,因為上考場往往需要的是敏捷及靈活的反應,死背往往便會敗於此!

    但比較重要的還是自行猜題,因為畢竟你在考場上無法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如何下筆,因此猜題就非常重要!

    【最後心得總結】

    我覺得其實考研究所當中最至關重要的其實是「意志力」,我起先滿懷雄心壯志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沒問題,然則隨著時光推移卻逐漸懷疑自己;質疑自己何德何能與世間奮力拼搏;開始自怨自艾並且厭惡舉目厥所見,連走在路上看著那些低頭滑手機的人,竟會覺其面目猙獰,思付他們一個低頭滑手機的彈指之間,我有多少時間可以讀傳播理論、瀏覽新聞、背英文單字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樂觀然後北七北七的人,但這考試的壓力不只讓我月經半年沒來然後鬧得神經緊繃,一天只強迫自己睡4小時,多睡一點便是罪過那種程度,甚至考前一度想放棄,焦慮蔓生、滋養心魔壯大設下自我囹圄令我墜入深淵,每天都在捫心自問「我何德何能?我自命清高以為自己多有能力可以和其他人相比?」常常莫名淚就撲簌簌滑落,好似悲傷永世婆娑,都快陷入自我毀滅階段,焦慮到拔頭髮啦或突然爆哭,然後下跪和父母說抱歉我何德何能考上之類的種種荒唐事以及負面情緒我都經歷過了(我爸媽因此嚇傻,還逼我去吃香蕉皮抗憂鬱哈哈哈哈哈,我還真的吃,重點還真的有效,因為覺得很白癡哈哈哈哈)

    但是戴然老師的存在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心靈支柱,每次當他對你說你一定會上的時候,你心中其實會更懷疑自己的能耐,害怕自己讓他失望,但潛意識當中卻會為了他這句話努力奮鬥,而且真的很感謝他工作很忙還來教書,即便下課後已經面露疲憊,依然毫無怨言的接受我的連番拷問、連環轟炸問問題,戴然老師也都盡量不外顯疲憊,依然盡瘁盡責的一一解惑所有學生的問題,而且他能在最短時間內讓我這非傳播本科系的學生以聽故事的方式快速融會領悟傳播知識,這更是其專業之處,他的澤深恩重造就了國家補習班新出品的新生代女神~

    【課外讀物推薦】

    《數位麥克魯漢》、《張錦華:傳播批判理論》(這本對於有社會學基礎的人比較好懂)、《社群媒體批判理論》(這本是神作,超多理論及批判論點可以參考,這本著實改變我以往膚淺看待社會的眼光哈哈哈哈)、《大數據與未來傳播》、《社會學與台灣社會》、《數位時代》等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了。

    針對台大有看:《別對我撒謊 : 24篇撼動世界的調查報導》、《黑夜中尋找星星 : 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關鍵力量的沉淪 : 回首報禁解除二十年》、《布赫迪厄論電視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 毛翔柔-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榜首)、中正電傳所

    文 / 毛翔柔

    各位學弟妹好,我是毛翔柔,以下會提到我的個人背景、各科目安排、讀書方法以及一些想對考生說的話等,希望對你們往後準備傳播所有所幫助。

    考試結果

    師大大眾傳播所(正取1)

    中正電傳所(正取5)

    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正取15)

    台大新聞所(通過一階,二階段放棄)

    個人背景

            我本身是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現已合併為高雄科技大學)的應用外語系畢業,因為非本科系的緣故,也無任何傳播的工作經驗,毅然決然利用考試入學。所以我有補習,當然選擇的補習班就是本系所的招牌─國家補習班。

            其實我算是在畢業之後才決定要考研究所,礙於先前尚處迷茫還有一些個人因素,我跑去美國打工度假一陣子,所以無法在應屆畢業就考上。畢業之後,我一面打工賺補習費和其他雜項(?),初期都是用雲端上課。

            後來發現念書時間太少(其實是個人體力太差XD),而且我個人認為上雲端課程比較容易分心、上傳速度很慢,所以索性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準備考試。同時,也把當時三個月賺下來的錢拿來當後面去台北上課的一些零星支出費用,後期就轉為當面授課,不過只有上課的時候才會上台北。

            說了上面一大段個人經歷,其實是想鼓勵那些跟我當時一樣的迷途羔羊們,其實就算學歷、經濟或是地理條件上都不如人,仍然可以倚靠自己的自律、努力以及最重要的意志力來扭轉乾坤,所以絕對不要放棄希望!!!!!

    各科目安排

    【傳播理論/傳播科技】

            暑假開班授課的科目是傳播理論以及傳播科技,兩科都是由戴然老師授課。這個期間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在這個期間打下理論的基礎,後期真的會望塵莫及,尤其是像我一樣的非本科生。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戴然老師上課的方式十分有趣、活潑,常常講笑話緩和上課的嚴肅氣氛,也會搭配許多淺顯易懂的例子作為補充,在往後複習的時候,可以依靠這些笑話(?)和例子作為回想上課內容的記憶點。

            除此之外,這個期間比較有空,我會去圖書館把老師上課有提到的課外閱讀書籍借來看,以補充我對於該章節的理解,除了翁媽的大眾傳播理論,以下這邊是我當時有看的幾本書,推薦給大家。

    推薦書單: 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 、黑夜中尋找星星 : 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我的小革命、文化工業、認識媒體:人的延伸、童年之死、傳播批判理論

    【新聞學】

            新聞學比起傳播理論更容易理解,平常戴然老師上課很輕鬆,就像在聽奇聞軼事,相較之下需要花的時間比較少。除了讀新聞學課本以外,也要時時注意戴然傳播教室發布的文章跟其他含金量高的網路文章,這些文章我會儲存下來用word整理分類。

            每天也都會看報紙、網路媒體關注時事,並搭配我訂的雜誌。我常看的雜誌包含天下雜誌、動腦雜誌、Cheers、遠見雜誌等,所有陳列在圖書館的雜誌幾乎都會拿起來翻。

            線上的資源則有媒觀、媒改的官方網站、關建評論網、天下的獨立評論、數位時代、女人迷、端傳媒以及Medium。另外,也會參考一些學者或意見領袖,像是黃哲斌、羅世宏、陳炳宏、胡元輝、蘇蘅等人對議題的看法,以深入了解議題。

            Youtube也是另一吸收新知的好去處,像是關鍵評論網的影音版、志祺七七的時事整理、類似CNN10的頻道以及蘋果內建的podcast節目,如:劉必榮教授國際新聞專題、科技島讀、The Daily。都是善加利用通勤等零碎時間的好東西。

            以上都可以作為課外補充並且從中找到可以寫進考題的例子。

    【中文能力】

            我認為,中文能力的部分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出題邏輯,但我可以保證絕對沒有選擇題,所以日常的書寫練習非常重要。以我的角度來看,台大的中文能力其實不算難,考的不外乎是社會現象、個人經歷或一些當年重要時事,但都不是過度刁難的題目,主要是要看考生本身的論述與思辯能力。

            而政大跟師大的中文能力跟英文能力是合在一起考的,兩者比較下來,政大的考法比較出奇不意,畢竟是一所擁有多元學程的傳播老校,要求也比別人高一點吧,題目多元也意味著政大關心的議題十分廣泛,唯一的辦法只有不斷地練習反思。除此之外,自從2013到目前為止政大每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古文題(今年也在預料之內出現了呢^_^),題目會跟出現的古文密切相關,所以只要先看懂古文,後面其實就妥當了。

    【英文能力】

            各所英文的考試只要有寫過考古題,都會知道每年都會出現的就是翻譯或是一篇英文作文,而兩者皆不能一蹴可幾,需要長期練習才會提升。

    1. 翻譯

            我個人的方式是從七月開始每天閱讀兩到三篇新聞英文的文章,在不查任何單字的前提下讀懂這些文章。這樣做的目的是戒掉看到不懂的單字退縮或是害怕的感覺,同時也避免因查單字導致閱讀中斷,簡單來說就是練習讓看英文的時候就像在看中文一樣流暢,不僅有利於解讀文章也藉由文章背單字以及慣用語,如此一來真正上考場時,就不會被突如其來的生字嚇得手足無措。我自己常看的英語網站是BBC、The Guardian、New York Times(練習中翻英可參考紐時中文網)、Washington Post。

            題外話,台大的英文自2016年川普上任之後,就一直不斷以他為中心(也可說是以美國為中心)入翻譯題,比如說他就任的演說、中美貿易引發的修昔底德陷阱,一直到今年的國情咨文等,考前可以練習翻譯看看。

    1. 英文作文

            背一些同義詞、搭配語以提升英語作文的質感,同義詞可以改善重複使用一個單字的窘境,讓文章看起來不會單調無聊;而搭配詞以及連接詞就是把英文作文寫得行雲流水的方式。也就是說,盡量避免讓閱卷者在看文章時產生意興闌珊或是沒看多久就被迫停下來的那種感覺,這樣這篇文章就算是成功一半了。我個人不推薦各位背範文(除非很有把握會考),還是靈活應用會比較好。但最重要的還是每天的練習,把背下來的這些同義詞與搭配語寫進文章中,提升文章質感的同時也加深自己的記憶。

    1. 英文名詞解釋

            特別要分享一下攸關台大獨有的英文名詞解釋考題,這個部分可以從國際時事以及相關的名人下手準備,例如由考古題出現過的名詞像是 One belt one road、COP24等來延伸其他相關名詞。除此之外,國際時事的事件相關人也是常考的部分,在認識事件背景的同時,也將事件關係人一併納入準備,例如本年度最受矚目的「黃背心」,台大考題便出現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名詞解釋。

    讀書方法

    【筆記方式/終極筆記】

            就如同前面說的,理論基礎很重要所以需要記很熟,但是我念書如果不動筆就很容易忘記。因為如此,在課程結束之後,我就手抄一次整本講義的重點摘要。我認為「講義」是以「老師的邏輯」來設計的,那麼「手做筆記」就必須以「自己的邏輯」來做,這邊說自己的邏輯意思是用自己容易背起來的方式分類、連結,從而將自己的記憶力發揮到極致。

            而終極筆記的部分,我採取「主題式」分類的方式,將資訊分門別類變成「直播政治」、「公民新聞」、「VR新聞」、「假新聞」等來幫助記憶。比如說,大主題為「假新聞」,子題就會有假新聞的定義、可運用於假新聞的理論、假新聞的案例、假新聞的防治方式,而防治方式又會細分為法制面、科技面、媒體面以及閱聽人的面向一一分析,以此類推整理所摘錄的資訊。

    【讀書會】

            戴然老師會要求我們組讀書會一同努力擴增答題庫,大致上的運作就是由戴然老師出「每週一問」的題目,可能是假新聞、新科技、全球化等,我們據此題目搭配考古題來找出可以利用的答案,以便之後寫考古題。

            不過,最重要的是和讀書會相互激勵、陪伴的過程。我很幸運找到了兩個都在台中念書的讀書會成員,否則就要孤軍奮戰了(掩面)。事實上,讀書會能夠發揮的力量非常強大,不僅限於每週一問的這個環節而已。

            以我們的讀書會而言,我們在每週一問之後仍然保持高頻率的聯繫,有看到不錯的文章也會互相分享,討論各自的觀點,而這些都是考試期間所需的養分,不僅消除壓力也得到許多自己沒注意過的新知,所以其實沒有必要把讀書會的同學當作對手,把他們當作戰友合作,會更有利於考試。

    【考古題/答題技巧】

            一進入12月就是考古題的季節,這是所有上過戴然課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之所以必須練習的原因是熟悉各學校的考題方向以便猜題,其次就是找出自己的答題特色,所以無論如何,寫多寫少都務必練習。我也是透過寫考題的過程僥倖猜中幾道題目,並且發現我自己的優劣勢。

            雖然戴然在課堂上會一再強調寫越多越好的概念,不過當我寫一堆題目之後,突然發現其實重要的是能不能夠在寫的過程中,發覺自己的缺陷同時也找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在練習考古題的過程中,對自己要有一定的了解,具體地說就是找出自己答題的問題,發展自己的風格,並且舉令人耳目一新的例子作為答題佐證。以我為例,因為我的寫字速度較慢(這件事竟然是在模擬考的時候才發現QQ),無法真的像戴然老師要求的「一分一行一分鐘」,手都殘了還是完全辦不到啊(淚奔)。因此,我自己發展出一套答題技巧,就算沒寫完也可以讓老師知道我的重點,提供給那些寫字很慢的同學們,步驟如下:

    1.     overview(就是做摘要)

    2.     每段都做一個小結

    3.     最後一句要是下段要說的重點

            我不知道大家都怎麼寫,但寫字慢的這個缺陷讓我不得不這樣寫,所以我稍微說明一下為何要這樣寫。首先,在我看完題目之後,一定會先想好我的答題大綱以及細節並在第一段之中簡單扼要的說明對於議題的看法與取態。這個好處就是就算後面來不及寫完仍然可以清楚地告訴閱卷者我的意見,而且後面答題也不會因為緊張而雜亂無章,比較有邏輯;其次,在每一段做一個小結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來不及寫完那種嘎然而止的窘態,因為停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我想不止我很懊悔,老師也很OOXX吧;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下一段的重點放在前一段的最後一句,這樣寫有一點預告的概念,即便來不及寫完最後那一段也不會突兀。   

            雖說質量應並重,但是我之所以發展出這樣的答題策略意在提高答題完整性,盡量讓篇幅不要影響分數,至少不要差別人太多,所以如果有跟我一樣寫字很慢的人也許可以採納我的方法試試看。

    【時間規劃】

            時間規劃的部分,由於我跟應屆考生不一樣,一如前述,我有段時間都在打工賺錢,所以選擇在台中雲端上課,唸書的時間大概只有晚上的兩、三個小時加上假日而已。所以,「自律」跟「時間規劃」對我來說就十分重要,否則就連這些時間都成為泡影。

            初期我一定會到圖書館念,主要是因為剛剛接觸這些從前沒有基礎的理論,加上時間比較少的緣故,一定要找一個可以讓我聚精會神、極致安靜的地方來消化、理解,所以幾乎整天都花在念課本上面。

            但是後期(大約是十月開始),我每天都會依照自己規劃的進度來念書,並非要求自己一定要幾點起床、讀幾個小時的書,而是以我今天要看幾篇文章、念幾個章節、背幾個英文單字、寫幾題考古題來做標準,達成之後就會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因此,我的考生生活一如我從前的作息,也讓我感覺較為平常心。我認為,持之以恆更重要,如果一下子念書時間很長,一下很短,會導致生活作息混亂,反而容易造成心情浮躁不已。

    【應考注意事項】

            首先,如果有遠赴台北考試的考生,千萬不要住青年旅館,青旅非常吵,所以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千萬不要住青旅,才不至於隔天頭昏腦脹,這個部分完全是我個人慘痛的經驗。

            其次,考試建議使用自己慣用的筆,寫起來手感較習慣,才不會造成寫速變慢。如果有像我一樣手指無法負荷的人(尤其中指真的痛得要死),可以帶透氣膠帶,在上考場之前先纏個他五圈,可以舒緩疼痛(認真貌)。早餐更是不可忽略的一環,盡量要吃全營養系列的食物,例如蛋類食物或豆漿,盡量避開澱粉類食物,保持頭腦清晰,不會昏昏沉沉。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常心,唯有保持平常心才有可能拿出真正的實力應試。因為考題勢必不會如同自己預期一般,看到不會的題目皆屬正常,不須驚慌,冷靜下來娓娓道出自己的想法,結果一定會超乎自己預期的。

  • 王睿揚-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

    文/ 王睿揚

    【背景】

    大一是政治系,後轉入韓文系,大三到韓國交換,雖然韓文的就業市場有很大的空缺,但我其實沒有很喜歡當翻譯啊什麼的,所以大四就到媒體公司實習,因此才有考研究所的想法,然後在網美朋友媺茹的推薦下報了補習班。

    順道一題我只有一開始只有報傳理、傳科,之後加報了新聞學,沒有補任何一科英文 ;而我的目標學校是交大;我自認是個讀書不認真的人,所以其實我也沒有買任何一本課外書來看(就連翁媽的書我都沒買),唯一的教材只有戴然講義跟網路資源而已

    【網路資源】

    除了戴然傳播教室之外

    國外新聞:CNN、BBC、New York Times。

    論文: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資訊社會研究。

    英文:中英對照讀新聞、紐時賞析。

    專欄:思想坦克、Medium、關鍵新聞網。

    推甄成績】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備取二

    成績忘記了(後放棄)

    考試成績】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十

    中英文能力(78)、傳播知識(55)   

    總分(66.5)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88)、傳播英文(76)、面試(85)  

    加權總分(334)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79)、傳播英文(70)、面試(93.33) 

    加權總分(335.66)

    【備考過程】

    春季班(4-6月)

    一個禮拜一次的講座課,建立一些基模

    密集上課月(7-8月)

    一週四天的密集式上課,讓你感受補習班冷氣有多強,正好暑假也超熱,就坐在補習班裡面上課也是個省電費的方法XD

    老師上課的邏輯很清晰,跟著戴然老師的步伐認真聽課、抄筆記,沒有別的偷吃步,要抄的筆記其重要程度因人而異,我是老師在寫黑板上的必抄,老師「說」出來的重點也會抄,因為畢竟自己不是傳播科系出身的,這方面就要比別人更努力地動手寫,去理解觀念。

    但是我還是在這邊告解一下,我上課的時候還會滑手機看小說,真的超不認真的。

    課程結束(9月)

    這時候會有學長姐回來宣傳自己的所,建議大家如果對目標學校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聽聽看,甚至可以去參加活動(例如交大傳科的媒體講座、或傳播的講座);這時期的模擬考,可以看看自己暑假上課有多混,痾、是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新聞學開課(10月)

    上新聞學的這個時段,最重要的莫過於「推甄」還有「組讀會」(我很感謝我的讀書會戰友,要不是他們俊延、采霓在我參加交大傳科的講座時跟我搭話,我怕我可能根本沒有一起激勵唸書的人,大感謝!)。

    讀書會就是讀論文、找重點,其實只要照著老師「每週一問」的進度走就行了,多點論文的閱讀量其實是很不錯的,畢竟研究計畫也要閱讀大量期刊、論文,更何況以後進了研究所也是Papper看不完啊!

    對推甄的建議是,只要在校成績沒有太差、有一點自己的作品集,對研究計畫有想法真的都可以去試試看(研究計畫可以從自己的科系與傳播領域結合、與實習或工作經驗結合、或是興趣等面向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向),老師也會協助模擬面試,所以不要擔心;另外,在這個時期先把備審資料完成,明年初試後就不用很急著在一週之內完成,也有更多時間能準備口試。

    《師大大傳所推甄》

    師大面試有三個老師,一個人大概是十分鐘,前面一兩分鐘簡單自我介紹後(包含研究計畫),就開始由教授們提問:(有點忘記問什麼)

    (1) 你是韓文系為何研究計畫不是以韓國的東西為主?

    (2) 你的研究方法有錯,你是不是沒有學過社會研究法?

    (3) 對於師大大傳所的了解是什麼?

    (4) 除了師大還推哪所學校?

    考古月(11月底-12月)

    這個時候推甄放榜都已經出來了,如果沒有推甄、或是推甄成績不理想,就要把心力投注在寫考古的這個月份。我在這個時期師大是備上的,但還是每週都把考古題練習交上去。

    但其實我在前兩週有點混,就是一個禮拜只交十題而已,是之後題數才比較多;而我目標在交大,所以交大一定是十年寫好寫滿,政大是在107-103學年度的考試中挑自己想寫的,也有寫一些中山、師大以及台大「我看得順眼、覺得會考」的題目,總題數寫了80題而已。

    考古題的用意是從以前考試過的題目中,找出這個所常考怎樣的題型,並試以申論寫出自己的想法;申論題「沒有寫出來就得滿分」的技巧,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審題」,題目問什麼就答什麼,結合理論以及自己的想法作答,甚至試著自圓其說,只要合理就是答案。

    每週上課收到老師改回來的題目,看著「台政交師金榜題名」等的這些鼓勵,真的有跟老師一起並肩作戰的感覺。

    閉關月(1月到考前)

    唸書的方式,我其實蠻懶惰的。

    雖然我辭了打工回家專心備考,但我也必須說我也不算完全閉關,因為我的各種SNS還是開著、還是接收很多垃圾訊息、還是在滑IG看白癡影片、YT上的實況主精華也是天天在放,甚至邊讀書玩手機遊戲⋯⋯反正就是很鬆的狀態。

    但我可能唯一的優點就是讀書效率很高、也有高集中力,很會用塊狀時間分配自己讀書的步調:考前一個月的作息,我有強迫自己跟著考試時間讀書,從早上八點開始到下午就會稍作休息,晚上八點後就放鬆去看電視、玩電腦。

    我自己的「理論」筆記是以電子筆記Evernote整理的,放在手機裡,這樣坐車、離開書桌前、出去玩(?) 的時候就可以複習。

    手寫筆記是看新聞評論、論文資料等彙整成一張張的20孔紙裡面,這是你的精華、你的答題庫,並且分門別類:假新聞、歐盟GDPR、FB隱私權、OTT、普悠瑪災難事件等,抄一些不錯的想法、或是可用的理論概念,然後盡量能背起來是最好(我是沒背拉)。

    【考試】

    100分鐘對考生絕對是個挑戰,就算自己把答案準備得再熟,都有可能因為考前的氣氛、心理因素受到影響(我寫交大考卷第一題的時候,手真的超抖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去尋求一點心靈的平靜祥和,去廟裡拜拜之類的

    另外,「幾分寫幾行」這個概念是有十分有幫助的(但考試的時候誰會跟你算行數),可是就跟老師說的一樣,不僅只有量,也要有「質」,否則寫再多都是枉然;雖然我考試的時候,字超醜、行數也沒到,可是還是有不錯的分數,就說明寫出來的東西是有一點品質的。

    《交大傳播所》

    交大從早上考到傍晚是體力還有腦力的挑戰。

    今年的題目蠻跟著時事走的,假新聞、還有公投的,只要將理論與議題結合,大多的分數就都能拿到。

    對於今年考的第一題,就跟歷年的考題蠻像的,從眾多理論中選一個理論出來論述,當許多考生看到假新聞結合的理論可能是寫議題設定或涵化,與別人不同的是,我選的是第三人效果,這就出現了與別人不同的面向(看法、角度),就會有鑑別度的出現,同時也增加自己得分的機會。

    《交大傳科所》

    傳科所的題目也是跟著時事走,假新聞和公投,但考出了個「厭世風氣」,這個題目真的是不知道為何會出現,但是也是寫得出來,所以不會多難。

    《交大的英文》

    交大考試的英文有一說是論文摘要翻譯,只要平常有保持看英文新聞的習慣,或是能精讀一些與時事相關的New York Times的專欄,就能培養語感、抓出翻譯的重點。

    我是把過去一年中,與傳播、科技、假新聞等等相關議題的英文新聞都全部精讀,把不會的單字抄下來,然後背;但我沒試著翻譯就是了,因為韓文系或外文系的訓練,讓我對翻譯會有一些基本的常識,所以就不太擔心。

    《政大傳院》

    我對政大課程完全沒有研究,所以也沒想到他們會考有關他們行銷學程的東西,所以我真的是硬掰,導致我的傳播知識很慘。

    中英文能力反而是我好拿分的地方,也就是平常的累積,看看專欄、評論,甚至我認為要放鬆點去看一下網路小說也是很好的,增加一點敘事的靈感

    前兩題中文就是需要敘事能力,所以能寫出個故事來,分數就很高了,還好我平常有在創作,所以寫的很開心:題目是傳播媒介的作用,我是以LINE不停的訊息聲作為主題,以訊息聲為第一人稱下去寫,就有不一樣的敘事概念了。

    英文就、我其實沒有翻完最後一段,就直接自己看完大概的英文文章後,寫出大概的意思⋯⋯然後成績就被拉下來了。

    【面試】

    考完試到放榜整個大軟爛,順便找出自己的備審重新排版後就發現自己交大傳播和傳科所的初試過了,要準備口試。

    《交大傳科所》

    教授們都很好,不會有很多刁鑽的問題,但是會藉由你的自我介紹、研究計畫問,所以這些備審資料一定熟到不能再熟;面試過程蠻像在聊天的(然後就一直被旁邊計時的人響鈴),回答問題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就好,教授提問:

    (1) 中國與台灣OTT平台的各種區別?

    (2) 根據最近的新聞,中國OTT平台在台灣落地的問題,你的看法?

    (3) 針對我個人作品集,創作小說的主題、人數?

    (4) 多益英文成績與韓文成績哪個比較好?所上課程會有英文授課、也要閱讀英文資料,可以應付得來嗎?

    最後有個提問很像在問「會選傳科就讀嗎?」的問題,我認為一定要認一下教授的臉,因為我蠻幸運的,研究計畫是跟當場有位教授過去的研究相關;我也講到那位教授在研究的領域、過去研究,有很多可以讓我進入傳科所後能運用的資源。

    《交大傳播所》

    黑白臉就很分明,也就是有些問題比較刁鑽一點,但不要緊張,好好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好,提問:

    (1) 你的研究計畫跟所上的課程能有怎樣的結合?想要選擇的課程?

    (2) 為何不以韓國的東西作為研究計畫?

    (3) 英文成績如何?

    但有一個問題是:「你都已經正取政大了,為何還要來交大?」,我內心是崩潰的(之後才聽學姊說教授手上有榜單)但表面上還是誠實地回答自己的答案就好。

    【結語】

    準備考試的資料大家都差不多,寫出來的東西也都大同小異,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擁有與別人不同的觀點,寫出不同角度的論述,製造鑑別度,是可以獲得與別人不同、或更高的分數(當然前提是論述要符合題目)。

    面試時,遇到有點難以招架的問題,不要太緊張,面對教授要有條理地回答問題;並且,反應速度也要比較快一點,不要支吾結巴,這樣就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數。

    最後,我認為「了解」面試系所的課程、教授固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清楚知道學校有哪些資源,例如:面試師大時,我回答:「師大與台大、台科大結成台灣大學聯盟,有更龐大的資源,讓我在師大獲取知識之外,也可以到台大修課——」這樣的回答,就會更受到青睞喔!

    【感謝】

    能考上研究所,還正取!老實說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樣⋯⋯好的成績,當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也感謝我的父母、家人在背後支持著我,謝謝朋友能紓解我心中的不安,更重要的是謝謝戴然老師的教導,真的給了我很多傳播的知識。

    要感謝的有太多了,真的是只好對自己說聲「辛苦了」,而我也很期待進入研究所的生活,雖然會非常忙碌,但是像我這樣的跨考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能跟我原有的專業結合,我認為是選對了領域念研究所。

    希望看這篇心得的你能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然後去實踐它,因為「努力是不會背叛你的」

  • 林妤昕-考取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榜眼)

    文 / 林妤昕

    |考試成績|

    ♦ 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過一階未去面試)

    中文能力:64、新聞學:76、專業英文:65、社會學與新聞:56

    ♦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一般生 (正取18)

    中英文能力:65、傳播知識:58

    ♦ 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過一階未去面試)

    傳播理論:93、傳播英文:74

    ♦ 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過一階未去面試)

    傳播理論:76、傳播英文:68

    ♦ 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正取2

    大眾傳播理論:79、社會現象分析:83、傳播中英文能力:75

    |背景|

    我是中興中文系的學生,大學玩活動玩很兇班排沒推甄資格、沒碰英文因此英文能力退化嚴重,直到確定報考研究所才重新拾起英文。沒有任何傳播基礎,唯一的優勢大概只有寫字蠻工整跟寫申論題很會掰(中文系專長)。

    報名傳理、傳科、新聞學、英文作文;全程雲端上課。

    這邊想先跟雲端同學說,起初一定覺得自己很孤單、不知道現場同學有多強,但有問題可以隨時寄信給戴然老師、而且可以把不懂的地方重複看,備考期間我也一直覺得雲端很麻煩、很羨慕可以現場上課的同學,不過後來想想也覺得雲端課還是有它的優點,也可以撥個一兩次去現場看看!

    |準備方式|

    4-6月

    我從春季班開始上課,這段期間老師會分每個主題進行講解、介紹傳播領域的狀況,建議若是尚未了解傳播課程的同學可以趁這個時間建立一些基模,以後上課教到的時候也會更有印象!

    老師也會一直跟同學提醒英文的重要性(真的很重要),因此這段時間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背單字跟看英文文章。然後也塞了很多學分,為了讓我大四上能夠有更多時間讀書;大四上只維持一天有課。

    7-8月

    這時間傳理跟傳科都開課了,課程很緊湊,雲端的同學一定要保持一定進度盡量不要發懶,不然課積一堆會追得很辛苦!

    我的習慣是會將上課筆記抄在筆記本上,課後再謄寫至課本,有課後複習的功用。除了上課跟複習課程之外,我也在這時候準備多益讓我有目標、有規律的接觸英文;多益最終成績是845。

    八月底我做了第一次的終極筆記,雖然非必要但是我覺得整理過一次會更有印象!

    10-11月

    新聞學開課,我認為新聞學較傳理傳科易懂,但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法規部分),但因為時間比較緊迫,建議大家能上課時能記就記。

    英文作文也開課;前面有提及我是以雲端上課,就我自己的經驗,如果情況允許、建議這堂課去現場上。原因有二:一是老師上課會給同學練習的時間,但雲端上課就比較無法感受當場限時間寫作文的氛圍,幾乎都會跳過直接看後面上課的部分;二是繳交作業不方便,我的作業通常都慢現場同學快三個禮拜才會收到回覆,所以這堂課就是看大家的狀況來評估。但我很喜歡張雁老師的授課方式,能夠了解英文作文的寫作技巧(thesis statement等等),很有條理每堂課也都很有收穫。

    這期間戴然老師也開始要同學們組讀書會。我很幸運在台中有找到另外兩位戰友一起努力,後續會特別介紹讀書會的運作。

    另外我也報名了台電考試當作練筆,是測試讀書狀況的好方法!

    12月

    我覺得考古題月是最重要的一個月,起初我聽學長姐分享寫了接近一百題,因此下定決心目標也往一百題邁進。剛開始寫會超級不順手,第一個禮拜我一整天都在寫考古題結果也只有13題,很崩潰痛苦想說一百題是什麼鬼;但後來真的會愈寫愈順手,最終共寫了91題。

    我寫考古題的方式是從最新的題目挑著寫回去,不重要或是覺得不會再出現的就不用練了,因為想要每一句都鞭辟入裡,所以每題會參考幾篇論文或文章再下筆(總而言之善用Google),那陣子就是靠著戴然老師的評語和鼓勵活下去(很愛誇飾)。另外我也有聽學長姊的建議練習公費留考以及讀書會的猜題。

    這時候陸續會有學長姊的輔導課,政大的學長姐回來我有特地跑到台北上課,因為除了他們的分享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課後可以更進一步問學長姐問題、以及看他們如何寫考古題以及整理終極筆記。

    1月

    最後衝刺月,起初是整理自己的終極筆記,每個人的終極筆記作法都有所不同,所以僅供參考!我很瘋狂地做了一本屬於自己的講義,把之前讀書會每周一問、看過的文章、寫過的考古題用主題分門別類,用打字把所有整理好的答案放在一起。

    這時候會舉行第二次的模擬考,雖然我當下有寫完(有去台北考試)但覺得跟寫考古題的答案落差很大、想要考試的時候能夠每一句跟轉折都很精準,因此我後來背考古題的時候以整段一字不漏地背(但真的很花時間,所以大家可以參考就好),好處是我考試當下可以很順的寫出我想要用的例子或論述。

    戴然老師出的兩次模擬考我也重新限時間寫了數次,直到自己覺得質、量、速度跟字的工整程度達到一定水準。

    這段時間是心理折磨比較多,建議大家適時放鬆、找到小娛樂讓自己喘口氣,我都靠看敏潤來治癒我的身心。

    |科目準備|

    一、傳理 / 傳科

    傳理跟著戴然老師不會有問題!但一定要多看論文或學者觀點,能夠有一套自己考試論述的方法,與其他考生建立差異性。

    除了課本之外,我另外閱讀了《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社群媒體批判理論》、《廢墟少年》、《媒體失效的年代》、《後真相年代》。我常閱覽網站有: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以及看Medium上的文章(Medium真的大力推用力推)

    經典的理論要非常熟,然後也可以特別準備幾個自己覺得很好用的理論,像我很愛用馴化理論、ELM、接收分析跟符號消費,考試看到不熟悉的題目就可以先從自己拿手的理論下去切。傳科我個人讀得很辛苦(衛星什麼的...),但因為我交大也是報考傳理,因此有些部分也不太考,只有最後寫考古題時把重要的章節再拿起來啃。

    二、新聞學

    我原本沒有要報考台大(但我媽都覺得我補了就考一考,雖然考一整天很累但當天缺考人數高達19人就慶幸自己有來,畢竟有一間是一間XD)新聞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追蹤時事,把臉書不必要的粉專都退讚、讓自己臉書版面充滿有意義的文章(?)今年發生超級多事(也可能是我以前孤陋寡聞),包括公投、選舉、假新聞、婚姻平權、金馬獎、普悠瑪事件、黃背心、中美貿易、GDPR等等等等,除了關心時事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去看各意見領袖的觀點、試著融入自己的想法,才算是真的有準備到。

    1、我常看的網站有:數位時代、動腦、天下雜誌、端傳媒、新頭殼、報導者、關鍵評論網、地球圖擊隊、轉角國際、女人迷

    2、意見領袖有:黃哲斌、管中祥、李雪莉、蘇蘅老師與陳炳宏老師的所有文章

    歷年來新聞學考很多口袋名單,我準備了:紀錄片x2、書x2、記者x2、媒體監督的組織、調查性報導國內國外各一、假新聞例子國內國外各一、VR新聞、遊戲式新聞、研究計畫(新聞科技、社群媒體、新聞生態)、社企型媒體、獨立媒體。

    今年台大新聞學沒有考口袋名單,但在中文能力考了自己的媒體使用經驗,因此還是要好好準備。我自己的習慣是會把所有突然想到或老師建議要準備的口袋名單、要看的文章用便條紙記錄下來貼在書桌前,有完成的就劃掉它,這樣可以避免小腦袋忘東忘西。

    三、中英文能力

    英文真的是我最怕的一科,當時偷偷去看按讚戴然老師文章的同學的臉書,看到又是外文系心都涼一半,一直沉淪在英文很差的事情上。所以我的英文準備方法可能適合覺得自己英文不太好的人。英文的部分我主要為背單字、看文章、練翻譯以及英文作文口袋名單。

    1、單字部分:

    我從四月開始背一本小小的研究所必考1000字,並持續複習大約來回背了五六遍。事實證明裡面的單字很常出現在考題裡!另外,我也將傳理講義所有出現的英文名詞都背下來。

    2、翻譯部分:

    我下了最多的功夫就是在翻譯,今年考試政大交大英文也都考了全翻譯。起初以中時英文對照與紐時下去翻、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摘要(但只翻了半年份因為覺得太難了寫不下去),後期則是看覺得值得練習的論文摘要來翻。我自己翻譯的方法是: 了解句子意思後用自己的話翻出來(不要按單字順序翻不然會很不像中文)、遇到專有名詞或是不會的詞,猜意思或是跳過,盡量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表達。從十一月開始基本上保持每天至少練一篇翻譯的頻率。我到後期感覺英文程度有比較提升才開始限時寫,我認為限時是必要的,因為我政大英文真的是飆著寫完的(翻得不好,但至少沒有空白)。

    3、英文作文部分:

    英文作文我先自己出了幾個猜題,如:「敘述你這次關心的公投議題並抒發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要念研究所?想學到什麼?」、「面對假新聞如何應對?」、「你認為什麼議題影響未來最深?」 然後請我台大外文的朋友幫我修改(在這邊先跪謝她),在她幫我修改與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更好的用字和使用方法,接著把它們全部背起來。雖然今年考作文的學校不多,但台大的英文我就有應用到公投的猜題,算是很幸運。

    四、中文能力的部分

    完全無法預測,政大今年考了文言文和中西方藝術觀點,我整個愣住約五分鐘才下筆。我沒什麼準備,只有練習戴然老師要求改寫的新聞寫作,因此平時的文筆能力還是很重要!

    五、社會學

    我沒補社會學,因為如前面所提我原本沒要報考台大的關係。不過因為去年政大中文能力偷渡社會學,所以我有上考猜班。(發現社會學很有趣~~)另外讀了《見樹又見林》、《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精簡版》(這本推推推)。今年台大並沒有考很深的社會學,反而用一些傳理的觀點也能寫出東西,所以大家不用太害怕(但我還是考很低啦不過也沒被刷掉)!以上是我沒補社會學的準備方法。

    六、讀書會

    特別拿一區塊來說讀書會是因為我真的受之於此太多~~雖然很多人說讀書會非必要,但備考期間我自己最大的收穫來自於讀書會,無論是課業上或是心靈上的幫助。(感謝老天爺眷顧讓我們相遇),我們讀書會在台中,共三位同學,有報考的學校皆正取或是通過一階筆試沒去面試;另外師大成績分別為正一、正二及正四,因此我想應該有值得學弟妹參考的地方!前提是讀書會彼此絕對不能藏私、真的是願意彼此進步分享的關係。

    1、每周一問:

    因為我們讀書會只有三個人,算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們每次的主題都蒐集了十五篇附近的論文、一人看五篇做摘要,就是盡力能看多少讀多少。

    2、時事整理:

    我們一起共用了一份Google文件,把所有自己有注意到的時事用月份分類列了一份清單;接著我們又約出來花了一天又一個晚上的時間討論、把時事試著用理論解釋或分析,打成一份極度好用的筆記。另外我們也在審視每一個主題的時候互相分享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看到的文章或觀點,會發現大家注意的角度真的很不一樣!

    3、猜題:

    我們在考古題截止的最後一星期,猜了將近30題,然後拼命寫努力寫趕在最後截止時間給戴然老師批改。我覺得猜題真的幫助很大~

    4、英文:

    為了台大的英文名詞解釋一起製作了一份文件,大約猜了50個名詞互相去找解釋。

    |最後的小喃|

    政大的題目很靈活,我考完的時候覺得未來一片黑暗、真的完蛋,還爆哭了好幾天。放榜結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所以大家還是要保持希望,努力會有回報的!

    考研究所真的是需要決心的一段路程,尤其非本科系跨考全部重新學習真的需要勇氣,覺得痛苦時想想自己當初報考的初心,再來一步一腳印相信自己,一定會有好結果的!知道一定有人比我更努力一百倍,但我自認在決定考研之後的每個階段我都盡力做到最好,讓自己不要後悔就足夠了!祝福各位學弟妹也有好的結果~~

  • 潘君綺-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推甄師大大傳所(備上)

     

    文 / 潘君綺  

    背景: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推甄:師大大眾傳播所(備上) 政大傳播(沒上)

    考試: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正取20) 交大傳播所、傳科所(過一階)

    政大: 中英文能力:57、傳播知識:64

    交大傳科: 傳播理論:68、英文:59

    交大傳播: 傳播理論:70、英文:67

    【準備歷程】

    從8月才開始補習,所以進度已經大概慢了一個月,傳科跟傳理都是用雲端補完課,英文跟新聞學是面授。基本上我上學期學校的課只有10學分,但我自己外務算多(畢聯會、練球),又有要準備推甄,所以扣除外務,我幾乎是狂補課(建議傳理一定要補完,我的傳科在1月初才陸陸續續補完)。

    英文還有英文作文兩個我當初在猶豫要上哪一堂,但我的英文程度不算太好(多益6、700分),所以後來還是決定上英文,因為開課較早,想說可以提前接觸英文,老師有兩本講義,一本主要是文法,一本是單字以及片語(不過我文法那本幾乎沒複習,主要都是背單字跟片語比較多)

    8-9

    狂補雲端,我是幾乎沒有時間複習的那種

    9-10

    補習、準備推甄的備審跟面試,基本上老師會在傳理跟傳科課程的課程中,不斷提醒同學可以開始準備推甄備審,以及想好研究計畫,但我補課進度稍慢,所以我是在聽完推甄講座才開始動工我的備審。

    我覺得成績有達到要求的都可以試試看推甄,有試有機會,就算沒上,考試有需要二階的還是需要用到,而且能夠提前有面試的經驗(了解各校老師專長、研究計畫基礎),這些對於考試也都很有幫助。推甄就推自己可以接受的學校,不想讀的學校就不用去推了(我自己能接受就是政師交,但交大跟政大面試撞期,最後我就報了師大跟政大兩間),戴然老師都會幫忙協助看備審以及模擬面試。

    我的第一志願是政大,推甄有報政大跟師大,但是政大連備取都沒有,所以就算師大備上,還是毅然決然踏上考試之路。

    10-11

    讀書會開始進行,我的讀書會只有兩個人,另外一個剛好跟我同系,所以其實滿方便討論的,不過兩個人就會比較吃力(一人看兩篇論文這樣),進度可以自己做調整,我覺得讀書會的目的就是開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基模了,老師每週都會有主題,大家就盡可能地去找資料,都會是之後開始寫考古題可以用的題材,因為現在不做,寫考古題還是要做一樣的事。

    11-12

    開始狂寫考古題,前面有提到我自己外務比較忙,所以給自己設定每週10題,不過後來寫下來,我才寫了50題上下而已(算很少),第一週一定會不知道怎麼下手,但是要告訴自己寫了就對了,先下手才有後續調整的空間,我挑政交兩間學校寫,差不多寫8年左右(不過還是會挑選題目,或是挑其他學校不錯的題目),寫到後來其實會覺得心很累,因為會覺得寫得差不多了。

    寫的狀況不要太離譜,應該都會有A+,這段時間主要還是狂找資料(論文、政大新聞學期刊),找差異性,練手感、架構還有論述。建議一定要寫考古題,因為就是練看到題目的反應,或是針對某一類型用的理論,這時候找資料翻講義的過程會不知不覺記下來(不過這時候我都還沒能好好地複習整本講義),所以其實是在寫考古題的過程中,把理論的人跟內容以及發展有印象。

    寫完考古題後,其實會很焦慮,因為接下來你只剩一個月,最折磨人的是你不知道其他人讀的進度以及準備的方向跟讀書方法正不正確,不像國高中你還可以有考卷題目測驗自己目前讀的程度,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下去。我覺得可以問考上的學長姐的經驗(像是英文的準備方法),再來就是可以有一個時常討論的夥伴(可以是讀書會的人),不管是線上或是講電話,可以討論題目,彼此督促進度,抒發讀書的苦悶,競爭與合作的關係。

    寫完考古題,戴然老師會舉辦第二次模擬考,強烈建議大家去考,會反映出你練習完考古題的反應程度,試著在時間內寫完(不要讓正式考試變成是第一次,這時候挫折比到考場崩潰好)

    PS.我那時候只有第一週老師評語是若有此程度,台政研究所金榜題名,其他老師都只有寫質量兼優之類的然後"祝金榜題名",其實那時候很心碎跟焦慮,會讓我覺得自己寫很爛哈哈 雖然我9成都是A+)

    1-2

    最後衝刺的一個月,這是我放下所有事物,完整專心讀書的一個月,不過中間有出國玩了五天(我也是百般不願意,還帶書出國加減讀),過年也是除了必要跟親戚吃飯的時間,就是讀書。這段時間我認為要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有些人完全閉關,關掉社群媒體之類的),我自己是沒關,就是吃飯跟晚上睡覺前會滑手機。

    每日讀書作息就是8:30起床,我會睡1-2小時的午覺,晚上12:00睡覺,大概每天會花至少8小時讀書。

    因為之前沒時間完整複習跟作筆記,所以這段時間才真正整理自己的終極筆記,我的進度很趕,所以有充足時間準備的人可以在10月那時候就開始整理了,不過這時候整理的好處是因為有考古題的經歷,你會知道重點在哪。筆記的部分傳理大概是每一章針對理論作整理,傳科我就挑重點做而已,新聞學也是幾乎每一章都有整理。另外我還分主題整理(像是社群媒體、政治選舉、AI、直播、OTT、假新聞)列出會用到的理論論述,搭配一些時事。每天會看網路新聞,增加對時事的敏感度,把認同的學者的話抄下來。還有瀏覽數位時代的網站,裡面有很多新科技的運用跟發展,很好拿來做答題的例子,也讓教授知道你知道目前的趨勢(這段時間我是邊寫邊背,最後兩個禮拜才真正開始背)。

    另外,學長姐輔導課的講義以及戴然兩次的模擬考題目可以重點看一下,我覺得猜題猜很準,我最後還有把戴然的模擬考題自己當作考試,練習計時內寫到一定的量。

    英文準備的方法,背凌晨英文的單字片語,還有自由時報中英文、CNN(media tech),練習英文摘要翻譯(理論相關字彙要了解),交大政大英文考古題,每天都有看英文文章基本上閱讀真的會進步,不管是速度還是理解程度,詞彙量也會累積,我會把文章不會的單字寫下來,每天反覆背。我自己還有買一本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來看跟練習(廖柏森著),但我英文最後是沒有考到非常好,但應該有hold住分數。

    考前最後一週,不妨上各校網站看老師的專長跟近年來研究的論文主題,會比較好抓出題方向。

    【考場小叮嚀】

    <交大考試>

    1. 前一天可以先去看考場位置,避免當天時間太趕還要找教室
    2. 提早出門,不然真的會塞車
    3. 交大沒有預備鈴,一打鐘考試就是開始,所以大家就最好待離門口近一點,趕緊找到位置開始作答(交大進場像戰爭)
    4. 交大的試卷會比一般格頁紙還有補習班模擬試卷的小,所以可以注意一下篇幅,注意作答頁數順序(我交大考是翻頁的時候不小心亂凹,結果第三頁寫完只接跳到第六頁,害我要花時間謄寫回去,壓縮到作答時間)
    5. 務必看清楚題目,理解題目意思(交大傳播有一題請我們針對今年選舉公投議題說服反對者,我以為是要重新設計公投議題,所以我還自創了公投議題@@,考完想說死定了,不過幸好最後傳理成績還有70分...)
    6. 英文這次傳播跟傳科都只有考英翻中,看不懂單字還是要盡可能掰出一個有可能的意思,一定要盡可能寫完

    <政大考試>

    1. 政大教室座位滿擠的,桌子也滿小的,所以當天考試其實會有人一直掉文具(監考老師一直在幫忙撿,座位太擠還會撞到正在作答的我)
    2. 今年傳播知識第一題是針對廣告行銷寫一個研究計畫,這就很考驗平常閱讀論文的習慣還有理論的運用(看到不太會的比較有發揮空間的會嚇到,但是通常大家也都覺得難寫,所以就不用擔心,把自己讀過的會的跟終極筆記的東西寫上去,一定要寫的是有東西,要懂得自圓其說)。

    至於其他問題,我覺得沒有太刁難,都是考前有預測到的題目(我自己考試是都有寫滿整份試卷,當然回答內容要符合題目,但我覺得量也很重要,因為那會讓你看起來比別人更有想法)

     

    【推甄心得分享】

    雖然我只有備上師大,但還是希望能給學弟妹一些經驗分享

    研究計劃我覺得是最難的部分,因為我的主題也是從我大學做過的小論文再去做延伸,所以其實有點偷吃步,研究計畫可以從自己的一些經歷跟有興趣的主題,找相關的論文,想好之後跟戴然老師討論。政大的研究計劃沒有太複雜,但師大的就要有文獻探討之類的,不過多看相關論文,在面試的時候講起來會比較順。

    <師大>

    師大沒有成績限制,大家可以去試試看。有分傳播科系組跟非傳播科系組,我是非傳播科系,當天面試的老師有陳炳宏老師、蔡如音老師、蔣旭正老師。

    當初被老師點出比較大的問題是我的研究計畫參考的論文都是碩博士論文,沒有期刊論文,這個給學弟妹做一個借鑑。

    面試問題:

    1.1分鐘自我介紹

    2.針對研究計劃問研究方法及問題(大家一定要夠了解自己的研究計畫)

    3.研究對社會貢獻(實務方面)

    4.為甚麼想要研究這個主題

    5.還有報考哪些學校?課程差別

    6.個人經歷與研究計畫的關聯

    (因為我之前做過運動媒體,但研究計畫是研究戲劇,所以老師就有針對這個部分做出質疑,有點像是為甚麼想要研究這個主題的延伸,所以大家要審慎決定主題,要不就是懂得自圓其說,先想好說詞)

    不要急著回答,等老師問完問題,慢慢回答,回答也不要太過冗長,因為只有十分鐘,如果前面同學壓縮到時間,老師對你沒興趣,也可能面試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所以可以列點式回答,趕緊讓老師聽到重點,如果老師對你有興趣,外面再敲門的時候,老師還會給你一些時間問妳問題(我當初是敲第一次門就出去了,但我朋友有多留一下)

    遇到不太會的問題,先微笑,能回答就盡量回答,真的無法就適時示弱,例如:謝謝老師指教,這個部分沒有關注或注意到。

    <政大>

    政大面試有兩關,一關是個人經歷,一關是研究計畫,每關五分鐘,老師會坐ㄇ字型,輪流提問。

    個人經歷面試問題:

    1.30秒自我介紹

    2.印象最深刻的採訪經驗

    3.如果你能採訪林書豪,最想問他甚麼問題

    4.你認為運動攝影有哪些其他框架

    5.你認為運動媒體跟戲劇可以怎樣做結合

    6.你有劇本相關作品或是其他得獎作品?(因為我想讀想像、敘事與互動領域,所以老師在這部分會問比較多)

    回答的時候記得結合備審資料,圍繞在你的作品跟大學所學或是實習打工經歷,或是你有特別突出的表現記得可以在回答的時候提到

    研究計劃:

    1.修課計畫以及畢業論文的形式(是要寫論文還是影片作品呈現)

    其實那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很緊張,因為我那時候只有準備研究計畫,也就是論文的說詞,但比較尷尬的是我想讀的是想像、敘事與互動,照理其實以影片作品呈現會比較好說服老師,不過在腦袋快速運轉下,我還是決定先說有準備的研究計畫,不過最後果不其然有在這點被刁難。

    2.為甚麼想研究這個主題?(我的研究主題有提到女性主義)

    3.你說你想要以論文形式,不過你想讀的領域應該比較適合以影片作品方式呈現

    (我是有自圓其說,但感覺沒有說得很好)

    4.你有甚麼問題要問?

    老師會針對你的回答,再去追問,所以這關我有些問題有點忘記,但給之後想讀想像、敘事與互動的學弟妹經驗,就是在於畢業作品方面,可以多思考怎麼回答

    【後記】

    在知道政大推甄沒上,雖然小哭了一下,但實際上心情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雖然戴然老師總是說「推不上,也會考得上」,但其實我還是始終很抖,畢竟也是花了一段時間準備備審(那段時間沒時間補課),進度真的是慢了一大截。一直以來都與上榜無緣,所以在看到政大榜單有我後,才真的有實現目標一吐怨氣的感覺。我真的覺得自己滿幸運的,因為比別人晚補習,幾乎在匆忙中才趕完課,比起學長姐或其他同學很充足的準備,我的準備真的沒有太足夠,不過也是算盡我所能做最大努力。因為太多外務的關係,所以幾乎是戒掉綜藝節目、追劇以及看球賽的休閒娛樂,也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更懂得安排跟利用時間。當然考上之後,才真正開始,還是得繼續努力。

    很謝謝父母願意讓我花錢補習,謝謝戴然老師非常盡心盡力,不管是課程的安排還是推甄、讀書會或是考古題都給我們很好的方向一步一步建立起完整的基模,謝謝考研的好戰友們,隨時跟我討論進度以及抒發心情,有戰友一起努力真的會是前進的動力。

    期許學弟妹有個越挫越勇,堅持下去的心,因為交大的考試我實在也是很不順(前一天失眠到4點才睡著、誤解題目意思、作答區不小心沒照順序),所以那時候考完交大並沒有覺得很順,想說這樣只剩政大,政大又那麼多人考,但幸好結果是好的。讀書過程心會很累,懷疑自己,請適時的休息或是找人抒發,這樣才有力氣繼續走下去,除了事前的準備工作,考試其實也很吃當天的狀況及論述能力,這部分就是平常的累積了。

    【如果不是躺著就能贏的人,就爬起來盡全力奔跑吧!】

    願每個為未來努力的你/妳,都能有好結果~

  • 黃詩云-考取交大傳播所.中山傳管所(榜首).師大圖傳所影傳組

     

    文 / 黃詩云

    背景

    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與傳播ㄧ點關係也沒有,在校成績大概 50%左 右,(很爛)所以不考慮推甄,直接準備考試~ 而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手被玻璃劃傷以致於約 2~3 個月都靠左手寫字和做事並常來回跑醫院復健和回診。(但在寫考古題月時已康復)感謝父母衣食無虞的讓我專心準備考試並照顧我,當時學校課業只休最低 9 學分

    考取學校

    1.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正取(無排名)

    2.國立中山大學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甲組 正取

    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圖文科技傳播所 正取

    4.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英語傳播學程 過ㄧ階二階沒去

    準備過程

    【春季班】(4~6 月)

        當時是大三下,每個禮拜六晚上短短兩小時的課,這是第ㄧ次見到戴然老師本人 且感受他上課的魔力,我把他當成像傳播講座ㄧ樣,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聽完這兩 小時的課程。

    【暑期班】(7~9 月初)

        這時後就是傳理(重點科目)、傳科兩科開課的日子了,補習班人數明顯比春季班多很多,傳科我是轉雲端自己聽課,而傳理很感謝老師在上課的時後舉的例子 和笑話幫助我記憶,以便回去快速複習,但自己要在想ㄧ遍並整理。(懂的應用 和舉例),而每次坐火車回家的途中會看 BBC、CNN 為了不讓英文能力生疏或 退化,也可以看ㄧ下最近發生了什麼新聞。此外還會看ㄧ些天下雜誌、關鍵評論 網上面的文章,思考如何分析看事情的角度。而上課時老師鼓勵大家組讀書會。 最後我們這組讀書會總共 5 個人,所幸最後大家都考的很好。然而暑假我外公過 逝以及 9 月初,我手受傷所以有幾堂課缺席,不然如果沒事盡量不要不來或請假! (老師說他的課是限量而限量總是殘酷的)

    【秋季班】(10~1 月)

        這時後新聞學開課,讀書會也開始運作中,老師一週會準備ㄧ個議題、大家便開 始蒐集答題庫(找文獻、評論、投書)然後每週六上課前大家ㄧ起在咖啡廳討論。 (如:選舉、文創產業、傳播科技)。其實當初志沒在新聞所所以新聞學也是靠 課堂上記憶並無另外在複習,而當時面臨希望右手快點在寫考古題月前好,所以 時間有限也緊迫,這兩個月比較無心念書。但很謝謝讀書會成員是我的心靈支柱 也是好戰友! 而 12 月我的手也康復了,這個時後寫了共政大三年、交大中山五年、師大兩年 的考古。第ㄧ週寫總會有點卡,不過會熟能生巧的!而偶爾的放鬆過節也是可以 的,考古寫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每所出題方向不同,所以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學校 來準備。

    【考前】(1 月~2 月)

         這ㄧ次是在過年後考(除了中山是年前),這時後就是像老師說的他只能幫我們 到這了,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的很謝謝老師!接下來就是努力的背, 把考古題、還有自己準備的終極筆記背進腦袋。我的終極筆記是分主題及每個理 論的提出者、年代、發展、限制整理出來。(整理自己常用的理論)可以用 evernote 這個幫助整理,我覺得交大蠻常考功能論的,可以準備幾個放進口袋,到時後看 到題目就可以快速的反應!

     

    最後,很謝謝老師的教導,準備的過程中也不忘老師說的意志力,雖然手受傷ㄧ度有 讓我覺得可能要重考得念頭,這邊也要謝謝讀書會的ㄧ起奮鬥,每次開完會後都 很開心期待要吃什麼,謝謝他們!我覺得我能做到了,2~3 個月右手暫時不能 寫字的這情況算很糟了,但最後我做到了,相信學弟妹也可以的!

  • 陳暉-推甄台大新聞所、師大大傳所(非相關科系)(榜首)

     

    文 / 陳暉

     

    畢業學校:政大政治系

    系上畢業名次百分比:38%

    語言:TOEIC 925

    推甄學校:師大大傳所,台大新聞所

    錄取學校:師大大傳所(非傳播相關科系畢業)正取一,台大新聞所正取八

    經歷:蘋果日報專案組記者、蘋果日報動專題組記者、上海貝爾效應行銷公司項目經理、17直播新媒體部門新聞中心社群記者

    其他:2016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佳作

     

    各位會來看我心得的各位安安你們好,身為一個工作多年才來考研究所的人來說,這一切都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希望我的經驗與過程能夠減低一點你們的焦慮或是任何可能出錯的小地方。

    自傳與動機

    極度建議,若是你有許多的不同經驗或是有趣的事情可以寫,在文字敘述以前,可以做個簡單的時間年表,把該時段的代表作與職稱一並列出,讓人不用從後面的文字中找出你的特色。當然,想強調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字體、大小以及顏色來凸顯。

    台大、師大基本上都沒有字數限制,但是依照戴然老師多年的意見,自傳請控制在兩頁以內,基本上我在寫自傳的時候,就是把每個人生階段最有趣以及最有話題性的部份寫出來。大學四年一段,蘋果日報工作經驗一段,上海工作一段,17直播一段。

    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在,如果你有很多的工作經驗以及作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落落長的在文中敘述你的豐功偉業。研究所老師們的資歷與經歷已經很難超越,甚至如果你是有新聞相關領域出身,你走過的路老師都走過,與其告訴他你有多厲害,不如在裡面寫下你在這個產業所觀察到的環境以及如何影響你,最後帶上你自己的觀點,這些你所做的激發了你想繼續深造的動機。

    研究計畫

    我的研究計畫來自於我的工作經驗,想要對於新聞媒體對於社群經營的多角化,並且試圖從國外媒體的經驗借鏡與參考。

    對於我的研究計劃的部分,我在這邊不多談,因為在我的面試經驗中,老師基本上對於你為何要回歸校園這件事情比較感興趣,都沒有問起我任何有關研究計劃的部分。

    我相信戴然老師會給各位很好的建議,從你生活經驗中尋找你有興趣的主題或是領域,來發想研究計畫,是最攻不破也最讓你突出的地方。

    面試

    師大:(正取一)

    師大面試對我來說其實相當的輕鬆,因為就只有五分鐘,面對三位老師。基本上如果自我介紹準備得夠充足,當你講完大概就只剩兩分鐘被老師問。

    因為我是第一個面試,老師感覺還沒睡醒,在這裡有個小撇步,如果你有機會瞥到會是哪些老師面試,可以趕快上網查一下該老師的研究專長或是領域,用相關的話題吸引他對你產生興趣,甚至跟你聊起來。當然,切入的角度是你對該領域最近某個話題很有興趣,或是這個領域與你生活經驗中某些部分是有重疊的,講起來不會心虛,也不會被問倒。

    被問到的問題有:

    1.怎麼會想回來讀書?

    2.為什麼從上海回來了?

    3.畢業後想做什麼?

    4.台大政大都有新聞研究所你怎麼會想念師大?

    5.你覺得本所有什麼課程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的?

    台大:(正取八)

    講到台大,就是一個又哭又笑的經歷。對了台大是先個人面試再團體,個人面試的時候中文提問中文回答英文提問則是英文回答。

    在經歷師大第一順位面試之後,在台大也抽到第一個面試讓我感到命運的可怕。

    一進場面對的是所長谷玲玲老師、謝吉隆老師以及林麗雲老師。

    谷玲玲老師的問話非常犀利,例如:為什麼你當過記者了還要來讀書?你確定你還要花兩年來研究所學這些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你真的要花兩年?你想學什麼?你確定花兩年來學這些是值得的?

    當你被老師震懾住的同時,另一位林麗雲老師插進來問以英文提問,問我在17直播的經驗,如果沒有相當的熟悉程度,在這個節奏很快的問話中,很可能會答不出來。但是各位同學如果有跟戴然老師好好練習,其實這些問題其實都易如反掌,只是戴然老師總是笑笑的各位要有心理準備。

    全程五分鐘,大多數是老師提問,我個人認為沒有標準答案,倒是你不要為了迎合老師而去做回答,這樣反而會露出馬腳。有一題我印象挺深刻的,問我希望成為管理者還是記者,我回答記者,原因是因為XXXXX。事後跟同學老論,新聞所可能會比較喜歡回答管理者的人,但我有當記者的堅持與想達成的事情,因此我回答得毫不心虛,如果你是對媒體管理沒有任何概念卻硬講的話,很可能也會被老師當場問到無語。

    團體面試:

    這時候就是補習的好處了,隨便分組一抓都是戴然的學生,其實就算不是也不會怎樣。建議最好事先找組員聊聊,然後稍微討論一下等等發言順序。

    開始討論的過程中老師都不參與也不會有任何動作,建議大家在看完題目後,多想幾個面向來討論。

    當時我們組是抽到,性別平等法以及生育相關問題來做一篇報導,你回如何呈現。

    其實這個議題很大,每個人的背景造就對這個議題的了解以及涉獵程度都不同,大家可以就自己的意見發表,記得多丟出問題跟同學們討論,不要重複大家討論過的重點,可以做總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尋求補充,甚至往細節處理,沒有人是絕對正確,也沒有一個意見是絕對無用的。

    重點在這:

    對於你想考的研究所,課程地圖與各間的差異一定要了然於心。對於你自己的經驗要有信心是獨一無二的,我個人的畢業成績很不好看,甚至因為這樣不能推甄政大,但是你能把你的經歷好好整理,細細去思考裡面影響你做決定的人、事、物,轉化成你說故事的重點,你從其中學到什麼想念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先肯定你自己想要讀研究所的心態,說服自己肯定自己,然後把你的理由誠懇地跟老師講出來。

    我在面試時,老實地跟老師們說,即便我在業界打滾了幾年,但是沒有碩士學歷對於要晉升到管理層相關的能力與門檻還是有差距,因此我很需要來讀書。

    老師的問話邏輯非常嚴謹,不要欺騙老師也不要欺騙你自己,誠實的回答甚至誠實地表示自己對這塊不理解不懂,反而能讓老師更欣賞你,場面話與大話老師也看多了,這點小伎倆完全無法唬住他們。

    最後的最後想給學弟妹一些話,沒考上研究所真的沒什麼,他不是你生命的一切,學長我也是工作了四五年才來考研究所,當然能考上是很好,但請慎選你的專業以及方向,畢竟以後出社會養活你的可能是學校名稱,但真正能讓你發光發熱的卻是你所擁有的專業。

  • 邱舒恬-考取台大新聞所(榜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邱舒恬

    學弟妹好,我是邱舒恬,以下會提到我的個人狀況、讀書方法、各階段安排、一些想對考生說的話等,希望能給各位一些參考,預祝各位馬到功成。

    考試成績:         

    台大新聞研究所 正取ㄧ             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四

    中文能力:77                           中英文能力:77

    新聞學:73                              傳播知識:62

    專業英文:87

    社會學與新聞:77

    口試:88.67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過一階,二階放棄

    傳播理論:60

    傳播英文:65

    |個人狀況:優勢與劣勢|

    我是政大新聞系的學生,在校成績相當差(平均約72),因此最初想考研究所繼續進修的時候,我就相當確定自己入學的管道一定是考試而非推甄。也因為學分數相當不足的關係,在準備考試的大四上這年,我修了23學分的課,其中包括相當多個人寫作、團體專題報導等作業要求,因此我能夠讀書的時間非常稀少,且害怕自己會延畢的心理壓力也對我造成很大的負擔。

    此外,也許各位會好奇在傳播科系學習三年的我不是就學過基礎知識(例如一些大眾傳播理論、影視產業現狀等),但事實上(顆。      以上是我的劣勢,我的優勢則在於大學報的編採訓練(我認為它帶給我思辨的能力及對一些社會議題的基本認識)、對社會運動的注意(本身很有興趣)、對新聞的熱情、很容易熱血沸騰的個性(キタ━(゚∀゚)━━━━!!。

    我想說的是,不管有沒有傳播相關背景,即使你現在只是一張白紙,只要你真的對新聞傳播有興趣、有想扭轉現況的渴望,並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全力執行,你也辦得到。

    |7-8月|

    我在六月中旬才確定自己要考研究所,因此沒機會報名春季班或新聞英文。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容易分心,上雲端課程絕對會一直滑網拍看遊戲實況,所以就算來回要花100分鐘通勤我也選擇上面授,這部分建議各位在報名前就思考清楚。

    7月份我在壹電視實習,幾乎沒時間複習,有空才稍微讀點TIME。已排定要實習的同學一定要把握機會認真觀察,尤其在電視台的同學可以每天花點時間比報、觀察你覺得媒體界該改善的地方是什麼e.g.同質性高、內容破碎等,有實際在組織內觀察的經歷,對於你們日後寫考古題或寫備審都很有幫助(特別是非相關科系的同學,這是你們除了看論文外最接近新聞現場的時刻,一定要認真體驗並思考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向)。

    8月份傳播理論的教學速度更緊湊、內容也更艱深。這些知識既深又廣需要好好爬梳才能融會貫通,建議各位一定要乖乖複習不要像我一樣拖到11月底才複習完傳播理論(我的補救方法是全部重看雲端゚∀。)

    重看外,我也很認真整理筆記將內容盡量去蕪存菁到只剩核心資訊(讀透了你就能知道哪些是重點),也會不斷找各種內容進行比較e.g.耶魯學派和哥倫比亞學派的相異之處、四大批判理論的異同、他們又各自適合解釋哪種狀況。戴然老師的教學內容絕對能建立正確紮實的基礎知識,但讀書不能死讀硬記,知道自己在讀什麼、能套用到哪些現況才是最有用的

    ===接下來我會分別說明新聞學、社會學、中英文能力的準備方式===

    |新聞學|

    新聞學比傳理易懂得多,戴然老師上課很輕鬆就像在聽奇聞軼事,建議各位上課時就把重點記起來,有不會馬上問,才能花更多時間在英文和社會學的準備。重點在把近年的時事、媒體的問題、傳統與新媒體有什麼出路、怎麼面對FB與Google的商業模式等等跟上課內容結合。這部分我建議可以Follow媒觀粉專(看他們對政策及傳播媒體的檢討)、Medium上找一些好的意見領袖、找質報挑重要議題看(不只是看報導內容,也要觀察該媒體的風格、他們怎麼經營、怎麼呈現議題、跟大眾媒體的差別是什麼)每天固定看點文章,寫考古題絕對綽綽有餘。

    至於人工智慧來襲、媒體侵犯隱私權、資訊津貼、假新聞等等當然也是重點,但絕不能只是「知道」這些狀況,請盡量找出(或參考KOL的見解也可)解決方法或別的媒體怎麼做,答案才會更有建設性。

    |社會學|

    拜託各位在上古典三大家、三大理論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專心、有不懂的要馬上問!第一次接觸上述章節也許會覺得很抽象難懂,但只要掌握三大家、三大理論的精神,後續的種族、性別、教育、社會運動等內容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務必要讀熟並交叉比較三大家和三大理論e.g. Durkheim、Marx、Weber對於資本主義的看法異同之處,也要多多練習考古題讓劉意老師批改,才能抓出自己的盲點。(寫社會學考古題的方式跟寫傳理新聞學的方式不同,等等我會提到。)

    |中英文能力|

    先說中文能力,基本上已經沒學校會考字音字型了,大部分都是以當年重要議題為主,如前一屆的台灣國際處境、同婚正反方;今年的台大校長、人工智慧等,所以平時一定要有議題的敏銳度,對各種大事件要有基本認知外,也要用「媒體人」的角度去省思。我認為中文能力題其實是教授觀察你有沒有獨立思辨能力的管道,對這部分沒自信的同學建議可以多投社論(還能賺外快゚∀゚ ノ♡)培養自己敢言、說服他人的能力。

    附上我當初投的社論: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877973

    英文的部分非常重要,目標是台大的同學請一定要顧好這科。我的準備步驟是

    1. 猜題
    2. 找NY Times、TIME、Washington Post、The Economist的報導來看(後期因為TIME篇幅太長我就不看了)
    3. 找關鍵字

    如何猜題需要相當時間的培養。台大的題目很靈活,但基本上會緊扣近年台灣與國際的媒體、政治、人權、教育等大事,像是今年的M503航線(台灣與中國紛爭)、PM2.5(台灣過去一年的空污問題)、CPTPP(美國退出TPP 後以日本為首的協定,頗有跟中國RCEP打對台的意味)、Metoo(性侵性騷歧視的全球對抗運動)、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已經考過的一帶一路)。單字題部分除了PM2.5、Dunkirk、Instagram外,我的準備都算是有擦到邊。例如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其實我是猜Indo-Pacific會考,在準備這個單字的時候才順便看的,在考試時當然也有把兩者的關聯寫進去。

    CPTPP和RCEP準備的方式也跟上面差不多,重點在於準備一個議題時,要先搞懂它的全貌,接著再挑出可能成為考題的專有名詞、人名、地名,若時間允許就和其他相關事件做比較e.g.我當初也有準備台灣健保v.s. ACA v.s. BCRA。

    我到十月才開始準備英文,所以時間蠻急迫的,因此我會先擬定我想知道什麼議題的什麼方向、什麼重點,再請我的男友幫我找資訊含金量高的文章、過濾掉沒什麼內容的報導並先挑出重要段落,讓我節省了不少時間。

    翻譯的部分,我會在準備單字的時候就挑一些段落來練習翻譯以節省時間,也會另外找我覺得可能會考的文章來翻(我去年找了NY Times new publisher給讀者的一封信、Salma Hayek投書、Oprah Winfrey金鐘獎致詞等等)我有拜託一位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相關科系的朋友幫我批改,抓出我很多語句不順、子句過長的問題。如果身邊沒有精通翻譯的人可以請教,我建議可以多多利用

    1. UDN紐時賞析
    2. http://mlkj24.pixnet.net/blog(我的愛站<3)

    第一個應該是蠻多考生平常就會逛的網站,第二則是一個對經濟學人很有愛的網友所建的部落格,他翻得蠻業餘的,但很常更新量又多,建議沒有其他資源的學弟妹可以自己翻完再跟他的做比較。

    我自認我在英文單字這部分寫的答案不會和別人太重疊,且今年翻譯題比我平常練習的難度平易近人許多,因此分數還算可以看。(以上是我沒有補英文的準備方式,當初因為比較晚報名且學分數很多,覺得自己再報一科根本不會有時間複習所以選擇不補。)

    |考古題|

    12月是考古題月,請大家一定要盡可能多練考古題。寫考古題的意義在於:

    1. 抓各校出題方向、猜題
    2. 練寫字速度、腦筋反應速度

    前期戴然老師會讓大家準備每週一問,雖然最後能應用在考試的內容不多,但我覺得不斷看論文和找資料的過程能建立你對近幾年傳媒產業更清楚的認知,跟讀書會的夥伴互相激勵也能提升鬥志,所以每週一問要認真執行挑精減肥。

    我寫的題目超級少(抹臉,因為實在沒時間所以只寫了台大政大(含中文能力)各五年、交大一題、16篇的公費留考題。我覺得練習五年份足以抓出考題方向,但不足以訓練寫字速度、反應能力和寫題策略(考試時政交都沒寫完www

    我寫考古題時就下定決心要建立差異度、確認自己的想法或方向是否正確。因此我花很多時間在找資料及讓自己舉的例子與眾不同,找到好的case我才會寫進答案裡。但寫社會學考古題就不適用這種做法,因為社會學考題大多會要你先解釋理論才舉例,所以社會學考古題我一定關書寫,一邊檢查自己還有哪裡不熟一邊練速度。(我都說成這樣了如果還有人不寫考古題,I’m coming for you b*tch)

    |報考策略&考試過程|

    我的目標一直都是台大新聞研究所,政大傳院和交大傳科這兩間是我覺得如果考上,自己也會有興趣的所以才報考。其他研究所當然也很棒但和我想走的路有落差,就算考上也不會去讀,因此我覺得不如把錢省下來。也因為這樣的安排,我在考試與考試間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和沈澱(交政隔兩天、政台大隔三天)。

    考交大政大時,因為不熟悉考場規則、太緊張眼睛脫窗等因素,我都沒有完成考題,傳播知識則是看錯題目寫到試卷不夠用www。提醒學弟妹一定要事先搞清楚各試場的規則並仔細看完題目,才能發揮最好的表現

    |備審資料&口試|

    我等到台大放榜後才開始寫自傳以及把以前寫過的報導作品整理出來。我效率太差所以來不及把備審寄給戴然老師QQ,但我建議一定要參加模擬面試!學長姐問得問題都很犀利能把你的弱點找出來,也會跟你介紹面試規則讓你不會在口試當天搞不清楚狀況。

    我遇到的口試委員分別是謝吉隆教授、張錦華教授及林麗雲教授。三位教授都非常和善可愛,整個口試過程都和我有說有笑且會用眼神鼓勵我。謝吉隆教授問我英文題時因為沒聽清楚,張錦華教授和林麗雲教授還搶著跟我解釋他的意思xddd讓我覺得相當放鬆。以下列出我還記得的問題

    Q1.自我介紹(基本上講到他們有興趣的點他們就會打斷)

    Q2.你說你覺得台灣新聞媒體在國際新聞上表現不足,請問你覺得哪裡需要改進

       以及你認為要怎麼改進

    Q3.你以後會想去新媒體還是去大眾媒體工作

    Q4.妳覺得大眾媒體的主管會接受你改善新聞品質的建議嗎

    Q5. I can see you’re well prepared, why do you still want to join NTU and study?

    Q6. You mentioned that you’ve attended our VR360 presentation, what kind of issue  

       would you want to produce and practice the VR360 technology?

    Q7.你說你有參加野火陣線,可以介紹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社團嗎

    我大約被問了10題左右,中英文各半。我提到去年有參加VR360成果發表會的時候三位教授都一直點頭,後續的問題也多與VR360有關。我認為面試不難,重點是要展現出你具備什麼能力、你想學什麼能力、你為了目標做了哪些努力這三大要點。作品也非必要,像我們這組因為前面有delay,一進去教授就說不好意思沒時間看作品了,所以沒作品的學弟妹千萬不要因此對自己沒信心。

    團體面試部分,我們抽到的題目大概是「你是校內學生媒體,請問發生花蓮震災的當下妳會選擇要/不要去採訪」。我們這組的其他夥伴有成大外文、輔大新聞、清大外文的同學,剛開始大家都比較僵一點,所以我就擔任引導討論和總結的角色,先說一點自己的看法再que其他人發言,討論過程算是蠻有模有樣且每個人發言量算相當平均,最後我們這組共三人正取一人備取。

    |心情&感謝|

    我想,會選擇考試而非推甄的學弟妹中一定有一部份的人跟我一樣,到大四還要修20幾學分的課或是忙團體作業。如前面所提,我的讀書時間非常非常少,在考試前的每一天我都過著被自己設定的進度追著跑的日子,若是稍微不專心個十分鐘、花太多時間找英文報導……都會讓我陷入自我厭惡的憂鬱循環裡。我會想自己怎麼這麼廢這麼不認真、別人讀書的時間是我的四五倍我怎麼可能拼得過別人、自己是不是沒資格說想要上台大、都念本科系了模擬考還考成這樣然後考前兩三個月天天失眠(無限loop

    如果你也會這樣,請試著不要給自己那麼多壓力,真的壓力很大請和好朋友聊一聊(真的狀況很糟也可以找我)、想一想自己的初衷是什麼。在這邊推薦一部影集:Newsroom,如果你讀得心很累、找不到熱情,請聽聽第一季第一集Charlie對Will說的那番話:

    「You know what Kiddo.」

    「In the old days of about ten minutes ago, we did the news well.」

    「You know how?」

    We just decided to.

  • 盧柏亦-考取台大新聞所(榜眼)

    文 / 盧柏亦   (本文嘗試提供欲報考台大新聞所的人實用的資訊)

    筆者背景:台大法律,只有報考台大新聞所,一開始就放棄推甄,有補習

    在開始準備考試之前,我先去看了YouTube裡閱部客、艾爾文等說書頻道,裏頭會簡明介紹一些書的要旨,不乏有關於學習效率的內容,稍微看一看,大概就會知道讀書方法的最新研究,並從中揀選適合自己的。若你的英文不錯,也可以看看crash course頻道裡的study skill單元或是Thomas Frank這個頻道。

    補習時,只有補傳科、傳理、新聞學三科,新聞英文和選考的法律與新聞是靠自己念。暑假時教傳科、傳理,基本上,我是戴然老師教到哪、就做筆記到哪打進電腦裡,之後的其他科目也是如此。例如新聞英文整理一百頁左右;而法律與新聞則是將蕭文生的「傳播法之基礎理論與實務」和Alan Davidson的「social media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law」兩本書打成摘要筆記。

    在整理新聞方面,office 的OneNote還滿好用的,可以分門別類,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馬上就可以上手。「戴然傳播教室」這個粉專上分享的新聞必看,但同時仍應廣博涉獵其他的報導和評論。例如,從10月到12月,我每個禮拜約有兩到三天的時間去圖書館看天下、商周等有的沒的雜誌,背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數據,在考場的相關問題上直接引用。

    在新聞英文上,我幾乎只看BBC和The Guardian,他們將事情的脈絡爬梳的很清楚。並強烈建議尤其是鄰近考試的前兩個月左右(約12月、1月),即使打算斷訊閉關,仍要繼續接觸時事英文,因為很可能出英文的名詞解釋。否則像我完全斷訊,考前一個月發生的M503航路事件,於考試時的名詞解釋直接空白。

    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可以準備的口袋名單至少有:兩個獨立媒體(其利基市場、敘事文體等介紹)、兩部紀錄片、兩本新聞相關書籍、記者典範、研究計畫、媒體監督單位、兩個調查性的深度報導等等。

    因為是報考台大新聞所,所以會期待你關注台大相關新聞。例如不管是中文能力第一題或是口試時的團體面試,我都遇到台大校長遴選的相關問題。中文能力第二題,則可能跟〈中國新歌聲〉在台大惹起的風波有關。

    口試基本上不用太擔心,是在我考上後教授跟我說的,大家的面試成績基本上都差不多,重點仍是筆試。而面試基本的問題無非就是:為何想讀台大新聞所?如何運用你原本的專業在新聞報導上?讀新聞所後,你具體想做些什麼?心中有無典範記者?

    2/6考完,過了約兩個月後的今天(4/4),我針對中文能力、新聞學、法律與新聞三科再寫了一次107年台大新聞所的題目,雖已記憶模糊,但應該還有一點參考價值,如果你有需要,我會傳給戴然老師,你再跟他拿。

    (或是如果你認識我,可以直接跟我要,甚至中文能力、新聞英文、法律與新聞的筆記也都可以給你。但是傳科、傳理、新聞學三科的筆記,既不會給、也不會賣,因為無意造成市場替代效果)

    如果你打算報考台大新聞所,廣博的知識汲取很重要。在此祝福你能夠順利考上~

     

    107台大新聞所考古題擬答

    中文能力

    1.台大校長的角色責任與社會意義

       台大校長的遴選事件起源於前校長的假論文爭議,我們可以引以為鑑來定義台大校長的責任與意義。

       首先,假論文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來自於校方對教授的要求過高。例如要求台大醫師的學術成就和教學品質必須兼顧,要求須具備國內領先的卓越表現及國際聲譽的高標準檢視,使的教授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升等困難重重,自然有人選擇鋌而走險。高芷華醫生這樣不願同流合汙的人就說:離開台大,是我唯一能走的路。

        因此,台大校長的角色是像社會期待與教授們間的協調者一樣的存在。台大作為台灣首府,自然背負著相對應的社會期待和責任。然而,規劃美好願景藍圖的同時,也必須同時顧及實際情況。與時俱進的調整,而非僵固的訂定陳義過高的目標要求大家必須達成。台大校長即應一肩扛起這樣協調者的角色,方能帶領眾人追求卓越。另外,前校長的假論文事件,也讓人憂心,為何台灣醫界除了發生集體的論文造假案外,只生產出許多不痛不癢無法賣錢的專利藥品?問題即在於,因為沒有人需要對決策的結果負責。台大勢必背負著社會期待,然而前校長的假論文事件將會動搖國外對於本土博士們的學術成果真偽的信心。特別是在這個時候,台大校長更應該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應該對許許多多的學術計畫的負責人課以責任,方不致使人心存僥倖與投機,從而更有機會產出高品質的學術成果,也才能彰顯台大校長作為一位舵手,帶領台大這艘巨輪,航向卓越的社會意義。

    2.警民衝突

       警方與社會運動者,應該是處於共生合作而非對立的關係。在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社會中,警方的存在,是用來服侍民主政治的存續。有限政府的理想並非空談,夜警國家的錦衣衛式的恐怖統治應成歷史。在如今這個民主法治的社會,警方是與民眾站在一起,維持著社會治安,確保著社會共存共榮的存在。

        然而在民主社會,法律的僵固與保守並不總是令人滿意。當立法機構無法回應人民的期待時,人民的發聲管道有限,話語權不若利益把持者強大,此時只能藉由社會運動抗爭的形式爭取媒體版面的注意。正是因為有反動的力量,才能持續推動社會進步。警察和社運人士都是為了要讓民主政治蓬勃發展而存在。社運人士依法集會遊行,警方依法維持秩序避免踰矩暴動。他們的目標一致,從而應將之視為社會進步的共同推動者。

        群眾運動場合的警民衝突應將之視為一種民主失靈的態樣。本該合作的雙方竟演變成敵對的姿態。一方面,民眾將對當權者的不信任投射至警方身上,因而將之視為權威的象徵,認為要反抗其管制以彰顯自己的訴求;另一方面,警方不再將集會遊行的群眾視為公民,相反的,將之視為暴民,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已逾越了社會共同生活能夠相互容忍的界線,有違社會秩序維護法等法規的精神,欲除之而後快。民主的社會應容忍各種悅耳的雜音,但它不應該變成械鬥或是流血衝突。警民衝突是民主的不幸,是一種民主的失靈。

    3.人工智慧對記者影響的有趣面向

        早在2014年,美聯社的記者即利用人工智慧Wordsmith撰寫新聞。而後,除了客觀新聞外,記者也開始運用AI的輔助寫深度報導。運用AI,記者寫的新聞至少有以下幾種優點:挖掘背後隱藏的事實而非僅僅解釋事件、反映普遍民意而非菁英取向、不會因截稿而流於浮泛而零碎、增加新聞可靠性、擺脫消息來源的控制、糾正錯誤觀念或刻板印象、發揮監督政府的功能等等。記者寫的新聞會因此更精準、更能發揮社會影響力。

         然而,我認為人工智慧對於記者影響最有趣的面向,莫過於slash記者(互動記者)的出現。首先,我們應該將AI視為輔助而非取代人類工作的角色。正是因為數位時代的來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諸如互動記者等新興的職業類別出現。再者,互動記者也預示著未來的記者不能再只是採訪寫作的專家,他必須同時具備新聞專業與科技領域的背景知識。想在科技浪潮下生存,記者不能只是記者,他也要是熟練操作機械、科技產品的能人巧匠。最後,互動記者的出現,也代表著科技無法取代人的重要性。互動記者作為中間人,搭建起專職記者和工程師間的溝通橋樑,人作為人的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因此而被彰顯出來。機器無法理解人複雜的情感,也無法建立與人之間有效的社會連帶關係。當科技使我們在人際相處上變得木訥而冷漠時,更應該有人適時跳出,重新凸顯身為人的價值。互動記者除了具有多重領域的知識背景外,也作為記者與工程師間的溝通渠道,在數位洪流裡,他的出現甚為有趣卻也有其重要意義。

    4.記者本人現身報導的優缺點。你贊成與否

    ​   我認為記者記者本人的現身報導,其優點即是反於客觀的純淨式報導,而能為閱聽人構連出一個有意義的社會圖像。所謂的客觀報導,即是報導的內容是公開的或相互主觀的,而可觀察或可查證,尤其是利用科學方法,不受個人事務或私人事務的影響,不受個人感情或偏見的歪曲。然而,這樣的報導方式逃避了記者該履行的社會責任,維護既得利益,記者只是記錄,所報導的事實只出現事實呈現效果,而無法藉由事件構聯,為社會型塑出具有意義的符像世界。相反的,記者本身現身報導,將事件與個人本身的經驗作連結,從其個人的視角出發,可以減少主流媒體宰制者的符號壟斷並重新分配符號的權力資源,並進而為讀者提供一套有意義的事件構聯。

       其缺點,如同報紙的記者署名制一般,容易造成記者大頭症。記者的角色主要是用來監督政府,他應與民眾利益同在,而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所應做好的本分。然而,若記者流於傲慢,獨尊自己的觀點,除了讓多元的聲音遭受低度呈現的命運外,同時也將使記者自身逐漸背離民意。新聞工作者作為第四權監督的角色,其本質上並不具有強而有力的民主正當性,若又因記者大頭症而流而恣意妄為,將不符社會期待而應重新檢討。 

       記者現身報導雖有其缺點,但總的而言,我仍贊成這種報導形式。主流媒體的意見過於強勢,設定了我們的議題認知,使多元的聲音銷聲匿跡。記者本人現身報導本身就可以視為是一種多元聲音,新聞與其客觀、不如多元,當閱聽人看完報導時,不應該只是獲得單一且表面零碎的資訊,而應該是由另類或特定的視角,搭建起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新聞學

    1.用傳播理論解釋同溫層現象、舉例。記者如何不受同溫層影響?

       同溫層現象可以用使用與滿足理論良好的解釋。有研究指出,即使沒有演算法的存在,人們瀏覽的網頁仍只有其偏好的特定幾個,瀏覽的頁面也通常只是開頭的前面幾頁。人們使用瀏覽器,滿足其獲取資訊的需求,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元,閱聽人的注意力往往只停留在某些其所關注的資訊上面。然而在演算法出現後,加深了這種同溫層的現象。人們可以輕易在網路上找到意見相類似的社群,並且在那個社群裡,不同的聲音不會有生存空間,久而久之,在同溫層的回聲室效應中,會以為自己的意見即是主流盛行意見,其他的少數見解都是異端邪說。

        其中一項顯例,即是Rohingya 人的種族清洗慘案。在緬甸,人們獲取新聞的主要管道來自於臉書,而臉書又是一個容易建立同溫層的空間。在這個佛教徒眾多的國家,本就對穆斯林不太友善,再加上同溫層效應的情緒極化了這種偏見,使得當軍隊血洗Rakhine地區時,國內的民眾口徑一致的叫好,而少有對受難者的同情。

         記者要不受同溫層影響的最好辦法,即是聆聽不同管道的多元聲音,同時履行事實查核的責任。記者不能片面的受到消息來源的控制、不能一味相信新聞組織內部的盛行意見、不能對於社群上朋友們的見解唯唯諾諾。記者必須要蒐集多種消息來源,多元呈現不同觀點,善盡查核義務力求傳真,而非待在自己的同溫層內,以管窺天。

    2.主流媒體引用網路素材作為報導的優缺點。台灣主流媒體是否應以社群媒體主動開發來自民眾的新聞?

       主流媒體引用網路素材,其優點,即是使草根的聲音被聽見。長久以來,主流的發聲渠道被菁英所把持,專家學者的意見主宰新聞版面,記者也因為新聞性的理由,多去採訪政要而非一般民眾。因此使的一般民眾長久不被新聞媒體所重視,低度呈現的後果使人民對政治冷漠。然而,當主流媒體引用網路素材時,一般民眾不再只是被動的受眾,他們同時也是被關注的對象。草根的聲音被聽見,更能蓄積來自民間的力量推動政治等改革。當人民覺得自己受到重視時,就更有機會成為一位投身公共領域的公民。另一方面,當民間的聲音被主流媒體報導時,我們終於不再覺得只有政治官僚的談話或遙遠異國所發生的事情才叫做新聞,因為新聞就發生在我們周遭。

        其缺點,即是造成民眾對主流媒體的不信任。有研究顯示,若媒體長期引用網路等外來新聞資訊作為報導內容時,將會引起民眾的反感與不信任。尤其是現在三器新聞充斥(瀏覽器、巷口監視器、行車紀錄器),眾多記者到PTT上爬文報導,新聞專業蕩然無存,沒有經過守門,彷彿只要註明消息取自網路就可以因此卸責,容易使民眾對新聞人的專業提出強烈質疑。

        社群媒體提供了一個新聞可能隨時發生的場域,這裡眾聲嘈雜且觀點多端,主流媒體當然應該至此多開發來自民眾的新聞。新聞的報導需貼近民隱民瘼,調查揭弊,為底層發聲,方能展現第四權新聞媒體人的驕傲。然而,從網路挖掘要加以報導登上版面的消息,自應經過嚴格查證與守門機制。無論消息取自何方,提供閱聽人正確的消息應是媒體人的第一要務。

     

    3.評析一個你十分關注的新聞議題的報導表現,為何關注?比較不同媒體的報導,優缺點為何?你會如何報導?

       2017年8月15日全台大停電,起因於一個中颱泥莎颱風,造成花蓮和平輸電塔倒塌等事件,甚至因此而被經濟學人雜誌報導,也因此引起我的關注。

        口口聲聲稱台灣從來不缺電的蔡政府,因為一個颱風即讓全台用電捉襟見肘,還倡導2025年以前達成全台非核家園,使我好奇媒體間會如何報導這件事。

        在主流媒體上,大多是訪問專家學者的意見,充斥對政府無能的謾罵。其優點,是使人了解問題的嚴重性,其缺點,乃是無助於解決問題。

        因此,我轉向天下、商周等雜誌,看看他們如何報導。他們對事件做了較為有系統的爬梳,使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以此與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做連結。其優點,在於使讀者明白政府政策的進程與困難,並輔以專家們意見試圖提供解方。其缺點,乃是因為牽涉較多專業的部分以及篇幅較長,一般讀者恐怕沒有耐心看完全文。

        我會期待自己的報導像是商周、天下雜誌一般,提供讀者較為清晰的事件輪廓,並於最終試圖提供問題的解方。一味地謾罵並非我理想中的報導方式,所謂的深度報導,應該要能不只是停留在事件表面,而對之進行深度剖析,但又能深入淺出,使讀者明白始末。最重要的是,記者作為社會的觀察家,不應是冷眼旁觀,更應積極涉入,訪問並陳列出不同專家們的問題解方乃是其所當為。如同天下、商周在此議題上,附理由說明:緩核而非去核才是上策!

    4.請就新聞傳播領域的個人傳記或個別媒體史書籍選擇一本,說明其中最精采的部分?對你影響最重要者為何?對你選擇新聞傳播領域或進修的影響為何?

       在個別的媒體史書籍上,我認為《媒體失效的年代》非常值得一提。此書描繪了未來三件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親身涉入的領域:與讀者的關係、報導的形式、商業模式和廣告。在過去,編輯或記者不太需要操心如何和讀者即時互動,理論上也不碰廣告業務,但現在媒體不再僅是訊息,也是直接和社群溝通的介面,而社群更是營收的主力。此書提到《紐約時報》提出的「數位第一」的定義,它是一種全方位的策略,意指優先要務在於製作最優質的數位報導,而不受傳統報紙篇幅的侷限。

        其對我的影響,在於以往我對於記者還停留在文人辦報的想像,認為媒體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知識傳遞,然而此書顛覆了我的理解,明白在未來,媒體人不僅是策展人,也必須是現場的解說員。資訊衝擊下的媒體轉型,新聞工作者便須由僵化的內容創造者和主導者中,轉型為協助他人把資訊互相分享的角色。

        此書對於我選擇新聞傳播領域進修的影響即是,不同於以往,我想成為現代意義的媒體人角色。亦即,以對話領導者自居。看完本書,會知道不應把眾人再視為眾人,而是把他們視為個人與社群,並以此理解,服務他們、和他們互動。荷蘭媒體De Correspondent 正在進行這樣的實驗,我進修新聞專業即是希望自己能扮演對話領導者這一身分。 

    法律與新聞

    1.著作權的立法目的為何?合理使用的判斷基準?古阿莫的行為能否主張合理使用而免於違法?

       著作權的立法目的即是要保護智慧財產權。它保護意見的表達,而非意見本身。除了文字之外,聲音、影像、編舞、軟體等同受著作權的保護。而想法(idea)只有在具有原創性且以某種有形的方式問世時,才可以主張著作權。

        是否為合理使用應至少有三種判斷基準。其一,是否為它的實質部分。此項判斷,是以質而非量為基準。但是一般而言,若只擷取其中一小部分,例如一部兩小時電影裡的幾十秒到一分鐘,通常不被認為是電影的實質部分。其二,用途。通常來說,為了教學等學術目的或其他公共利益的目的而為使用,會被視為合理使用。其三,客觀上的相似性及合理關聯性是否造成市場替代效果。若後出現的產品與前產品具有多處相似之處,並已侵蝕前者的商業利益時,即會被認定侵害著作權。

         古阿莫的電影評論,當然侵犯著作權而無法主張合理使用。首先,他將整部電影講述完畢,已屬侵害原創著作的實質部分。其次,他的行為並非為了教育或其他公益目的,而是為了他作為youtuber個人的商業廣告利益。其三,因為他的評論,常有網友留言:這樣我就不用進電影院看這部片了,顯然已造成了市場替代效果,侵害電影商的商業利益,應屬侵害著作權而無法主張合理使用。

    2.勞基法修一與修二有何差異?新聞記者的工作型態,在適用勞基法上有何窒礙難行之處?勞基法修二對記者的影響?試就工時、休假、加班費等面向分析。

        勞基法修一的主要內容被通稱為一例一休,意指勞工每工作七天要有一天例假日、一天休假日。例假日強制休息,休假日則可以上班,但雇主必須給予加班費。另外每月加班上限訂為46小時,加班時的工時工資做一小時算4小時、做五小時算八小時。而勞基法修二,使七休一走入歷史,勞工若休息日加班,最長可以連續上班12日;加班工時放寬,每個月最高工作54小時;輪班間隔有條件放寬至8小時;工時工資核實計算;特休假可延至次年、加班可換補休。

         勞基法的問題即在於,不分製造業和服務業,而對所有勞工一概適用相同的標準去規範。各行各業最了解自己的產業特性,然而在被勞基法束縛的情況下,新聞媒體的主管常有人表示勞動成本提高且人力調度困難。例如,遇有重大且臨時的事件、或是記者出國轉播重要國際賽事的連續週期時,若按勞基法的加班費規定,將大大增加人事成本,從而缺少機動性的調動可能。

         勞基法修二賦予工會極為吃重的角色。然而,國內30人以上企業,具有工會者僅有7%,絕大多數都未成立。工會的組織率和覆蓋率都低,新聞行業當然也不例外,使得記者沒有強大的工會做後盾,更沒有和資方對等的權力和武器。在勞基法修二的脈絡下,全世界都朝每周工時40小時邁進,但我們卻鬆綁而背道而馳。若將來記者沒有工會的支持而被雇主予取予求時,則離過勞之路不遠矣。從而,政府應積極鼓勵企業成立工會,就所有勞動條件進行勞資協商,讓雙方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團體協約,方能保護記者不至身處在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中。

    3.是否同意以上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之結論?理由?請根據現行法律、媒體自律規範以及所涉基本權利義務進行分析。

       我同意以上國是會議的結論,因為其並無過度侵害新聞媒體的言論自由。依據實務見解,新聞媒體的言論自由乃是一工具性、系統性的權利,是為服務民主政治而存在,而非個人所得主張的權利。從而,被報導的當事人的個人權利,諸如隱私、名譽、自由、人身安全等等,應該擺在優先次序應無疑義。

        在過去的報導經驗中,時不時即會看到記者跟隨警方或檢察官報導辦案經過,此即有違刑事訴訟法第245條偵查不公開及憲法第22條所保障的當事人的隱私權。媒體第四權社會公器的任務,是作為監督政府而存在,而非將被報導者的個人權利至於風險之中。媒體應當自律並具有法治精神。以往的司法相關報導,有時會看到「被告不認罪」等類似的陳述或標語,顯見新聞從業人員對於被告不自證己罪與無罪推定的法治精神有所誤解。

    然而,縱使媒體報導曾經錯誤百出,仍無礙於其揭露時弊的任務與功能。新聞自由的內涵至少應包含:採訪自由、傳遞自由、出版自由、表達自由。另外從美國的判決先例 New York Times vs. Sullivan中我們亦可以得知,為了發揮第四權監督政府的功能,應該要給予媒體從業人員的報導「呼吸空間」,不應對新聞言論做過多的箝制而引發寒蟬效應。在國是會議當中僅要求加註警語,而未過度干涉報導內容的呈現方式,應可認為是言論自由、公共利益、與當事人權益的適當調和,值得讚許,其目的乃是平衡追求新聞自由之價值及公共利益之倫理要求。

  • 陳湘瑾-考取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中正正電傳所(榜眼)

    文 / 陳湘瑾

    各位學弟妹好,我是就讀東吳大學會計系的陳湘瑾,以下是成績:

    台大新聞 正取8

    政大傳院 正取7

    師大大傳 正取6

    中正電傳 正取2

    交大傳播、傳科 有過一階、放棄口試

    【背景】

    我的狀況是大四上的時候非常忙,有重修一堂必修、還有在確定考研究所前接下的活動負責人,必須一直忙到十月底,再加上學校排名落在中後,所以放棄推甄直接準備考試,在沒有什麼退路的情況下,大四上的前半部分每天都過得很崩潰。

    但也幸好那堂必修集中在早八,所以我的起床、讀書時間還算規律的,時間被壓縮的情況下也會要求自己把握時間看書,我也知道自己是個有退路就會鬆懈的人,所以回想起來這樣的狀態或許是讓我更投入的狀況,但沒事還是別把自己逼得那麼緊啦。時程安排的部分基本上跟著戴然老師的進度走就沒有問題。

    【推薦書單】

    新聞的騷動

    資訊社會理論

    布赫迪厄論電視

    大數據與未來傳播

    社群媒體批判理論(好看,寫考題非常好用)

    媒介文化論 : 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內容簡潔、適合剛開始的時候看)

    【傳理、傳科、新聞學】

    傳理的部分只有看翁秀琪的大眾傳播理論,因為沒有什麼時間做統整,主要還是看戴然老師的講義,我的傳理翻到後來整個封面都掉了。講義上的每個理論都要知道在講什麼,重要的理論要能闔上課本完整講一遍(源起、內涵、模式等等),平常在看新聞的時候就要試著把理論的內容套進去,上課的時候把理論跟時事做聯想也會更有印象。

    傳科暑假上完後挑了重點的章節複習,之後就沒什麼碰了,會比較注重傳科所提到的台灣傳播媒體產業現狀、文創產業、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政策。

    新聞學的部分邊上課就一邊記起來,因為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複習,新聞學最後一個月跟寫考古題重疊,所以有些題目等到老師上完才開始寫,把寫題目當作複習。

    時事的補充就是不斷接觸新聞,我自己是每天早上會看公視7點的新聞,通勤上學的路上聽各種podcast節目(推薦:劉必榮教授 國際新聞專題、The Daily),到學校圖書館第一件事是去看報紙,重要的新聞或社論拍起來。戴然傳播教室跟其他網路文章則是用evernote依照主題分類儲存,先看過一遍並把文章中覺得不錯的論述畫起來,之後寫考古題跟做終極筆記的時候會更有效率。

    【社會學】

    非常推薦劉意老師的社會學,雖然只有台大還要選考,但是社會學上到的內容可以和傳播理論互相搭配,問題的切入點也更多元,在日常思考和在寫題目上都很有幫助。老師上課的內容深入淺出、講述的方式很有條理,即使過去沒有接觸過社會學也能快速進入這個領域。

    考古題的部分是每個章節上完後就可以練習,我一個禮拜大概會練習3-4題,全部課程結束之後會有模擬考,檢討考卷時老師會以社會學的角度去分析當年度的重要議題。

    【英文】

    有補張雁老師的英文新聞和英文作文。前者每周以主題的方式挑幾篇文章帶大家看,並提供該議題的補充資料,對於之後看英文新聞、找議題和整理台大的考題都滿有幫助的,但要記得上完課繼續追蹤這些議題;後者教寫作技巧、格式和一些文法,英文作文的部分除了老師出的功課,也寫政大、師大的考古題,另外自己出題,包括AI對媒體產業的影響、最近看的一本書/電影、為什麼想讀傳播研究所等等,如果沒有時間寫的話也建議找一些關鍵字背下來。

    我沒有特別背單字,但每天會看2-3則英文新聞,一到五晚上看15分鐘公視的英文新聞(youtube都會有直播)。另外看英文雜誌是挑題目看,並把文章的論述記下來。翻譯的部分,除了紐時賞析之外,紐約時報中文版的新聞是把英文版翻成中文版,並且在文末附上英文連結,所以我會把英文版翻成中文後再和他的中文文章互相對照。英文版每個月會限定閱讀篇數,但如果是用學校電腦看的話似乎就不會有這個問題XD。

    交大有考論文的翻譯,準備的方式就是多看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摘要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602466 )

    【讀書會】

    開學前後組的讀書會,我們讀書會總共5個人。在老師還沒公布每週一問的題目前,討論時事(一人舉一個時事,並從網路或報紙上搜集相關的論述)和蒐集台大的名詞解釋。考試前一個月的時候每個人再分配5個名詞解釋,加上9月開學時的就能得到滿多解釋名詞。

    之後每周一問的工作是看文獻或網路文章整理龍蝦頭,由於每個人蒐集資料的方式不太一樣,我在之後會再把每週題目的每個小題整理成一張單面A4,方便之後做終極筆記。

    【考古題】

    我一共寫了台政師交各五年的題目。雖然自認中文能力還可以,但一開始寫還是自我懷疑了,總之一開始卡卡的很正常,持續寫下去就會順了~。每個禮拜最期待的事情是拿到老師批改的考古題以及後面加油的話,會更有動力寫下去。

    我偏好的寫法是第一段會視題目以歷史事件(例如有線電視就地合法,造就百家爭鳴的局面但也同時產生許多問題)、學者觀點(例如新聞學講義上有很多人提出對於新聞的定義,就選一兩個自己喜歡的背下來)或理論內涵來破題,每題也會盡量帶入時事。不過申論題本來就是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去寫,這邊只是提出來做個參考。

    【考試】

    考試前可以去拜拜,我在一月的時候常常去附近的長慶廟,考交大前一天還有去行天宮和雙連文昌宮。心情會比較安定,真的。

    考試的那段期間天氣非常冷,所以出門一定要記得保暖避免感冒。另外,我寫字的速度慢,所以對於自己在考場上沒辦法一分一行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不過就算沒辦法寫到那麼多的行數,答案的結構還是要完整,並且做好收尾。

    還有就算前一科考不好也不要灰心,好好整理心情,掌握好下一科的分數。我當時在考完台大英文後心超冷的,因為很多題目都沒有準備到,但還是有好好的寫完最後一科社會學選考,不然怎麼對得起上的很開心的社會學~

    【台大口試】

    補習班辦的模擬口試一定要去,可以稍微熟悉面試時的進行方式,當天也不會太緊張。學長姐會提出需要修改的具體建議。今年面試的教授為張錦華老師、謝吉隆老師和林麗雲老師。

    老師們問的問題都會從資料表上問,所以這部分的準備方式只要把自己交上去的資料表看熟即可。另外面試有些問題是我覺得在準備考研究所前就應該想好的(包括為何想考、跨領域的優勢等等)。面試過程中會有一題的英文題,放輕鬆回答就好,真的講不出來老師也會叫你用中文回答。

    團體面試我很幸運地跟在補習班做模擬面試的組員同一組,所以雖然是當天早上的第一組,相較於其他組別沒有那麼多時間互相熟悉,但是討論起來都還算順利,我們這組抽到的問題是台大校長遴選的議題,需要提出彼此的想法並討論出報導方式等等。

    【結語】

    準備過程中常常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也幾度萌生放棄的想法,很感謝這一年家人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不但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也在學校課業上處處cover我。我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很享受不斷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資訊的過程,這些都會成為很好的養分,不只是在考試上,也會讓你對於社會、對於自己有更多了解。祝福各位都能考取自己的理想志願,加油!

  • 余正遠-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榜眼)

    文 / 余正遠

    【背景】

    去年從師大社科院畢業,大學時沒有修過傳播領域課程,但有相關實習經驗,畢業前夕才決定考研究所

    我從7月開始補戴然,不過一直上班到11月多才辭職成為全職考生,必須要說邊上班邊讀書真的很累,我上課時滿容易恍神的,一直處在很難專心的狀態,奉勸有經濟需求者還是兼職打工就好,不要找正職工作

    另外,有明確方向挺重要的,念起書來比較不容易心累,也能多花點心思在鍾意的學校/研究所上(例如我上了政大就沒考慮台大的面試了,因為我個人喜歡傳院多一些),一開始沒有方向也沒關係,反正讀一讀總是會有的(??)

    【補習】

    我自己不是相關科系的學生,所以決定要考的當下就報了補習班,除了唸書能有明確的架構和方向外,也能讓自己最有效率地充實基模

    我報的時候是選四個科目:傳理、傳科、新聞學和英文作文,前三者算是標準配備,另外考慮到台大的緣故,我當初一直在英作與社會學之間徘徊,幸好最後考題證明台大的社會學並沒有太刁難

    【讀書會&每週一問】

    如老師說過,讀書會絕非必要,像我就沒有參加,主要是因為上班太忙的關係,很難跟別人配合時間,不過組過讀書會的朋友跟我說,讀書會除了交流和分享,也有「心靈慰藉」的好處,能彼此加油打氣,不會覺得自己很孤單、很無助,同樣因為上班的緣故,我的每周一問準備的比較潦草,不過我有向認識的傳播所朋友借筆記,但還是吃了點虧,大概因為閱讀的文獻資料太少,我一開始寫考古題時很吃力,花了很多時間補足這一塊(也就是後來還是花很多時間準備),所以建議大家還是一步一腳印(?)跟著戴然老師的安排比較妥當

    【課外書單】

    我翻閱過不少課外書,但口袋書單主要以這三本為主:《布赫迪厄論電視》、《數內麥可魯漢》和柴靜的傳記《看見》,前兩本書有很多值得引用在考卷上的內容,麥克魯漢更是答題寶典,傳記則是建議一定要找一本來讀,剛好今年台大新聞學就考了傳記

    以下依據考科分類:

    【中英文能力】

    個人認為英文是不容忽略的一科,畢竟幾乎每個人都已經把傳理念到滾瓜爛熟了,分數上不會差太遠,這時候英文就成為拉開差距的關鍵,單字我只讀一本書,但來回讀了很多次,加上平時看英文文章的單字,也算足夠,我很慶幸自己有補英文作文,每週乖乖寫作業和額外練習,因為我除了台大外的英文都是飆著寫完的,根本沒時間檢查(這科政大、師大都是中英混考,我寫字很慢,花太多時間寫中文的題目),這時候就很吃平常的底子

    台大的英文則是考時事名詞解釋和翻譯,名詞題目包山包海,我是依據事件、協議、組織和人物這四個分類來進行地毯式的準備,台大今年雖然沒有往年難,但考得很活,連Dunkirk都考出來,幸好我考前才看過這部電影,不過我把Ivanka Trump寫成了川普的老婆......

    中文部分感覺只能自求多福,像政大雙馬先生對話那題,根本就是亂偷渡社會學(不過傳播學的東西本來就很社會學啦),這題我結合了「低端人口」等時事來寫,加上我讀過中國研究的書籍,寫了一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類的東西,才比較平穩過關(應該吧)

    【傳播知識】

    核心科目,各校名字不同,但考的是同個東西,對應到補習班就是傳理和傳科,這科我唸得很土法煉鋼,暑假上完傳理、傳科後,我每天都會念一章傳理,差不多每兩週把課本看完一次,因為這期間一直都有在關注時事、KOL和網路文章,獲取新知,所以每次讀傳理時都會有些新的想法,寫在課本上,與相關理論結合,自己另外準備的筆記(如每週一問)也很重要,畢竟課本不可能攬下所有考題範圍,且筆記也能讓答題內容更豐富,例如今年交大第一大題50%都在考「符擔性」理論,但我完全不知道「符擔性」是什麼東西......當下只能硬著頭皮亂寫,把能扯上關係的理論全扯進去了(也算是另一個體現筆記重要性的面向?),完全不抱希望,依結果來看還是有拿到一點墨水分(有過一階,但我沒有前往面試),可見不會的考題還是要盡力作答,另外,千萬不要任意忽略自以為不會考的內容,像我原本完全不在意傳播素養教育那一塊,只有整理過一次摘要就不太看了,沒想到師大開篇就考了一大題,嚇到我吃手手(後來知道師大有專攻媒體素養教育的老師,考這個理所當然,所以有空也可以關注一下各個學校老師的專長)

    【新聞學】

    這一科只有台大有,可以跟傳理交互著準備,考的內容很相似,不過台大很愛出口袋名單題,像今年就出了「十分關注的新聞議題」和「相關書籍」兩題,總共佔了50分,所以真的要好好準備口袋名單

    【社會現象分析&社會學與新聞】

    這科我是向朋友借社會學書自己讀,以及經學長推薦買了《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精簡本》(非常推薦!)

    題目方向大抵是考時事結合社會學,所以我把時事結合社會學理論一起整理成筆記,例如Seafood就可以用馬克思的宗教鴉片說、塗爾幹的宗教整合社會,以及韋伯的魅力型權威來配合理解

    上述社會學三大家的基礎理論也要熟記,基本上就可以KO台大的解N題型,對其他考科也很有幫助,例如政大中文考的雙馬先生題,以及傳知題目中跟勞權相關的「非典型雇用」(媒體產業的勞工權益也是近年值得關注的議題)

    【來個結語】

    我盡量把自己認為需要注意的寫下來了,不過可能還是有漏網之魚,畢竟已經過了一段時間。

  • 陳致芬-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陳致芬

    其實我的最終成績沒有靠前,相比很多優秀的同學還是很不足啦~但是只要能夠有一點點能夠讓大家覺得受益的東西,哪怕是一句話,也算是傳承了戴然學生的精神啦~老師的課真的專業的無話可說,所以就努力的吸取養分吧。廢話不多說啦(*/ω\*)。

    我的成績是政大(正取22)、師大備取、交大傳播備1、交大傳科備2。

    【你的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和一些生活中的小tips,但是沒想到我寫成了推廣軟文,請相信我沒有提到的商家拿過任何一塊錢!(T▽T))

    我把心態和一些我自己的學習生活小tips,放在最前面,是因為除了心態最重要之外,我覺得每個人都要自己根據經驗研究出適合自己且最有效率的不同方法,但是一些小tips可以促進其中你的心態調整。

    我是重考生,因為決定做的太晚了。真正開始上課是十二月了......已經快要到了老師安排進程中的—瘋狂寫考古題的部分了,但是家人還是鼓勵我,哪怕去試試看也好。所以我還真的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了,覺得自己真的很可笑......去考試的時候課還沒有聽完,也沒有認真唸書,加上大四的課程還沒有結束,學校的事情讓我很分心,真的就是去試水,最後只上了師大備取。然後考完試又繼續投入學校的生活,七月又繼續重新開始。

    但是現來看自己,我覺如果一始我就用盡全力,還是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的,所以哪怕間緊迫,只要你全力以赴,不管結果如何你都不會後悔的。

     第二年當然我開始認真了,重新上課。但是我也比較反對一整天都在唸書,完全沒有放鬆的學習生活。所以我在吃飯的時候還是有看綜藝啊什麼的(不建議大家這樣.....會消化不良hahahah)。或許你可以在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以後看一小集溫馨的美國喜劇,《Modern family》、《This is us》這一類不用大腦,但是會心有感觸的家庭小短劇,然後轉化成為家人對自己的期望和動力。我居然在心得推薦美劇給大家......我突然覺得這篇文章能被大家看到的概率又低了很多。(;´д`)ゞ。但是學習效率永遠比學習的時間長短重要。適當和朋友聊天或者讀書會成員聊天,也是可以很放鬆的,有時候確實講出來心裡會輕鬆很多。

      我在準備的時候,其實也出現了很多突發的狀況,人生確實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可能家庭啊~學校啊~或者是你的BF、GF甚至是朋友也會有一些事情出現,但是這個時候也要把最重要的任務做完。我是會每天列list的人,就是按照時間管理----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劃分優先順序。想必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就不多講啦。就算是最糟糕的一天,也要強迫自己把重要且緊急的事項完成。累的時候就去逛逛傳播研究所的看板,吸取學長姐的經驗和建議,你會發現越努力越幸運。

     睡眠是很重要的,戴然小帥哥推薦的sleep circle我現在還在用,這是督促自己睡覺的好辦法,不僅是考試,平時生活中也要關心自己的健康。另外,我再推薦一個APP給像我一樣自制力不強的夥伴們,Apple store裡面Forest專注森林」要花60台幣才有哦,如果是Android的話好像不付費也有辦法,但是要大家自己去看啦。這可能是大陸開發的一款軟件不過他支持很多語言,包括繁體中文(其實大陸有很多APP都很有意思,大家不要把自己只鎖在台灣,讓我們做一個優秀的國際傳播青年吧~)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樹,一旦你按照自己選定的開始種樹,就不可以離開這個界面否則小樹就會枯萎,一天下來如果你認真努力且辛苦,你就會收穫一片森林。    

    【終極筆記與傳播理論】

    在學習方法上我好像真的不怎麼優秀,但是可以想到的我還是獻醜的拿出來說說看。按照專題整理是一定的,像去年的OTT,每個考生都知道是必考題目吧,我整理了很多從產業鏈到巨頭,到比較夯的OTT劇或者電影,重要的題目終極筆記也不要簡略帶過。

    理論+例子是比較穩妥的答題辦法,理論是骨架,例子是血肉,加起來才是完整的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老師總是叫我們七八月不用背,但是要熟悉,不要背不是不用看,我發覺如果七八月的時候夠認真,後面會輕鬆很多,也會更有把握。只有先熟悉那些理論,你才能更好的整理終極筆記,更好的整理例子。如果七八月對理論十分熟悉,九、十、十一月再進一步鞏固,十二月寫考古題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可以寫著寫著就非常有感覺了,一月最重要的一個月就可以爐火純青了,再加一些終極筆記和平時累計的例子和考古題,國立大學舍你其誰?都是說起來會哭泣的經驗,我沒有按上面的時間線走,所以整理終極筆記的時候你會不斷的加很多很多東西進去,筆記也會越來越亂,甚至在一月本應該背書的階段,我還是在整理補充內容。

    我自己把理論也整理成為了終極筆記的一部分,因為就算你把例子都忘光了,但是理論也不會讓你丟分的。除了一直用你在考場會用的那支筆,試紙的話很多人找不到,其實寫考古題可以列印補習班模擬考時發下來的考卷,因為臺政考試的試紙和那個很像,只是格子會再小一點,所以你可以印在小一點的紙上或者調的緊密一點,這樣考試的時候你會有點熟悉的感覺,不會太緊張。

    另外你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我的目標就是政大,所以對於新聞忽略了很多,每個學校雖然都是傳播但是側重點是不同的,但是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要在自己最想去的學校花費最多的時間才對。

    傳播科技的話.......自己看著辦吧,方法差不多。

    【英文】

    我英文em-mm.......很差。但是你不要放棄自己啊!就算戴然老師說,現在不要在花時間在英文上面了,不如看傳播理論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放棄,但是我聽到的那一瞬間是萬念俱灰。下次見到戴然老師我一定會告訴他這件事。對於有這種困擾的小夥伴,我只能說,背單字是我考試提高了英文分數的關鍵。找一本英文單字反復背,不要背完一本再去背另外一本,對於單字能記住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等於沒背。單字書很多學長姐都給了很多本啦,其實我覺得差不多,所以選定一本開始背就好啦。我是每天背一百個單字,雖然痛不欲生,但是起作用了,相信我。

    當然寫作不能放下,中翻英也是可以去圖書館借BBC英語自己來翻譯,然後在參照書中的翻譯改正,看紐時或者CNN的話,投機取巧的辦法就是文章中的關鍵字,這樣可以看更多篇。在考試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無論是寫英語作文還是解釋名詞,沒有關鍵字都是空談。有了關鍵字那幾個單字,才能逐漸搭出你想要的句子。中翻英一定要有參照的翻譯,或者有老師幫你看,否則靠自己糾正,進步不會很快的。其實英文新聞和傳播熱點是高度相似的,平時積累就要學會轉化。其實,民視也有一個英文新聞的網站也有翻譯,內容當然是台灣的國內新聞啦,可以針對自己想知道的議題直接search,因為裡面有蠻多沒有用的新聞的。  

    另外,英文也要有終極筆記,像台大,只要你有認真在整理,其實你最少最少也可以壓到五六個題目吧,因為他的前兩道題目,涉及了非常多個議題,所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面試】(針對交大)

    雖然政大沒有面試了,台大我也沒上,但是交大面試我還是去了,也給自己一個認真考慮其它選項的機會。傳播和傳科其實我的筆試分數都不高,面試是89.5、90分這樣,所以可能面試拉高了一點分數吧。對於面試,其實學長姐問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面試,面試中一定要學會變通。研究主題我選擇的是電競遊戲,也是我喜歡的。如果可以選擇科技類的主題其實兩個系所容易通用,這樣準備一份研究計劃就好了,針對自己喜歡的主題,被問起來基自信又容易發揮。

    對於指出的問題不要緊張,態度誠懇,會改正就好了。如果問到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問題就從自己本身的經驗出發,可能談著談著就找到答案了,即使可能不是最貼切的答案,但是老師會對你的了解更多一些,印象也就越深刻。

    另外,一定要大膽。傳播面試中,因為我喜歡電競,老師就問我想要設計一款怎樣的遊戲,答畢,老師一定會很快指出不足之處,問我如何說服遊戲公司接受我的提議。這時我就將問問題的老師,假設成了暴雪遊戲公司的boss,讓老師與我置於同一場景中,就能夠比較接受我的回答啦~所以一些假設或者一些互動能夠讓老師對你印象加深,取得更高的分數。

      最後再次感謝戴然老師,有這樣的品德兼備、認真負責的老師,才能讓身處媒介亂象的時代的我們,看到台灣未來傳播的光明前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此,共勉。

  • 葉宸熙-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葉宸熙

    考試結果:

    • 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正取)
    • 台大新聞所(筆試+口試未達錄取標準)

    背景:

    • 台科大應用外語系畢
    • 主要是在準備國考(新聞行政),並有兼職教英文,報考研究所起初是為了練筆(國考、研究所出題考師基本上就是新聞傳播所的教授們),加上戴然老師也鼓勵同學同時進行,故選考台大、政大,也多一個未來規劃的選擇。

    準備過程:

    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如火如荼地準備國考,中途研所筆試的順利也為我添增不少信心,不論定位如何,就階段性的歷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上忙。

    • 8-10月:
    • 8月中才正式進入國家補習班上課(半雲端半面授),由於沒有任何傳播基礎,幾乎很多都聽不懂(尤其傳理,我討厭很抽象的東西),加上畢業後在台北補習、生活都是自給自足,身心俱疲,常常壓力大到情緒不穩定,但還是咬牙撐過了前半部的趕課陣痛期(常常8點左右聽雲端課到中午、餐後再聽課到接近傍晚,再衝去上班),因為是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要負責。
    • 11-12月:

    新聞學開課後沒多久,戴然老師啟動「每週一問」,讓同學各自組讀會蒐集論文精華和有用資料,作為答題庫,但我當時是國考邊緣人,幾乎是自己一人(中途有幾次加入了線上國考組員的共筆,且準備方向是偏向國考),相當辛苦,除了延續8-10月時的作息,下班後還要整理每週一問筆記,有時凌晨一兩點才狼狽地去洗澡,然後早上醒來繼續重播這作息。

    12月起停止每週一問、開始練考古題(我這時候全程跟著練台大、政大、和部分師大的題目)時,情況終於稍適改善,雲端課程也都追上live進度、每週練的題目,參考了自己整理的筆記和戴然講義,在在都獲得戴然的「金榜題名」鼓勵(雖然大部分的評語都是如此,但在這個崩潰的準備期間,任何溫暖鼓勵真的都很重要!);我每週考量作息時間,僅能練個6-10題,全部加總約練了40題左右,不多不少,但至少重點概念題都練到了。而且,我幾乎每天都會吃飯配新聞,國內外的都看,沒特別準備新英,但幾乎名詞解釋幾乎都寫得出來。

    • 1月-考試:

    戴然老師要求我們不要再寫題目了,專心做一件事──「背」,但我1月前半段沒有照做,我在整理幾乎模糊的傳播理論,手寫成一本活頁筆記(很多前輩早就做完了,但我時間有限,拖到當時),重建我的思路;1月下半才開始每天複習自己寫過的考古題,然後重複默練,能發現自己無中生有的行文有那些缺漏,慢慢改進;另一方面,我因為台大選考社會學,又沒補該科,所以到圖書館借閱一堆學長姊推薦的書來自己隨便惡補,自己節錄一些重點,而且社會學跟傳播批判理論很多重疊,可以偷渡著用(然後集體記憶、科層組織、霸權、意識形態、和政大的馬克思和馬雲對話就用上了)。就這樣每天努力不懈,其實也沒什麼閉關,一樣天天看新聞、上班、偶爾滑手機,心平氣和的應考。

    政大考兩科,我其實中英文最後的翻譯沒寫完,但還是考得比寫完的傳播知識還高,我推估是有寫出「獨到的看法」,且有「精闢的引註」的關係;台大方面,還記的DZ要同學不要管台大校長了,結果卻意外地考出來,外加考前出現的M503航道事件,都能寫出來,在在是我常態性看新聞的關係,社會學也算能結合傳理和我的筆記應付,整體下來我覺得比政大更有信心許多倍,但口試後拿到成績單才發現新聞學超低分(4X),至今仍然不知道寫錯什麼了,而上了政大丟了台大的結果,其實令我有點錯愕,本來以為會顛倒的,只能呼籲大家審題可能要多注意。

    • 後記:

    特別感謝戴然無微不至地照顧、鼓勵同學們,讓我這個從來不知道怎麼寫申論題的人也慢慢摸索出重點,在精神上也受到安撫;另外也感謝一位認識、已在台大新聞所的學姐的諸多建議,有認識的前輩分享真的很重要;另外也感謝貼心女友特地為我抄題,讓我考古題練習有美字當門面。

    我認為準備考試就是「態度」的問題,「確定想考」才去準備,而且準備的時候就要奮不顧身、忍住周遭親友和旁人的正負面反應,因為這是自己的考試,過程結果自己最清楚,錢和時間都花了,就不要後悔,再苦再累都要爬過去,至少會有不錯的結果;而我現在仍在爬,大家共勉之。

  • 李家愷-考取政大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榜眼) .推甄交大傳播所(備上).交大傳科所(備上)

    文 / 李家愷

    李家愷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在校成績:校排名 前24% 左右

                      總平均 88 左右

    推甄:交大傳播所(備取有上)

              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備取有上)
    考試:政大國傳(正2)

              台大新聞(沒上)

              政大傳院(沒上)

    【準備時期】

    |準備前|

            非本科系身份從來就不是我的盾牌或藉口,嚴格來說,在考研究所的這條大馬路上,一定有其他非本科系的學生在努力著,所以我提醒自己:「起跑點不同不代表終點會不同。」

            為何會報考傳播相關研究所呢?這都只能怪罪給高中時期的幼稚夢想吧!高二那年參加了「政大新聞營」,打開了我對新聞的好奇心,可惜少壯不努力,與政大的緣分暫時停在學測前。

            到了現在的大學,我仍然沒有放棄那個幼稚的夢,我選修了文學院共同開設的「新聞與傳播學程」,從最基本的開始學,培養看新聞、寫新聞的習慣,後來加入了「成大學生主播」,不僅獲得了實際採訪的機會,還嘗試播報新聞。

            在系上的課程訓練我對文字的敏感度,尤其是電影評析,讓我在文學的脈絡中找到不同身份的觀點,在大三那個惆悵未來的時期,系上的同學紛紛轉戰財經法律等科系,我決定要步上研究所之路。

            如何確定自己要讀研究所呢?那就要抱著「讀書是不歸路」的決心吧(以後要碰的論文可不是言情小說啊,是活生生數百萬字的苦海!)如過對你來說,閱讀大量資訊不是難事,研究所也肯定難不倒你!聽起來很樂觀,但樂觀的態度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在準備研究所還是開始要念研究所,樂觀很重要!

    |春季班|(幫助因人而異,對我來說滿有用的)

            由於我是個下定決心就會想辦法身體力行的人,在3月底就報名國家補習班,在玩心還沒收拾的情況下,用報名費來砥礪自己是個不錯的方式!因為幾萬塊可不是呼之即來的數目啊。

            春季班的課程比較像是導論,戴然老師會用很生活化的方式建構基本的觀念,對於非本科系的我來說,是個平易近人的教學方式。春季班的功用在於提醒大家要慢慢養成「觀看時事以及戴然傳播教室粉絲專頁」的習慣,這兩點相當重要也非常必要!!!老師的粉專根本是小型猜題班,一天整理一到兩則的新聞幫大家抓住傳播界的趨勢,所以大家不知道要怎麼整理時事,那就乖乖跟著老師的腳步吧。

    |7-8月|(暑假可以每週和戴然約會哦)

            進到正式的課程(這時候會拿到兩本厚厚的課本),就表示時候不早了。戴然老師在傳理的部分會相當仔細地講解大大小小的理論,因為每個人有興趣或是記憶的方式都不相同,所以在答題方面所選用的理論都有所不同,老師將所有理論都講過之後,大家才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理論來作答,這點讓我相當佩服老師,因為他能夠用無數個例子把整堂課上好上滿,讓你被轟炸一整晚後不虛此行,回家後會乖乖把上過的趕緊複習起來。

            傳科的部分則是偏向掌握台灣與國際的傳播脈絡,戴然老師會運用時事來講解,這堂課相較傳理來說比較輕鬆,每次上課我都會抱持著聽故事的心情,因為很多時事都會被老師講得很清楚很有記憶點,回家之後只要約略整理一下老師帶過的時事,就可以很快複習過。

            我的狀況比較特別,8月份我有在高雄的警察廣播電台實習一段時間,因此改成雲端授課,但是我在每天實習結束都會邊吃晚餐邊補帶,絕對不讓自己有偷懶的機會。(因為暑假的時候都會羨慕朋友們在世界各地旅遊,心情難免受到影響。)

    |9-10月|

            開學後因為我在台南上課,就繼續使用雲端來跟上進度,9月份是準備推甄的黃金時期,一開始我覺得自己的成績根本沒有機會可以推甄,是在戴然老師的鼓勵下才下定決心推甄的,可惜9月準備資料算是有點晚的,因為有些教授習慣花很多時間幫你撰寫推薦函,如果9月才請他們幫忙,可能會delay,建議大家不要像我一樣拖到最後才準備推甄!(我就是因為太晚問教授所以和政大推甄截止日失之交臂)

            準備推甄之餘,也不要忘了唸書,這時候大家就會紛紛在網路上(或者班上)找讀書會的夥伴,由於我在南部讀書,我的讀書會也是在南部,多虧讀書會的朋友們,互相加油互相叮嚀才能夠走到最後一哩路。

            這時候還在上傳理跟傳科,建議大家可以開始著手整理時事,像是我的整理方式是將時事分為幾個區塊,大方向是「國際/國內」,再從這兩個方向去整理政治、經濟、數位科技、社群媒體、重點人物、重大社會新聞等等。除了整理中文的時事外,我也會針對重要的人物或是名詞整理「中英文名詞解釋」,像是今年台大出了「Dunkirk」這類有點小眾的名詞就是要在平常觀看時事多加注意。

            至於英文翻譯的部分,我在學校有選修外文系的翻譯課程,複習國高中的文法基礎,讀書會的部分則每個禮拜有三次練習的機會,由每週負責的夥伴找出重要的國際時事或是學術論文摘要,大家一同在臉書社團上練習翻譯,不僅可以省去自己找文章的力氣,還能夠跟夥伴們相互校正。

    |10-12月|

            10月大概是課程的尾聲,大家也差不多在整理自己的終極筆記,我的整理方式比較混亂一點,因為我喜歡選擇自己熟悉的理論下手,像是我在耶魯學派還有哥派就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建議大家不要像我一樣只鍾愛某幾個理論,因為這樣能夠寫的面向會被限縮,而且考試的時候一定會緊張,一個不小心可能會忘記自己會的東西,所以多背幾個還是有保障的。

            為了台大新聞,我也報名了「社會學」,真心推薦劉意老師的社會學,這是我第一次覺得社會學這麼清楚好懂,社會學最注重應用,理解了理論不代表寫題目的時候可以寫得對,劉意老師會替大家解答各種可以用的例子,並且很有耐心地解釋理論的各個要素,我也因此喜歡社會學大過於傳播理論。(這句話別讓戴然聽到XD)

            10月還有各個研究所的面試,這時候很考驗人的毅力,當時我只想要在推甄的時候就上,所以我有點荒廢了課程,一心一意在準備面試,光是我的研究計劃就花了我兩個禮拜了時間,這裡要跟大家說,絕對不要因為被戴然打槍了就心灰意冷!!!研究計劃本來就是一個很玄的東西,而且教授們一定會在面試的時候吐你的槽,他們講出來的話肯定比戴然講的還要傷人,所以寧願在跟戴然討論的時候就不斷磨練,也不要進到面試場合才被欺負得一問三不知。

    11月會有一個月的時間練習考古題,這時候就是比耐力跟專注力了,我的話是練習了台政師交各5年的考古題,一開始寫的時候一定會毫無頭緒,而且理論記不熟就要一直翻課本,這是人之常情,並不是你太笨。(我一開始練習的產量是一天一題,後來一天能夠寫出4-5題)

    11月的最後一週我把時間拿來計時,因為到了真正考試的時候根本沒時間讓你思考,我會把我認為一定會再出現的題目拿出來練習,如果是一題配分25分的題目,我就會規定自己要在25-30分鐘內寫完,而且一分一行意味著一分鐘就要產出20-30個字,除了練習整理各種理論跟例子外,也要練一下寫字的速度!(這點再重要不過了!因為我就是寫字太慢所以在考傳院的時候兩個考科都沒有全部寫完,那樣會很殘念的QQQ)

    |12-1月|

            跨完年就代表剩下一個多月了,這時候也大致上知道自己推甄的結果了,一開始知道自己只有備取的時候,心情差倒根本無法專心準備其他東西,心理素質頗高的我也因為備取哭了兩天,但是眼淚的功用不是哀悼時間過很快,而是要把目光洗乾淨,好好重新振作!在整整兩天沒有看書的頹廢過後,我重新拿起改好的考古題,仔細找出自己寫的好跟壞,接著整理到我的終極筆記,讓每個理論可以用的例子越多越好。

            除了準備傳理跟傳科,最後這段時間我也練習了幾題社會學的題目,社會學著重在理論的相互比較,因此我將古典三大理論與當代三大理論的特點整理完後,透過不同的社會案例來辯證出每個派別可以切入的點。

    最後衝刺

            這時候我的手邊已經準備好所有的資料,像是「傳理終極筆記」、「傳科終極筆記」、「中英文名詞解釋」、「社會學終極筆記」以及「考古題精選句子」。最後的「考古題精選句子」其實就是把自己寫過覺得還不錯的句子找出來,並且連結到可以運用的問題或理論,這樣一來就不會浪費寫了一個月的題目了。

            我認為我算是幸運的人,原先得知自己只有備取的時候報考了5間,但是老天爺在最後一刻偏愛我那麼一點,讓我在1月的時候收到了交大傳播所與傳科碩士的入學資格,這對一個壓力山大的考生來說可以算是一份大禮,讓我能夠專心去考台政就好。

    【準備科目】

    |中/英文|

            針對台大,我有練習寫社論,也有整理某些時事在不同家報紙的觀點,因為台大的中文能力考得比較像是剖析時事,必須對重大時事或是某些國際關係有一定的觀察,在寫題目的時候才不會變得鬼打牆或是廢話連篇。

            針對政大,我準備了新聞採訪稿的模板,因為今年戴然剛好有提醒大家新聞寫作的重要,加上我本身有寫新聞稿的經驗,所以這部分算是我有準備好的。

            英文部分,我沒有特別準備什麼,因為平常有關看Advanced以及CNN的習慣,在翻譯的部分有讀書會的每週練習,單字的部分就翻了翻指考必考單字,把高中的感覺找回來。

    *推薦書籍:研究所必考1000字

    |傳理|

            這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在整理終極筆記時,使用表格來分類,像是我就會針對公民新聞,將「公民記者」、「公共新聞」等例子都蒐集好。至於講義要怎麼整理呢?我自己是用標籤來標出三顆星的重點,將三顆星整理成一份資料,兩顆星的則是補充資料,這樣一來可以大方向地整理,不會覺得毫無頭緒。

            今年普遍都喜歡考社群媒體,那就是考驗大家如何拿出壓箱寶,所以在平時關注時事的時候,盡量找一些特別的例子,越新奇的例子越不會和其他人相同。

    *推薦書籍:數位時代新文學(彭芸)、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

    |傳科|

            傳科的部分我是按照學長姐們在輔導課分享的進行整理,首先將「數位」相關的理論都整理出來,接著從Ai、行動支付等等新科技來整理,這樣一來能夠將背過的理論運用到重要的新科技上。

    *推薦書籍:數位麥克魯漢(保羅李文森)、動腦雜誌

    |社會學|

            台大的社會學是選考的部分,我自己準備的方式是跟著劉意的腳步,把每一的理論都很仔細讀過,因為我實在太愛社會學,我會整理許多社會案件來評析新聞報導如何建構閱聽人的觀點。

            建議大家可以報名參加劉意老師的考猜班(我自己是沒有報名),聽讀書會的朋友說老師會為大家整理一份所有理論的重點,因為社會學的理論實在是太瑣碎了,如果每個都要記的話可能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準備比較恰當。

    *推薦書籍: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社會學理論(蔡文輝)

     

    ►給想嘗試推甄的人►

    1.自傳

    「誠實」+「自信」=最有力的自傳。要怎麼把21年的經歷濃縮在1000自裡頭真的很難,但是自傳就是嚴禁廢話的自我介紹,教授們不想看到「我認為我是個熱愛挑戰的人」之類的冗言贅字,何不直截了當地說自己熱愛哪種挑戰,越是虛無的句子就越難懂,教授不願意花時間在猜測你是個怎樣的人。拿出你最自豪的三大特點(像是我的特點就包含「選修新聞與傳播學程」、「參加成大學生主播」及「警廣實習」),並且越接近未來想做的研究的特點,教授才會更有興趣想瞭解你哦!

    2.讀書計畫

    很多人都會上網找模板,我也不例外,大多數的模板都會建議大家分階段來寫,從「近程」、「中程」寫到「遠程」等三個階段,這個方式可以把學習的脈絡抓得很清楚,教授也可以從你的各個階段來看出你是否對他們所充滿興趣及抱負。我個人則選用「學習類別」來區分,我將未來研究所開設的課程看過一遍後,選出我想選修的課程,進一步將課程區分為四大區塊,分別是「研究基石」、「數位潮流」、「社群新知」及「國際視野」(這部分大家可以自行斟酌),目的是希望可以將這些類別與我的研究或是我未來希望從事的工作做結合,這樣一來教授在問未來規劃時能夠以課程的大綱作為輔助,思慮也會比較清楚。

    3.研究計劃

    這是讓人心最累也頭最痛的部分,針對這個部分戴然老師會建議大家到中華傳播學刊或是新聞學研究去找有興趣的研究論文,或是到國家圖書館的網站找找其他研究者所做過的論文,這樣可以幫助你先掌握「計劃」長怎樣。知道了大家的計畫怎麼寫之後,就是決定自己的「研究」,我的研究計劃是從動畫電影來剖析性別意識,原因是動畫如同卡通,是建構兒童內心對於社會的想像,而且在性別方面更是學習與模仿的最佳題材,加上我自己非常喜歡看電影(這也是因為我的本科系所訓練的習慣),建議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畢竟面試的時候教授一定會問你研究動機,講自己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比較得心應手吧。

    4.有利作品

    這部分就因人而異了,我是將我自己寫過的採訪稿以及剪輯過的新聞帶通通附上,一方面讓教授可以在面試時不無聊,另一方面我也能夠搭配那些作品來呈現自己的經歷。

    【令人又愛又恨的關卡—面試】

    ♦ 交大傳播所

            第一間面試的學校就是交大傳播所,面試的時候需要準備PPT,而且面試時間最多長達10分鐘,進到面試的小房間後,會明顯感受到教授的目光,四個教授會圍著你,當中會有一位黑臉。

            因為交大傳播所在面試以前會考一個不計分數的英文翻譯,目的是要檢視學生們的英文程度(但我認為是想要嚇嚇學生)。而教授也會在面試的最一開始詢問你認為自己在英文翻譯的表現如何,並且要你講講看自己平時怎麼累積英文實力。

            其他的問題像是「你學過哪個理論是印象最深刻的」、「你是否清楚傳播所的課程規劃?請簡單說一下你未來想要選修的課程內容」,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是先準備的,我個人的小小看法是,傳播所的教授們相當著重在「研究計劃」與未來的結合,他們會不斷問你研究計劃裡頭不足的地方,並且想知道這些部族你會怎麼解決,因此一定要對自己的研究計劃相當熟悉。

    ♦ 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交大傳科一樣可以準備PPT,但面試時間就只有5分鐘,這就考驗如何呈現最有自信的自己。傳科的教授清一色是白臉,讓人比較不會緊張(但是我在面試的開始碰上機器出問題,害我變得相當緊張)。

            教授們會先從你的所學問起,想知道自己的科系如何跟傳播接軌,像是因為我曾經做過關於同志朋友的採訪,教授就問我從這些同志文化中有沒有觀察出不一樣的觀點。再來會針對你的研究計劃來問,像是「為何會想用符號學作為研究方法的基礎呢?」這時候就一定要誠實說出自己知道的部分。最後會從你的其他經歷來問,像是實習或是活動經驗,我就被問到「警廣的環境是否有能夠改進的部分」這類的問題。

    ♦ 政大國際英文傳播學士學程

            政大國傳採取全英文面試,面試時間為10分鐘。聽到「全英文」是不是就有點腿軟了XDD我也是典型的台灣學生,只擅長聽力與閱讀,口說根本就是罩門中的罩門,但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在面試前一週瘋狂練習英文口說(推薦大家使用一些線上英文口說練習的網站),除此之外,也感謝讀書會的朋有陪我模擬面試。

            教授們會一步一步問完書審資料上的內容,像是從本科系的學習內容開始,一直問到你的研究計劃,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準備一些延伸的口袋名單,像是我的研究計劃著重在動畫電影,教授就問我「未來是否計劃要到相關的公司工作」,或者針對電影的部分問我「除了動畫電影,能不能說看看自己喜歡的台灣國片」,我認為我的考運算不錯,剛好在前一晚模擬面試時都有準備到相關的答案,才能夠不急不徐地完整講完。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

            準備考試的時候最害怕一個人奮鬥,所以讀書會是每位戰士的好選擇!!!除了好的夥伴,心靈雞湯式的加油也是不可或缺的,也許別人的加油不能幫到你的忙,但是千萬不要忘記跟自己加油!

            最後啊,還是要提醒每位戰士,當你看到這裡也代表你願意花時間瞭解怎麼準備考試,那要記得別忘記自己點開這篇文章的初衷,那就是「要考就要考上」!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成功是留給準備到最好的人。

    |歡迎你們|

            之後我會在政大出沒,如果有準備考試的問題或是需要模擬面試都可以直接寫信給我,還是你需要有人說一些心靈雞湯幫你加油,也可以來找我,我都很樂意幫助大家!

  • 謝沛旻-考取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

    文/ 謝沛旻

    回想考研的日子,往事歷歷在目,受到太多人的鼓勵與協助,以下是我個人的準備方向和心路歷程,雖然沒有說考得很好,還是希望能對未來報考傳播研究所的同學有些幫助。

    成績

    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68.00
    傳播英文:61.00
    複試口試:91.00
    加權總分:311.00

    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62.00
    傳播英文:56.00
    複試口試:88.00
    加權總分:294.00

    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備23)
    總分: 57.65
    本系所備取標準:55.25
    (線上成績單只有總分,已查無當時各科分數)

    小提醒
    當初報考,我是以交大為第一目標,所以準備方式會與考台政的考生有所不同,由於我不是本科系,因此選擇補習班為輔助,強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念,不過傳播其實範圍蠻大的,建議是有相關背景的考生比較適合(然後交大傳播所也可以只考社會學跟傳播英文,所以社會學很強的人搞不好不補習也考得上)

    4-6月(春班、新聞英文)
    這個階段算是相當的輕鬆,作為持久戰的開端,每周只有一堂戴然老師的課,這時的課是以講座的形式進行,建議從這個時候開始養成新聞時事的蒐集整理,在戴然傳播教室的粉專裡,老師會時不時發布有關傳播的重點時事,可以節錄下來,幫助自己對傳播更有概念。

    此外,強烈建議大家趁這個階段還很悠閒,把多益或其他你覺得有幫助的英文檢定考高,而且現在改制變難了,提早準備,事半功倍。基本上推甄的關鍵,除了你琳瑯滿目的作品集和無懈可擊的研究計畫,唯一能讓你贏過別人的就是英檢了(我一直打自己的臉嗚嗚),基本上英文好,考研就贏一半了,真心奉勸各位考生不要輕忽英文在考研裡面的份量。此外,我並不認為每科都要補,如果英文自己念得起來可以多留點時間自己準備。

    7-9月(暑班正課:傳理、傳科)
    這時候就開始如火如荼了,放下心中的雜念,努力為自己拼一次吧 !

    補習班的課程非常緊湊,一次都是三小時,暑假一周最多會上到四堂課(趕課的時候),建議可以的話去面授,雖然路途奔波,但課堂上大家認真的氛圍會讓你不怠惰,函授很容易分心,比較適合自制力強大的同學。

    傳理一開始比較抽象不好懂(傳播模式、敘事、框架理論等等),不要太氣餒,透過課堂慢慢去思考哪個單元是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對於10月推甄需要的研究計劃方向也會有幫助。

    傳科的話,包含傳播法規政策、傳播科技和一些電訊知識,適合搭配時事一起理解,理論讀累可以翻一下傳科,相輔相成,三小時的課不好消化,建議下課回家後適時翻看,不然累積多了會失去打開書的勇氣。

    英文方面,4-6月還沒考檢定就暑假去考吧,一開學就絕對沒有時間了,有學校的課、補習班的課還有推甄、模擬考、讀書會要忙,太晚起步只會焦頭爛額(我臉更腫了),記得學長姐回來輔導時,台大榜首學長說他暑假就是每天看紐時、背單字,所以以台大為第一志願的同學,暑假就可以開始累積英文的基模了。

    招生方面,九月會有一些學校(交、師等等)來補習班招生,可以藉此理解每間傳播系所的不同,幫助你了解到底哪間研究所真的適合你。

    此外,可以在暑假就和坐在附近的同學相互熟悉,有助於開學後尋找讀書會一起努力的戰友,不要小看讀書會成員,他們會是你相互扶持、陪你到最後的摯友。

    10-11月(推甄、新聞學、社會學、讀書會)
    10月已經開始有緊張的氣氛了,會接連遇到模擬考、推甄和成立讀書會,模擬考大家普遍分數都不高,會有點挫敗但不用太放在心上,藉此熟悉寫申論題的技巧和初步猜題方向。在這個階段我會建議大四上下學期都不要排太多課,像我是上下學期都壓最低九學分,有助於騰出時間規畫讀書進度。

    推甄我想是大家最關心的,如果成績不是太差都建議去推推看,推不上用考的也會上(老師說的^^),然而推甄就和學測申請一樣,不要忘記繼續念書,得失心不要太重,推薦信預留兩三個禮拜給系上老師寫是基本的尊重,作品集和成績證明、證書提早備份到雲端,推甄面試、考試入學口試或將來找工作都用的到,補習班會安排模擬面試、戴然老師也會幫你看研究計畫。

    只記得一項- 提早準備,就不會手忙腳亂。如果你推很多間,記得研究計畫要符合各所的需求,比如台大和交大就是兩個極端,台大很新聞、交大很科技,可以先擬出研究計畫主題就和老師討論,避免之後白做工。至於研究計畫怎麼寫可以參考補習班櫃台歷年學長姊留下來的寶貴資料,幫助自己有系統地、省時間的理出頭緒。

    此外,就算不推甄,還是建議在這個階段就先思考研究計畫或甚至擬寫出來,不然到考試入學階段,又要念書又要準備備審會很可怕。

    至於新聞學是台大的必考科目,然而其他學校並沒有,我建議還是去聽,畢竟申論題沒有標準答案,你的論點越能與別人做出區別又言之有物就是你致勝的關鍵。

    社會學的話,我要在這裡再三強調,他非常重要,回顧去年的考試,每間學校的時事題考的都很少,反而社會學考得很多,政大更直接在題目裡問如果馬克斯和馬雲在天堂相遇,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辯論,我整個嚇爛,不說我還以為我在考社會所- - 至於交大傳播所我在前面也提到,可以不考傳理選考社會學。所以以我去年完全沒有念社會學的情況下,我覺得吃了點悶虧,建議大家可以多涉略社會學的書籍,也有助於答題的豐富度。

    而讀書會的建立也意味著該涉略期刊論文了,可以上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找論文來做摘要,我們那時的做法是利用上課前的空檔約在咖啡廳互相分享摘要,也順便訓練了統整和口說能力,我很幸運找到非常優秀的夥伴,互相砥礪相互打氣,最終大家都考得相當不錯 !

    最後提點大家,從這個階段開始,什麼事都要主動一點,各研究所開始釋出推甄簡章,不要忘了記下所有和自己有關的訊息,報名什麼時候截止、一式三份什麼時候繳交、口試需不需要做簡報,這些都不會有人提醒你,自己要去注意,到了考試入學還是一樣的模式循環,不要大意錯過時辰。

    12月考古題月
    到這個階段,表示推甄於你無緣了,但不用太傷心,大部分的考生都會跟你一起奮戰到最後,從這個階段開始,你會開始寫考古題,畢竟是申論題,一開始會非常痛苦,可能一天只寫得出一題都很正常,但還是要強迫自己寫,和讀書會成員一起訂目標,比較理想的題數是一周10-15題,等到後面累積起一大份就會很有成就感也更有信心。其實不管你寫幾題,戴然老師都會幫你改,改到紅筆沒水好幾隻,老師都這麼拼命了,我們怎麼能不認真呢?

    想考台政的考生,基本上就是台政考古題十年份,做考古題不只是練手速,更是抓考試方向,其實寫久了真的可以理出脈絡,直接命中考題都有可能。我個人是寫了兩間交大各十年份+師大五年+政大五年,提供參考。另外也可以配合時事自己創題,培養抓題的感覺。寫題目的時候試著每次都套不同的理論,一方面複習傳理一方面加強組織能力,寫到後來一看到題目就可以直覺反應出要用什麼理論。

    備審資料在這個階段建議先完成,以免打亂閉關期的節奏。

    1月閉關期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絕對的孤寂,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上你的忙,聽到戴然老師說: 老師只能幫你到這了,接下來要靠你自己了! 覺得老師真是辛苦了,既感動又不捨。接著,你會開始懷疑人生覺得自己可能會全部落榜,這些心情轉折都很正常,至少我是這麼徬徨,但已經走到這一步就要努力走完。

    我選擇家裡大樓附設的閱覽室,每天花至少八小時念書,將考古題分類(科技類、名詞解釋類、理論類等等),全部背起來。每天早上我會先看一篇英文新聞和英文論文摘要然後翻譯,再開始單元式複習傳播理論,理論的熟度要做到看到理論,就可以說出提出者、提出年代、理論核心概念、相關議題和運用於現代有何不足之處。

    筆記部份,我選擇的方法是用電子筆記,把補充資料打上雲端,這樣不管用手機還是電腦都可以隨時打開筆記閱讀,我覺得很方便。再者,寫考古題必須開始限時,訓練自己控時與答題速度,寧可篇幅短一點也不要沒寫完,然後政大的考卷只有98行,喜歡寫好寫滿的考生要注意試卷篇幅。

    真的念不下去的時候,我會把我整理的時事拿來翻成英文,心想搞不好會矇到中翻英,結果真的猜到客家法修法,蠻開心的;或者,休息的時候,我會講傳播時事給我的家人聽,和他們應答,其實講得出完整的架構,寫就不會有問題了。

    口袋名單

    <獨立媒體>
    上下游新聞市集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紀錄片>
    不老騎士
    無米樂

    <傳播書目>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媒體亂象)
    人類大命運: 從智人到神人(演算法)

    推薦追蹤
    1. 戴然傳播教室
    2. 數位時代 (大推 趨勢都在這)
    3.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4.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每天都有四大報可以看)
    5. 地球圖輯隊 情報總部
    6.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7. Tech Insider (練習英文)
    8. Axios (練習英文)

    從今天開始,把不需要的追蹤全都退掉,把這些設為搶先看,你會發現你的FB截然不同,乾淨舒適有充滿生命力^^

    推薦英文網站
    1. 聯合報紐時賞析
    2. 自由時報中英文對照讀新聞

    筆試
    筆試大概最擔心的就是看到不會的題目和寫不完,像去年師大的英文題目是請你論述”斜槓青年”以及看法,整整50分,然後無知如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斜槓青年(然後考完就一直在書店看到斜槓青年),還是埋頭硬寫,結果出來中英文能力還是有七十幾分; 還有交大考了傳播的負擔性,也是聞所未聞,寫完整個萬念俱灰了無生趣,但還是很幸運的進了二階,所以看到不會的題目不要放棄,你不會一定全部人都不會(喂),要對自己寫的東西有信心,篇幅夠老師至少能給你墨水分。寫不完的問題就是一定對錶算一題只能寫到幾點幾分,不要一直拖下去就不會悲劇。

    口試(推甄、考試後口試皆適用)
    到了考試階段的口試,就剩台大跟兩間交大了,由於我沒有報台大,只能跟大家分享交大的口試。

    從前置作業開始說明,兩間都需要簡報,簡報原則上不要超過十頁,要注意簡報只是輔助,上面不要有太多字,另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控時,傳播所沒有響鈴但傳科所有,記得不要被嚇到。研究所官網上都會說明一個人面試幾分鐘,自傳+研究計畫3分鐘OR自傳+研究計畫+讀書計畫2分鐘等等,上面說幾分鐘就是幾分鐘,我的作法是練熟之後,一天至少計時10遍,練到分秒不差,不要忘記你會緊張,要練到跟本能反應一樣才能應付突發狀況,等你夠熟之後,列好問題集,就開始煩所有你可以煩的人,舉凡男友、同學、家人都可以,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問問題。

    還有一個大重點,你自己沒有信心的東西不要放進備審資料裡面,比如你英檢很爛就不要把證書放進去,這樣被問的時候你還可以說現在正努力得準備之類的,班排名很差就省略不放、研究計畫沒有參考很多資料就不要放一大堆,切記,只要你放了就有可能會被問出來,自己要知道怎麼圓。然後補習班的模擬口試建議要去,像我沒去就在真正口試遇到一些狀況,只能靈機應變。

    以下是口試被問到的問題還有老師的狀況
    基本上兩間都沒有黑臉,只有一直吃水果跟翻備審不看你的老師,其實有時候你的回答雖然沒有錯,但不是老師想聽的,你就要思考怎麼回答會更好。

    1. 研究方法是哪裡學來的呢 ?
    那時我心想,總不能說是補習班老師教的,我就說我自己有上碩博士論文網站上了解過,又問了很多學長姊才慢慢理出一點頭緒。

    2. 你的研究計畫很創新,但是會有一點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有社會學的理論來做你的研究計畫 ?
    關於社會學,僅有在通識的時候涉略過,所以理論方面理解得還不夠成熟,但我知道傳播所有豐富的資源能讓我弭補大學時期的不足,所以若有幸能錄取貴校,我相信在撰寫研究計畫的深度廣度一定能更臻至完美。

    3. 你是學法文的,那你英文怎麼樣呢,你也知道Paper不可能是法文的
    目前正努力的考取英檢當中,平時也常做論文摘要的翻譯練習,所以我想對於Paper的掌握度我是有的。

    4. 兩間都上的話,你會選擇哪一間 ? (必問)
    5. 通識成績為何這麼高 ?
    6. 連續來兩年傳科講座,為何這麼有毅力 ?

    其他有些問題是問我研究計畫的細節就不多提,對於口試,一開始自我練習會很卡,也會擔心的睡不著,畢竟一次面對這麼多教授,但越練習會越有信心,要記得告訴自己,都到二階了,勝利已經握一半了,你絕對做得到的 !!

    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考研是一場持久戰,達到階段性目標就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放鬆一下吃個甜點,都是可以的,雖然很孤單,但要想著有老師和戰友的陪伴,其實自己並不孤單,看到榜單上有自己名字的那瞬間(嗚嗚交大只有編號),你會覺得真的真的很值得,那會是你一生中最划算的投資。

    終於打完了~謝謝大家看完我此生打得最長的FB貼文,僅獻給一直支持我的父母,所有幫助過我的師長、學長姐及同學,還有四位相互扶持的讀書會成員,謝謝你們。

    希望我的一點淺見能有所啟發,幫助更多像我一樣曾經如此徬徨的考生,謝謝大家。

  • 吳岳庭-考取交大傳播所

    文 / 吳岳庭

    [報考動機及背景]

    我大學念的是中原物理系,但在學期間深深的感覺到物理並不適合我,另外加上一直對傳播這塊很有興趣,於是在大三下決定報名補習班,目標主要放在交大(因為不想捨棄科技這塊,而且我家住新竹),希望我這樣橫跨了一整個太平洋的背景能夠給學弟妹一點信心。

    在考試之前我也準備了推甄,當時是抱著有推到就賺到沒推到就專心考試的心態,畢竟物理與傳播真的跨太遠,最後如預期的並沒有推上。但我覺得推甄還是可以去試試,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熟悉備審準備的方式,像是自傳、研究計畫方向等等,先有一個雛形還滿有幫助的。

    [各科準備方式]

    傳播理論:

    這科是報考傳播所的重點科目,可以說是重點到不行!我自己在準備傳理這科的時候,暑假期間其實只是好好的聽老師上課(老師上課雖然講很快,但脈絡很清晰),回家路上想一下老師當天上課的內容,另外想一下當天講的理論是誰提出的等等,簡單的將上課的脈絡釐清。到了秋季後,開始念書要確保自己每個理論的內容要熟悉,像是很多理論會有理論的假設、理論的核心、理論的發展等等(交大很喜歡考用理論去描述或解釋某件事或某個時事)。另外每週一問的部分能準時交就不要拖,因為自己整理的時間其實並不多,而每個組員給的資料又都很豐富,所以最好能夠按時繳交,從中挑出自己覺得考試時候可以用到的重點就好,不需要全盤接收,當然每個人需要的可能都不一樣,所以相信自己也很重要!

    到接近12月、1月的時候就開始備戰狀態,除了練習考古題及背考古題外,我每天睡前都會在腦海裡快速複習幾個重要理論的內容、年代、提出者、假設(因為我記憶力很差,所以覺得這樣能夠確保我真的記下了)。

    傳播科技概論:

    這一科是讓我非常頭痛的一科,因為我常常抓不到重點,並且自己覺得這科準備起來並沒有像傳理那樣有趣,所以其實這科我只有上課聽課,下課也沒有多做複習的動作。但我覺得其實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網路上的文章或是雜誌等等對這科就已經很有幫助了,並不需要太害怕。

    英文:

    我的英文程度並沒有很好,但這科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它很有可能是拉分的關鍵!交大的英文大部分都是考翻譯,聯合新聞中英對照、自由時報的中英新聞都還滿有幫助的,建議每天都要接觸英文,不然當下看到考題真的會愣住。另外最好能逼自己去考個英檢或多益,除了備審能夠放之外還能給自己一個動力去念英文。

    新聞學:

    因為交大沒有把傳理跟新聞學分開考,所以這科我用也是上課聽懂,下課記幾個重點的方式(新聞價值等等),不需要因為這科上課時期快接近考試而太緊張。

    考試心態:

    我不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但我覺得考試時期的心態真的非常重要,強烈建議最好能夠在補習班認識一兩個戰友,因為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心情一定是很複雜的,能有個一起考試的人說說心事或抱怨一下還滿容易能夠回歸自信。另外我覺得休閒娛樂還是很重要,不需要過度緊張讓自己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也不要因為怕念不完而熬夜,像我自己是每天都睡飽才開始念書,這樣會更有效率。

    最後,研究所考試我自己認為是有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真的有盡力就好,一定能夠順利考上的!

  • 陳巧儒-考取交大傳科所、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

    文/ 陳巧儒 

    [自介]

    我是就讀世新廣電電視組的學生,系排為約前24%。

    我不是一個定力很夠的人,讀書方式屬於動手抄寫型,英文能力並不是很出色,所以希望我的例子能給學弟妹一點信心。

     [成績]

    交大傳科所成績 (傳理82.5 英文49 口試85)

    中山行管所成績 (筆試63.0 面試 85.0)

    [準備期]

    七月進補習班,跟隨著戴然的腳步念書,上課就是把自己的靈魂交給講台上的戴然,我是先用紙記下筆記,回家之後再抄上課本,順便複習一下。我補習的科目是戴然的傳理、傳科、新聞學。

    基本上我沒有讀額外的書,是以戴然的講義為基準,並上網閱讀數位時代、關鍵評論網、科技橘子等內容。我喜歡看這種不同類型的文章,特別是不想讀書的時候,但看到有興趣的內容,我會去多了解。

    我是筆記型學生,我需要一直寫筆記,才記得住內容,所以我在10月的時候寫完第一次筆記,把自己不熟的地方,都寫過一遍,大概寫了活頁紙一包吧。10月多開始組讀書會,我真的強烈強烈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去抓住前後左右的鄰居開設一個相互取暖的團體。在讀書會期間,戴然每周會給題目,透過找尋文獻的過程中,自己也是在學習、複習理論。更重要的是,準備考試期間的擔憂、不安等負面情緒,只有考生彼此能了解。

    11、12月開始寫考古題,寫考古題很重要!!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確定自己有多不足,逼自己趕快念書,寫完考古題一定要給戴然改,一個月寫下來,會感覺到自己對傳理的掌握度更高了點。此外,讀書會的資料能當額外閱讀,考題上有機會成為自己的特點。在12月中開始,我開始做終極筆記。

    1月的時候,我就開始背考古題,主要是背理論相關的題目,努力地背,用力地背,考試時可能會變成反射動作寫出厲害的句子。

         英文的準備,我去考多益逼自己念英文,練習翻譯的部分是看聯合新聞網和自由時報的中英文新聞進行練習。(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要像我一樣定力不足…)

    [考試]

    交大傳科所

    傳理第一大題考了符擔性相關的內容,第二大題考了權力相關的傳播理論。說實在兩題我都不知道它在問什麼,但第二題勉強比第一題更易懂一點點,因此我先寫了第二大題之後,再回來寫第一大題。

    就算不懂也要動筆寫!!這是學長姊們傳承下來的重點,在我身上展現了正面的效果,因此,希望學弟妹們遇到題目就算不懂,也要硬著頭皮寫。

    英文的部分,考了中翻英與英翻中。看不懂的字,我也是厚著臉皮自己給它一個意思,如果考試當年有客家相關新聞要注意一下,有可能會出現,中翻英考了客家新聞,我真的是在考場用英文說文解字了。

        備審資料的準備,我的自傳和研究計畫做了連結,並強調了我的韓國交換經驗以及研究主題和韓國相關。備審一定要請戴然看過!!!

         面試的時候,老師共三位,我的自我介紹中包含了想修的課程以及未來的規劃,老師們問了我為什麼選傳科所、對系上的了解、研究計畫的內容以及如何改善台灣電視產業的想法。系上相關的問題與研究計畫的內容是可以先準備的。老師們人都很好,所以不要害怕,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們中途可能會抱持質疑或提問,也不要緊張懷疑是不是自己說錯。

    [中山]

        筆試題目很中規中矩考了理論類型和去年出題模式相似,但我自認為沒有掌握很好。

            今年是中山面試的第一年,中山面試沒有要求任何資料,我面試前真的是焦慮到不行。面試時是兩個人一起進去面對兩位面試老師。自我介紹、對系上課程的認識、自身有什麼特點是所上所必須的(大概是這個意思)。老師們題目問很長,長到聽到前面忘記後面,加上有競爭者一起進入,跟我一起進入的考生,口條非常清晰,相比我覺得我失色很多,但最後成績出來,我的成績略優於另一位考生,所以面試的時候,不要害怕另一位考生的發言,只要穩穩地說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剩下的就是等待好結果了。

    [總結]

    我一直記得戴然第一堂課說的「意志力」,我自認為認真程度不是很足夠,但意志力撐了我許多個難熬的夜晚。我每天平均讀書四小時,其他時間我會看很多網路文章,我有暫時刪掉手機的遊戲,但我還是有看韓劇,休閒娛樂還是不能放棄的。考研究所的這段時間,心理壓力真的會讓人很累,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放棄,一定能順利考上研究所的。

  • 張又驊-考取交大傳播所

    文/ 張又驊

    [背景]

    畢業學校: 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考取校系: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我是張又驊,希望這篇分享能給你們一些幫助

    我在補習前即以交大作為第一志願 選考傳科

    暑假期間因在台北實習,故上了2個多月的面授班,其餘都是上雲端課程。

    [筆試準備]

    1.春季班 (傳理春季班、新聞英文)

      春季班採雲端上課,開始每周讀幾篇英文報導。追蹤一些評論網與國內外媒體,掃完近五年學長姐的考試準備心得,同時擬定自己的讀書計畫。

    2.暑期班 (傳理、傳科、英文)

      暑期班的課程相當緊湊,在3.5小時中戴然老師提到了很多重點。抄筆記時會問自己可以怎麼用,用在哪,而不是死背死抄的方式。為了在考傳科時能掌握時下數位行銷的案例,我有訂閱動腦雜誌,把印象深刻的例子用自己的話寫到筆記本。除了全勤,每堂課我都會在下次上課前便完成複習。英文的部分每周都會寫一篇作文給凌晨老師改,凌晨老師的文法課程我非常推薦,除了重新學習文法,也會從課本上的例句和例題來練習翻譯。

    3.秋季班 (新聞學)

      回歸雲端班課程,避免怠惰的方式就是: 影片一上架就把它補完。新聞學也繼續維持在下堂課前完成複習與自問自答的習慣,一方面又繼續複習傳科與傳理的課程;此時期讀書會開始運作了。我們有一個行事曆會排定值日生們的負責項目,輪流在板上發國內新聞、國外新聞、翻譯練習。我也開始編輯我的終極筆記,在寫考古題前印出。終極筆記則是採傳理課本後面的理論綱要進行擴編,傳科的筆記則是抓重點章節與時下議題和關鍵字編寫。考古題的部分我寫完台政師交5年的考古題,由於我的目標是交大,因此有特別針對交大歷年的考古題來猜題,也有依照年度的時事自創題目來寫。另外還準備了戴然老師說的口袋名單,各種考場上可能會用到的例子,譬如傳播相關書籍的摘要與心得、數位行銷的案例。

    4.考前衝刺

      這段期間我整理了重點的議題、英文關鍵字、過去一整年的時事與常用的理論。理論的部分,我將常用的理論以brainstorm的方式圖像式的整理。參考交大傳播所的考古題,針對科技案例,我會特別留意優劣分析與未來建議,並試著帶入傳播理論解釋現象。除了熟記理論跟應用,我還準備了類似龍蝦頭概念的「學者名言佳句」,在分秒必爭的考場上避免腦袋空空,胡言亂語。

    #交大英文準備

    我的英文是多益860的程度,在考生中並不突出。選擇自由時報的「中英對照讀英文」、聯合報的「讀紐時學英文」與論文摘要練習翻譯,寫完交大傳播所和傳科所歷年的英文考古題。我把練習翻譯的生字整理,在考前反覆翻閱。建議有志報考交大的學弟妹千萬不能輕忽英文,並且一定要計時練習翻譯,才不會在考場上感到壓力。

    #我的書單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翁秀琪 著

    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Denis McQuail 著,陳芸芸、劉慧雯 譯

    數位時代新聞學,彭芸 著

    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增訂版,廖柏森 著

    動腦雜誌

    生活十講,蔣勳 著

    媒體失效的年代,Jeff Jarvis 著,陳信宏 譯

    商業週刊1557期

    [面試]

    交大傳播所與交大傳科所都有進第二階段的面試。因為當時人在國外,一直到面試前天才回國,因此沒有參與模擬面試,但有遵循老師在輔導推甄時的叮嚀。在此特別感謝我的讀書會夥伴們跟我分享推甄交大時的心得與模擬面試的回饋。以下為令我印象深刻的提問:

    (如果時間允許 一定要去光復校區大門對面拜土地公喔)

    交大傳科所(備取9):

    三位教授。一位針對研究計畫進行提問,其餘兩位則問大學的經歷。因為我是第一位面試的考生實在是滿緊張的,自介時有一度覺得卡卡的。教授們人都很好,即使超過時間也有讓我說完。

    「你所提到的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並未寫入你的研究計畫,而是用問卷的方式,可以重新以你感興趣的那塊擬定一個新的計畫和我們說明嗎」

    「說說何謂認知取徑的傳播研究」

    「你曾擔任社團刊物主編 說說曾遇到的問題 是否可用傳播所學的理論來探討這個現象」

    交大傳播所(正取)

    四位教授輪流提問。我沒有準備投影片,直接用口頭報告。是個愉快的面試經驗,讓我更加堅定要選擇交大傳播所。走出教室前教授甚至針對我的研究計畫給了小建議。

    「說說你的研究計畫」(此時有針對研究計畫進行提問 但我想不起來了)

    「你的背景很特別 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原因 讓你想要報考傳播所」

    「你做過資料視覺化 是否有想過以3D呈現」

    「研究所需要讀大量原文paper 你對你的英文程度有自信嗎」

    「還報考了什麼所 結果如何」

    [心得]

    感謝父母的支持與老師們的教導,使我得以順利錄取。除了學習,我認為心態的調整相當重要,務必好好與自己對話,找到報考研究所最初的目的與意義。從準備考試到放榜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安與焦躁都是正常的,在認真備考之餘偶爾讓自己放鬆一下,我就在閉關衝刺前偷偷去聽了蔡健雅的演唱會哈哈。另外,特別想對雲端班的學弟妹打氣,雖然無法到班上課,但只要肯認真,緊跟老師的腳步,一樣考的上的,要有信心與決心。我很喜歡戴然老師曾分享的一句話:「研究所考的是意志力」,也分享給學弟妹們,祝福你們金榜題名。

  • 林廷燁-考取師大大傳所(備上)、輔大大傳所

    文 / 林廷燁

     在考研究所這段長期的過程中,真的非常感謝父母支持我的夢想,並且也助一臂之力讓我持續堅持下去,最後雖然沒有考得非常好,實力也不如大多數的同學,不過我希望能藉由以下的心得文,去幫助到未來要報考新聞傳播研究所的同學。

    考取: 師大傳播所

      當初報考,主要是以台北的國立大學研究所為目標。因此我會先上網去認識學校新聞傳播相關研究所的相關特色,以及各校考古題出題的趨勢,去擬定出自己比較適合的方法。而我因為不是本科系的學生,因此決定選擇補習班為輔助,也相信戴然老師的細心教導與建議。我補習的科目是戴然的傳理、傳科、新聞學以及英文作文。

    (7-9月): 正式踏出研究所考生的艱辛第一步(傳理+傳科)

      我是七月初開始進入國家補習班上課,跟隨著戴然的腳步讀書,上課就是把自己的靈魂交給講台上的戴然,讓自己沉醉在戴然老師的聲音當中XDD。

      補習班的課程非常緊湊,一個星期至少4次上課,每一次至少3-4個小時的課,甚至到後來會有加課的狀況。而戴然老師會在暑假的時候會徹徹底底的把全部的傳播相關理論和知識上得非常詳細,所以暑假盡量不要缺課,以當天上面授課比較好,因為上面授課絕對不會讓自己分心,不容易讓自己怠惰。

      傳理一開始會比較抽象不好懂(傳播模式、敘事、框架理論等等),不過也不要太氣餒,上到後來自己會慢慢理解每個理論的意義在哪XDD;而傳科主要是在敘述包含傳播法規政策、傳播科技和一些相關知識,適合搭配時事一起理解。理論讀累可以翻一下傳科,相輔相成,三小時的課不好消化,建議下課回家後適時翻看,不然累積多了會失去打開書的勇氣。

      基本上我每次課結束之後都會開始複習課程內容,會找一些相關新聞例子嘗試著回想課程內容。我會時常抄寫課本裡的內容,目的只是加強自己對新聞傳播的記憶力。但是絕對不要把戴然上課那兩本厚講義一字一字背起來!!!

      另外,不論你想考的是哪個傳播所,都會考跟時事相關的內容,除了複習上課內容外,空閒時間就要看看新聞、科技相關趨勢,是從開始準備考試就要養成的習慣。(戴然傳播教室必看)

      另一方面,英文英文英文(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3次)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因為到後來傳理或傳科的成績,大家分數都差不多,而能不能考上關鍵當然是在英文身上。英文單字和句型的累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開花成果。而英文寫作也是。因此我從暑假開始就在背英文單字,並且每天要求自己至少翻一篇新聞英語的文章。

     

    (10-11月): (模擬考+讀書會之每周一問+新聞學+推甄)

      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有緊張的氣氛了,會接連遇到模擬考、推甄和成立讀書會。模擬考大家普遍分數都不高,會有點挫敗但不用太放在心上,目的是為了熟悉寫申論題的技巧和初步猜題方向。在這個階段我會建議大四上下學期都不要排太多課, 助於自己騰出讀書的時間與規劃進度。

      這段時間就是新聞學的開課,同時也是讀書會運作開始的時間。新聞學的講義比起傳理和傳科是比較沒有那麼厚,戴然老師上課就會帶自己存積已久的新聞報紙,一一敘述當時某個事件以及後人的評論,彷彿他在跟我們講故事一樣。

      新聞學進行的同時,讀書會的進行就正式開始了。戴然老師啟動「每週一問」,就是老師每個禮拜會提出一個主題,讓讓同學各自組讀會蒐集論文精華和有用資料,自己慢慢整理自己的答題庫。我與讀書會的夥伴針對其他相關的議題去搜尋論文與期刊文章,並結合所學的理論去討論。

    (讀書會對我來說真的是對自己很有幫助,不僅能交到知心好友,也對心理上有很大的幫助,你會知道不是只有自己奮鬥跟焦慮,讀書會朋友也會助你一臂之力。這種陪伴感會成為重要的支柱。)

      至於有些人關注的推甄(因為沒相關作品而沒有推甄),如果成績不是太差都建議去推推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計畫。研究計畫等其他備審資料一定要提早與老師討論與建議,而且老師會幫你安排模擬面試。此外,準備推甄的同時,還是一定要持續準備明年的考試入學,否則自己真的會來不及。就算不推甄,還是建議在這個階段就先思考研究計畫或甚至擬寫出來,不然到考試入學階段,又要念書又要準備備審會很可怕。

      另外英文作文方面,張雁老師會在課堂中適時提供時事相關的議題讓我去加強英文寫作,老師會提供很多的補充資料。並且也加強自己的文法與單字的不足。同時,老師也會依研究所考試的題型讓我去練習,也給老師批改,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加強。

     另外,自己有報考台大新聞所,也有選考社會學。雖然自己沒有補社會學,只有靠自己找社會學相關書籍去整理筆記,不過台大的社會學考試題目並不會刁難我,也就是說只要有讀熟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就可以得分,並且社會學的一些概念可以與傳理、新聞學等主科相互結合運用。

    (12月): 考古題月

      這個時候推甄結果已經確定了。推甄沒上的同學要開始寫考古題了。在這非常重要的拚考古題時期,我主要是考台政師三間國立,因此我考古題就寫這3間的連續5年的考古題。答題方式就依照戴然老師說的open book寫,並且以先不要把答題時間納入自己考慮的範圍,重點是寫好寫滿。一個理論寫一次寫不好多寫幾次不記起來都難。另外挑選適當的題目以及把考題更改納入時事都是很重要的一環。一開始寫考古題真的很卡,也寫不出來,總之一開始卡卡的很正常,持續寫下去就會順了~。而且即使我寫了很多題目,戴然老師都會幫我改,改到紅筆沒水好幾隻XDD。而自己在寫考古題的同時,自己也會慢慢地抓到理論與傳科事例的緊密關係。同時也要開始整理出自己的龍蝦頭與終極筆記!!!!

    (1月): 閉關+整理終極筆記

      到了考前最後一個月,戴然老師要求我們不要再寫題目了,專心做一件事──背寫過的考古題和終極筆記。即使如此仍然還是要時時追蹤戴然傳播教室的貼文和傳播相關的評論,甚至相關的文章。此外更重要的是要限時練習寫考古題。我在這個時候時常心裡會浮現出「全部落榜」或快讀不下去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我快放棄的時候幫助我,也經歷不斷的努力與不放棄的態度去面對所有事物,讓自己能穩穩地踏入考場。

    口袋名單(必考)

    <獨立媒體>

    上下游新聞市集

    <紀錄片>

    老鷹想飛

    無米樂

    <傳播書目>

    數位麥克魯漢

    傳播批判理論

    公民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

    數位媒體匯流

    <推薦追蹤>

    1. 戴然傳播教室

    2. 數位時代

    3.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4. 報導者

    5. 地球圖輯隊

    6. 天下評論

    7. NYTIMES(練習英文)

    8. BBC(練習英文)

    9. 研究所英文字彙(學習出版)

    10. 單挑1000

    <社會學書單>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

    社會學理論(蔡文輝)

    (後記)

      我認為考研究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是如何,以及自己是否有沒有強烈的動機想要考上。然後特別感謝戴然半年來無微不至地鼓勵同學們,在精神上也受到撫慰。另外也感謝一些考上傳播研究所的學姊,謝謝學姊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跟我聊天,也想起自己當初所設下的目標,這也是對自己的考驗。因此,以上這些因素是讓我能夠考上國立大學傳播所的關鍵。

  • 馬翊-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文 / 馬翊

    推甄系所:政⼤數位內容、政⼤傳碩、台⼤新聞所

    錄取系所:政⼤數位內容碩⼠學位學程正取7

              政⼤傳播學院碩⼠學位學程正取7

    ⼤學校系:政⼤廣告系

    1.⾎統超純正的相關科系學⽣為什麼會來補習?

    我是相關科系學⽣,⽽且還是政⼤的⾎統⾮常純正,但在決定考研究所時還是來補習班了,因為其實對於⾃⼰這三年的所學都還存有疑惑,我在政⼤讀到⼤⼆下課程就開始漸漸往實務導向,⽽⾃⼰⼤⼀⼤⼆時理論基礎也不是很踏實,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直接要唸碩⼠班其實是很危險的。所以我決定來補習班重新研讀傳播理論,開始檢視⾃⼰的所學與未來發展的⽅向,收穫很多也更清楚地理解⾃⼰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是為什麼、是如何成為這樣的,對未來⾛向也⽐較有想法。

    2.推甄系所的選擇?

    再來關於推甄的系所,因為興趣喜好且⾃⼰原先就是政⼤學⽣,所以只考慮台⼤新聞與政⼤兩個傳播相關研究所,⽽這部分很重要的是不能夠⾃我欺瞞,⼀定要時時問⾃⼰:這三間不管上哪⼀間我都會去唸嗎?如果你能夠很堅定的回答肯定句再去報名,否則會陷⼊⻑期的⾃我⽭盾狀態。我⾃⼰是這三個系所都有認識的學⻑姐,所以就很積極的去詢問他們關於所上的事務,關於課程、學院導向、對學⽣的期待⋯⋯等等,都要去審慎評估⾃⼰與該系所到底合不合適(就像嫁⼈⼀樣)

    3.準備時程規劃

    基本上就是跟著補習班的進度⾛,放⼼的把⾃⼰交給戴然⽼師,但同時也要開始整理⾃⼰的作品集與⾃傳、研究計畫。我第⼀個開始執⾏的是作品集,因為作品集可控制性較⾼也沒什麼好改的,作品有哪些就是哪些。⾄於⾃傳與研究計畫其實拖到開學後才真正開始寫,但務必要把這兩樣東西放在⼼裡,從⽣活中去感受及發想。例如:上課時聽到⼀些讓你有感覺的主題,就把它記錄下來,然後利⽤瑣碎的時間去想想這個主題可以怎麼發展;或是從你的興趣及⽣活來發想研究計畫、創作主題;或者和親朋好友的對話中也可以發現⾃⼰的⼀些特點,就可以拿來寫在⾃傳裡⾯。

    備審資料

    我在準備備審資料的重點是:

    1.邏輯性:⾃傳、報考動機與研究計畫間的關聯性,作品集是否能夠佐證你適合讀這個系所。說服⼒的基礎是建⽴在邏輯性之上的,要有邏輯性才能讓整體流暢通順。

    2.視覺效果:謹記「好看、好讀、好吸收」三⼤原則,排版要舒服,要⾔之有物,資訊呈現要易懂。

    【作品集】

    因為⼤學時期讀的是相關科系,⾃然⽽然就會累積較多相關作品,再加上我是第⼀屆⼤⼀⼤⼆不分系的學⽣,因此廣告、廣電、新聞等等的相關課程與經歷都有,作品類型較廣。另外,因為我的⼤學主修是廣告學系傳播設計學程,主要的專⻑就是排版和視覺設計,所以對於整個作品集的外觀、內⾴、材質、印刷等等都會⽐較要求,來和其他⼈做出差異性以吸引⽼師們的⽬光。我將整本備審資料做得像是⼀本個⼈雜誌,排版與設計上⾛⽇系的乾淨整潔⾵格,只要⽤⼼對待⾃⼰的作品,觀看者⼀定都能夠感受到。⾄於光碟,政⼤兩系所都可繳交作品光碟,但兩者還是有點不同,以下分開說明:

    ・傳碩:因爲備審資料是必須印刷出來繳交的,所以光碟可以直接附在裡⾯。我把⼤學和實習累積影⾳作品燒在光碟裡,再去政⼤數位平台印光碟封⾯(政⼤學⽣可以好好利⽤資源,只要付錢就可以印)最後⾃⼰⼿⼯摺光碟套黏貼在備審資料封底交出去。

    ・數位內容:備審資料是線上繳交電⼦檔,如有其他作品再額外繳交的,但所辦助教表⽰此光碟的意義是如果你的作品檔案⾮常⼤,例如稍具規模的微電影,才有需要額外繳交,因此在評估之後決定不繳交光碟以免模糊焦點。再來是關於報考三所的作品集擺放巧思,因為作品集的類型較廣,可是都還是能和傳播領域搭上邊,所以內容其實都⼀樣,只更改了擺放順序,好⽐政⼤傳碩我就會先放⼀些⾏銷企劃類、視覺設計作品,數位內容就會先放相關的網⾴設計或電⼦書作品,台⼤新聞就先放⼀些資訊視覺化的作品。

    【⾃傳】

    其實⾃傳就是展現你說故事的技巧,尤其是要讀傳播學院,會說故事是⼀個很重要的能⼒。因此我謹記戴然⽼師所給的提點「⿈⾦三點」原則,提及⼀些可以佐證這三點的故事,並且採取推進式的說法,例如:因為A所以B,⽽⼜因為C所以⋯⋯營造出綜合以上特點我超級適合讀傳播所的感覺,然後再幫⾃⼰取⼀個頭銜或下標題,來加深⾃傳的重點及記憶點。

    【研究計畫】

    除⾮⼤學時期就有許多研究經驗,否則遇到研究計畫必定會痛苦好⼀陣⼦,我⼤學時期雖然在同⼀個領域裡,但幾乎沒有做過正式的論⽂或研究,所以也是煩惱了許久。這裡還是建議⼤家從⽣活和戴然⽼師的課堂中找靈感,記得⼀定要能夠說服⾃⼰,⼀定要喜歡這個研究領域才⾏,不然除了⼀邊寫會⼀邊否定⾃⼰以外,⼝試的時候也站不住腳。

    ・政⼤傳碩:因為⼤學唸政⼤廣告系,所以研究計畫也決定往廣告的⽅向⾛。因為⾃⼰是IG的重度使⽤者,平常補習和讀書覺得苦悶時就會看IG,⽽限時動態讓我覺得很有趣,⾃⼰時常觀看也時常使⽤,再加上這是⼀個新興的媒體⼯具,⽬前鮮少有研究論⽂,或是可能還在進⾏中,並且這是相對起來年輕族群較為熟悉的領域,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就決定做IG限時動態的研究,因為⾃⼰很喜歡這個主題,做起來就會⽐較有動⼒,腦中也會有⽐較多想像。

    ・政⼤數位內容:因為⾃⼰對於數位內容的程式領域沒有經驗,所以將重點放在⽐較有把握也⽐較專⻑的內容發想和介⾯設計。我想做的是⼀款結合AR技術的APP,所以就⾃⼰⽤Ai畫了⼤致的視覺和介⾯及流程,⼝試時再⽤⼀款叫Aurasma的APP模擬AR的效果。

    ・政⼤傳碩:

    會有兩階段⼝試,第⼀階段會將重點著重在學⽣本⼈的特質、動機、經歷等等,第⼆階段則是研究計畫的部分。由於本⾝就是政⼤傳院的學⽣,不分系後其實三個系的⽼師都會認識,所以其實⼝試起來還滿順暢和鎮定的。⽐較有趣的是,因為其中主問的⽼師和我很熟,所以⼀直問我理論很無聊為什麼想讀?另外還是有⼀些⼩地⽅會被問倒,例如我平常喜歡閱讀什麼書籍,有沒有在閱讀原⽂書之類的?第⼆間研究計劃則是問我此研究該怎麼進⾏(研究⽅法)還有因為我是政⼤傳院的,所以⽼師就問我該怎麼突破政⼤傳院的限制?再來就是關於讀博班的問題,因為我⾃傳裡有寫所以兩間都有問,我也就發⾃內⼼地回答這項⼈⽣規劃。整體來說因為⼝試時間很短,只要能夠把⾃⼰內⼼裡的熱誠在回答問題中表達,其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政⼤數位內容:

    在⼝試前要先準備⼀份5分鐘的PPT和⼝試委員們報告⾃⼰的⾃傳、經歷、作品集和研究計畫,只有5分鐘所以時間⾮常緊迫。因為平常⾃⼰就有許多上台報告的經驗,所以還算順利,也因為⾃⼰是傳播設計學程,所以PPT的視覺和動畫也會特別講究,這部分不確定有沒有加到分但可能可以給⼈準備完善的好印象。另外,數位內容的本⾝就是傳播學院與理學院共同開課指導,所以⼝試委員會分成兩半,問

    各⾃領域的問題。我本⾝程式零基礎,但政⼤⼤學部有開設數位內容學⼠學位學程,我有許多朋友都雙主修該學程,因此在⼝試前就去和朋友詢問過課程內容,這樣即便⾃⼰不具備寫程式的能⼒,但還是可以讓⼝委感覺到「你知道這是什麼、你有強烈的意願來學習、你知道進來後你可以運⽤哪些課程完成你想做的東西」重點就是在於你的「企圖⼼」。

    統整起來有個⼩領悟:書⾯資料要偷藏兩⼿,⼝試委員很喜歡問你類似「除了這個你還想到什麼?」「你覺得未來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如果變成這樣那怎麼辦?」等等思辨性的問題,所以你的研究計畫或創作構想在書⾯資料裡要呈現⼀個90%的狀態,意即交出去可以看還算完整,但其實你⼿裡還有偷藏⼀些沒有說的10%,然後在⼝試的時候告訴⼝試委員,營造出你好像腦⼦裡有很多東西的感覺。

  • 陳冠綾-推甄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

    文 / 陳冠綾

    大家好,我是陳冠綾,畢業於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推甄錄取台大新聞所,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希望大家都能金榜題名!

    一、 前言

     必須先說:能愈早開始準備愈好,比較不會手忙腳亂!我其實算是蠻晚才開始動工的,因為我對推甄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也只有報台大(不需要完整研究計畫),所以我是聽完戴然老師的推甄講座,有一些頭緒之後,才開始動工。也因為台大今年採全面線上書審,少掉很多印刷排版的麻煩,所以才能讓我在這麼緊迫的時間中擠出我的備審哈哈哈

    二、 書審

     今年台大的線上書審除了必備的成績單、名次證明文件外,主要分成三部分:自傳及學習計畫、其他有利審查資料、推薦函。

    (一) 自傳:直接切入,重點聚焦 我認為自傳最重要的就是讓口委老師知道:你為什麼想讀新聞所?你為什麼值得讓我投資資源栽培?所以我的自傳緊扣著我大學以來和媒體的相關經驗及我未來想往國際新聞發展的決心,從求學生涯開始鋪展、連結實習經驗,最後扣回實習的挫敗促使我想繼續進修。 在自傳之前,我也有做一個簡單簡歷,書寫我的基本資料、活動經歷、實習經驗、簡化申請動機等。自傳的總字數 1500 左右,大概兩頁A4,分段,重點下標。誠實坦白是最基本的原則,覺得自己口試會被問倒的就絕對不要寫,個人覺得台大的口委老師都有很認真地看過書審,畢竟這就佔了 50%的分數,口試也基本上是跟著書審問。

    (二) 學習計畫:上系所網站做好功課

     學習計劃我主要分成三部分:時程規劃、課程規劃、研究方向。首先是研究所的時程規劃,我就簡單做了一個時間表說明而已;在課程

    規劃方面,一定要熟悉報考系所的課程!在研究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順便了解一下各個老師的研究領域,台大新聞所的網站很完善,除了課程地圖之外,也建議到台大課程網去看該年真正有開的課程,課程地圖裡面是所有新聞所開過的課,如果在書審寫到一個很久之前開的課就太冏了。

    最頭痛的就是研究方向,但其實台大並不用寫到一個完整的研究計畫,但我還是寫了一個小小的研究計畫(雖然完全沒被問到 XD),這個地方真的非常感謝戴然老師的提點,不然真的完全沒頭緒,建議自己找到一個覺得可以寫的東西之後就趕快和老師討論,因為戴然老師會協助釐清自己的盲點和幫助爬梳脈絡,如果不行就趕快換。

    (三) 有利審查資料:學術作品和媒體產出因為我自己本身非相關科系,相較之下東西比較少,所以我就把我所有能和媒體扯上邊的作業和媒體實習的產出全部都放上去了 XD,主要是兩篇學術作品和實習產出。這個部分歧異性太大,但就是要讓口委老師了解你現在具備什麼能力。

    (四) 推薦函:準時送達

     千萬要早點詢問想要委託的老師,並告訴他們截止時間。系上老師曾說過推薦函至少要給老師兩個禮拜的作業時間(真的要體諒老師特地挪時間幫你寫推薦信),如果太晚拜託老師幫忙,老師也會很為難,趕不上截止時間就欲哭無淚。我自己是準備兩封,一封是系上老師,另一封是另外修課認識的老師,個人覺得推薦函要找真的認識自己或上過他的課的老師,但也不要覺得上過課的老師不認識自己,所以就不敢問,如果那堂課真的是讓你想申請的動機之一,誠懇的告訴拜託老師,我相信老師們都非常願意幫忙(他們真的寫過太多推薦函,太了解這個生態了 XD)

    三、 面試

     台大的面試為個人面試 6 分鐘(含自我介紹 2 分鐘)、團體面試 14~18分鐘,今年的口委老師是王泰俐老師、張錦華老師、林照真老師。以下先大概記述一下過程:

    (一) 個人面試:從容自信,不要害怕

     根據前面同學回來分享的經驗,自我介紹一定會被打斷。但因為我準備的自我介紹完全圍繞在我為什麼想做國際新聞,所以我講到一個段落才被問。

    Q1:你最近觀察到的什麼國際新聞?你覺得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

    Q2:有什麼具體的例子嗎?

    Q3: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條新聞?會怎麼切入?

    Q4:你的媒體經驗就只有在醒報實習,那你在那裡學到什麼(英文)

    (二) 團體面試:培養與組員的默契

     我們這組抽到的題目是假新聞的產生與杜絕,每個人先分享自己的觀點,而後再討論。我們這組一開始其實有點亂,但後來也有漸入佳境,主要是要說出自己的觀點,就把它想像成在討論報告就好,可以適當附和或不認同對方觀點,語氣溫和有禮,不要躁進也不要搶話硬講,但也要注意不要讓場面乾掉。在團體面試之前也可以先認識一下組員,大家彼此聊天認識也有助於放鬆面試的緊張情緒。耳聞其他組的題目包括世大運的編採、討論我國英文教育困境新聞專題報導該如何呈現。

    (三) 面試心得:絕對要找戴然老師模擬面試!

     第一階段放榜到口試的間隔其實非常短,只有三天,但因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上,所以我也沒有提早開始練習,知道過了一階之後,完全沒有開心,直接陷入一個緊張焦慮不知所措的情況,準備了最基本的自介、動機、和研究計畫,也準備了相關的英文回應,找了一些朋友模擬練習,但還是緊張到不行,具體呈現在完全吃不下睡不好 XD。但和戴然老師模擬面試完之後,好像把緊張都用完了,老師給的建議和鼓勵真的非常有用!本來超沒自信的我,模擬面試完就有一種「反正就是這樣了」的大無畏心態,所以隔天面試時反而蠻從容的,我覺得考生從容,口委老師也會比較輕鬆,所以比較不會害怕!

    四、 結語

     能順利推甄上榜真的非常幸運,也非常感謝戴然老師一路上的扶持協助。在準備推甄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地反問自己申請研究所的動機,才能在書審及口試的時候真正的展現並說服口委老師,希望這篇分享能多少幫得上忙,祝福各位都能金榜題名^^

  • 蘇雅靖-推甄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蘇雅靖

    成功的道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

    背景:

    畢業學校: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錄取學校: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很榮幸可以有機會跟學弟妹分享推甄經驗,希望能對你們有一些幫助!

    心態:

    我認為整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你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來準備這個考試的,以及你對於推甄的期待。首先,必須要先知道,推甄其實很主觀,並不是說你的成績超好或是經歷非常豐富就一定會上,其中有太多你無法控制的因素,所以我會建議大家,邊準備推甄的時候還是要跟著戴然老師的課程步調走,千萬不要因為要準備備審就放掉考試,也不要覺得自己勝算很大就擺一邊,否則到11月底放榜沒上就真的欲哭無淚了喔!

    備審資料:

    每間學校的研究方向不太一樣,建議要動筆之前先去看看各個學校的系所介紹,雖然如此,並不需要每個都重新製作,只需在部分內容上調整即可。我的備審內容包含:簡歷、自傳、學習計畫、研究計畫、學業成績單及相關作品。

    • 簡歷:我的簡歷是放上Education、Scholarship、Internship experience、Leadership experience、Language ability,條列式精簡扼要為原則。
    • 自傳:要特別注意,政大簡章上幾乎每年都註記「自傳加研究計畫1000字內」,所以內容必須非常精簡。簡歷提過的東西我自傳就沒有再寫一次,而是把重點放在我的報考動機及未來展望,這部分必需要跟你的研究計畫扣在一起,整體看來才有說服力。另外,建議除非你的成長背景跟該系所有關係,否則就不要多述了。(自傳共454字)
    • 學習計畫:這部分政大沒有要求,但因為自傳及研究計畫的篇幅限制,讓我無法將未來修課計畫寫進去,所以算是個偷吃步吧。我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大四修課及安排(比方說去哪裡實習、看什麼書、參與什麼活動等等)、第二部分就是研究所的修課計畫(我自己覺得這部分很重要,而且教授面試蠻常問這個的,我自己就有被問到)。
    • 研究計畫:就像戴然老師說的一樣,你絕對無法憑空想出研究計畫,你自己想的都不可以!在下筆之前,必須要先爬梳論文(中華傳播學刊、政大新聞報、碩博士論文網等網站資源都相當豐富)。另外,也不可以寫別人寫過的,但你可以參考相關論文最後的「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去做延伸。我建議研究計畫的方向最好是跟你自己念的系所、你的相關背景或是感興趣的東西有關,一方面凸顯自己的獨特性,一方面也是為了口試的時候不要被問倒。
    • 作品:不一定要都跟「傳播」領域有關的作品,我放了系上的性/別研究期末報告、實習相關經驗、一份與研究計畫有關的採訪、換日線投稿作品等等。

    口試:

    1.政大口試分成兩關(共十分鐘),第一關是問跟你自傳或修課計畫有關的問題,第二關針對研究計畫提問。(我自己覺得政大有黑臉)

    2.建議口試前要準備「攻防表」,也就是猜題,準備一套可以應用在許多題目的答案,並且延伸你的答案再去想問題,環環相扣,我自己就準備了很多,剛好都被問到(臨場反應跟口條也很重要,平時可以多跟自己練習說話)

    3.口試的時候要注意語速、表情、體態。我在面試的時候因為講話非常快速,所以被問了很多問題,我只記得下面幾題><

    1.請自介30秒(我自己準備的有2分半,但我還是把他講完了)

    2.你未來想做這種策展的東西,我們系上並沒有相關的專業啊,為什麼不考慮念別的所

    3.為什麼選金鎖記這個作品

    4.你是中一中美術班畢業的,這與你未來在系上選課會有什麼相關嗎

    5.女性主義的東西與你策展內容想做的有什麼關聯

    6.為什麼選時藝多媒體,不會有幫他們行銷的嫌疑嗎

    7.你有想過為什麼他們不做這類型的展覽要做像是奧塞美術館那樣的展覽嗎

    8.為什麼不去商學院

    9.你說你未來想自己開公司,你打算在時藝幾年?開公司的資金呢?妳父母要給你嗎?

    10.弱勢族群是什麼,你要幫誰?

    P.S課程的部分除了你學習計畫提過的以外,最好再多準備幾的答案!
     

    這一路上有許多老師、學長姐、朋友、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才得以達成目標,希望心得文能給於你們一點方向,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跟我聯繫!

  • 張俐禎-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程

    文 /  張俐禎

    先說最後結果是備取4(有備上),因為不是正取,所以我覺得可以分享我認為哪裡可以做得更好給想推甄的同學參考。

    背景

    • 姓名:張俐禎
    • 畢業學校:輔大新聞傳播學系
    • 報考動機:我不是應屆畢業生(所以非應屆也可以推喔!)畢業後在某公司擔任社群網路編輯,由於對於工作沒有熱忱,再加上一些考量,因此決定辭職報考新聞行政公職。我從四月春季班就開始上課,經過戴然老師課程的洗禮後,又對新聞傳播燃起了熱情,再加上戴然老師非常鼓勵同學去推甄或報考研究所,之前也聽說過有學長姊一邊準備公職一邊考研究的例子,因此決定為自己另闢研究所的道路。
    • 系上畢業名次百分比:13.43%
    • 語言:TOEIC 700、日文輔系
    • 實習經歷:輔大新莊報導與生命力記者、104全中運/全大運記者、聯合報實習記者、udn網路編輯。
    • 活動經歷:海外旅遊記者、海外志工、遠距教學學伴等。
    • 工作經歷:輔大紀事報校園記者以及畢業後擔任某公司的社群網路編輯。
    • 我的在校成績不算頂尖,但如果有符合政大推甄最低標準25%,並且有相關媒體實習經歷的話還是有機會喔。

     書審

    我會推政大有很大的原因它不需要寫推薦信,自傳和研究計畫也只要求1000字,對一開始沒準備要推甄的人來說,準備起來相較容易。

    ♦自傳和報考動機

    1000字能寫的真的很有限,記得抓住幾個重點:

    1. 上了大學以後的經歷
    2. 跟傳播相關
    3. 凸顯具體事蹟(不要有太多形容詞、不要有贅字)

    ♦研究計畫

    可以結合過往經歷,加強研究動機,並且多參考國家圖書館的博碩士論文。如果真的想不到的話,戴然老師有教小撇步:先想理論,往前推主題,往後推研方。我的研究主題是:非主流網路媒體編輯守門研究──以關鍵評論網為例。因為我過去曾在主流網路媒體udn實習過,但主流媒體過去已經有很多相關研究,非主流媒體近幾年越來越興盛,因此,建議可以針對近年來的媒體趨勢來想研究計畫。研究主題不宜過大,研究計畫字數不用多(也不能多),但研究方向與架構要明確。

    過去推甄上政大研究所的學姊有給我以下建議,我覺得相當受用,給大家參考~~

    →→因為要在短短一千字以內吸引面試教授,所以不能只單純用理論檢視現象,而是要告訴教授你的研究能夠如何幫助理論或實務「往前推進」,展現你的開創能力。簡單來說,你要在研究計畫裡說明「研究做完了之後,然後呢?」、「這個研究方向對新聞傳播的意義是什麼?」也就是說你的「好奇」(你想做的研究)是有憑有據的,而且是重要的,而不是單純去講一個結果。

    ♦面試

    共有兩關,每關面試時間五分鐘,大概有四到五位教授輪流提問,五分鐘一到就響鈴,不管有沒有回答完都要離開。面試時間相當有限,我記得戴然老師有分享過一句話:「聽者的時間寶貴,注意力有限,別人的廢話就是你脫穎而出的機會。」因此,不要畫大餅、講空話,具體的陳述更能說服教授。

    以下是我有印象被問到的問題:

    1. 請做30秒的自我介紹。
    2. 為什麼要報考政大傳所?
    3. 請說明一下你的研究計畫。
    4. 你為什麼要研究關鍵評論網?
    5. 你認為關鍵評論網有做到守門嗎?
    6. 你怎麼不直接去當記者?
    7. 你認為學習能力領先的人有什麼特質?
    8. 你如果沒被錄取的話,你會怎麼做來影響社會?
    9. 你有看由報導者和今周刊合作製作的深度報導《廢墟裡的少年》嗎?
    10. 你對《廢墟裡的少年》有什麼感想?
    11. 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調查性報導?
    12. 國外媒體製作的調查性報導呢?

    ♦面試要點:

    1. 自信與誠懇:因為是全職考生,所以準備考試的壓力往往也成了消磨自信的利器,但絕對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找到自己的黃金三點(與別人差異化的三個特點),回答時態度要誠懇而堅定(想想自己報考傳播所的初衷)。
    2. 對備審資料要非常非常非常熟悉(很重要所以說三遍):除了一些基本的問題一定要準備外,像是:中英自我介紹、報考動機、研究計畫等,請試想自己是面試教授,你會問自己什麼問題?如果你的備審資料不斷提到某些關鍵字,像是:未來想去獨立媒體、想做深度報導,那教授就非常有可能會問:你對什麼議題感興趣?你對哪篇深度報導印象深刻?口袋名單一定要準備好,以免措手不及。
    3. 做足準備並放輕鬆:這點對於容易緊張的人來說真的很難,但一緊張教授問的問題剛好是自己沒有準備到的就可能腦筋一片空白,講話也容易缺乏邏輯。像有位教授問我:最近有哪篇國外媒體做的調查性報導讓你印象深刻?因為沒準備到外媒,加上太緊張,就什麼也想不起來。如果想不到也不要勉強回答,適時的示弱,表示自己之後會多加關注或許是比較好的回應方式。因為我屬於容易緊張的類型(加上教授強大的氣場更是難以放鬆),因此事先一定要做足準備。像是關注最近時事、準備傳播相關書籍、電影、紀錄片、深度報導等口袋名單。另外,設法降低自己的緊張感,像是找朋友多加練習、打逐字稿讓自己的表達比較流暢等。

    最後,提請大家不要否定自己的過去,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自圓其說。戴然老師在幫我進行模擬面試時,針對為何要報考研究所這  個問題,他說許多傳播學院的學生(像是我XD)常常都會回答因為想加強自己的批判思考和洞察力,所以想念研究所。但與其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缺乏批判思考能力),不如去找政大傳院有什麼資源或課程,而這部分又是過去學校所沒有的,表明自己想加強這方面的專業,這樣不僅能凸顯自己有做功課,也顯示自己具有學習力且目標明確。因此,切記一定要研究一下推甄學校的官 網和課程!祝福大家推甄順利~~要對自己有信心,加油:)

  • 邢長玲-推甄交大傳科所

    文 / 邢長玲

    我不是應屆考生,而是在畢業後進入職場兩年多才決定重回校園,因此準備的過程也與一般的應屆考生不同,希望可以給猶豫該不該先工作的畢業生或是想重回校園的上班族參考。

    我大學主修是文學院,當初在課外活動中接觸到媒體實務(採訪、錄影等),開始對傳播有興趣,因此大學畢業前也曾經想要先考研究所,有相關知識背景後能進入新聞界,那時雖然跟著同學一起補習、讀書、寫考古題,但是心裡並沒有很堅定,因為還是有一種好像「因為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所以去讀研究所」的感覺,後來沒有準備好所以我還是直接進入職場了。

    後來我認為這是個很幸運的決定,同樣兩年的時間,我在業界累積的視野、經驗都比在校園時豐富多了,更重要的是通通都是實戰經歷,而且這兩年間我雖然不是都在同一個職務或工作場域,但職涯轉換都與傳播相關,從公關界轉往記者,再跳到品牌行銷,這些在工作上培養出的思維和觀點都是別人學不來也偷不走的,更是推甄時最大的秘密武器。

    無論是準備備審資料或面試,我認為個人的辨識度很重要,對自己一定要有非常透徹且充分的理解,尤其已經不是學生,深度和完整度要做出差異,即使進入職場後思考及遣詞用字比起在校園時實際很多,不見得能寫出充滿理想的語句,但平實有力的文字也可能更打中教授的心,而這段備考過程更是回顧自己職涯歷程很好的時機點,仔細檢視自己到底學了多少、累積了什麼、自己最大的亮點和特色在哪裡,都值得好好思考。

    至於邊上班邊準備考試會不會很困難?如果平時對自己很瞭解、意志也很堅定就不會,當然辛苦是一定的,既然是上班族,備考時要犧牲跟權衡的成本一定比較高,所以非常建議把握好推甄就要上,不然若是之後要邊上班邊讀書真的會滿辛苦的!提早準備比較不會壓力太大,但時間拉太長也可能會鬆懈,把時程跟步驟規劃好,其實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有高效率的產出,而平時的觀察和思考很重要,最好手邊習慣留些資料或是寫寫筆記,無論推甄或考試都能派上用場。

    無論是不是應屆都要充滿信心,過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它的作用,也是這些經歷累積出現在的你,所以才是最特別的,面試時不用背標準答案,太緊張真的會容易失常,最好就做你自己!真誠且照實回答,讓教授理解你想進該所的想法,最自然的樣子也就會是最好的表現。

    如果是才剛開始思考要不要讀研究所或是離考試還有一大段時間,我會建議當方向清楚後盡量去累積相關的經歷和知識,尤其是非本科系,這次面試教授也有問了非本科系在學術上如何銜接等問題,但我從大學就有修不少傳播領域的課程,實習和就業也都與傳播有關,而且能拿出一些作品和證明,當初有的是誤打務撞或無心去參與的,後來都成為很好的經驗值。

    把自己的人生地圖攤開,想想每個失敗或成功讓你獲得什麼,以及各個轉折點對你的意義,好好釐清自己就會知道怎麼前進了。

  • 黃雅文-推甄交大傳播所

    文 / 黃雅文

        因為有想過要讀研究所,所以大二的時候有上網查過相關的資料,知道能使用推甄的方法進研究所,所以在校成績是很重要的。

        2017年七月的時候,為了要準備研究所考試,所以上網找了補習班,其實除了國家文教機構以外,我還看到其他間的補習班,但是一個一個點進去看網站後,我比較喜歡國家文教機構的樣子,所以決定試聽看看,試聽後發現我很喜歡,而且櫃檯人員們也都很和善。

        其實暑假的時候就慢慢地複習老師講過的東西,甚至差點忘記可以推甄這件事情,但還好老師有提醒,所以我就做了備審資料,打算試試看,不過這時候的我比較想以考試為主,所以備審拖到開學後才做,如果早一點做會比較好,真的,因為研究計畫不好寫…不過還好戴然老師會幫我們看過備審資料,還會給很多建議,真的是辛苦老師了。

        在第一階段通過後,老師也會安排模擬面試,之前看過學長、學姐的心得,有發現一些人會跟朋友模擬面試,但我自己是沒有,我就自己準備再加上戴然老師的模擬面試而已。老師會幫忙抓每個人的特點,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棒,能夠在第一分鐘就告訴面試官自己的特點。

        面試當天,因為交大傳播所早上要考不用計分的英文筆試,考試內容是英翻中,但是我的英文並不好,所以其實很緊張,也因為知道自己英文不好,所以有準備說詞面對下午面試時老師對於我英文不好的提問,幸好有準備,因為面試的時候一直被針對英文,所以知道自己的弱點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因為可以事先準備。最後成績單寄來的時候,發現面試的分數並不低,可見得只要面試的時候能夠說服老師的話,是能反轉的。

      發現自己推甄上以後,有去聽交大傳播所學長姐分享考試的秘訣,意外聽到面試時需要的10分鐘PPT的美編似乎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學姐說推甄有上的人PPT都做得不錯,所以PPT也是要認真做的,但是我覺得PPT製作先不用這麼緊張,等到確定能去面試再做就好了。

      最後總結一下,在校成績、備審資料以及模擬面試都很重要!學弟妹加油!

  • 張庭瑋-考取台大新聞所(榜眼).台大生傳所(榜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榜首).政大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榜眼)

    文 / 張庭瑋

    準備考試前

            我不是應屆生,也不是本科生,對我來說我覺得整個過程最困難的就是下投入新聞傳播研究所考試的這個決定,畢業之後我曾參加許多媒體徵才的面試,但最後都沒有成功,同場面試不乏都是台政大的新傳碩士或相關科系的,在報名前雖然爬了很多文,問過很多人,發現有許多學長姊的背景與我相似,熟識的教授也很支持這樣的轉換,但對於要選擇一個和幾乎所有人都不一樣的路,我當時是非常擔心和害怕的,準備考試的這一年,我同屆的同學多數都已經進入優秀的研究所就讀或職場工作,決定回到補習班當一個全職考生,內心的徬徨與不安自然是不少。我認為初期是最關鍵的,要找到能完全說服自己的理由,可能是夢想,可能是對於未來職涯的憧憬和規劃,甚至是一種對往後生活的藍圖,好讓自己定下心來全心投入於準備中,研究所的考試,不像過去考高中考大學,好似一個大家都為了升學而考的考試,而是一個為自己而努力,為自己未來鋪路的起點。

    8-10月

            我下定決心報名補習班是在八月份,相對於某些同學也不算早,課程也已經進行一部分了,時間進度上的壓力,加上我完全是傳播領域的一張白紙,一開始的課程的確loading重了點,但戴然老師有條理的授課方式,加上生活化的舉例和小幽默,都讓我很快的進入狀況和抓到重點。這兩個月,我就是瘋狂的雲端補課和去補習班上課,盡量做到課堂上就懂七成的效率,我建議像我一樣初次接觸傳播領域的學弟妹們不要急著複習和作筆記,因為沒有全面性理解的狀況下複習會很零散,沒辦法完整的組織。這個時期會有研究所推甄,我建議不管如何都可以準備,反正備審資料遲早要做,等到考試一階放榜在做會很趕,大家都在做就一起做,沒有上榜也不要氣餒,像我就一間都沒上阿。

    10-12月

    這兩個月我就開始複習傳理和傳科,我會根據每個章節,到圖書館找書和論文或期刊文章來看,記下可用在考題中的素材,整理出自己的筆記(也就是終極筆記),老師也有要大家做每周一問,當週我們讀書會會分配一人一論文,整理出重點,我個人則是會在下一周在把自己以外的論文粗略看過,將重點整理進自己的終極筆記,建議在終極筆記的整理過程中,就可以在腦中練習組織要是考題出到相關的要怎麼用順暢的句子連接所有重點,之後寫考古題的時候會稍微輕鬆一點。新聞學的課程,我是每上完一章就會複習,但其實許多觀念都與傳理相似所以複習起來會輕鬆許多,比較需要重視的大概是想考台大的,關於資料新聞學、大數據還有各種新聞該如何報導這部分。

    另外,針對想考台大新聞所的同學,而且選考社會學的,一定要去上社會學,我認為在新聞學的考試中,多數同學的程度不相上下,因此分出高下的關鍵反而是其他科目,中文和英文偏向長期累積,但社會學絕對是可以在短期拉高分數的科目,一定要把握,好好跟著劉意老師複習和寫題目(他改得超認真!!)。

    12-2月

            最後這兩個月就是狂寫考古題,一定要寫,一定要給老師改!一方面寫了才知道自己哪裡還需要補足,一方面要熟悉寫申論題的模式和敘述方式。我在課程全部結束之後便開始計時練習考古題,然後拿自己寫過的比對有哪些面向漏掉了,計時練習我是所有科目都有練習,包括英文和社會學。

    英文和中文

            我自己原本就有一直學習英文,看英文的新聞網,平時也有接英翻中的翻譯案(但是醫學相關居多),平常沒有翻譯練習機會的同學可以找一些新聞內容來翻,考前則是有自己猜可能會考的英文名詞和事件解釋。至於中文,我自己是比較針對台大的考試題型練習,對當時熱議的時事寫評論。

    回到我最一開始說的,我覺得準備考試這件事並不困難,難是難在有沒有辦法定下心,認真的做這件事,我相信不只是考試,生活中的每件事都適用於這個道理。想鼓勵大家,不管是因為甚麼原因決定考研究所,不管過去是甚麼背景甚麼經歷,這是一個你可以為自己做的決定,人人皆希望自己能走上一條自己的路,別擔心與眾不同會成為負擔,他會是你最大的優勢與競爭力,是專屬於你的標籤,共勉之。

  • 康陳剛-考取台大新聞所(探花).交大傳科所.師大大傳所

    文 / 康陳剛

    【自介】

    台北大學經濟系應屆畢業,系排名大約70%,多益720分,成績不算好;升大四的暑假曾經在天下雜誌實習,大四上在學生媒體擔任經濟金融版的作者。考試目標以台政為主,台大六選一選考經濟學與新聞。

    【筆試準備心得】

    「7月以前」

     app、瀏覽器我的最愛裡塞滿國內外媒體網站,有事沒事翻一下。9月之後我開始在FB上追蹤一些意見領袖和粉專,從他們分享的內容可以得到很多資訊。看新聞和用FB取得資訊的習慣一直維持到考前半個月。

    「7-8月」

    因為暑假在實習,補習班的課偶爾會不去,沒有時間複習、進度也有落後,但實習經驗寶貴,口試會容易被教授問到,對筆試(經濟學、新聞學)也有幫助。這段期間我就是被進度拉著走,跟著上課就對了。

    「9-10月」

    4-6面A4的筆記(但我的目標其實是濃縮成3面…)。新聞學開課後會開始組讀書會,雖然最後用到的內容不多,但整理摘要的過程蠻有幫助,可以和戴然講義相互對照,還有和讀書會同學討論,認識一些共同奮鬥的同學也能提升讀書動力!1-2段練習(不用太多,翻不完就會開始怠惰了),po在臉書社團,每個人把翻好的中文留言在下方;十月到十二月是一星期五次(星期一到五),一月開始改成每天練習直到考試。在整理完傳理筆記(大概十月初)後,我開始整理經濟學筆記,我翻出大一經濟學原理的課本並把重點寫下,兩本厚約一公分的中文書濃縮成20面A4,整理的過程中就邊把以前讀書的記憶抓回來;整理完後我就很少碰經濟學了,但要關注財經類新聞,看一些評論分析,自己也要寫寫看,可以像我去找個學生媒體應徵,或是去投書,寫作可以讓邏輯更清晰,在考場上反應也會比較快。。

    「11-1月」

    新聞學蠻不像上課,比較像聽故事,但聽過就有印象,寫考古題就會有感覺,所以還是要認真上課喔~考古題一定要寫,我一個禮拜大概都寫200-250分左右(一題25分或50分,分數和篇幅成正比),只有一個禮拜因為有事只寫了一題。我寫完台政各五年、師交各兩年,挑好的題目寫,時事題的話可以把題幹改成近期時事,像是把2016年初台灣總統大選的題改成年底美國大選,這樣比較符合出題範圍。考古題寫完後,補習班課程即將結束,要開始檢視自己哪些科目比較落後,趁寒假衝刺前先補齊,補習班模考後會知道自己在考試上哪些比較不足,像我是讀書會模考(沒錯你們也可以自己出題模考)和補習班模考都有一整個大題寫不完,所以之後練習考題我都會把篇幅打折、注意控時。

    「1-2月」(考前倒數一個月)

    ​因為前幾個月重心都放在傳理和新聞學,考前一個月我特別加強其他科目,以下分科介紹:

    #中文

    練習政大近三年中文作文考古題,準備書、電影等口袋名單,且類型不要太相近,以下是我的給大家參考:

    書:媒體失效的年代(數位媒體類)、黑夜中尋找星星(記者楷模類)

    電影:驚爆焦點(新聞類)

    紀錄片:大同

    記者:殷允芃、司馬文武、何榮幸

    很多學長姐心得文都有書單,我是從其中挑幾本比較喜歡的,搭配近期評價不錯的書選成自己的口袋名單。

    #英文

    持續練習翻譯,也記得要練中翻英(今年交大傳科有考),我還有練習台政大近三年的英文作文,台大考過英文的時事評論,原本是課綱爭議,我改成婚姻平權練習。

    台大英文很重要的是名詞解釋,我是從時事挑選名詞,並查英文wiki擷取出4-6行的英文解釋。名詞大概是國際組織(如IMF)、協議(如TPP)、人物(如Trump)、時事(如Aleppo)等,整理完抄下後,我幾乎每天都會看幾個背幾個,重點是解釋中的詞彙要記起來,即使沒考到這個名詞,其他題你也可能會用到類似的句型。

    #新聞學

    把新聞學講義的重點濃縮,理論量比傳理少得多,所以更要熟記其中重要的理論。考前一個月因為老師可能都出完題了,也要多撥時間看書,我看新聞的量有減少,通常是吃飯的時候用手機、筆電看,滑FB的量也大減,但戴然傳播教室或媒觀粉專的新聞一定還是要看。

    #傳理

    因為我習慣用寫字來複習,我列出一個主題式清單來複習,例如大數據、全球化、公民新聞等等,並把和這個主題相關的理論、實例寫上,一個主題大約1-2面A4,內容非常精簡,只會寫上理論名或案例名稱,訓練自己看到標題就要想到其中的內涵。

    #經濟學與新聞

    因為對經濟學不是很有信心,當初我非常掙扎到底要考經濟學還是社會學,最後考慮讀書的時間成本,還是去選考了經濟學。建議學弟妹可以去看歷年考古題,再決定到底要報考哪科。在十月複習完經濟學後幾乎沒有再碰,一開始有點慌,不過認真看完考古題發現並不難,我把近十年的考古題都做完(蠻快的,不用花多少時間),只有一題算效用的完全解不出來放棄。我是在寒假剛開始時再複習一次經濟學筆記,之後開始寫考古題,並且整理些財經時事,了解事件背景和不同立場的評論。另外,大部分商管或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答題都是用圖形和些許文字,但新聞所的經濟學與新聞答題會不太一樣,我在答題時是用全文字,把自己的看法陳述完就好。

    【口試準備】

    筆試完到放口試榜有一段接近兩個禮拜的空閒時間(不算師大筆試的話),請務必在這期間做好研究計畫,自傳、簡歷、作品集等都可以自己準備,但研究計畫就必須要給老師看,而老師時間也有限,趕快趁這段時間準備才不會到死線前才完成(我台政交都是前一天或當天才完成...真的太趕了)。

    台大

    教授們人都很好,問了我怎麼會想考新聞所、未來想做怎樣的報導(問非常具體)、怎麼不直接去就業,英文題問我天下雜誌和其他財經媒體的差別,最後問我跟其他同學比起來有怎樣的優勢。

    英文部分不用太緊張,我事前心理準備是反正這只是口試的一部份,分數應該不會佔太重;口試當天被問到當下有頓了五秒,教授也不會趕你,我就整理一下思緒,用最簡單的單字和句型答完這題安全下庄。

    政大

    教授們一樣人都很好,我的一二關沒有很大差別,都問經濟系的背景、為何不去就業(熱門題)、有沒有欣賞的財經記者,第二關有另外問一題研究計畫,問除了因為是經濟系的背景外,有什麼動機讓你選這個題目(我的題目是跟財經新聞有關),不過我還是跳回經濟系的課程回答,教授也沒有繼續追問。

    交大

    教授們人還是很好,有個小插曲是我的自介PPT字有跑掉,不過我就說聲抱歉後繼續開始,教授們好像不太在意,而且也很少看投影片。他們問了報考動機、研究計畫打算找誰指導等,有準備就不會答不出來。

     

  • 張瑀晴-考取台大生傳所(榜眼).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張瑀晴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我是張瑀晴,因為今年度再次準備了傳播研究所的考試,考上的系所是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所(正取)與政大傳播所(正取)所以在這邊分享一些我自己連續考了兩年研究所的心得。那為什麼前面會說是「再次」準備呢?其實是因為我105年已經考過一次傳播所、也進去念了,但最後還是決定再重考一次,所以才會有這次的考試結果,那以下就針對我的狀況來做說明。

    背景介紹

        我大學時是政大廣告系畢業的,大學四年幾乎沒有在「念書」、系上排名約75%左右,在這四年也幾乎沒有碰任何原文書、導致英文大退化。但參與較多校內外實習、工讀,在大二的時候跑過大學報、參加政大之聲三年,校外有中央廣播電台實習、公關公司工讀、醫美診所美編設計工讀等經驗。雖然有滿多傳播相關的活動經驗,但因為成績不理想,所以還是決定去準備考試。

        我雖然是本科系的學生,但其實傳播理論的課程是我大一時的課程,嚴格來說可能只記得某些傳統大理論的名稱而已,實際的理論內容等也是忘得一乾二淨(可能也跟我大學不認真讀書有關XD)。從上面的介紹應該可以稍微發現,我大學時是個很追求各種實務經驗的人,那為什麼會決定要考傳播所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對於傳播領域、傳播現象的興趣,除了喜歡實務面之外,我覺得能夠把理論融合並以論文的方式深入且嚴謹的探討很有趣,所以上完研究方法課之後就決定要考研究所。

        所以大三下時就決定去補習,主要是因為我大四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當時認為有補習班的協助能夠比較有效率且有重點的讀書。以下是我第一年(105)考的學校與考試的狀況:

    台大新聞所 未進第二階段(總分差17分)

    政大傳播所 未進第二階段(總分差1分)

    交大傳播所 備取四

    師大傳播所 正取

    中山行管所 備取一

        在台政雙雙落榜的情況下,其實我內心是覺得滿不甘心的,但我最後還是選了交大傳播所就讀,並視研究所就讀的狀況再決定是否要重考一年。但現在回頭看會覺得其實同時念研究所並準備重考這件事,會讓人有點心力交瘁、難以同時兼顧兩者,因為交大傳播所在碩一上就必須要撰寫一篇完整的小論文,且每堂課程的幾乎都是兩篇原文的paper,課程負擔不比大學時期(而且我個人進了交大之後有點放不下系上的課業,算是放很多心力在研究所課業上,第一學期平均有90分哈哈)。所以如果有對於自己考試狀況不甚滿意的同學,這邊會建議要好好評估研究所可能的loading再下決定,以免第二次考試狀況仍然不夠理想。那下面就是我第二年的準備狀況:

    台大新聞所 未進第二階段(總分差5分)

    台大生傳所 正取

    政大傳播所 正取

        雖然新聞所還是無緣進到第二階段的面試,但以下會就我這兩年來準備的過程,跟大家分享一些準備考試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一些在跟研究所考試奮鬥的學弟妹們。

    考試心境與境遇

        前面有說到我一共考了兩次研究所,接下來的準備過程算是我結合這兩年來的準備方法及過程:

    1. 4到6:我其實有報名補習班的春季課程,但是前面有說到我大學四年幾乎都沒怎麼在念書,所以這段時間幾乎完全靜不下心來準備,上課也都不太認真、常常翹課,主要就是聽聽戴然老師在春季班開的講座課程。對我來說僅算是開始讓自己習慣「要準備考試」的情緒,所以如果有在猶豫要不要報春季班的同學,可以斟酌一下自己需不需要這段時間的課程。另外,如果你也是英文不太好的同學,務必從這時候開始準備英文,因為台大新聞考的是國際時事相關新聞,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台大生傳所則是共同英文(B),比較多偏向高中指考程度的單字,開始狂背單字是必須的;而政大、交大則會考英文的手寫,也是需要時間練習。
    2. 7-9:補習班在這時候會開始上很密集的正課,我認為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就是絕對不要缺課,雖然補習班有提供課後線上雲端影片,而且可以在家隨時想看就看。但是因為每週的課程實在太密集,如果開始覺得疲乏、翹課的話,後面要把課程補起來就會有難度,除了落進度以外,還要記得是哪些課程有缺席,無法一邊跟著進度複習課程內容。另外,不論你想考的是哪個傳播所,都會考跟時事相關的內容,除了複習上課內容外,空閒時間就要看看新聞、科技相關趨勢,是從開始準備考試就要養成的習慣。
    3. 10-12月:這段時間就是做終極筆記+考古題的時間,這部分因為戴然老師通常建議學生11到12月在開始寫考古,但我覺得終極筆記除了跟隨老師給的題目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想考的每間學校出題趨勢為何(這很重要)。我建議的方式是先翻翻近五到十年的考古題,自己去歸類學校常出的題目方向為何,再搭配老師出的終極筆記題目去思考:如果是這類型的題目,你有什麼可以應用的理論、有哪些可以寫考卷的方向與內容,去收集終極筆記的資料。且終極筆記可能會聚集讀書會同學的努力,所以如果你的讀書會不算是很嚴謹在這上面的話,自己回家努力消化是很重要的,務必要在考試前再整理出最濃縮版本的「龍蝦頭」,各個主題濃縮為一頁A4紙等方式,去製作你自己的考試必寫內容。
    4. 1-2月:這段時間除了各個理論都要熟悉以外,同樣也是回頭檢視想考的學校出題趨勢掌握了沒有、最近重要新聞時事有哪些、要如何應對,所以在這個階段「猜題」是很重要的。最後就是不斷複習之前收集的資料,穩穩的上考場就好了。

    附上一些學校常考趨勢可以參考

    台大新聞:新媒體、記者專業意理、社群媒體、公共新聞學、調查報導;

    政大傳院:大數據、數位匯流、新媒體、社群媒體、簡單研方(數據分析、抽樣)、報考動機(對於政大的了解)、敘事能力

    準備方式

        這個部分我就主要提供一些我自己有考上的系所的方向,那以下就分成政大傳播所、台大生傳所、交大傳播所(甲組)來做說明:

        政大傳播所

    1. 中/英文能力

    在中文能力的部分,最近這兩年政大都考了一些「論述」、「寫故事」等等的考題,在這個部分其實我覺得考的比較像是原本文字能力的底子,滿吃個人原本的文筆或是論述能力。但我自己本身也不算是文字能力非常強的人,我覺得這個部分基本上就是不要差別人太多、失太多分就好,那我認為寫文章的時候,第一步先列出「段落主旨」是很重要的事情,避免文不對題或是寫到後來失焦的狀況發生。比較特別的是這幾年政大很喜歡考為什麼想念傳播所等,關於對傳播所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可以多結合一些個人特質、對於傳播所感興趣的部分,都有出現在這兩年的考題當中。

    另外,關於英文能力的部分,政大不會考到五六百字的長篇作文,大多都是150-200字上下的短篇文章,掌握一些英文寫作的片語、常用語句、分段方式,其實也不會太難拿到分數。另外,別忘了一些也要準備一些獨立記者、傳播相關書籍等的名單在口袋中。

    1. 傳播知識

    近年來政大很喜歡考關於新媒體、數位匯流、社群媒體等相關的趨勢,這部分平常就要多看雜誌、科技報橘、數位時代等網站,除了看以外我認為很重要的是你要如何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寫考古題的時候就可以從這個部分去下手,練習找完資料後去撰寫自己的看法,並給戴然老師改考古題。那如果跟我當時一樣算是準備時間比較不充足的同學,戴然傳播教室分享的文章記得在考前一定要每篇都看完,再自己針對不同的新媒體去找相關的文章,整理在自己的終極筆記裡面。

      台大生傳所

    1. 社會學

        社會學的部分算是我在新聞所跟生傳所考試中表現比較好的科目,因為我在大四的時候有去修了社會系的社會學課程,同時加上補習班的課程,會對於社會學的概念更有印象,也比較能夠將概念應用在時事、考題當中。社會學這一科比較重要的就是會有滿多名詞解釋,包含中文及英文都要先背熟,才有論述的可能。所以建議如果社會學有補習的同學可以跟著補習班老師的腳步複習,老師上完課之後複習印象會比較深刻(像是三大家等等的概念很容易搞混,這些都要自己分門別類的整理加好好記熟)。

        另外,因為社會學有很多應用在時事當中的概念,所以建議至少一定要練習寫過考古題再上考場,不論是學校開的社會學的期中、期末考做為練習,或是給補習班老師改寫好的考古題都是個不錯的方式。

    1. 研究方法

        其實網路上應該很多心得文都有提到雖說是研究方法,但其實是在考統計,但本人有點慚愧的地方就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修過統計相關課程,所以這科在準備上是有點半放棄的狀態。但可以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有看過考古題的話會發現,統計的部分其實不算很難,像是機率題、報表判讀、信賴區間、研究方法名詞解釋等,都會有可能會出現的考題。

        另外,最重要也最好拿分數的部分,是幾乎每年必考的「研究計畫」,在106年比較特別的部分是質化及量化各考了一題,且佔分都非常的重,建議這個部分一定要好好準備。而且可以結合當年度最新的時事或是農業相關議題去做發揮,可以讓老師覺得學生對於農業是有興趣的,對於時事的掌握度也很高。

    1. 共同英文(B)

        生傳所歷年考的都是英文(B),這邊的建議就是要多背單字,可以把高中指考的7000單字拿出來複習,另外建議一定要多做幾年英文的考古題,可以發現其實相同的單字會不斷的出現,把自己不會或是不熟的單字背熟。而文法的部分其實也不算是很難,這個部分需要一點時間準備,但是屬於較好掌握的科目。

    1. 傳播議題與行銷實務

        在這個部分其實我自己算是運氣滿好的,因為今年考了一題食農教育的題目,而我在大學時期剛好有接觸過台大學生發起的食農教育團隊,所以在這個題目上回答得比較有信心。建議大家可以去多關注農業相關的不同議題,包含食安、教育、最近當紅知名的行銷案例,去找尋相關的資料,多看看不同的農業相關問題會是準備這個科目比較重要的部分。

      交大傳播所

    1. 傳播理論

        交大的特色就是很喜歡考科技趨勢相關的題目,且常用的理論就是創新傳佈、使用與滿足、科技接收模式等等,且因為考科名稱是「傳播理論」,所以在理論的部分掌握度一定要足夠,並能夠應用在不同的科技趨勢當中。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最近的新媒體、科技發展狀況為何,其實就能夠掌握相關的考題了。

    1. 傳播英文

        老師們在英文的部分比較不會考出太困難、完全看不懂的文章,但是打開考卷看到落落長的英文篇幅的時候可能會有點緊張,外加時間掌控在這個科目算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要在短短的時間內翻譯那麼多文章,最主要考驗的就是你平常有沒有大量閱讀英文文章的習慣(其實這就很像進入研究所之後每天要面對的大量paper),主要的準備方式就是除了多背單字外,也要習慣閱讀英文文章、提升閱讀速度,並且練習英文的英翻中能力。

    面試

    1. 政大傳播所

        政大面試分為兩關,兩關各五分鐘,第一關主要是針對個人背景進行了解,第二關則是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及闡述一下自己的研究計畫。有進到面試的同學其實不用太緊張,因為政大的老師都算是人滿好的,攻擊性也不算是真的非常強,只是要好好想想如何把自己的背景經歷跟政大傳播所做結合。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能夠有邏輯的論述「你為什麼想念政大傳播所?」,並且讓老師們感受到你是真心想進入這個系所,基本上分數都不會太差。

        第一關的部分其實老師都非常親切,主要被問到的問題都是我個人在大學時期的一些經歷,比較有趣的部分是柯裕棻老師還提到我是廣告系的學生去跑大學報,並問到我覺得大學報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等。另外還有老師提到他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有轉播過金旋獎的比賽(電台),讓我覺得有點驚訝XD

        在第二關的時候老師們主要是針對我為什麼大學時期念廣告系,還想要再進入傳播所就讀?做比較多的詢問,但我覺得我在第二關的表現比較不太好,看起來有點無法說服老師想要念傳播所的動機。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多想好幾個問題,然後請同學多幫你模擬面試幾次,也比較不會緊張。

    1. 交大傳播所

        通常申請交大傳播所的學生主要的研究計畫會分成兩塊,一個比較偏向行銷公關、組織傳播等,另一個則是分為人機介面的研究領域,而老師們也會根據你比較感興趣的領域提問。那因為我大學的時候成績比較不佳的關係,所以有被老師問到這個部分,記得比較好的回答方式是告訴老師們自己有針對不足之處做了哪些努力去補強,ex我大學時公關寫作被當,但就告訴老師自己後來有再去參加公關比賽,希望藉由其他不同的方式去加強自己不足的能力。

        而建議大家可以在考研究所的時候,一邊準備多益或是其他比較加分的英文檢定考試,如果沒有附上英文檢定成績的話老師也可能會問到這個部分喔!

    結論

        我在大學四年的時間幾乎都是沒有念書的狀態,其實早已忘記高中時那種為了準備學測而努力奮鬥、每天泡圖書館、補習班的心情。也因為少了過去的那種閱讀習慣,整個人不論是記憶力或是專注力都非常低落,可以說是在找回「讀書狀態」這件事情上花了不少功夫。我想或許有很多的同學跟當時的我很像,覺得定不下心來、東西背不起來、學校雜事很多、念書時間不完整、心態懶散等等,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對自己太好。」當你覺得念書很累很煩、很想翹課的時候,請咬著牙忍耐想耍廢的心情,逼著自己端坐在書桌前,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就會開始慢慢地習慣,並且能夠進入「戰鬥狀態」了。當然上述這些是給跟我一樣喜歡耍廢又念書不認真的同學,如果你本身就是很努力認真型的同學,那就穩穩的準備考試就好了。

        希望上面的這些心得能夠提供一點點幫助給想要準備考試的同學,準備研究所的這幾個月真的很苦悶,但如果這個領域是自己真的有興趣的話,這段時間的付出與努力都是値得的,也謝謝大家看到這邊,如果有問題的話都可以跟我聯絡J

  • 蘇郁琇-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蘇郁琇

    各位學弟妹好,很榮幸有機會分享我的推甄準備心得。說來汗顏,我錄取的名次並不是很前面,但我想我的經驗可以提供給一些非應屆的在職考生一些參考。

     我大學就讀世新大學廣電系電視組,已經畢業四年。算是蠻晚開始準備推甄資料,但從春季班開始戴然老師就不斷的在課堂上要我們思考為什麼要念研究所?也常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可以研究的主題,所以算是跟著課程就有在構思了。也因為是邊工作邊準備的,在衡量自己的能力及分析幾間學校後,我只推甄了政大傳播學程(但若有餘力強烈建議多準備幾間啊!不然得失心超重!)。就像戴然老師說的,這是一個反思及沉澱自己人生的過程,整理出人生中每個經驗帶給自己的領悟,並應用在報考動機及研究主題中,我想這也是最後決定是否上榜的關鍵。

     政大傳播學程的推甄門檻是系(班)上前25%,我並非名列前茅,加上多益是好多年前考的,成績很普通所以也沒附上,以成績背景來看,我算是差強人意。在準備推甄資料以及等待口試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焦慮而且沒自信的圈圈中,也因為讀書進度落後非常害怕要回去準備考試,但我想在職考生跟應屆考生的差別就在於社會經驗,若還毛毛躁躁的那就一點優勢都沒有了。也是這樣的想法,讓自己穩定下來,將經歷和研究主題結合,整體來說就很有說服力了。

      再來,我認為非應屆的在職考生在準備備審資料時要強調的是「在工作的經驗中觀察到什麼問題,而研究這個問題對社會是有貢獻的,為什麼自己的經歷適合研究這個主題」,而非「在工作中發現自己在什麼部分不足希望可以加強」(讓人有在職場上受挫所以逃避來念研究所的感覺)。

     另外我的備審資料有用美工軟體簡單的設計一下,誠如前面所說,我的名次不是很前面,也許就是因為有稍微設計我的備審資料的排版,在眾多備審資料中稍微跟別人不一樣,也許不是加很多分,但我猜我很可能就是因為排版的關係小加了兩分所以獲得口試機會的XD。我想與其附上會操作哪些Adobe系列軟體的表格,不如直接把備審資料當作作品的一種吧!讓老師看到你的能力,閱讀起來舒服,也能看出對備審資料的用心,一舉數得。(但也不用過度設計啦,那樣就本末倒置了)

     口試的部分是分成兩關,各五分鐘,第一關是針對個人背景,第二關則是研究主題。基本上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快問快答的過程…但若對自己的報考動機和研究方向/方法夠熟悉(沒有太多反應時間),我認為把戴然老師模擬口試中有問到的題目稍加變化,是可以應付的。而且因為步調非常緊湊,老師們是真的有先看備審資料,不需要花時間贅述備審資料中有提過的部份,而是盡量延伸經歷與研究主題的關聯性。我記得的題目大概是:

    第一關:(1) 30秒自我介紹 (2)已經出社會四年,為什麼想來念研究所? (3)過去的某某經歷,有什麼想法? (4)大學課程中什麼科目表現較佳/差 (5)有什麼要問的?

    第二關:(1)為什麼不念教育所?(我的研究主題跟偏鄉線上開放課程推廣有關) (2)覺得可以怎麼做?

    (3)想要怎麼進行你的研究?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讀書會很重要!因為不是應屆考生,身旁沒有一起念書的夥伴,不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每天下班回家就是狂追課程,很多工作上的情緒沒能好好處理,讀書進度的壓力又會影響到睡眠甚至隔天的工作,心理及生理上都是很大的考驗。雖然我們大概是十月才開始運作讀書會,但是有同伴的感覺真的很好!討論過程中討論的火花、組員間的互相打氣,從中找到很多繼續努力的動力,真心感謝戴然老師建議了這個機制以及一路上的幫助。

  • 蘇郁庭-推甄政大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探花).師大圖傳所影傳組

    文 / 蘇郁庭

    背景

    原就讀成大⼯業設計學系,為應屆畢業生,因為對廣告頗有興趣,在爸爸的說服下,決定考研究所,希望能夠結合大學所學與傳播行銷,在未來職場更有競爭⼒。聽了學姊建議下定決心報名了補習班,對傳播領域全然無底子,暑假密集的上課,對於研究所也有些瞭解後,決定報名推甄政⼤傳播、政⼤數位內容、師⼤大眾傳播、師大圖文傳播。以下內容僅供參考,每個人狀況不一樣,希望大家都能走出⾃己的一片天。

    備審資料

    每個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不太一樣,建議能統整在⼀起,比較不會遺漏項目,同時可以看看哪些資料可以交相同內容,不⽤每個重新製作。另外,可能是我讀的科系的關係,因此對排版比較要求,人總是喜歡美好的事物,就像改作文的老師也會比較喜歡字漂亮的學生,建議可以上網(例例如 issuu網站)看看怎樣的排版會讓人看得舒服。

    ・歷年年成績單(政大傳播、政⼤數位內容、師⼤大眾傳播、師大圖文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學校對於應屆畢業生,都會要求大一到⼤三的成績。當初我太早申請導致缺少了了大三下學期的成績,我在備審資料都寄完後才發現,因⽽而⼀間一間請求補寄完整成績單。

    ・進修計畫(師⼤圖文傳播)

    需要含修課計畫、研究方向與生涯規劃。這裡我先說明進修計畫,我使用較像表格的⽅式呈現我每一學期想修的課,學校可能是希望我們先了解他們能夠教我們什麼,這部分我有歸類⼀些課程,分配每一學期想修的類型,例如有一學期想著重在影像影視的學習,其中有數位影像處裡、影像顯⽰科技等課。

    自傳(政⼤傳播、政⼤數位內容、師⼤大眾傳播、師⼤圖文傳播)

    要注意有一些學校會要求加研究計畫在這裡,還有限制字數。

    1.自傳的內容我從⼤學以後的事開始寫,主要簡述一些參與過的活動,再從這些活動連結到為何會考這個研究所,字數不多簡略清楚帶過。若是有得過書卷獎也可以在這裡稍微提到。另外我有加入圖像化的經歷時間表,讓老師能一⽬瞭然。

    ・作品(政大傳播、政⼤數位內容、師⼤大眾傳播、師⼤圖⽂傳播)

    選擇推甄非常需要在大學時累積⼀些作品,我的科系會累積很多設計作品,我放了很簡要最⾃豪的幾個,另外還有一些影像創作截圖放入。以上類型的作品我以放圖片配上⼀些說明居多,因為人比較會被圖片吸引。

    ・研究計畫(政⼤傳播、政⼤數位內容、師⼤大眾傳播、師⼤圖文傳播)

    要寫出完整的研究計畫⼤概只有這個研究所,其他的只要寫出主題與原因動機即可。研究計畫中我放了研究主題、研究動機、⽂獻探討、研究方法與參考⽂獻,僅⽤了兩頁A4的份量。主題該怎麼找,戴然老師會有講座講解這一切,如果寫的主題不合適,戴然老師會直接駁回,我也因此改了了很多次,會有些挫折但當確定主題時會很開心。

    ・創作構想(政⼤傳播、政⼤數位內容)

    這兩個所在研究計畫與創作構想擇一寫即可。在政⼤數位內容的部分,我選擇製作一款app,⽤自己比較擅長的繪圖軟體畫出模擬一些內容,清楚明瞭⾃己想做的東西就好,因為我其實還不會寫程式,所以把重點放在使用者操作的介⾯上。

    面試

    政⼤傳播

    共有兩關,兩關進去老師們都會坐ㄇ字型,第一關偏向了解學生的個⼈經驗跟特質,第⼆關主要為討論學生的研究計畫。對於我的研究計畫,我想研究的場域不適合台灣,所以直接被問倒,我希望讀的是整合行銷的學程,偏向廣告,但因為在外地讀書沒有電視所以對於⽬前流⾏的電視廣告比較不熟悉,所以也直接被問倒。最後連備取都沒有,在第二關打擊太大,因此奉勸未來來考⽣真的要對⾃⼰寫的或說的東西熟悉,如果原本不熟悉,就在準備備審跟面試的時候盡量量熟悉吧。

    政⼤大數位內容

    他的面試時間很不準確,在報到後會先在⼀間教室等待,然後會有人帶一區段的⼈出去到另一間教室等待,最後才會到面試的那一間。⾯試規定需要準備一份ppt,內含有自我介紹跟研究或創作計畫,現場會像是演講一樣用投影幕介紹給老師們。我除了放自我介紹,

    2.放了一些作品,並將作品稍微分類,分為我擅長的設計領域、傳播領域與資訊領域,儘量將自己做的事跟研究所搭上邊,像是我有拍一些短片,就歸類於傳播領域。創作計畫部分除了我不會的coding以外,介面上的操作我有講得比較詳細。介紹完後會坐下,老師會坐成ㄇ字型在前方。老師會從我的介紹來問問題,也有問成績單有些項⽬比較低分的原因,

    比較特別的是,有一位老師還問如果設計部門跟程式部門衝突,應該要聽誰的話。基本上我對這一部分比較熟悉,所以回答的也很輕鬆。另外我也誠實的說我不會coding,但最後還是正取上了。

    師⼤大眾傳播

    有三位老師對我⾯試,主要詢問為什麼會從設計轉來念傳播,以及為什麼不去唸政大,這部分我還沒答出來來時間就到了,我建議未來考⽣要充分了解每個學校的風氣跟老師擅長的面向,可以問學長姐,如此比較能夠不以分數高低的方式來比較兩個學校的優點。

    師⼤圖⽂傳播

    在一個⼤大空間,類似攝影棚的地⽅面試,裡面有三關三個分開的桌子,每一關有⼀位老師⾯對面,所以面試的同時會有另外兩位同學會在別關接受面試。第⼀關比較偏向個人經歷,老師有問到為何從設計跳來傳播領域,我記得我回答設計跟傳播很像,都是⽤來溝通的,然後老師很喜歡這個答案笑得很開⼼。第⼆關是研究計畫,我寫到比較跟廣告有關的,在這間學校可能比較少人寫這方面的,但因為有研究過該校的課程,所以有提到跟我研究計畫相關的課程,老師聽到我有了解過也很開心。第三關是有點模糊,很像個人探索,老師在跟我聊天的感覺,他看到我的成績單覺得我成績很好,就很開心希望我能進那個學校。三個老師⼈都很和藹可親,沒有⿊臉的感覺。

    最後建議

    誠實:對所有事物都誠實,但不說不代表不誠實,所以老師沒問的時候不用自曝其短。了解:熟悉所有自己寫出來講出來的話,如果本來不熟悉沒關係,在備審資料跟⾯試來臨前熟悉就好,至於熟悉程度,就是讓別人覺得你有在關心就行。

    做⾃己:不要為了考試改變⾃己,可以更加發揮⾃⼰本來來擅長的東⻄,但儘量結合要考的學校特色,讓人覺得⾃己就是該進那所學校。

    誠懇:有禮貌是基本的,隨時保持微笑,⼤家⼤概都會喜歡開朗尊重別人的學⽣生吧!

    3.心得

    因為我的科系需要做畢業設計,在⼤四反而可以⾃己利用的時間比其他科系少,因此要準備考試⼗分困難,我把重⼼放在推甄上,一⽅面因為成績算是可以,⼆方面真的沒有規律的時間能夠專心讀書,當初決定若是推甄沒有上,就會畢業後再重新準備⼀次考試,我認為這不是放棄的行為,只要有規劃,清楚知道⾃己在做什麼就好。不過還是幸運推上了,

    感謝補習班與⽗母,祝未來的考生能夠堅定信念,得到⾃己想要的結果。

  • 江承樺-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

    文 / 江承樺

    ※錄取學校※

    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8

    師大大眾傳播所         正取9

    交大傳播研究所         備取1

    中山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備取2

    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     備取4

    一、心態調適

        其實我覺得這是考試期間最最重要也是需要不斷克服的東西,首先必須先想清楚自己為甚麼要考研究所”,因為這個動機會一直支持著你/妳到考試結束!只要覺得心裡崩潰的時候就想想這個你/妳考研究所的初衷吧!考研究所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尤其是新聞傳播這個領域,因為很多同學都是非相關科系,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懷疑”自己的想法─”我真的能做到嗎?”這類的(尤其是一月快接近考試那時候是最需要克服的階段)。以我的經驗來說,跟我同屆的很多同學也都要考研究所(跟財務相關的那種),所以當大家都去高X補習的時候,自己是一路看著老師上課的雲端影片還有讀書會同學的加油打氣才熬過這段過程,因為有老師和同學間的互相勉勵,自己才能在覺得崩潰的時候,持續的振作,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不停地給自己精神喊話”盡力做好每個部份,就沒問題!!”告訴自己一定要撐完、撐過這段考研的期間。自己回想這段考研究所的期間,覺得考研究所就是一場意志力的戰爭,不僅考體力、知識,更是考驗意志力。

    二、學校課業&補習

        這裡要給學弟妹一個誠心的建議,就像戴然老師在上課時有說過的大四上學期的課盡量幫自己排loading比較不會那麼重的課,這樣才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研究所考試,也不會因為兩頭燒而容易壓力很大。我在四上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修了兩門loading比較重的課,那時候大概輪流兩三個禮拜就有一次小考或大考,這些真的有壓縮到我唸研究所東西和看雲端影片的時間,那時候真的頗緊張自己會趕不上大家的進度的!尤其是一月期末考期間,不僅有崩潰的期末考周,也因為研究所考試已經進入最後衝刺期了!真的很容易讓自己精神處於緊張狀態,所以在準備考試的這段期間,學校課業的部分真的也要好好慎思啊><

    三、研究所課程

        因為我是上雲端課程,所以基本上都是在”追進度”的情況下看完影片,我建議上課時聽到老師說過哪些理論和重要學者就可以先記一些起來,這樣之後做複習和寫考古題時就能夠比較快組織各種方向,也才能在課業或是一些課外活動夾擊下有效率的念書。

    四、讀書會&終極筆記

    (一)讀書會

        我覺得讀書會在我準備考試期間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念書上或是精神加油打氣方面都是。戴然老師很鼓勵大家組讀書會,但也沒有硬性規定大家一定要組,我一開始也想說自己一個人準備就好了哈哈,但後來一番糾結後還是跟同學組了讀書會,事後想想我那時真的做對了這個決定!不僅像老師說的可以透過互相整理終極筆記達到綜效,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因為準備考試是條很漫長的路,自己準備真的會容易感覺到孤單(特別是對非相關科系的同學來說),如果這段時間有讀書會同學的陪伴就可以互相加油勉勵,一起努力,還可以一起作戰情分析、一起崩潰XD,真的有種站在同一條船上,是戰友的感覺!我們有過第二階段的學校也會一起討論面試的問題,最後有間學校考試還一起錄取了,我覺得這是互助的結果,自己在看到榜單的時候,覺得最最開心的事情不是自己正取了,而是和你一起努力的同學們也一起在榜單上,”我們一起努力,而且有了成果”的感覺真的很棒!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真的要組讀書會,一起努力~~

    (二)終極筆記(運作方式)

        讀書會(大概10月開始,看各個讀書會的組成速度~)這段時間是最能方向式的複習各種理論的時候,可以從每次的主題裡複習重點理論,依照老師每個禮拜給的主題去找論文(我們那時候大多是從新聞學研究找),從每週值日生找的論文中各自認領一到兩篇,整理論文重點摘要和重要理論或傳科的解釋名詞,也就是讀書會的終極筆記。我自己除了認領的論文,有時候也會針對一些相似的議題去找其他額外的論文,看重點一併整理在終極筆記裡給讀書會的成員們。另外我們讀書會還會額外每人找一篇額外的英文國際新聞(從CNN或BBC)或英文論文摘要(主要目的是希望練翻譯),養成每週讀英文的習慣。

    五、考試科目準備方式

    (一)傳播知識(傳理&傳科&新聞學)

        其實沒有太大的竅,就是跟著老師的進度走,然後整理出自己的重點和答題脈絡,除了要特別留意重大時事議題之外,我覺得臉書戴然傳播教室分享的文章也很重要,可以讓自己在答題時從文章中有一些不同觀點的闡述。另外我自己在準備研究所期間也有個小習慣,我看到覺得內容或標題還不錯,或許寫考題可以用的文章時,都會先用臉書”儲存貼文”的功能,先存起來,之後在有時間或考前衝刺期的時候看這些文章然後記錄下覺得寫考題可用的龍蝦頭或筆記用這些文章上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觀點然後運用在考題上,我覺得蠻有用的~我看的網路文章有像是數位時代、動腦雜誌、報導者、端傳媒、風傳媒還有一些是從四大報上看到的文章(像是政大這次有考到的英脫歐的解釋名詞,還有臉書關於假新聞的管制就是我在網路文章上都有看到的)

    (二)英文                                                                              

        我自己的英文準備方式就是不斷地寫考古題還有練習凌晨老師英文講義上的題目,像是交大傳播所歷年幾乎都是考四篇論文摘要的翻譯,所以我自己就不停地練習翻譯然後搭配看凌晨老師的英文講義(老師有關英文文法的講解真的很扎實很清楚,講義後面還有一些寫文章時起承轉合可用的片語也很好用),我有報考的學校英文考古題我都有寫 (尤其是交大傳播所的題目,之後也很幸運的因為英文考得還不錯,讓交大傳理成績考不好的我也順利進到第二階段><,英文真的就像戴然老師說的一樣很重要!!),而且除了考古題之外,我在衝刺期還會保持一天寫一到兩篇的英文論文摘要翻譯的習慣(在網路上針對可能會考的方向,例如”社群網路”,用Google scholar關鍵字搜尋)。

        另外我們組的讀書會也會每個人準備一篇當周的英文新聞,和終極筆記一起交換著討論,這也讓我們養成每週都會看英文的習慣,當然如果學弟妹自己有時間還是要多多背英文單字,累積自己的字彙量!

    六、寫考古題&考試時寫考題

        寫考古題大概在12月到1月初左右,這是能完整複習重要理論的時候(老師所說的巔峰期XD),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那時候就是不停的寫就對了!考古題就是像老師所說的維持一分一行的水準寫,這段和老師當筆友的日子,我自己大概寫了4、5年左右的考題(寫要報考的學校的考古題),針對可能會考的時事(像是今年的同志議題、總統選舉等)作些微的修改然後練習,我在練習的時候,如果碰到有些私立學校出的不錯的題目或是可以複習某個不熟悉的理論的題目也會挑出來寫,可以讓自己在這段時間掌握每個學校的出題方向,也可以訓練自己的答題結構(很重要!每次練習前要先想想如何讓題目有個完整又多面向的論述),因為是open book寫,所以要善用讀書會整理的終極筆記內容和網路,然後如果有時事或是一些在網路文章上看到的案例可以一併寫入題目裡,這時候就可以順便開始記這些例子和理論假設或重點了!那時候每個禮拜寄到補習班給戴然老師改,自己都會在心裡設定一個題數的目標,不只要達到目標,這禮拜還要寫得比上星期多!” (辛苦戴然老師了><)每個禮拜看到老師在作業上的回饋都會有新的動力,所以要好好把握練習的機會。

         如果覺得自己掌握程度蠻好的話,後面幾個禮拜就可以開始練習計時著寫。(我自己是在一月衝刺期的時候計時練習稍微看一下時間的掌握能力),然後我練習的每一題題目都會依照老師當時讀書會給的主題(例如:新科技、閱聽人…)做分類標記,這也方便我之後在最後一個月衝刺期整理自己要看的筆記~~

    ※小撇步:練習考古題時就是在練習手感了,所以練習時的用筆可以固定下來,是某種自己覺得好寫的筆,然後準備很多支,一路用到考試結束~我就準備了好多一樣的筆XD

    一月衝刺期

        這段所謂老師的”斷訊閉關期”,我的準備方式是先依照老師終極筆記給的題目的主題,加上我覺得重要的主題,用講義、寫過的考古題(之前有做過記號了~)整理出自己的筆記,有些人會依照SMCRE的架構整理自己的筆記,學弟妹們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整理出自己的,然後我會持續看網路文章整理重點或是好用的龍蝦頭,這段時間就是不停複習自己的筆記們,然後持續練習英文翻譯,除此之外我有針對重大時事畫樹狀圖,這樣可以先想一些可能出的考題架構,也可以事先做所謂的”差異化”,想出特別的答題方向,進考場前就可以看這個筆記,做快速的複習。另外考前也要準備一些課外讀物或電影、紀錄片的觀後心得還有一些媒體組織、獨立記者等等,準備考試的口袋名單~~~在考前一星期,我會去看那一所學校的網站,(包括課程、師資和研究方向、特色等等),政大就很喜歡考這類型的題目,另外我也會複習之前學長姊的輔導課教材,了解學校方向。

    ※小撇步:因為這個時期是心裡最煎熬的時期,有學校課業又要忙著準備研究所,心裡會很容易慌,所以沒事可以去廟裡拜拜,抱抱佛腳喔!讓自己比較安心,之後再好好的還願~

    ※小撇步:考前一定要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這樣在考場上才不會寫到精神不濟,很想睡,因為考試時間在二月有時候會很冷,所以可以準備暖暖包暖手用,課堂間也可以準備小零食之類的,讓自己比較有體力可以迎接下一門考試

    ※小撇步:雖然考試很辛苦,但還是要保持適當的休閒娛樂和放鬆,例如說一個禮拜達到甚麼進度後,要去做甚麼/考上哪,就可以做甚麼,這樣會比較有動力~

    考場上寫考題

        因為一堂時間是90分鐘或100分鐘,要維持一分一行的水準是有難度的。所以除了在寫考古題時就要開始訓練答題結構和手感(速度)外,真正在考場上一開始考試的時候,要先大約瀏覽一次整張考卷題目,劃出重點、圈出關鍵字,然後組織一下各題要用的理論和答題結構方向,想一下在寫,因為一旦開始寫之後,才發現方向寫偏要調整就頗困難了。然後每一題都要留充分的時間寫,戴然老師有說過一題25分就花25分鐘的時間,但我自己真正在考場上發現自己無法達到這麼理想的水準,所以我會抓一題差不多的答題時間,如果壓縮到下一題的答題時間,我寫下一題的速度會加速內容篇幅也會依照時間調整(配速的概念XD),在考場上考試我覺得要記住幾個原則:

    1. 每一題都要寫好寫滿,時間會剛剛好,所以一定要特別留意每題的份量和時間。
    2. 就算不會寫,也要寫出自己覺得題目可能在問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掰也要掰出來(例如:英翻中不會的單字也要猜一個意思翻出來,不要空著),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放棄!
    3. 考試時間結束的前幾分鐘要特別注意答題的收尾,最後一定要是”寫完,論述完畢”的狀態交出去。
    4. 各題的答題架構真的很重要!!!因為老師要在簡短的時間閱卷,清楚的架構可以讓他們快速掌握你/妳的答題邏輯,例如說:一個問題可以從微觀(受眾個人)/巨觀(市場)做討論,或是可以寫出理論的假設、優缺點點等等,依照問題構思答題架構。

    總結來說,我覺得筆試真的很重要,雖然台政交三所學校還是有第二階段的面試,但是成績採計上筆試還是會佔比較大的比例,所以筆試成績如果可以一定要盡量拉高,好好把握。

    七、面試

        備審資料部分,我建議學弟妹能早點完成就早點完成,麻煩戴然老師幫忙看備審資料,因為研究所公布第一階段名單後,通常三、四天內資料就要寄出/達系所,所以如果不早點完成的話,這幾天一定會非常崩潰><,能早點完成就早點完成喔~

        我那時候準備口試看了很多學長姊的分享,針對不同的學校列出了可能會問的口袋問題和自己的回答,然後還有研究計畫裡可能會問的問題也列出來,面試前就不停的複習這些問題,勤練自我介紹,一定要熟悉自己備審裡的資料,那時候補習班有安排學長姐的模擬面試,可以從模擬面試裡知道自己可以調整的地方還有系所的研究方向,在準備面試上很有幫助喔!

        在跟教授面試時,一定要記得保持微笑(就算你/妳很緊張也要微笑裝鎮定)然後自信地回答問題。

    (一)交大傳播所面試

    個別面試,只有一關,四個教授,共十分鐘時間

    1. 請自我介紹三分鐘。
    2. 我超級直接的就認為只有問自我介紹沒有研究計畫部分,後來還被另一個教授說怎麼沒講到研究計畫部分哈哈,所以還是要回答自我介紹+研究計畫)
    3. 你還有報考哪些學校?目前的錄取情況如何?
    4. 誠實回答+委婉的修飾一下回答內容。可以說交大研究所能帶給你甚麼樣的幫助,和你想念這間研究所的原因)
    5. 你有修你們學校行銷傳播所的課嗎?
    6. 誠實回答,我那時候沒有修研究所的課,因為系上課loading有點重再加上我還有一些課外工讀之類的,所以就沒有修研究所的課了)
    7. 你的在校成績不太好,而且你很喜歡參與課外活動,我們研究所會有很多paper,你確定你可以接受這樣的方式?
    8. 我覺得教授問這個問題是想了解你的在學情況和想念研究所的決心,所以你必須表現出想念研的決心和堅定的態度,還有我想給在學成績沒有很好的學弟妹們一劑強心針,雖然成績部分沒有很優,但我覺得可以從你某堂課的學習情況,轉換這個題目的焦點,談談你的修課態度,譬如:我那時候就說我大四重修某堂課的經驗,表現出你在學習上的態度和人格特質,這樣教授就不會窮追猛打了><)
    9. 你剛剛談到消費者洞察,你們那時候是怎麼做的?(我的備審和自介內容)

     

        在交大面試的時候,教授有一半是黑臉(面無表情,比較嚴肅)一半是白臉,所以面試前一定要先做好心態調整和準備,面試的時候記得保持微笑,微笑就會看起來比較不那麼緊張~

    (二)政大傳播所面試

    個別面試,兩關,每關各有三個教授,共十分鐘時間

        第一關的內容是問跟自我介紹和自傳相關的題目,第二關是問和研究計畫相關的題目。那時候一開始因為交大先面試然後遇到黑臉,所以我也以為政大會有黑臉,結果進去教室發現兩關都沒有黑臉,老師都是白臉,很和善,學弟妹們之後要面試可能也要先做好心理準備><

    第一關

    1. 請自我介紹一分鐘。
    2. 學長那時候模擬面試的時候有建議我們可以準備兩個版本,一個是完整的長版3分鐘,含自介、報考動機、研究計畫→基本上因為一關時間很短所以不太會用到這個版本,但是備而不患;一個短版1分~1分半左右,含自介、報考動機、研究計畫→這個版本要練熟,被問的機會很大)
    3. 你修的文創學程是請校外人士開課的嗎?(備審和自介的內容)
    4. 從你的經驗大概可以發現在創意這部分應該很有經驗….(詳細問題我有點忘記了><,但大概內容就是問傳播和我管理學院背景的東西,我的回答內容是我自己對這兩個領域間彼此的關係和性質差異上的看法,之後再延伸到就讀動機部分,也就是我從實習和活動參與後發現自己的不足想要繼續攻讀研究所學習)
    5. 你的備審裡面提到校外工讀時發現NPO和營利團體合作的線上活動是不容易的事情,你可以說明一下嗎? (備審和自介的內容)

    第二關

    1. 請說明你的研究計畫。
    2. 你覺得網站社群經營如果要用一個理論說明你會用甚麼理論說明?
    3. 這是跟我的研究計畫有關的問題,我當時是回答Lewis的AIDAS原理)
    4. 延伸上題,如果是以你自己個人的使用經驗來說呢?
    5. 回答的就是自己在社群網站上使用的經驗,我還是有扣著我上一題所提到原理一起說明,然後舉一些自己在社群網站上使用的例子)
    6. 你是商管背景的學生,對於微觀的訓練應該很足夠(因為我在說明我的研究計畫的時候有提到一些自己大學所學的東西),那如果是以傳播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社會現象的話,你覺得自己有甚麼特質是適合學習這個領域的?
    7. 其實這題我在準備口袋問題的時候並沒有準備到><,所以我是依照我的直覺回答,舉出自己的人格特質和經驗)
    8. 你還有報考哪些學校?有哪些有進到第二階段?(誠實回答)
    9. 4題的老師突然又說:所以你沒有報考企研所那類的研究所嗎?你很確定傳播所就是你想要的?(請誠實表現你的堅定態度)
    10. 其實我覺得你的研究計畫比較適合在商學院做耶…(詳細問題內容我也忘記了!這題我也沒有準備到,而且當下老師問這個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有點嚇到,但還是鎮定地把我認為傳播和管理之間的差異關係說出來,然後說自己想從傳播這塊的角度去做研究)

     

    •  ”教授不管問甚麼,是黑臉/白臉都要自信微笑回答”的心理準備,而且不管是學長姊的分享還是我自己的經驗,都可以發現其實政大教授很好奇你跨領域的部分,還有想來念傳播的理由,所以在準備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想自己原來的所學和傳播之間可以有怎樣的連結,還有自己所學的科系能讓你有什麼樣的特質和能力,幫助你未來念研究所,再來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備審和研究計畫,可能還要準備一些跟研究計畫有關的口袋理論以備不時之需,做好各種面試的準備功課後,面試前就告訴自己盡力回答所有教授的問題就可以了!如果遇到自己不會回答的題目也不要慌,把知道的說出來,因為教授只是想要看學生的反應。

     

     考研究所是一段很漫長的路,如果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就可以發揮加乘的效果,雖然過程少不了辛苦但也很熱血、很開心,很感謝老師和同學們一路以來的幫忙和加油打氣,希望這篇不知不覺打得落落長的分享也能讓看到這則分享的學弟妹們有一些自己準備考試的想法和方向,也祝福學弟妹們都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要相信努力 就會有成果~~Good Luck^^

     

  • 張家欣-推甄中山大學傳管所

    文/ 張家欣

    背景與經歷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在校成績班排24.59%、系排22.22%

    1. 畢業專題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製作恐龍展區導覽教材
    2. 2015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優選、發表
    3. 擔任老師科技部研究計畫的研究助理
    4. 2016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獲錄取資格,前往「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暨科技部資訊學門成果發表會」發表
    5. 「中國時報」實習記者

     

     備審資料

    我的備審資料不是用傳統word製作,而是使用Indesign軟體加入美工排版製作,其實用什麼軟體製作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把自己的優點完整表達出來。

    1.自傳

       *最前面先將學歷、大學時期實習及工讀經驗、特殊表現用條列式打出來。

       *核心能力:將自己最大的特色列出來,例如我的科系是製作數位教材的,我就將自己的特色列為教育領域關懷精神及跨媒介數位能

                           力,這一部分主要是希望教授在剛翻開你的備審資料的時候就能清楚看出你與別人不同或比別人出色的地方。

       *大學學習歷程:我將這部分分為大一、大二、大三,這三個年級都有不同的重點,例如大一時著重在社團表現與活動參與、大二著重

                                在報告團隊合作與時間管理、大三則著重在專業能力與競賽表現(其實是因為大一、大二太混,大三才開始積極參與研

                                討會、實習等,這也顯示出就算自己經歷不是很豐富,只要用文字去包裝盡量將現有的東西完整呈現出來,讓自己的

                                經歷看起來具豐富性又不空洞就可以了)

       *課外活動:這部分是希望讓教授感受出除了在學術上有所表現,在課餘時間也積極充實自己,不是只會唸書。

    2.讀書計畫

       *報考動機:這部分要與自己未來目標及推甄系所特色相結合,不能只拘泥於精進自我或工作興趣需要(例如我在裡面提到行銷管理的專

                          業能有效了解客戶需求及運用宣傳手法增進工作效率,這是其他傳播所沒有的特色,要讓教授覺得你有看到及重視該系所

                           的特色)

       *研究所具興趣之課程:這部分要與報考動機契合,去該系所網站選擇有興趣且對完成你未來目標有幫助的課程,並加以解釋。

       *研究所期間充實自我:這部分列舉爭取實習機會、外語能力等

       *未來展望:這部分非常重要,像我在這部分就顯露出我的缺點,因為時間來不及就為了配合研究計畫寫說我想擔任社會線記者,讓我

                           在交大傳科推甄面試時慘遭滑鐵盧,被教授問倒,此處務必陳述出你真正理解、真的有興趣且跟你資料相契合的職業,不

                           然很容易在面試時被問倒。

       *研究計畫:這部分我那時基模還未打得很足,又因為時間不足,才胡亂想出與暴力文本相關的研究計畫,建議學弟妹研究計畫在要推

                          甄之前就要提前想清楚方向,否則會措手不及,研究方法等完成後也要與戴然老師討論,即早被打槍才能即早修改,才不

                          會像我一樣來不及。

     

    3.有利審查資料

               這部分建議只拿大學時期的,大學之前的除非與傳播有直接相關否則不建議放,因為我大學有許多數位的課程,所以放了一些數

                位相關作品、研討會發表以及去中國時報實習的作品等,建議較重要作品可寫出在其中學習到什麼或獲得什麼。

    筆試

    中山大學行傳所推甄比較特別有筆試,我有點是靠筆試拉高分數,因為是第一間所以面試非常緊張。題目有點忘記,因為時間非常久遠,我盡量把記憶中的列舉出來:

    1. 寶可夢Pokemon GO的功能以及用傳播理論解釋其遊戲熱門的原因。
    2. 用理論解釋口碑行銷(網路行銷)並舉例→這題有點忘記題目,只記得與口碑網路行銷有關
    3. 你認為網路動員最成功的例子

    好吧嗚嗚其實總共應該有很多題只是我真的記性很差,請學弟妹不要見怪,那我在這邊分享我事前準備了哪些東西好了,我是先參考往年學長姊推甄心得中的考古題並將題目列出來想過一遍怎麼回答,並將近期的時事包括國際時事瀏覽一遍(看國際是因為中山往年都有用英文出題,像有一年是請你舉出一則近期的國際時事並表達看法),再將傳播理論大概瀏覽一遍,而現在因為數位化的趨勢,題目也很難脫離網路相關的東西,因此網路行銷等數位方面的理論應用也建議熟悉一下(像寶可夢是擴增實境相關的再加上是那時炙手可熱的遊戲所以就有考出來),此外,因為中山考試的科目是論文寫作,推甄又是大概十一月的時候,作答時雖要搭配理論的運用但對傳播理論還不完全熟悉是正常的,最主要還是要表現出自己的論述能力及有條理的想法。

     

    面試

    面試部分我個人覺得表現得非常不滿意,因為中山行傳所是兩個人一起面試,所以很容易有壓力,尤其跟我一起進去的又非常優秀,讓我有點受影響,建議學弟妹要有自信,盡量不要受另一個人的回答影響,基本上教授是兩個人交錯問,以先問A再問B然後先問B再問A的模式進行,所以如果你是先回答的就可以比較不受影響,但要有臨機應變的表達,那如果是比較後面回答的,在另一個人回答時可以在心中先想好要回答的重點。面試問題大概是以下:

    1. 自我介紹
    2. 研究計畫相關問題(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等等)
    3. 大學經歷相關問題(像我有擔任教授研究助理,就被問說在擔任這個職務時學到什麼東西還有研討會發表及擔任研究助理的經驗等)
    4. 有沒有修過與行銷相關的課程(那時另外一個人有修過還95分,但我沒有修過相關課程,我只好回答雖然我沒有修過但我在課餘時間有自己讀動腦雜誌,還有充實傳播理論的基礎等,這顯示出就算自己沒有教授詢問的經歷也要回答出對自己有利的答案,不要過度慌張、沒自信)

     

    結語

    準備研究所的路程非常漫長,那時也是遭遇很多壓力,對於推甄這件事也猶豫很久,因為大家都說私立大學在推甄時比較吃虧,且我的在校成績也不是很突出,但最後的結果也算是不錯,之後也有報考其他學校的考試,那也因為推甄時已先整理好作品、自傳等資料,所以在第二階段要交資料的時候節省非常多時間,建議學弟妹可以勇於嘗試看看,此外,在遇到困境或快撐不下去之時,聽聽音樂、唱唱歌或尋求可以讓你比較放鬆的事情來做,千萬不能只有唸書,還要安排獎勵自己的機制及活動。最後,非常謝謝戴然老師用心的教學,除了課堂授課之外,還一個一個打電話協助備審資料及模擬面試,也感謝讀書會的夥伴,大家一起製作每周一問、練習英文翻譯的日子現在想起來也很是懷念,也都很體諒我有時候因為畢製或一些事情忙不過來給予很多協助。不管最後學弟妹的成果如何,都會從這段準備時間中獲得許多,不只是學術上的知識,還有心靈上的成長茁壯,預祝各位學弟妹在努力過後都能獲得甜美的果實。

  • 謝廷昊-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交大傳科所.師大大傳所(榜首).中正電傳所(榜首)

    文 / 謝廷昊

    回想起來,當初在決定要報考傳播所後,就一直很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實力,畢竟非本科系,對於傳播領域的敏感度可能落後於他人一節,但我認為戴然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地建立起對傳播知識的基模,更能夠使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考生,將差異性轉化成寫考題或是面試時的利器。

    然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考試畢竟仍舊是自己的事情,當大家都同在一個空間學習時,你必須在額外的時間上持續培養對議題的關注,或是思考如何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避免答題出現雷同的情形,我自己的經驗是,有什麼樣的想法就寫下來,可能是讀書會時的討論、上課時的靈光乍現、又或者是自己私下所獲得的資訊,畢竟,傳播是無法與時空間以及社會結構做出清楚的切割,微觀的理論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知道事情的脈絡是因循怎樣的法則所運行,但巨觀的結構,卻是這些社會議題所共同指涉的背景。因此,在做筆記時,就必須將補習班所學的內容、自己的想法、以及社會的脈動做出清楚的連結,這樣當考題一出現時,才能夠清楚的分析它的問題意識為何,你應該從甚麼角度下去應答。

    英文的部分則主要以紐約時報以及CNN為資訊來源,除了練習各校考古題之外,我也會抄寫一些我看到與傳播現象或時事相關的英文新聞,作為答題的內容,至於英文翻譯的準備,我們讀書會則是每天都要求翻譯一則紐約時報的新聞,並相互參照比對,督促自己練習翻譯,培養對英文的語感。

    最後,我認為考研究所就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對知識的汲取,它更是一種自我的爬梳,而這種自我的對話讓我不斷去詰問我自己考研究所的意義為何,我相信只有當自己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同時,你才能夠對你所做的事情貢獻出熱情,並持續走下去。

  • 江玟-考取台大新聞所.交大傳科所

    文 / 江玟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我是江玟,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首先要很感謝戴然老師的教導以及辛苦地批閱考古題(我從來沒遇過有老師會回電親自解惑),也要很謝謝國家補習班的櫃檯人員。其實我滿晚才決定要考研究所,整個起步比別人慢很多!(大概十月底才報名補習班...)也因此,這篇分享或許可以給徬徨不安的學弟妹,當作一個鼓勵,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更能事半功倍!

    【讀書準備】

    〈傳理篇〉

    如上所說,我報名補習班的時候已經完全錯過暑期班的傳科、傳理,只正好趕上新聞學。讀書會也差不多分完了,加上我沒有任何傳理基礎,基本上我就註定要自己念(心灰)。我還記得那時候天天都很焦慮,我學姊那時候告訴我「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所以我的讀書安排一切講求效率。為了趕在12月跟著一起寫考古題,我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瘋狂補雲端,把傳理的部分補起來,後來想想可能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密集地上傳理,知識很連貫,到後面不太需要花時間複習。(至於傳科我只有上最後兩堂的雲端> <)

    12月則是一邊做終極筆記一邊寫考古題,因為時間有限,我只寫了有報考的台大、交大10年內的題目,挑的題目則是我覺得再度出現率很高、練手感cp值很高的題目。寫考古題的時候,我覺得預先猜想考試大方向滿不錯的,我會先思考並整理出哪些理論可以在什麼時候應用,或是哪些類型的題目可以跟時事結合,邊寫邊多做思考,就會有比較多方向查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資料(這邊的資料包含期刊論文(for理論)、時事資訊(for科技類,例如VR、AR))。(我最怕花了時間讀完一篇落落長的論文卻發現用不太上,所以會盡可能避免~)

    〈社會學篇〉

    社會學的部分,我是照著劉意老師上課的步調走。其實老師上課很詳盡、速度不快,很好吸收,所以我都盡量不缺課(有缺也會趕快補起來)。但是到了考前還是因為時間不夠,來不及寫考古題給老師改,所以我觀察了一下歷屆考點比較高的類型(例如Bourdieu文化資本、Gramsci文化霸權、Adorno&Horkheimer文化工業),然後整理出理論流變(三大家)、從小單元(家庭、社會、文化)去找易考的解釋名詞,像寫考古一樣整理答案考前反覆熟練。

    〈英文篇〉(針對台大)

    我的英文程度大概在多益925、全民英檢中高級。英文是我花最少時間準備的項目(愧)平時有在看外媒報導,也有做過國際編譯,所以對國際時事動向算是稍有掌握。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約兩星期),我參考之前學姊的方法,先整理出各類別新聞(ex 財經、政治、軍事、科技等等),再依類別挑出有可能考的英文解釋名詞,然後先寫起來背誦,在挑選各類的名詞時可以找相關背景朋友、同學幫忙,因為他們可能對該議題更有敏銳度。

    〈參考資源〉(也適合拿來準備口袋名單)

    書單:(沒時間看完的話挑有興趣的章節讀)

    1. 數位麥克魯漢(Paul Levinson)
    2. 隱形帝國
    3. 媒體失效的年代
    4. 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林照真)
    5. 我的小革命(何榮幸等)
    6. 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台大新聞所)
    7. 精確新聞報導(羅文輝)
    8. 見樹又見林
    9. 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10. 傳播批判理論
    11. 動腦雜誌(翻閱)

    媒體網站:聯合報國際轉角、報導者、數位時代、風傳媒新聞、上報、端傳媒、科技橘報、數位時代、CNN、BBC、The Guardian 、NYT

    期刊論文:政大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

    【面試準備】

    面試最重要應該就是「知己知彼」,面試前要熟悉所上的課程設計、師資、教授的專長研究等等,這些也都在寫研究計畫、讀書計畫時很有幫助。至於知己,則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簡要、流暢地介紹出自己的亮點(通常教授會從你的自介問問題),熟悉自己的研究計畫(不然很尷尬),不懂的東西不要裝懂,可以改用謙虛求知的態度回答。台大的部分,還有團體面試這關,但是也不用太緊張,因為流程上會有一段時間可以跟同組面試的同學認識,可以把握這段時間了解彼此背境,在團體面試時可以互相做球。

    【總結】

    準備考研就像一場賽跑,有些人適合長跑馬拉松、也有人適合短跑衝刺,但是不論怎樣,考前作息一定要調正常,才能好好發揮實力。最後祝學弟妹們都能金榜題名,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 蔡孟昀-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交大傳科所(榜眼).師大大傳所(榜眼)

    文 / 蔡孟昀

    我是從暑期班開始上戴然老師的傳理跟傳問,在這之前我有修習學校的傳播學程,但說實話自身的狀況就跟完全沒接觸過這個領域的人是差不多的。我覺得先釐清自己想考研究所的原因跟為甚麼選擇傳播的原因很重要,我在準備考試的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這件事情,從表層上來看是對後來的面試有益處,但這點會更基本的影響自己長期抗戰的意志力。

    讀書方法

    ►7-10月

      這段期間就是打下基礎的時候,我一邊上課會一邊自己另外在筆記本上做筆記,雖然老師會說講義上有,但對我而言這是增加自己記憶力的方式,也因為傳播理論對自己來說很陌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更加熟悉,另外也是阻止自己上課睡著跟玩手機的好方法。這段期間我其實也沒有特別在空閒時間多看書,因為暑期的課本來就挺充實,就相信戴然老師跟著進度走就好。比較重要的應該是盡量不要請假,就我個人來說,雖然補習班提供雲端補課,可是缺乏臨場感就會讓自己上課的專注力直線下降。(即便如此有缺課還是要努力補起來)

      除了傳理傳問這段時間還有上凌晨老師的英文課,凌晨老師的課程基本上是幫忙複習一些基礎的文法概念,不過因為政大、交大、師大的英文都是採取翻譯跟問答的方式,感覺沒有太直接的幫助,但是老師很願意幫大家看翻譯練習。不過我自己不太好意思找老師看,所以我練習英文的方式是去紐時翻一些跟傳播有點關係的新聞自行練習,之後在跟紐時提供的中譯相互對照,一天固定翻譯一篇(開學後偶爾期末期中很忙會偷懶),如果有遇到不會的單字就利用”quizlet”這個app存起來做練習。基本上我在研究所準備期間都是一直用這種方式練習英文。個人覺得很投機取巧但也是蠻有效率的方式。

    ►11月

      這段時間就是讀書會+每週一問+輔導課的時間。

      讀書會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在心理上的幫助,你會知道不是只有自己奮鬥跟焦慮,這種陪伴感會成為重要的支柱。每週一問的部分,戴然老師會說終極筆記就等於每週一問,不過事實上大家應該都有另外再整理終極筆記啦。如果對其他同伴的整理或者論文的選擇有所疑問,一定要委婉但是清楚的告訴對方,畢竟每週一問就是未來的答題材料,這是為自己也為其他人好。我自己擔任當週負責人的時候,會盡量依照老師的提醒找五年以內的paper,另外也會盡量搜尋報告學校教授的期刊論文。輔導課的部分,我其實是很不擅長主動提問的人,在有讀書會同伴的陪同下還是盡量向學長姐提出自己的疑問,其實學長姊都很親切,帶來的筆記跟資料也提供我後來整理筆記的靈感,而且跟學長姐聊天其實也多少能舒緩一點壓力。所以一定不要害怕!如果和我一樣不是很喜歡問問題的話,也可以坐前面一點聽聽其他人的問題跟學長姐的回答。

    ►12月

      非常重要的拚考古題時期,我報考了政交師三間,所以我的考古題是照前二志願的政交下去寫,分別寫了五年。這個時期還有學校的期末,剛好我們系大四的負擔是四年來最重的,所以這段期間我常常在報告考試以及考古題間掙扎。一整個月來我考古題一週交的比一週少,但為了訓練跟維持寫考試的手感,我很堅持每週一定要交,最後還是有成功寫完五年的試題,訣竅大概在於有時間的一週就要努力寫多一點,後面才有空間可以挪一點給學校的課業(畢竟畢業也很重要)

      答題方式就依照戴然老師說的open book寫,先不要把答題時間納入自己考慮的範圍,重點是寫好寫滿。一個理論寫一次寫不好多寫幾次不記起來都難。另外挑選適當的題目以及把考題更改納入時事都是很重要的一環。比如我把當時的歷史課綱爭議改成了跟婚姻平權有關係的多元性別課本內容爭議。

      寫了五年之後就會發現近年來社群媒體出場率超高再加上今年的大議題非常明確,比如那個美國大選跟美國大選還有美國大選,融合時事入考古題練習的CP值非常高,先不說今年確實很多學校都出了美國大選,就算是美國大選以外的題目,你也可以反過來以時事當作例子說明。

      另外,這時候戴然老師會提醒大家先做好備審,可能會覺得也不一定會過一階加上備審很花時間而拖延不去做,但我覺得先做好備審很重要!不說通過一階後準備備審的時間短的可憐,你在寫備審整理自傳跟動機的時候,其實對自己是很棒的打氣方式,到了一月我覺得讀的很累很茫然的時候,就會打開做好的備審看一看自己為甚麼要考傳播所?為甚麼堅持到這個時候?就會繼續走下去。就算你覺得自己備審都在唬爛,想想自己都已經花時間做備審,如果沒辦法過一階段不就很浪費嗎?抱持這種想法逼自己努力撐住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時候的備審可以不要太花心思美編,內容打好要緊。

    ►1月-考前

      這段時間是我整理自己終極筆記的時間,也是戴然老師說背考古題的時間。另外跟讀書會同伴有約每週一次的英文翻譯讀書會。

      我的終極筆記整理方式感覺比較奇怪,由於最開始上課時我已經有手抄筆記,所以我省去了再重新整理講義的時間,而是從常用的理論跟時事下手。我是從時事先做整理,重新搜尋過一些跟時事有關的社論,提取出其中我覺得有用而且可以當作答題材料的內容,以及整理出自己考古題中都用了哪些理論來寫這個事件,在詳細把這些理論整理一次。等時事的部分完成,我才另外再針對一些不是那麼令人注目的議題但也是教授熱愛的題目去做整理(比如反壟斷),整理方式跟時事一樣,整理很多文章跟社論,以及我會想使用的理論。最後才是把我一直沒整理到但還是覺得十分重要的理論梳理一次。

      終極筆記完成之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一直看終極筆記跟我的考古題答案。一直看一直看,除了英文翻譯以外就都是看這些還有戴然傳播教室的貼文,看到最後我才考完交大就已經覺得看到要膩要吐了。

      另外,雖然老師這時候讓我們拼命背不要再寫考古題,但考前一週我還是有每天練習個一題,因為擔心一個月不寫手感不對,還有我是利用這個時間去練習抓答題時間,控制自己可以在時間內寫滿該寫的行數,最後一次模擬考的時候我還有寫不完的題目,到這時候答題速度就蠻穩定的了。

      英文翻譯讀書會的部分,我們跟每週一問的做法一樣,每週有一個跟傳播有關的主題,以此為關鍵字去找英文文章,每天一篇,並且因為有約好一天進行討論(過年也不例外),所以你很難偷懶,這部分的積累非常重要,尤其是這時候我們很針對性地找跟傳播相關的文章,你會發現某些字是不停反覆出現的,這在之後答題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1. 心態調整

      除了考前有一次約我以考試為由推掉,其他時候別人約我我還是照去,我覺得算是自己排解壓力轉換心情的方式。考前老師有說希望我們斷訊但我也沒有斷訊就是了,因為我壓力很大的時候很喜歡一直吵朋友。不過一些很花時間的嗜好,比如說我自己會打線上遊戲,這是肯定要丟一邊去的,而且要早早就丟一邊去。沒了遊戲玩的我,就改成玩手機遊戲了,但有些手機遊戲未必比較不花時間大家還是要自重。另外維持正常作息是非常重要的!考試都是從一大早就開始了,必須要讓自己的身體跟腦袋習慣從早上就是最佳狀態。

     

    考試準備

    以下照考試時間先後來做分享,想到甚麼打甚麼。

    1. 備審資料

      比起甚麼厲害的頭銜(活動總召、XX會長),具體拿出跟傳播有關係的經歷,哪怕是上過相關的課程還比較重要,也是教授比較感興趣的,但是活動經歷還是可以寫啦。我是個美編技術一般般的人,事實上也沒有花太多心思在美編,這點真的算是備審資料中比較次要的部分,內容還是比較重要的,我想編排的部分只要做到閱讀起來清楚舒服就算過關。

      研究計劃我很誠實地照著自己的喜好寫,也因此做出很強的區隔,但我個人是覺得這樣的嘗試對自己的心臟不太好,因為老是在想教授能不能接受,不過面試過後就發現兩個所的教授接受度都很高(而且好像還顯得特別感興趣)。說這個只是鼓勵大家在想研究計劃的時候未必都要走乖乖牌的方向或是特別討好教授,做出區隔是好的,而且寫自己喜歡的研究計劃,面試時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現出熱忱,讓教授感受到這真的是你所喜歡的東西。

            2.交大傳科所

    [筆試]

      我是台北人,新竹雖然不遠但也不是很近,考試是早上,強烈建議學弟妹前一天就住新竹,一方面你可以早一天就去考場看看,還可以先買仙草蜜拜土地公,另一方面是考試當天早上因為住的近所以比較不容易慌張。

      交大傳科所雖然有所名上有科技二字,但是今年跟去年的題目其實反而沒有甲乙組時期來的注重科技,所以也不用特別偏重針對傳播科技的部分準備,不過我有訂閱數位時代,考前看書累的時候會當作消遣看一下,權當作針對交大準備的部分。

      英文試題的部分感覺就有比較體現傳播科技的特點了。也是我最頭疼的部分,我是日文系,四年來除了大一沒有接觸英文,原文書甚麼的看的都是日文,也沒去考檢定考,英文檢定最高成績停留在高三時的中高級全民英檢初試,連複試都沒去考。雖然我不怎麼害怕英翻中,因為前面練習的還算頻繁,但是交大出了中翻英……其實大概在前年是有考中翻英的先例,但我覺得花時間另外準備不太值得,所以就想說賭一把,顯然我賭錯了,不過我當下就是相信自己,能寫多少是多少,要相信其他人除了外文系跟少數英文很厲害的人,對中翻英都很沒輒。

    [口試]

      口試是下午開始,就沒有前一天要住新竹的問題了。不過傳科所不是在光復校區,有點偏僻,交通上還是預留多點時間比較好。交大傳科的口試是配合自己製作的PPT進行,大概1分半要講完自介跟研究計畫,其實是蠻短的時間,時間控制很重要。我在口試的時候就沒有控制好,沒把研究計畫講完,被教授很友善的提醒了傳播人要會控制時間。三位老師都算是白臉,如果說有甚麼比較刁難的問題大概是我被問到「你想做的東西可以是社會所、或者台文所都可以研究的,為甚麼是選擇傳科所?」但其實不要慌能說出個所以然教授都會接受你的說法(至少不會繼續咄咄逼人)

           3.政大傳院

    [筆試]

      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針對政大在做準備的,其實沒太多特別要講的。中文能力我沒有特別練習,就仰賴自己一直以來的創作習慣。英文政大也是很規矩的英翻中跟問答,並沒有太令人意外的部分,我只能說英文翻譯練習真的很重要,考題理真的出現了平常練習看過的單字們。問答的部分還蠻傳播取向的,比如今年就用英文問了數據新聞學。

      不過今年在傳理部分很意外的出了名詞解釋,而且這些名詞解釋並不是真的甚麼傳播理論的名詞,而都是一些時事的英文(Brexit、post-truth),某方面而言還是在看考生有沒有關心時事。政大筆試的時候我的時間控制沒有交大來的好,大概是因為中間有一個題目就是問自己考傳播所的原因想學到甚麼等等,這種個人性的問題很容易不受控制,如果之後還有類似的題目可以多加注意!

    [口試]

      政大口試分成兩關,第一關專注問你的個人經歷跟自介,第二關專注在研究計劃上,這裡有個壞處是假使你的自介跟研究計劃有很強的關聯性,會因為政大口試的方式而被打斷其中的連結,你可能得花更多時間說明你為甚麼想做這份研究計劃,我自己就碰到了這個問題,學弟妹之後也可以多留意怎麼樣解決這個部分。

      就自己這次口試的經驗,我覺得第一關都是白臉第二關都是黑臉,研究計劃老師問的很細很刁鑽,也會問你研究所畢業後的志向,甚至告訴你那你現在就可以去做這件事。這種時候不要慌,冷靜的告訴教授你為甚麼覺得自己必須透過研究所來進一步提升自己就好。雖然我剛面試完也是覺得自己面試成績大概爆炸爛吧但看成績單應該是還可以的!

          4.師大大傳

      說實話因為政大考完就馬上開學了,政大傳院到師大大傳的期間我沒有再念書,只有持續追蹤戴然傳播教室還有考前一天為了重新抓手感寫了一下考古題,所以寫大傳筆試的時間控制很差,但是還是很努力讓每一題都在自己分配的時間內完成,個人覺得沒有寫的很完整而已。師大不太一樣的是有社會現象分析這個科目,這個科目雖然好像跟時事很有關係,事實上又是考一些傳播領域在持續關注但又不是風口浪尖的議題,比如原住民傳播權。所以個人覺得不是答得太好(成績單上的成績也不太好),如果有心要考師大的學弟妹可以再花更多時間關注這個部分。師大的英文蠻佛心的,印象中還有英文題目中文作答的部分,也不算有太明確偏向傳播領域的部分,加上前面兩所的經驗足以應付。

    以上,

    祝 大家考試順利 金榜題名

  • 林柏諺-推甄中山傳管所.中正電傳所

    文 / 林柏諺

    一、背景&經歷

    就讀校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在校成績:系上排名9/49(18%)

    1. 通識課TA
    2. 社福機構實習生
    • 備審資料

    雖然從暑假就知道要開始準備撰寫審查資料,但我確立研究計劃,則是在開學後與學校的老師討論後,才有比較明確的方向(建議可以多翻閱一些期刊與碩博士論文,並與學校老師多多聊聊,會有很多的收穫!)

    1.自傳

    簡單介紹自己的學校科系,以及自己的人格特質與經歷,進而闡述自己所關注的議題/興趣,從中解釋萌生你想要報告傳播研究所的契機是什麼?

    2.學習計畫

    這方面就需要自己到該系所的網站瀏覽,查詢老師的研究領域,以及所開課的課程有哪些,這部分又會因為各個學校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中山偏重行銷傳播研究,交大則注重科技層面的傳播研究),而必須撰寫不同方面的修課規劃。

    3.研究計畫

    那時我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因為觀看大部分傳播系所的期刊論文,都是跟閱聽人經驗、傳播科技等領域的研究,由於我當時同時在當實習社工,加上我對於這方面的著墨並不是很深,所以遲遲無法撰寫研究計畫,後來我是根據自己的科系背景,與實習經驗,以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研究當作我的研究計畫。

    我覺得若是能從自己的生活經歷與觀察中所找到的題目,會比較好下筆,這也很適合大學非新聞傳播系所的同學,用來說服教授,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與傳播系所出身的學生有何差別。

    三、面試

    中山行傳所

    中山跟其他學校比較不一樣,他有筆試,科目叫做論文寫作,光看名稱會覺得很恐怖,但其實就是在考傳播理論,推甄的時候,傳播組與行銷組是考同一份考卷,所以若有報考中山的學弟妹,建議多補充一些廣告行銷方面的時事(例如:動腦雜誌、數位時代),雖然今年沒有要求考生以英文回答題目,但不能確保下一次也不會要求學生以英文答題,所以練習英文作答還是比較保險的。

    筆試題目的配分有一半傳播理論、另一半是行銷知識

    1. Pokemon GO的功能,並以傳播理論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請你舉出一個成功的網路行銷案例,並說明你認為他成功的原因(這一題我只記得大概...),我是以冰桶行銷去回答這一題

    面試則是兩人一組同時進去面試,進行方式是老師問問題,一人先回答完後,再換另一位回答,下一題順序會對調過來,我這一場次的題目分別如下:

    1. 請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2. 研究計畫的相關問題,你要怎麼去完成?
    3. 你為什麼想要報考我們所?你規劃選哪些課程?
    4. 你覺得在學校修的課程那一堂課收穫最大?為什麼?還有報考其他學校嗎?會以中山為第一志願嗎?

     

    不過中山的口試我覺得沒有回答得很好,因為另一位同學很優秀,我在回答上有受到一點影響,所以奉勸學弟妹要保持自信,不要被同一場的另一位組員影響到自己的表現。

    中正電傳所

    中正由於是自己的學校,加上我有修過傳播系所開設過的一些課程,心態上比較沒有那麼緊張,中正電傳所的面試分為兩關,第一關是問報考動機與研究計劃的問題,第二關則是會給考生一篇英文文獻,閱讀完後簡單說明自己看完文章後,可以摘要出哪些重點?

    第一關有三位教授,第二關則是有兩位教授

    口試問題如下:

    1. 你研究計畫想做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研究,你打算怎麼完成你的研究?
    2. 你的研究計畫在社福所沒有辦法完成嗎?
    3. 社福系主要在學什麼?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嗎?
    4. 你提到要對社會大眾推廣你的理念,但是你覺得大家都能認同你嗎?
    5. 為什麼想要考電傳所?未來想要加強哪一部分的知識?
  • 林家齊-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林家齊

    我的經歷比較詭異,我是台大日文系畢業後,去日本筑波大學交換一年,畢業回台灣後直接進入職場約莫一年八個月後,今年六月底辭去工作準備當專職考生。也就是說,比起還在實習&念書的應屆畢業生,我的準備時間其實非常多且完整。(意即超級專職考生)

    【背景】

    系上畢業排名比例:25%(政大的最低標準)

    過往經歷:曾修過幾堂台大生傳系傳播課程、在校期間各種打工、日本交換學生&日商正職經歷

    語言證照:日檢N1、西班牙檢定B1、多益835

    沒有任何作品、沒有任何傳播相關工作/實習經驗、沒有參加任何科技部計畫、沒有特殊專長

    到此為止,是不是替幾乎是傳播素人的我捏了把冷汗呢?還真是每樣標準都有點危險呢。

    所以希望所有非本科系的學弟妹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要放棄!!!

    最後的推甄申請結果是:政大傳院傳播碩士學程正取17、師大大傳所備取3。

    (順帶一提,最後收到成績單,都要嚇瘋了。我的書審資料距離可參加面試門檻,只高了原始分數的1分,差一點無法去參加面試。而且其實就算進入面試,起跑點也輸了一大截。不過好險我的口試成績還不錯,所以最後才有辦法成功正取,個人覺得我的故事也蠻勵志的啦。)

    【書審】

    基本上政大以及師大我使用的是相近的內容,主要差在字數,政大有1000字的字數限制,而師大則是需要格式完整的一篇研究計畫。成績部分,政大需要系上前25%,師大則是沒有門檻限制,因此非常推薦成績無法申請台政,但對師大教授的研究方向有興趣的同學,都去試試看。

    此外,如同老師所說,備審很重要的一點是所謂「環環相扣」,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過去背景、報考動機,以及研究計畫有非常緊密的關聯性。附帶一提,由於我的名次比例只剛好過門檻,所以我一直很怕書審就被刷掉,在這裡奉勸所有在校名次不是前5%的學弟妹,一定要用心看待備審資料。

    A. 自傳&報考動機

    由於政大有字數限制(1000字上下),所以一定要放入最精華的內容。我個人是不愛寫太多情感上的描述(例:讓我受益良多、影響我一生等),主要著墨在事蹟,以實際成就來表述自己。包含成績(例:拿過書卷獎)、對外交流經驗(例:交換學生、海外志工/打工)、工作經驗等。師大無字數限制,可以有比較多描述,但儘量不要太多贅詞。

    報考動機我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報考學校的動機(為何報考政大/師大),一個比較偏向我為什麼想進入傳播領域研究(非本科系學生非常需要準備這個回答)。最好是真誠且立體的動機,看了這麼多年教授一看就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

    B. 研究計畫

    其實我做的研究計畫與我過去的學習經驗並沒有直接關係(我的主題:華語影視IP劇中利用「迷經濟」之行銷手法分析─以中國瑯琊榜、台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為例,是不是超級沒關係),但是我在動機的部分有硬是把這兩件事擺在一起(也就是說:先在報考動機暗示對研究主題大方向的興趣,並且將此興趣及動機延伸至研究計畫),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反而是變成很另類的動機,也是一個不錯的亮點。然後私以為選主題的時候可以選比較新一點的題材,例如我選用的是這一兩年漸成顯學的IP劇,這樣或許跟其他人比較有區隔。

    此外,推薦在寫研究計畫的時候儘量架構完整,從研究主題、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最後到參考文獻,字數可以不用非常多,但必須清楚。面試時教授真的能夠很精確的抓到你的書審資料中的不足與漏洞,然後在面試的時候狂攻猛打。

    【面試】

    由於師大面試表現狀況不是很好,結果也只有備取,這裡僅分享政大的面試準備及過程。

    其實我算是有非常多的面試經驗,畢竟也是經歷過正職的人(以前還是人資職務),儀表或是談吐需要注意的事項我大概都心裡有數。但即便如此,在面對學術專長權威人士時,我還是超級緊張。不過其實不論是政大或是師大的教授都很親切,所以真的不用害怕,穩穩的回答就可以了。

    1. 面試準備

    首先,最重要的是把自己交出去的資料看的滾瓜爛熟。我的建議是把備審資料的任何可能會被問到的地方用螢光筆畫下來,將它當作是一個問題點。以自傳及報考動機來說:我在報考動機寫到日本流行文化是「亞洲流行文化領頭羊」,我就會準備更多的描述跟舉證來說明;或是我有預先規劃入學課程,我就會把這些課程的內容都記下來,並且能說明為何要修課。而研究計畫很重要的部分是研究動機與研究關鍵字。以我的例子來說,我的關鍵字為「IP劇」和「迷經濟」,所以我就必須要非常清楚這兩個概念的初步解釋跟其他任何周邊線索。參考文獻不用選擇太多(我只選擇三篇論文),看不完或看不懂而且在面試被問到反而是扣分。總之,一定要非常非常熟悉自己交出去的東西。然後,一分鐘自我介紹的準備絕對是基本喔,請塞進滿滿的精華在裡面。

    其次,在去面試之前,我已經有聽說政大會問一些周邊問題,比如說:我的研究是華語影視相關,可能就會被問到對華語影視的現況的了解或是建議。因此,我在準備時有看很多與影視產業相關的資料,像是媒改社的評論、娛樂重擊的報導、共誌對影視產業的文章跟採訪,以及中國的藝恩網文章等等,有時間就看,然後把覺得很好的段落複製貼上到word裡面當資料庫。

    此外,雖然準備面試期間剛好與金馬影展重疊,我還是放肆地選了很多片子,甚至面試前一天還看了兩部電影。也一樣照常打工、參加朋友聚會。也就是說,大家該吃的就吃、該玩的就玩,不要太過緊繃,反而讓自己失去平常心。

    B. 面試過程

    其實我算是有非常多的面試經驗,畢竟也是經歷過正職的人(以前做人事的時候還有面談過人),儀表或是談吐需要注意的事項我大概都心裡有數。但即便如此,在面對學術專長權威人士時,我還是超級緊張。

    政大的面試分成兩關,每個關卡各5分鐘,各有3位老師輪流提問(不過好像會只有一個主問)。去之前有聽說是分成研究計畫關以及個人經歷關,不過我在面試的時候倒是沒有特別感覺,也有被重複問到的問題。因為時間很緊湊,所以每個回答都必須要快狠準,儘量不要支支吾吾,不懂老師提出的問題就要快點問,要不然時間一到立刻會被請出去,這樣就錯失一個表現的機會了。

    我覺得我被問到蠻多問題的,很多已經記不清楚,以下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l 請在30秒內做一個自我介紹。

    l 你有報台大新聞所嗎?

    l 可以描述一下你在日本交換的經驗嗎?

    l 你在大學最喜歡哪些課程?

    l 你就讀日文系對傳播領域有什麼幫助?

    l 為什麼會想要研究這個主題?

    l 為什麼會選定這兩個作品?

    l 你可以告訴我瑯琊榜用了哪些框架嗎?

    l 你看了哪些美劇?跟你的研究有關嗎?

    l 你有提到品牌價值,請你以台灣的影視作品為例,描述要怎麼建立品牌價值。

    l 你認為閱聽人只注重品牌不注重內容?

    有些問題在聽到的當下真的是會蠻問號問號的,但是或許也顯示了政大希望學生能夠靈活且全面的思考(我猜的),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一時慌張硬是亂回答,訣竅是把問題轉向,轉成有準備或回答的了的。然後不要浪費任何腦袋裡資料庫的東西,回答了老師的基本問題後,也可以嘗試把答案延伸到補充內容。

    【最後】

    我是在睡夢中接到讀書會夥伴打來的電話才知道我政大正取了,得知上榜的這一天打這篇文的當下,還是覺得很不真實。

    事實上從我決定要報推甄到弄好書審的期間非常短暫,大概只花了不到一個禮拜寫好架構,再慢慢詢問戴然老師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還是推薦有心參加甄試的學弟妹,儘量早一點開始準備,比較不會心慌慌,也可以提早開始收集面試的素材。

    最後最後真的希望所有成績達標、而且沒有其他壓力的學弟妹都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參加甄試!即使真的無法在甄試錄取,考試入學一樣要準備備審跟面試,多一次機會真的很棒!希望大家都能夠考上自己的第一志願。

  • 許普堯-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許普堯

    一、前言

        首先得先感謝我媽很阿莎力的幫我出補習費(嗚嗚~我是媽寶),也非常感謝戴然老師這半年多充實的教學、解惑和批改考古題,看的出來老師很辛苦很忙但超級敬業的。就傳播理論、新聞學、傳播科技概論和相關時事補充等方面而言,戴然及國家補習班替考生們準備的系統性知識CP值相當高。

    二、個人背景

      就讀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排非常後段所以完全沒有考慮推甄,心得文將以考試及二階段面試準備為主。在我下定決心報考研究所前,就先把「就讀研究所」及「畢業後直接就業」兩種生涯規劃稍微思考過、也斟酌過許多學長姐的建議。

      事實上新聞傳播相關科系的學生畢業後繼續深造的比例一直都不高,尤其是偏重實務技術和經驗的新聞系,所以認認真真的評估自己的興趣所在(會不會很排斥讀書啊~?會不會討厭英文呀~?對傳播問題進行深度、系統性及邏輯性的研究這件事,是不是會很沒耐心呀~?),也針對各種機會成本評估得失(讀研究所要學費、要時間,且並不一定保證對未來工作出路有很強大的幫助),順便幫助自己預先解答面試時常常被問及的問題:「你為何要就讀研究所?」。

    三、考試成績

    •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第一階段筆試通過(中文能力:62、新聞學:81、專業英文(E):69、社會學與新聞:86,口試資格:筆試總分285分以上),第二階段口試(78.67分)慘敗未上
    •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正取19第一、第二階段皆通過(中/英文能力:49、傳播知識:53、資料審查:86.67、口試:86.50)
    •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備取9(傳播理論:76、傳播英文:37、口試:80)
    •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研究所:第一階段書審(78)、筆試(47)通過,口試放棄

      我所報考的系所涵蓋「新聞」、「傳播」和「廣電」,雖然這幾個領域並不完全相同,但也互有不少交集,所以若有同學想朝這幾個學校為目標的也可以稍微參考我的心得。

      在這邊要奉勸各位考生,無論選擇推甄或考試入學,理想的做法是,盡量在11、12月就著手進行「備審資料」的準備(研究計畫可以先想,多問戴然老師、多參考他的意見,有時間看看人家的論文是怎麼寫的、掌握合理且可行的主題),別像我一樣拖到筆試一間間放榜、在每間學校備審資料繳交截止日才寄出,熬夜製作備審對身體真的很不好,更重要的是,若是趕在截止日前幾天,老師不一定有很充裕的時間審視全班那麼多人的備審資料,如果你的備審需要再做修改,時間會非常非常緊湊。

    四、準備過程

      傳播所的筆試很重視語文表達能力,對事物及現象進行統整、歸納並完整的將學說理論或自己的觀點(有些題目著重在個人看法)佐證於一份作答卷上,並且言之有物,是為筆試高分的關鍵,當然字跡工整、字體切勿忽大忽小也是令閱卷者賞心悅目的要素之一。

      由於個人就讀本科系的緣故,自認對於傳播領域有些許認識,所以沒上春季班,準備過程以暑期班(7、8月)開始,至2月份考試前為止。

    • 暑期班(7、8月)

      首先必須先貼心的提示,戴然老師會提供系統化的知識,以利學生在課程中吸收,但自己在讀書時,別將書本上的知識死記硬背,或將不同科目生硬的拆分開來理解,或者特別偏廢哪些科目這樣~(簡言之就是這幾科都是互通、甚至環環相扣的)。

      從7月份的傳理、傳科概課程開始後,緊跟戴然老師的課程節奏是最重要的任務,如果可以的話,無論面授或雲端課都盡量在課程安排的步調中同步複習,舉例而言,非本科生的同學或許對於「傳播」這詞有著各式各樣的詮釋或想像,這時透過戴然在傳播理論第一堂或第二堂課中,各學者對於傳播的定義和解釋加以消化,有助於從不同角度認識「傳播」這門學問;同理,在傳科概課程的第一、第二周,戴然老師也會針對FCC、NCC等組織及其職掌、權限進行深入的解釋(這超重要的),聽懂這些基礎知識後,日後碰到更加複雜的傳播問題,才有足夠的工具去剖析、回答。

      在這邊建議各位考生,若在戴然講義中碰到看不懂、覺得沒有完全透徹瞭解的內容,絕對要想辦法弄清楚,無論是多翻翻講義前面參考書單中的幾本大作(《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傳播批判理論》、《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等),或和同學一同討論,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直接請教戴然,因為老師有餘力的地方絕對會向同學解惑(講義他編的、課他上了快三十年~),別因為害羞或不好意思犧牲自己讀懂傳理或傳科概重要內容的機會。

      值得留意的是,在戴然的傳理講義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理論(Theory)及假說(Hypothesis),可以的話盡量讀懂、能背就背(能撈就撈),只有融會貫通並且帶到考場上的知識才可以真正幫助自己脫穎而出。

      而我自己在讀傳科概這門科目時,比較傾向於多多涉獵新科技、新技術(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社群媒體、網路媒體、OTT等)所帶來的新應用與衝擊。想必許多人都曾有過利用影音平台(Netflix、愛奇藝等)追劇的經驗,這種使用模式(高自主性、分眾取向)即為新科技、技術帶給傳播產業(如傳統無線、有線電視)的衝擊之一,而OTT也是106年政大、交大的考題,雖然問的問題不盡相同,但幾乎都環繞在這些新科技上。建議可將不同傳播科技的形式、優劣勢、相關法規、影響層面和未來發展等面向加以整理,輔以最新時事研讀(如臉書假新聞氾濫現象),是我認為較好的準備方式。

      另外在英文的部分,我除了將自己大學四年完全荒廢的單字盡量背回來之外,就近年台、政英文部分的試題而言,英文作文、簡答的能力也相當重要,有餘力的話盡量列出當年度時事、議題的英文名詞,試著用英文去表達該事件,有不小的機會猜中台大新聞所專業英文的出題方向XD,另外CNN、經濟學人的文章也可拿來練習翻譯。

      我自認暑期班的課程有按照戴然的步調進行,雖然每日複習的時間幾乎很難超過六小時,和許多同期考生相比之下並不算多,但針對講義中重要的章節,常常可以讀上一整天,幾近逼迫自己要完全讀懂、很深入瞭解的程度,例如第二章「訊息研究」、也就是SMCRE中的「M」,我大概整整翻了兩天,像是系譜軸、毗鄰軸的概念、敘事學和符號學等雖然較為抽象,但在傳播問題中卻經常碰到。所謂融會貫通不外乎在讀書的過程中要能夠自行舉例說明,並且將手邊能用的輔助教材(參考書單)加以查找閱讀,盡量培養自己面對傳播議題的敏銳度。

    • 秋季班(10、11、12月新聞學、讀書會、考古題)

      大概等到九月多傳理和傳科概課程告一段落後,補習班會舉辦一次模擬考,不知如何下筆或寫不完也別太擔心,畢竟暑期班的學習主要致力於吸收理論知識,模擬考就當作一種經驗,戴然出的考卷基本上都滿趨近該年度考試方向的,也可作為日後練習考古題的入門題目喔~

      新聞學差不多在秋季班的時候開課,這科本身的理論成分並不高,很多東西必須和實務、實際案例加以結合,建議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將一些重要議題(新聞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四大新聞理論、市場導向新聞學、公民(公共)新聞學、新聞評議會、記者與消息來源等等)搭配實例或時事研讀,並且蒐集一些新聞學相關人物(如國內外記者,國內可參考《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事件(可參考《別對我撒謊:24篇撼動世界的調查報導》)放進口袋名單以備考試時使用(這就是每周一問重要的地方)。

      其實,無論傳播理論、傳播科技概論或新聞學,光是依靠戴然講義上的重點較難獲得和其他考生的差異性,老師上課也會再三強調這點,講義可當作工具書使用,但若想獲得不錯的亮點,以講義為基礎去研讀其他書籍和資料亦相當重要。因為個人實在很難理解太多抽象的知識,所以我常翻閱一些傳播相關書籍、雜誌(如《數位時代》),藉由生動的實際案例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順便增加自己的答題庫。

      讀書會和每周一問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建議大家盡量組讀書會共同分擔每周一問,除了可以讀到不同人找的paper外,也可參考大家的意見,尤其對於傳播所考試而言,在充足紮實的理論涵養之下,不同的觀點、見解也不失為高分的關鍵之一。

      另外,讀書會的功能除了每周一問之外,針對不懂、需要加強的部分(例如英文、傳播批判理論等)也可以拿出來討論或補強,像是每人蒐集10個時事相關英文名詞解釋(4個人一組就有40個耶~)、共同練習英文翻譯(互相比對、討論彼此翻譯的文章),這些額外的練習也是讀書會得以共好的方式呦。

      而考古題的部分呢,個人認為練習考古題和筆試成績可說是成正比的,寫考古題的時候可參考自己做的筆記、講義、參考書單上的書和讀書會做的每周一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很難下筆純屬正常現象,一題25分的題目寫三小時都寫不完也都不用太緊張,重要的是必須逼迫自己一定要寫好寫完,別為了去拚每周繳交的份量而犧牲作答論述的合理性及完整性、別只寫自己喜歡的題目、多練習自己較弱的題型(依自己報考的學校而定),老師到時會詳細的講解須注意事項,別擔心多練習即可。而依照個人報考的學校不同,差不多練個5題之後嘗試計時(占分25分的題目就寫25行,並在25分鐘左右寫完),慢慢提升動筆的速度、分段的拿捏,保持論述的方向明確。時間很充裕的同學(全職考生、上學期學分很少)倒是可以考慮提早個一兩周開始練習考古題,試著培養作答的感覺,建立自己論述傳播問題的能力,寫完考古題也不用全部塞給戴然批改,挑幾題請老師指出錯誤、給點意見,重點還是自己練習(當然前提在終極筆記、每周一問已完成,或已經準備到相當程度完善再來寫,否則會花一堆時間在找資料、翻講義)。

    • 最後衝刺(1月份到考前)

      這段時間差不多已經練習不少考古題、書也已經翻到爛掉了,到考前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重點可以放在「複習自己寫過的考古題」,這部分就看個人要如何安排,蠻多人選擇用背的。雖說寫的題目愈多愈有可能忘記,但練習過的題目一定會有記憶,如前述所言,「融會貫通和理解」有助於這最終複習的階段。

      另外在終極筆記的準備方面,我是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讀書習慣或書寫、記憶的模式,所以就不再贅述,只是建議大家別一昧的參考或模仿學長姐的筆記,找尋自己喜歡的筆記習慣比較重要。終極筆記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經歷暑期、秋季的課程後,將習得的基礎知識及理論,加上每周一問所補充的額外資料所統整而出的「個人化筆記」,所以光看別人的筆記,還不如自己抄寫、打字製作,有助於形成差異性。

    • 筆試

    1.手錶、原子筆(X2)、立可白(帶)、准考證、身分證,會過敏就加個衛生紙,天氣很冷帶個暖包多喝熱水,但考試時沒記錯水瓶不能放桌上喔。

    2.個人良心建議進考場前那10~20分鐘別看講義或參考書,甚至連筆記都不用看也沒關係,頂多自己默背幾個大理論和重要學者稍微對照一下,筆記本就拿在手上拿安心的就好。我考第一間學校時有拿出來翻,但完全看不下去,後來的考試就學乖都沒看了,臨時抱那幾分鐘,個人認為效果近乎於零,還可能影響進考場的心情。最後的衝刺階段要常提醒自己「考前忐忑的翻書是非常後悔莫及的事情」,督促自己好好準備(我是這樣恐嚇自己的XD),然後有自信的赴試。

    3.題目(題幹、有幾小題、配分佔比多少等等)一定要看清楚,一個字一個字看!(個人慘痛經歷不贅述),若看完題目後完全沒頭緒,趕緊朝下題邁進,在書寫申論題時,常常碰到寫著寫著腦袋才完全熱機正常運轉的狀態XD,寫完熟悉的題目再回過頭來作答,很有機會冒出更多想法。

    4.時間控制。

    五、補充

      準備考試的過程也許會很孤單(心靈上),但每天都要求自己比昨天更進步、把更多東西讀進腦袋,也是相當充實一段時光。有時候,不知道會不會上榜的不確定感著實對我產生很大的壓力,好幾次睡前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有過想要放棄的衝動,對自己的能力始終感到沒信心,當然最終結果讓我鬆一口氣,也印證了一開始的想法「自己讀過的東西不會騙人」,只要踏實有條理的準備,按著自己舒適的節奏以及適量的壓力,那就完全對得起自己了,剩下的事交給老天爺就好囉。

      至於讀書作息安排,這也是非常因人而異的~身邊許多考研的同學每天讀書的時數很長也很認真,PTT上更不乏許多早八晚十的神人,雖說考試結果通常都不錯,但找尋自己可行、有效率的作息(睡眠充足超重要),可以使這半年多的長期抗戰不會如此充滿窒息感,而適當的休閒娛樂也是必須的,何況傳播問題的範圍非常廣,日常生活的經驗(滑臉書、玩寶可夢、看電視新聞、看電影)也有可能成為書寫的靈感,一舉數得呦。

      有時間的話可以試著讀者投書,練習論述能力,有投上的話也可放進日後的備審資料中,或著拿去跟同學炫耀呦。

    六、感言

      真心感謝這半年多來戴然老師和國家補習班團隊的幫助,以及讀書會成員的扶持,感激我家人朋友們的體諒,尤其是冠傑、裕升、侑儒陪我解悶和幫我禱告,同時也謝謝一些新聞系同學們的加油打氣、支持,讓冷風中奔波苦讀的考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與溫暖。

  • 游善芸-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探花).中正電傳所

    文 / 游善芸

         今年很幸運考取政大傳播碩士學程、師大大眾傳播所以及中正電訊傳播所,懵懵懂懂地準備考試到確立考取目標、一路上起伏跌宕,非常感謝有國家補習班及戴然老師的指導與陪伴,所以在此分享自己考上研究所的小小準備心得。

         我本身就讀傳播相關科系,所以傳播知識上還算有點基礎,不過學校學到的東西多用於應付考試,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融會貫通,在學期間比較特別的經驗只有在媒體公司暑期實習。

         報名研究所課程暑期班後,基本上就是整個跟著戴然老師的步調走,從頭再將學過的傳播理論再學一遍,同時建議再上一門傳科與傳問,對於時下的傳播媒介、科技或是媒介規範等等會有更深入的了解。簡而言之,暑期班便是重新認識傳播產業、學術的出發點,每次上完課後我會整理自己的筆記,補充學校上過、網路上查到或是教科書上的資料。九月十月差不多是組讀書會的時間,大家會按照戴然老師每週丟出的題目整理論文並且摘要最後分享給自己的組員,在讀書會的收穫很多,主要是源自於每個人對論文會有不同的想法與解釋,可以從中得到較多元的觀點,除了論文之外大家也會一起討論時事議題。

         我認為,考研究所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很確定自己想要去做!起初我確實有點渾渾噩噩在念書,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念什麼,直到組織讀書會,和他人交流後這種情況才稍有改善。

         不過為了寫考古題而蒐集、閱讀大量資料後,我發現傳播真的可以很多樣、很有趣,以前我認為自己如果要走入傳播業界大抵上只能選擇做記者、編輯或主播,但是我開始思考自己進入研究所後,是不是可以讓自己擁有別的選擇?這時我才確立自己的目標並逐漸對考研究所產生熱忱。

         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說,我一直到寫考古題才開始真正確定我想要考研究所。寫考古題時,不是只看戴然老師的講義,就如老師所言,講義提供的是基本的架構,我們所要做的是在那之上增添更多自我的想法及延伸,所以我在寫考古題的時候,會配合翁秀琪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羅世宏老師的《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cQuail的《傳播理論》中譯本交互使用、變化基礎理論寫作,再來就是要多方仰賴蒐集的網路及論文資料,在文章段落加上實例跟時下傳播的趨勢。

         此外,要自己去吸收新知。例如,我會定期閱讀動腦雜誌,除了看戴然傳播教室的貼文外,平時也會多多去爬與媒體科技、傳播有關網站的文章,不過不是看完就算了,建議可以把自己覺得不錯的文章段落或觀點整理成筆記,考試前我還會把這些筆記和一些關於傳播的名言佳句寫下來放在身邊隨時背誦。

        當自己在寫考古題時,就可以善加利用這些整理好的資料,讓整個申論看起來更有內涵、層次。我認為吸收新知對考生是必要的,除了為自己準備寫考題的材料,在瀏覽文章時也會督促自己思考,從思考的過程中有會獲得許多滿足感,也可能會像我一樣,在文章中找到自己想要、有興趣的東西,或是加深自己考研究所的動機,這些對考研究所來說會是很大的助ˇ力。如果自己還有額外的時間,我的建議是可以多看課外書,跟傳播相關很好、但是不相關也罷,不僅可以讓自己喘口氣,寫考題時思緒也會比較靈活有趣。總而言之,閱讀的益處非常大!

         國家補習班的課程、講座、模擬考及模擬面試等等,對考生來說都非常完善,剩下的就是看考生本身的心態和充實自我的能力。考研究所首先需要強大的動機,你要很確定自己想考、想學,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吸收專業學識、吸收之後才能轉化為筆下的文字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成功進入面試的關卡,這些學識還能成為你滔滔不絕的談吐素材。

     

  • 黃于軒-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文 / 黃于軒

    ◆ 學系: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 在校成績:班排3/59、系排6/185

    ◆ 推甄系所: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 錄取成績:正取19(資料審查87.17、口試77.17)

    一、個人背景

        我算是很早就決定要繼續讀研究所吧,下決心的心路歷程就不另外贅述,我想大家應該都各自的內心糾結與人生故事。但是就因為我大一就有這樣的想法,因此在學校課業一向是相當謹慎;當然也是因為興趣使然,我願意比其他人多花一些時間在學習而非玩樂或外務。以我的經驗會認為:成績相當的重要。雖然不是頂尖或是天才型的學生,但是至少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讓我在推甄時增加了很多信心。

        另外一個要提的是名校情節。並不是面對名校的自卑感、也不是瞧不起私校(我愛世新♥),甚至我就讀的也是以傳播科系聞名的大學,但是多少還是會擔心各校多少會偏袒自己學校的學生或是學歷更好的學生。不過其實這種若有似無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反正那不是我們付出努力就可以有什麼改變的,就好好正視自己的目標,凡事都試過才知道!

        由於我的第一志願就是政大,而且我也認同戴然老師所說:「擇你所愛」,就算我今天推上了其他學校,我大概也不會就這樣放棄政大,大概會再付出大半年的時間準備考試入學吧。所以推甄就只推唯一志願,同時也可以集中時間和心力準備一間學校,不用花費其他心力在其他地方。

    二、準備過程

    (一)時間規劃

        通常開始準備備審資料是根據戴然老師的時間規劃, 但我認為暑假開始就可以開始準備了,一邊上課、一邊整理自己過去三年的學業表現、課外活動、獎狀成就等。就我個人和其他夥伴的經驗而言,等到老師提醒才準備,會讓自己在截止期限前手忙腳亂。尤其是推甄資料的要求項目裡面有「研究計畫」,通常沒有接觸過學術研究或是期刊論文的人,對於研究計畫會感到生澀且毫無頭緒。建議學弟妹也可以偶爾看看碩博論文的「題目」大概是什麼感覺,趁著暑假課程的時間,讓自己習慣閱讀和蒐集資料,甚至開始從課堂、傳播相關雜誌、文章中找到你的興趣開始多接觸,有助於未來研究計畫的制定和推甄面試時的自我定位。

    (二)備審資料

        通常學業成績到要準備前已經定案,如果成績有穩定維持在前端的話,是不用特別擔心的。但是如果成績不甚理想、或是有部分被當等較尷尬的地方……其實只要過了成績門檻就不用太在意了啦,頂多是準備個「說法」委婉的表達你的原因(切記不可謾罵學校或是該課教授),成績單附了審查老師究竟會不會仔細看我們也不得而知,就別太放在心上。

        另外一項是課外活動,如果是相當活躍於學生會、系學會、或是其他社團活動等,可以將自己的興趣與過去參與的各項活動洋洋灑灑的呈現出來。重點一樣是沒有特別多活動的人,就比較不知道怎麼準備。如果你有其他豐富的資料(例如:語文檢定、交換留學等)可以呈現,就可以針對你最想分享(也可能是唯一可以分享的)東西,重點撰寫內容、收穫與心得等。再者,可以寫實習、打工、義工等經歷;或者你有任何專精、喜歡的事物,如果有自己研究或是聽過的講座也可以寫出來撐一下場面,但重點是你能說出在這些活動中你實際得到了什麼,而非硬湊亂寫。即使我也從來沒有打過工、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活動,但我可以針對公關公司的實習經驗、參加2016 AdAsia志工等經驗去準備,把我大學四年中為數不多的活動經驗,寫成我大學四年中相當重要的人生經歷。其實重點是你怎麼表達、怎麼去描述更重要。

    (三)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如上面所說,可以多多翻閱傳播類期刊論文,如果你對行銷有興趣(因為政大也有相關學程),也可多看看廣告公關、行銷等論文,跨越過陌生與不了解,就會知道學術論文的概要和模式,其實並不是天書,只要找到你有興趣或是你認為值得研究的主題,就勇敢地寫看看。同時積極向戴然老師發問和討論,老師會幫助你修改方向的。

        還有一點是在研究題目確定之後,切記要準備一兩篇相關文獻作為你研究的基礎和面試時的重點回答,我自己就是在面試時被問到參考了哪些論文,但是卻一篇都答不上來,因為我只有參考卻沒有研讀,所以千千萬萬不要腦袋空空去面試!

    (四)推甄講座

        去就對了!

    三、面試

        其實看上面的成績就知道,我相當不擅長口試和演講。因為過去面試的經驗也不算多,而這樣嚴謹的升學面試也讓我相當的緊張,因此我強烈建議老師的模擬面試一定要去,甚至可以找讀書會夥伴、同學朋友當你做練習。我也在和老師和讀書會同學的幫助下,修正自己回答問題時的思緒與邏輯,有時候直覺性的回答並不是審查老師要聽的答案,甚至會被認為你的回答根本不在狀態內、也沒有專業基礎,因此練習是必要的,除非你本身很擅長口說和表達,那也可以試著請同學幫你做超級刁鑽的面試練習,把所有可能會被問到的都問一遍,這樣正式面試的時候就才不會輕易被問題嚇傻。

        面試時的問題其實不難,主要都針對你的備審資料圍繞。所以除了自己的備審資料要記清楚以外,看不到的、備審資料以外的故事經歷和研究計畫的內涵與文獻資料,一定要好好的準備,不要覺得什麼文獻、什麼學者應該不會被問到吧?反正就一定會被問到啦!

    四、結語

        一切都結束以後,反正該做的都做了就沒什麼好建議了。我想一定會食不下嚥、念不下書、睡不著覺、覺得好煩好煩好煩還不放榜……那就好好休息、好好放鬆吧!結果出來沒上還是要念書,而且也會比較認命,那不如給自己充電和喘息的機會,調整自己的方向和心態,沒上的人一大堆你沒有比較可憐,就這樣想好好的念書吧!當然還是希望可愛的學弟妹們沒有苦痛的上榜,祝福大家~~~~加油!

  • 詹雅晴-推甄師大圖傳所影傳組(探花)

    文/ 詹雅晴

    1. 背景: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2. 錄取系所: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正取三

    前言:

    暑假決定跨系考傳播研究所,因為在校成績不好因此推甄原本並沒有在考慮之中,但是受到戴然在課堂上的鼓吹,最後選擇台政師交裡頭唯一不看校排名的師大,決定放手一搏,走上推甄這條路(其實很倉促哈哈因為師大很早就開始報名,只跟戴然的推甄講座差一個禮拜多)。

    • 選擇系所  為什麼不選師大大眾傳播學系,而是圖文傳播?

    因為我是中文系,沒有傳播太多相關的作品,也對新聞和廣電沒太大興趣,而是喜歡攝影跟寫文章,圖傳的名額亦比大傳多一倍,且戴然說相較之下圖傳比較實務,基於這些優點而選擇了圖傳。建議學弟妹與其一次報很多系所,不如專注在幾間自己一定會去念的學校,我只有推一間,覺得只要上榜後會讓自己猶豫的就不要去推,不然之後放棄的話有點浪費時間,花時間準備考試會較好。

    備審資料

    不要太害怕準備備審資料,認真準備的話最快一個禮拜一定能用好,但千萬不可以抱這樣的心態,因為中間會經過許多修改和跟戴然的聯繫,要有足夠時間修正到完美。整體來講,簡單乾淨就好,凸顯個人風格,然後字體切勿太小,不要擠在一起,我是統一用標題20內文16的標楷體。

    • 推薦信(2封):找和自己熟識或相關的老師,因為我在系上沒有太多很熟的老師,所以找了大三現任班導師,還有志工隊的指導教授。班導師叫我自己寫完給她簽名,讓我蠻慌張的,但還是參考網路上的版本自己寫,要注意文筆不要太像學生。另外一外志工隊指導教授很熱心,我自己寫了一份給他看,他再用他的話幫我寫一封完整的,還用毛筆在封面簽名。看了老師修改後的內容,就發現跟自己寫的語氣真的差蠻多,建議大家還是努力找到願意幫自己撰寫的老師,推薦信才較有說服力。
    • 備審封面:乾淨清楚、具個人特色即可。我放了自己攝影的照片和志工服務時的照片,鮮豔的顏色凸顯我喜歡色彩及攝影,還有我大學四年的主要活動。
    • 自傳(500字):其中包含簡歷、求學過程、報考動機、活動參與。以上因為規定五百字以內所以不要打太多,直接講重點就好,最好全部都環環相扣在後面的研究計畫,讓教授感受到你是真的很有這方面的興趣及天分,展現與其他人的不同。活動參與可以用文字敘述搭配一些照片,適量就好,盡量以看的見自己的個人照為主,團體照不要太多。
    • 進修計畫(2000字):其中包含修課規劃、生涯規劃、研究方向。修課規劃我用表格呈現,要去看圖傳所上的課程,並看清楚畢業要求的學分,自己猜想未來會想上哪些課,分成四學期來做學分規劃。生涯規劃不要分成近程中程遠程,直接說明自己在大四下的規劃以及入學前的學習準備,最重要的是研究所畢業之後想做什麼,也最好全部都和研究計畫相關。最後研究方向是最重要也是最花時間的部分,圖傳所沒有要求完整的研究計畫,因此我聽戴然的話只做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參考書目,其實這樣真的就充足了,重要的是在確立題目前要和戴然討論,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去看系上教授的論文是否有同個領域、能夠幫助到自己的研究,如果所上有相關專長的教授,那就是可以的題材,然後專攻他的研究來想。參考論文不要亂挑,且要每篇看過,因為面試有可能會問到。
    • 作品&獎狀:我作品不多,大部分是文學創作和志工隊的教案,因為和研究相關所以我有全放,獎狀也是,排版建議為一頁兩張。

    面試

    • 自我練習:我有先把自我介紹跟研究計畫想怎麼講寫下來,每天邊背邊練習講,久了就不用看稿,慢慢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介及講解研究計畫。我在面試前一天晚上才跟戴然用電話模擬面試,因為比起教授我好像更怕戴然哈哈,想呈現最好的狀態讓他面試,因此模擬面試時我已經準備差不多了,戴然聽完也說我講得不錯,讓我像吃了定心丸一樣。
    • 服裝儀容:我穿白襯衫、黑窄裙,到了師大也看到大家幾乎都是套裝,只有少數人穿洋裝或是自己風格的衣服,如果不知道要穿什麼的話就打安全牌穿套裝,裙子切忌不可以太短、太緊。鞋子我穿姊姊上班的黑色包鞋,幾乎是平底的跟。頭髮則是紮馬尾,現場女生長髮的也幾乎都有綁,比較乾淨整潔,儀容的話要畫個淡妝,看起來漂亮且有氣色為主。
    • 口試:分為三關,在同間教室不同張桌子,每關5分鐘,總共15分鐘。
    1. 第一關→看到教授我一眼就認出是和我研究計畫相關的教授,他問為什麼中文系會想來念、優勢是什麼(就是在問研究動機)?之後從我的回答延伸一些跟教育有關的問題。後來談話時告訴教授我看過他的論文(小心不要叫出教授名字),也因為我的研究計劃剛好是他的領域,教授感覺頗有興趣問了很多問題,最後他笑笑的說完全能理解我的想法。
    2. 第二關→這關教授我沒有認出來,想必不是系主任也不是我未來可能的指導教授,他請我說說研究方向、系上有什麼課可以協助?我講完研究方向之後提了一些特別背下來的課程,說明這些課可以幫助我的研究,補足中文系沒學過的。後來時間還沒到,教授又問為什麼選擇師大、知不知道系上有什麼設備,這題因為事前看過圖傳的簡介,因此蠻順利回答出師大的特色以及有什麼特殊設備,教授微笑誇獎說我很了解。
    3. 第三關→系主任,完全沒有翻備審資料,應該是想從聊天過程中觀察學生,因此用閒聊的方式問我在校成績怎麼樣、做教育的研究那會不會想當老師或修教育學分,還問有沒有報其他學校,我誠實的說只有報圖傳一所,主任看起來很驚訝,過程蠻開心,氣氛也算輕鬆。

    心得:

    我覺得口試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充分準備!還有系網跟課程都要看,最好挑一些背起來,我面試前也不覺得教授會問系上設備有什麼,但我還是有背,果然問到了!如果我沒有背的話當下應該會回答「我不知道貴系有什麼設備」,這樣應該會蠻糗的。不要想自己有辦法臨場發揮,大方向的問題都要練習怎麼回答,加上戴然的模擬面試之後,就可以發現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充足了。面試完其實我心情很放鬆,因為幾乎沒有回答不出的問題,教授人也都很好,沒有因為我的校排不好而問一些為難的問題,但是等待放榜的兩個禮拜還是非常難熬,畢竟害怕備審分數輸太多,幸好最後仍美夢成真,放榜後便迫不及待寄信謝謝戴然。

    我覺得我的作品應該跟傳播科系的學生差蠻多,成績也不是頂好,但是我有豐富的服務跟社團經驗,研究計畫也跟我大學四年致力於的事情相關,所以我覺得只要想辦法凸顯自我特色、擁有強烈的動機,不要緊張、講話真誠地把想法侃侃而談,讓教授知道你在某個領域是很有潛力的,在面試時教授自然會看見你的優點,我可以的話你們一定也可以!祝金榜題名,加油!

  • 蔡侑葶-考取師大大傳所.輔大大傳所.世新新聞所(榜首)

    文 / 蔡侑葶

    考上師大大傳所、輔大大傳所、世新新聞所。希望可以透過我的心得幫助也想考研究所的學弟妹們。

    (7-9月)
    傳理
    傳科

    補習班的課是在六日,第一次上課我就被教室滿滿的學生震懾住,所以上完課馬上轉成雲端。這段時間由於我忙於出差,所以傳理傳科都是在9月底的最後一週補完雲端。建議課程最好還是一週內補完,因為老師的課給太多內容了,也可避免錯過一些訊息(像是老師提到組讀書會的時機還有團購動腦雜誌等等)

    (10-1月)
    推甄開始
    第一次模擬考
    讀書會
    新聞學
    考古題
    備審資料

    我大學的作品與報考的系所無關,再加上沒有什麼作品所以我沒有推甄。
    第一次模擬考是以7-9月的兩個課程內容為主,雖然在模考前補完,但是腦容量不足的情況下,成績非常可怕。
    讀書會的同學是我在戴然傳播教室找到的,我們一共四位,其中一位同學自發性將我們找的論文整合成終極筆記,真的好在有她。我們都是利用下午在補習班討論,晚上上新聞學。考試這段期間有她們一起並肩鼓勵真的很溫暖。接近11月老師會開始改考古題,第一次寫真的很卡,常常一題寫了一整天,然後隔天想到要補充再重寫,一直進入迴圈。雖然我寫的題目很少(因為一直重寫),但是都有拿到A+。
    備審資料是讀書會的最後一個題目,在做備審時同時也在進行考古題,有時被老師退件真的很火大⋯⋯然而被退件有時是因爲自己不太了解理論的內涵所以方向完全錯誤。意識到這點後,我12月初開始重讀傳理,差不多在1月中停課前讀完。在了解理論後,備審也順利做完。在新聞學快上完時有舉辦第二次模擬考,因爲書還沒讀完我就沒來考了,但我有拿題目回家練習。

    (12月-考前 讀書)
    每天我都會看戴然老師的版面,擷取一些好句抄寫下來。傳科與新聞學我是以我考試期間考到(我總共考六間)覺得重要再去翻課本。

    傳理:完整的看完。

    傳科:公視、文創兩章節。

    新聞學:資料新聞學、各項事件報導要點。

    報導者:我參考的獨立媒體,內容很完整深入且關注社會議題。

    英文:7月補完雲端凌晨老師的課+10月現場上課(因為我英文很差,所以我是硬背讀書法)

    戴然老師出的考古題命中率百分百,所以一定要練習。

    因為已經畢業5年才來報考,花很多的時間在調適自己,補習這段期間我也同時在新竹工作,能這麽堅持,我想是因爲我真的很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只要堅持住,就會有好事發生,祝福大家都能很順利考取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 蔡柏宏-考取師大大傳所.中正電傳所

    文 / 蔡柏宏

    【背景】

      某曾經專門培養老師的大學英語系應屆畢業生,除了四年常碰英文,英文程度沒退化太快之外,因為不喜歡很多系上科目,加上不務正業跑了校內外各式各樣的活動,最慘的時候排名31/38,雖然大四上稍微用功點刷到9/38,不過整體學業還是不太好。考大學時對新聞傳播很感興趣,但因為個人因素先選了英語系,但四年來慢慢對原本的科系失去興趣,而選擇考研究所時試著轉換跑道。

      因為不是本科系,只是自己看書有點抓不到方向,所以我有補習。補的是新聞傳播所最有名的戴然傳播教室,在找資料和寫考題的方向上得到了很多的幫忙。同時也補了社會學,大致認識了社會學理論發展的脈絡,以及社會學和傳播科目很有關聯的地方,在寫考題的邏輯上有很快的進步。
      以下是我不太順利的考試結果。

    【考試結果】

    臺大新聞所

    中文能力91

    新聞學81

    專業英文54

    社會學與新聞85

    口試75.67

    備取

    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學程

    落榜,不好意思寫XD

    師大大傳所

    大眾傳播理論65

    社會現象分析65

    傳播中英文能力75

    正取

    中正電傳所

    當代傳播問題53

    電訊傳播英文62

    正取

    中山行銷傳播所甲組

    傳播理論與實務55

    備取

    【參考書目和建議常看的】

    1.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

    2. 任何一本寫的白話一點的國考社會學參考書

    3. 傳播批判理論(張錦華)

    4.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翁秀琪)

    5. 傳播理論(羅世宏)

    6. 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Tim O’Sullivan等人):當成工具書翻

    7. 好好的把補習班講義讀熟

    8. 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

    9. 數位時代、動腦 (新科技資訊)

    10. 各家實體虛擬新聞媒體、評論網站

    【準備】

    1. 春季班(四到六月)

      春季班我只補傳播理論,這時候老師會針對媒體壟斷等常見問題、新聞/廣電/廣告產業現況作介紹。課程分量很輕,每個禮拜都像是聽一場有關新聞傳播議題的演講,這段時間還是先顧好當時的課業,有空再找相關的書看看就好。

    1. 暑期班(七到九月)

      兩大傳播科目(傳播理論、傳科與傳問)開課,老師會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很紮實,卻也很快速的上完這兩大分量很重的科目。這段時間一邊打工,一邊上課,也常跑圖書館用手抄講義重點的方式複習,負擔有點重,但逐漸確定對傳播真的很感興趣。而這段時間用掉的筆記本(共六本)並不是最終帶去考場翻閱的筆記,只是幫助加深對理論的印象,寫完就幾乎沒有再碰他們了XD。

      這段時間對於打下基礎很重要,各大理論(如議題設定、使用與滿足、沉默螺旋等)以及重要的傳播議題(媒體壟斷、媒介近用權利等)、各種這幾年很熱門的科技議題(OTT、擴增實境等),在之後練習考古題時都可能一再出現。

    1. 秋季班到考前(十月到二月)

      另外兩大科目(新聞學、社會學)在十月左右才開課。這時候除了一邊補習,一邊顧系上課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建立讀書會。

      我找到了兩名戰友,從十月中開始,每週碰面一次,依照戴然老師指定的主題找論文、分享重點摘要,再輪流統整成適合在寫題目時參考的資料庫。同時,每星期也各自提供一篇當週重要的英文新聞,來維持閱讀的感覺,也試著翻成通順的中文。讀書會的進行,原則上十一月就會結束,不過我們還是維持到一月,不過調整成各自寫考古題時,發現任何覺得重要的主題,就會找資料後分享給其他人看。

      而十二月到一月初則是各自努力練習寫考古題,這段時間我練習了五年份的申論題和名詞解釋,也從前期翻課本找答案,一直到後期發現每年考的主題其實很容易重複(如社群媒體、自媒體發展對傳播各方面的影響),慢慢的越寫越有自信。每星期寄給老師批改,得到好壞評價然後繼續調整,大致維持了三週。但是,並非各屆考古題的每一題都必須寫,而是挑著寫,例如2016年初周子瑜被迫道歉的事件對總統大選的影響,不太可能重複再考。也就是說,當年度時事為基礎的題目可以不必再寫,想練習也至少要把事件代換成最新且大致符合題意的時事來寫,才有練習的價值。

      考試快到前,我和兩位戰友都有把練習寫過的考古題,用各自的方法濃縮成進考場前可以快速翻閱的「終極筆記」。這方法滿有幫助的,可以透過整理,再一次檢視自己還有哪些常考的單元不太熟悉,趕快惡補。最後,我把傳播理論、傳播科技、新聞學整理成第一個單元,近半年討論度極高的議題(同性婚姻修法或立專法、高中生校慶扮演納粹引起的爭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公投、有關「後真相政治」的討論等)整理成第二個單元,社會學和新聞傳播關聯較深的部分整理成第三個單元,最後輸出成一本40頁左右的A4小講義,考前一個月除了用講義偶爾複習不熟的單元之外,大多時候就只翻自己整理的筆記了,同時只要想到任何可以寫進申論題的片段字句,就馬上寫在本子上加深印象,作為答題的資料庫。

    4. 懶人包(其實有幾點上文忘了提到XD)

    (1.) 有補習就要跟好進度,有問題就趕快寄信問老師。

    (2.) 既然考的是新聞和傳播所,就要常看國內外新聞,建立對新事物的敏感度。

    (3.) 多練習考古題,維持寫申論題的感覺,同時建立適合自己的寫作邏輯。而且盡量要做到一題如果佔25分,就要能寫到25行上下的程度。準備後期練習寫的時候建議計時,100分鐘內能完成四題左右的申論題,考試時才寫得完。(師大和中正的一堂考試只有90分鐘,更要注意時間。)

    (4. ) 要維持英文程度,不一定要特別看某些單字書,但是要保持閱讀、查字典和練習寫文章的習慣,熟悉中英文寫作的邏輯不太一樣的地方。

    【口試】

      我考的學校只有臺大和政大有口試,雖然我的臺政大口試表現都不太好(嘆),但以下還是提供我被問的問題和一些心得。

    1. 自我介紹:
    不超過一分半,明確說明有何經驗、舉例子包裝個人特質、為何想來考新聞傳播研究所等。

    2. 研究計畫和就讀/修課計畫:

    所上有何資源可以幫忙我的研究?想如何研究新聞和教育的關聯?(研究計畫提到)
    教授會延伸我說的話,來測試對所上的了解。這部分兩校是相同的,都至少需要對所上的發展方向、開了什麼樣的課有基本了解。

    3. 未來規劃:

    (臺大)為何有興趣當記者?想做什麼類型的記者?關注什麼議題?

    對於就讀、生涯發展計劃,不一定要百分之百肯定,但要避免只回答空泛的概念,而要明確的說自己對哪些新聞傳播工作有興趣、想關注的題材為何,至少要讓教授看到我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已經有所考慮。

    1. 連結個人專長和新聞傳播的問題:

    (臺大)「你對未來大學學測國文作文獨立出來考有何看法?(英文提問)」

    1. (臺大團體口試):四人自行就題目討論十六分鐘,最終討論出一個大致的結尾(未必需要肯定的結論),教授只從旁觀察。

    目前新聞記者的社會聲望極低,請問你為何還是想讀新聞所?而新聞專業有何必要?有何方法可以解決現有的問題?(原諒我金魚腦只記得很瑣碎的內容…)
      團體口試前會抽籤決定個人口試的順序,同時決定各組成員(四人)。原則上大家都會事先聊天熟悉彼此,也用考古題一起想可以在口試時講的內容。其實滿感謝我這組有一位推甄時來考過臺大,以及另一位傳播本科系的同學,給了很多很棒的線索和引導,過程不算很順利,不過至少合作得很愉快,每個人都有講到話。也恭喜我們之中有一位夥伴正取。

    (口試總結)

      雖然我的口試不是什麼成功的經驗,然而還是有一些收穫。我覺得寫審查資料和參加口試是重新認識自己的很好機會,重要的是會多少、有什麼能力和知識就盡量展現出來,同時不會的不要裝懂,不要把自己描述的比事實上強太多,但還是要有基本的自信。寫資料和參加口試可以稍微美化自己的個人經歷,但不能過度,誠實和誠懇還是上策。雖然事後我發現,就算我政大的口試能拿到好分數,一開始筆試就太低也很難考的上XD。

    【致謝】

      從去年三月底決定補習,到臺大、政大口試結束,差不多過了一年。這一年,感謝家人和親朋好友的支持,願意讓我轉換領域、接受我花了不少錢補習和買書,也感謝兩位好不容易找到的讀書會戰友,除了互相提供參考資料外,還有平時的相互鼓勵,都讓我更能好好準備。
      感謝英四乙、英四甲每一個幫我加油的同學,和每一個知道我要考試的朋友,即便我沒有很喜歡我的所學,但四年的大學生活有你們才會這麼難忘。感謝戴然老師、劉意老師、凌晨老師,雖然因為我用的是影片課程,只見過戴然老師本人,但透過影片,還是能感受到老師們對於每一堂課的用心。感謝準備面試時,素未謀面的政大學長在電話中幫忙我練習口試,指出了很多問題,讓我在口試時沒有那麼緊張。即便臺、政大都算是落榜了,但都是很好的經驗。感謝我堂哥和室友,讓我考政大的口筆試前能有個很好的地方休息再去考試。最後,也感謝自己,雖然有時候會半途而廢,但這次真的沒有放棄,堅持走完補習、複習、寫題目,至少七個月常常在圖書館待到閉館的過程,只為了想要轉換到本來就比較感興趣的領域。放榜的結果其實沒有非常滿意,但準備考試的過程還是帶給我很深的影響,我也相信這段時間念的書和所做的事不會完全白費,都會對未來的我產生影響。

      對於讀書,我是很挑食的人,對於很喜歡的科目才願意花長時間研究。但只要真的很喜歡某種領域,就會很想一再的把它讀懂,可能是個很偏執的人。不過,也許就是這份偏執,才讓我堅持走完這趟稍微辛苦,但又遇到好多貴人幫忙的過程吧。

      雖然考上研究所才是另一段辛苦過程的開始,但是能夠為了一件事情堅持這麼久,還是想給自己一點鼓勵,也留下這一篇心得給有緣看到的朋友參考囉。

  • 翁榛憶

    考取:交大傳播所、師大大傳所 

    辛苦了半年,一度覺得自己不可能考得上,最後拿到交大甲組和師大正取,台大備取的成績,雖然這成績不是頂尖的好,但也算是一圓進入傳播研究所的夢,以下分享我的經驗,給學弟妹或類似背景的人參考......<詳全文>

  • 許家菱

     考取:  台藝大廣電所應媒組(榜首)  .  世新廣電所創作組(探花) . 淡江大傳所 

    這裡我想先感謝戴然老師,老師的課讓我受益良多,讓我一個三類組,做題僵化的學生,有更多元的觀點及更活化的思想。學長姊考取傳播研究所的心得已經非常豐富了,但較少有考取創作組的心得,因此在這裡主要是跟大家分享考取創作組的心得,我深深認為這與我這段時間的體悟有深深的關係....<詳全文>

  • 朱育庭

     

    考取 : 師大大傳所、輔大大傳所

    我是朱育庭,大學是讀淡江大傳系,今年考上師大大傳所、輔大大傳所,希望可以透過我的心得幫助也想考研究所的學弟妹們。

    -報考動機

    我本身就是傳播科系的背景,而因為傳播科系的教育都比較貼近實務面,所以畢業以後很少會選擇繼續升學,大多是踏入職場。那我之所以會想考研究所其實是因為本身實務經驗不比別人多,外加我本身並沒有很想要靠「實務」吃飯,所以我希望可以精進「內容」這一塊,所以才選擇繼續升學,那我本身也因為對傳播某些領域感興趣,所以才會選擇繼續留在傳播這一塊。

    -準備方式

    我並沒有上春季班的課程,所以我也無法告訴你有無上春季班有什麼樣的差別。我是從暑期班開始上課的,暑假有傳播理論、電媒這兩科。

    傳播理論-我自己準備的方式就是認真上課,盡量可以將課本上的東西活用,因此我在準備這科時,除了有準備一本傳播理論的上課筆記本外,課後時我還會把這些上課重點整理起來,方便之後複習。除此之外,我很推薦可以去多看一些延伸閱讀的東西,像我會看數位時代、媒體改造學社、天下雜誌….等,也盡量讓自己多接觸傳播以外的東西,讓自己的觀點多元一點。

    電媒-相對於傳播理論,我花在電媒的時間就比較少,因為我本身對一些新科技就還好,所以對於電媒我都是看戴然老師貼的文章,還有關注一些新科技的東西。

    暑期班一開始,老師就會特別強調要花時間在英文上,這是真的,因為專業科目其實大家的分數不會差太多,通常關鍵都是英文。

    到了秋季班就是新聞學的課程,此時老師也會要大家組讀書會,並且做每周一問,我的建議就是大家一定要參加讀書會,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喜歡孤軍奮戰的人,一開始對於讀書會並不以為意,但是除了可以一起交流自己找的東西外,也可以刺激不同的觀點,至於每周一問一定要交,因為那是你答題的資料庫,也方便日後做準備。新聞學這部分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因為它有很多東西都是傳播理論的內容,所以我準備新聞學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去用巨觀的方式思考。

    到了12月就是寫考古題的時候,一開始我會將我找到的答案打成一份word,方便之後複習,其實我考古題寫的並沒有很多,我寫了政大、師大、交大這三間,而因為我很想考師大,所以我會反覆去複習師大的題目。

    -一路走來

    我並不是全職考生,因為我是傳播科系的學生,所以大四這一年必須完成畢業製作,所以我除了準備考試以外還有做畢業製作,一路下來我認為時間分配相當重要,因為當你不只要完成一件事情時,你必須妥善運用時間,才可以兩邊都達到還可以的水準,而我應付的方式就是沒做畢業製作時就準備考試,也許這樣比較辛苦,但是結果還算不錯 J

  • 鄧淳

    考取 : 國立台藝大圖傳所

    推甄 : 世新圖傳所 

    各位學弟妹好,在此先分享準備研究所前的想法和方向。我的專長偏向攝影、編輯、新聞理論與實務結合等,本身在校內外都豐富累積與傳播、新聞媒體業實習和相關工作經驗。但大三下學期暑期校外實習媒體結束後,我心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想拓展自己真正喜愛的圖文傳播領域的專業知識,也因為實務性工作久了,想念更多書。(本文以欲考台藝大圖文傳播所的學弟妹為主)....<詳全文>

  • 張鈺佳

    考取 :  政大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榜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推甄:交大傳播科技所(備上) 

    大家好!我是鈺佳:)這一路走來,真的既開心又漫長,自己也在讀書中不斷探索著未來要走的方向,更是在當中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新媒體與科技類,因此目標放在政、交,剛好自己並非相關科系希望可以從這篇讀書心得還有祕笈中鼓勵接下來的學弟妹們,這篇讀書心得可能會有點長,包含了讀書時程、科技小訣竅、讀書方法、面試跟備審希望可以幫助學弟妹迎戰接下來的考試生活!<詳全文>

     

  • 陳雯維

     推甄 :政大國際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榜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   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

    我是就讀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的學生,我讀的是科大,非相關科系,學校也沒有提供傳播相關的專業課程,但透過推甄推上三所(政大傳播碩士學程政大國際傳播學程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對我來說真的覺得非常幸運,因為本身也不是畢業於台政名校,但推上後更是證明了其實只要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目標,也努力耕耘,不用怕自己的大學學歷背景,一樣可以讓自己有足夠的競爭力去爭取自己想讀的學校。希望以下的推甄經驗分享,可以給跟我有類似背景的學弟妹更多信心和方向,即便是讀科大,非相關科系,也不用害怕去闖,因為你們仍有機會能上榜!

    ※姓名:陳雯維

    背景: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應用英文

    ※在校成績:2 /52   / 系排百分比:3.8%

    推甄系所: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碩士學程政大國際傳播學程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

    錄取學校:政大國際傳播學程(正取1)、政大傳播碩士學程(正取24)、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未排名)。

    、務必下定決心,要推就用心準備

            其實只要在校成績有過申請門檻,大家一開始都會想嘗試,但有些人到後來準備到一半就放棄了,因為推甄要整理很多資料,而最費時的部分則是要準備研究計畫。當我在準備推甄時,也曾經猶豫過,因為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擔心名校迷思,怕自己是技職體系的學校,而不被青睞;除此之外,校內的畢業學士論文,也是讓我猶豫推甄的原因。我也曾想過乾脆用考的就好,但老師告訴我,若本身有機會和條件推甄,那就勇敢去嘗試,先把資料準備好,去推甄口試賺個經驗也好。所以我在暑假便開始著手整理自己的相關經歷,而且告訴自己推甄這條路是走定了,即便開學後迎面而來的又是不同的挑戰也不能放棄,更何況若暑假準備推甄這階段都熬不過,那明年三月的考試我又怎麼有把握考上。在此,要提醒所有有興趣要推甄的學弟妹,綜合評估自己的利弊之後,下定決心就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也不要嫌修改研究計畫很麻煩,不然只是徒失一次早日上榜的機會,且等到明年筆試的時候,一樣要再花時間重做。此外,戴然老師也是一路指導大家準備,所以研究計畫這部分真的不用太擔心。

    二、選你所愛才推

      很多人會覺得既然都要推了,就多推幾間無妨,當初我也是這樣想,但這次推甄經驗告訴我,推自己真正想讀的學校就好,不要怕沒有備胎就從北推到南,因為就算推上了你也不會去讀,但是卻要在推甄前花很多時間去準備口試、去了解一間你不是真正很想讀的學校,更不用說報名費或是交通費。與其把時間話在找備胎上,倒不如火力集中在自己真正想讀的學校,有多餘的時間還可以拿來準備明年的筆試,我個人認為這樣比較實在。因為在推甄期間,不代表不用讀書或是不用準備明年筆試,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才能在沒推上後,仍能掌握明年考試上榜的機會。建議學弟妹衡量自己的時間和考試真正的目的,在去報名想推甄的學校。

    三、如何爭取推甄第一階段書審的機會與優勢

    1. 保持在校成績

      因為本身就讀科大非相關科系,難免在推甄中的限制會比較多,若能保持好在校成績和表現,或多或少都有加分的作用;此外,有些學校有報名門檻限制,因此建議所有想推甄的學弟妹盡量保持好成績,如此一來也能多利用一個入學管道。雖然說在校成績並非上榜的關鍵,但對完全不認識你的教授來說,在校成績就是第一印象,以及你學習態度的代表性證明。

    2. 活動參與與實習工作經驗

      雖然我沒有在學校修過任何一門跟傳播相關的課程,但是我有相關的實習經驗,也積極參與校內大大小小的活動,這點可以向教授說明自己的企圖心,主動找資源學習,不會因為本身就讀的學校沒有相關課程,而不找尋其他學習機會。除此之外,參與活動同時也是訓練自己的組織能力、危機處理、人際溝通,讓自己不是只會死讀書,也能從活動上還有其他人身上學到或觀察到不同的能力。

    3. 累積相關經驗與作品

      平時可以累積實習期間的作品,或是利用投書的機會,表達對特定議題的看法。作品集在推甄上也是佔有份量的一部分,如何向教授證明自己有涉獵相關事務,也對時事有批判思考的能力,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四、規劃推甄書審完成進度

      很多人可能會在大四開學後就不再做書審,因為開學後學校也有不同的作業和畢製,因此書審很容易就被放棄。但若能從七八月就開始進行,其實要在九月底完成並不難。首先在七八月就先整理自己過去三年來的獎狀,可以申請的證明就盡快申請,缺證照就快去考,並整理三年來有利的作品,當你蒐集好自己的有利資料後,便可以開始寫履歷表,越詳實越好,再來就可以開始寫自傳。此時可以邊想研究計畫的題目,盡量在開學前訂好題目方向。相信在戴然老師的指導下,他會給很多方向和建議,只要按部就班地找文獻,並和老師討論研究計畫方向,要在推甄之前寫好研究計畫也一定來得及。我覺暑假時間的整握非常重要,開學後同時兼顧學校課業、補習、推甄和考試,一定會很壓迫,但若能在暑假犧牲一點玩樂,在開學時就能比較從容應對。

    五、書審要點(戴然老師推甄講座必聽)

    1. 找出自己的特色,切勿一味抄襲參考的版本或是他人的寫法。盡量把握展現自己特色的機會,凸顯自己的亮點。可以是成長背景,工作經驗,求學經歷,或企圖心和動機等等。

    2. 對整本書審的內容,誠實至上,切勿畫大餅或過度包中自己。可以不用什麼都會,但是要了解自己的優缺好壞,若連自己的優缺都不敢面對,那必定很難讓人信服你是願意積極學習或是虛心向學的人。

    3. 找尋自己與系所的連結,並加以強化。自己要非常明確報考的理由與目的,也要知道自己考上後會想做什麼,為什麼想做這個。結合自己的理想和畢業後的人生規劃,展現非讀不可的決心。

    4. 肯定自己的能力,表示願意虛心受教的決心。坦承自己的不足並提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

    5. 排版與裝訂務必乾淨俐落,若連最基本的誠意都做不好,應該很難認教授感受到你重視這個系所。排版上可盡量展現個人特質,但不必花俏撩亂,顏色也不要太多,以免使評分教授難抓重點。

     

    六、口試要點

      口試可以在第一階段放榜的前10天開始準備,就如同見面所說,建議推自己真正想讀的學校就好,不然到這個階段會手忙腳亂,也會覺得一顆心懸在那,因為不知道到底哪幾間學校有機會讓自己去面試第二階段。口試最重要的就是要對自己的書審瞭若指掌,也一定要好好熟讀系所的網站與課程,切記不要搞混自己報考的學校,因為每個所的特性與發展都不同。在口試之前,可以自己先列一些問題來問自己,尤其是和所上相關的經驗和修課計畫,基本上研究計畫不會問太多,因為如果我們什麼都會那就不用讀研究所了。但是還是要很清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方向。透過自問自答,或是拿備審請同學朋友幫你模擬面試,這都是可以準備的方式。千萬不要不敢面對模擬面試時發生的問題,唯有多做準備多做練習才能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還有自我矛盾的地方,而這些不只是問題,它們也給我們機會重新去檢視自己的目標與規劃,只要好好補足,去面試時一定會如同老師所說,怎麼問怎麼不倒。

    七、口試完用平常心靜候佳音,同時繼續準備考試

      奮力準備完推甄後,更是要重新回到準備考試的軌道上,雖然這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對於結果總會有些許期待與不安。但一定要告訴自己,唯有繼續準備考試,才能更有信心去迎接推甄的結果。推甄是主觀的,畢竟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就要決定少數的錄取人數,也真的很為難教授們,所以推甄不管最後有沒有上榜,都千萬不要放棄明年考試的機會,更何況若繼續準備考試,同時也是強化自己對理論與學科的知識背景,有益而無害。此時保持愉悅的心情準備考試才是最佳的備戰狀態。

      我在推甄的路上,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有亦師亦友的戴然老師帶領我認識傳播的世界,有學校的教授為我寫推薦信和模擬面試,有學長姐的經驗相傳,更是有家人朋友的支持與陪伴,才能一路走到現在,以平常心來迎接放榜的日子。在此我要在特別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戴然老師,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狀況,從一張白紙到現在能在傳播領域找到很大的熱忱和興趣,老師不嫌麻煩的打電話和我討論課堂上的問題,也幫我改備審和研究計畫,有問必答,來來回回花的心思和時間真的難以想像。所以也請大家一定要堅持下去,老師都陪我們奮鬥這麼久了,我們更不可以輕易放棄!請為自己而戰!

      最後想在告訴學弟妹們,只要用心耕耘,總有一天你的努力會被看見。在推甄這個旅程上,一定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有好也有壞,但都要相信這是認識自己和創造未來的一個好機會,而也會在過程當中遇到很多開闊你們視野的人,只要堅持下去,時間會證明,該你得的就會是你的!加油!

    --------------------------------------------------------------------------------------------------------------口試問題方向參考(單純以我個人面試的狀況做分享)

    一、政大傳播碩士學程

    政大的面試分兩關,不用自我介紹(但還是準備一下比較保險)。第一關主要問背景,也就是個人和他們系所有關的學經歷和曾修過的課,還有在校成績等等,第二關問研究計畫和時事,教授也會考驗你對事件的批判思考能力和是否能夠提出一套可參考的解決方法。千完不要畫大餅或不懂裝懂,因為教授會順著你的回答,繼續做深入的討論,承認自己的不足沒關係,但要知道可以怎麼補足。

    二、政大國際傳播碩士學程

    這個學程因為是全英授課,有一半招收外籍生,所以面是以英文進行。會先進行自我介紹,教授們都事先充分看過你的備審了,也在備審上摺頁做記號,有先預設好要問什麼問題,所以其實可以先做好充分準備,包含研究計畫、學經歷、實習過程與心得、修課計畫,要對課程瞭若指掌。舉例來說,我就有被問到,如果我要完成我的研究論文,我應該修所上的什麼課,此時就必須馬上講出你要修的課名,代表你真的對系所的課程很有興趣,也知道系所可以提供你什麼資源,若回答不出來就蠻尷尬的。

     

    三、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

    中山有筆試跟面試,早上考筆試,下午面試(兩人一組共十分鐘)

    1. 筆試考四題,兩大題都是用英文文獻呈現,個人覺得有一部份在考語言能力,但用中文寫就可以了。文獻的部分會先叫你分析學者的目的和研究問題主要是什麼,同理要你也擬一個研究計畫,包含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其中有一題給兩個英文文獻,要你先做摘要,之後比較兩位學者觀點的異同之處,在闡述自己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另外一題考新科技帶來的隱私問題,這題就真的要看平常有沒有在follow時事,因為要你舉出近幾個月是不是有隱私侵權的問題,如果沒有關注時事,就很難回答。最後會有一題關於行銷,但不會很難回答,也不需要太多的理論,主要是要考學生對行銷的看法,還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 口試雖然是兩人一組,但不用過度緊張,因為不是要你們彼此競爭,教授會分開問問題,就盡量表達自己的部分就好,但也可以聽一下另外一個同學的內容,因為教授會問差不多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先想自己待會要怎麼答。這個系所比較特別,因為有行銷管理的部分,所以教授也會特別問你對行銷的看法,還有是否有相關經驗,在經驗中看到什麼又學到什麼。但像是我就沒有行銷的相關經驗,我就回答我沒有行銷相關背景,但接觸過什麼活動,或是我的成長背景有帶給我一些行銷的概念,所以我想利用本身的能力,在他們的系所結合行銷發揮。

     

    以上是面試過程的簡短分享,但不見得每場面試都是同一批教授,而每個學生被問到的問題一定也都不太一樣,所以還是建議學弟妹做最完善的準備,這些分享就當參考就好。祝學弟妹都能金榜題名!

  • 鄭文雅

    推甄 : 師大圖傳所影傳組 (探花)

     大家好,我是就讀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因為從大三下就決定考研究所,所以報名春季的先修班,原本我是以考試為主,所以一直在準備考試需要的科目,也因為自己是新聞系,所以從大一開始累積了一些作品,覺得面試是個適合的管道,我只有報名一個學校,就是我的第一志願師大圖文傳播研究所。知道自己要什麼是很重要的,絕不能因為想要讀研究所而讀研究所,而是要知道自己選擇這個所的意義......<詳全文>

  • 劉又榛

    甄試:中山傳管所

    各位學弟妹好,我大學是就讀台科大應用外語系的劉又榛,希望以下的心得分享,能對你們在甄試準備上有所助益。

    準備方向

    相較其他學校,中山的推甄資料繳交時間較晚,所以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相關資料,且中山不像其他學校需要繳交紙本資料,只需要上傳電子檔即可。以下我會以今年的經驗,分享各資料撰寫的要點:

    1. 自傳(500字內):雖然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甲組是屬於傳播組,但我在自傳一開始仍強調大學時期,修習過哪些管理學院的課程,增加亮點。第二部分則是簡單描述大學社團擔任幹部經驗以及在網路媒體實習經驗,最後一段提到未來方向(與行銷傳播管理所的特色連結)。

    2. 讀書計畫(1500字內):撰寫這部分之前,一定要記得到所上網站瀏覽課程與師資。一方面可以當作面試準備,另一方面也能讓你確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所上的課程規劃。另外,我也有用半面的篇幅提到未來的研究計劃方向。

     ※小叮嚀:戴然老師暑假的推甄講座要記得參加喔!聽完以後,會對資料準備與整理更了解。當天聽完後,也可以順便參考之前學長姐的備審資料。

     /面試當日

    筆試部分,我其實就是憑著暑期班所學的傳理、傳科知識上場,並沒有特別準備。不過倒是有參考之前學長姐的考古題,熟悉一下申論題的寫法。 

    中山的筆試題目:前面會給英文論文(與傳播學有關),請考生翻譯或是簡單敘述摘要;有一題則是要比較兩篇論文的相異點。中文部分,則考到資訊安全、冰桶行銷等議題。我的建議就是:把考卷盡量填滿吧,但還是要有條理! 

    上半場考完筆試後,中間會給考生充足的休息時間吃飯,所以並不會很匆促。不過,由於是兩人一起面試,所以會不免覺得對方表現比自己好而緊張。這邊給學弟妹的建議是:不要管隔壁說甚麼,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就好!

    ※面試題目:1. 請用一分鐘自我介紹 2. 對所上能有甚麼貢獻? 3. 所上的未來方向是甚麼?你知道有哪些學程規劃嗎?4. 能運用外文系所學的理論在傳播學上嗎?

  • 霍嘉萱

    推甄:台大新聞所(榜首)、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一、           前言

    「清醒之後,還想要做的事,才是夢想。」

           高中剛考上雄女,我就立志大學要進入政大廣電,可惜學測與指考都沒能如願,最後進入臺大戲劇學系,大二又轉到歷史學系。這六年多以來,我為夢想堅持著,也曾經徬徨、猶豫過,但卻始終沒有放棄,繞了一大圈,沒想到我能即夢成真。所以意志力和不斷努力真地非常重要,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而人生際遇也總是有無限的可能,就看我們要如何去開創機會囉!

            我很開心能為學弟妹們寫一些推甄的心得,希望以下內容會有所幫助:)

     二、           充分瞭解自己的專長與目標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有其道理的,就算無法保證能夠百戰百勝,但「知己知彼」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尤其是推甄又非常講究「策略性的包裝」。在前製階段,也就是準備備審資料時(我要求自己在暑假前完成,剩下的時間就是細修,以及請老師寫推薦函),首先要構思如何突出優勢、轉化劣勢,找出差異化的特色,瞭解自己的技能組合與未來目標等。

              在推甄以前,我認為自己最大的劣勢應該是非相關科系,又沒有實習經驗,而且我最初的興趣比較偏電影與影像創作,平常除了在數位影片創作社拍短片,也很少直接接觸新聞傳播的資訊或知識。但後來才發現這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反而傳播領域的教授很喜歡跨領域人才,有本科系的學術報告,再選出幾件傳播相關的作品,其實就很豐富也足夠了。而在新聞傳播方面,只要暑假有跟著戴然老師的課程進度走,每天整理和閱讀重要的網路資料,大概就能掌握現在的趨勢,也可以多留意優秀新聞記者的特質和能力等評論文章。

               不要否定自己的過去或小缺點,除了能夠建立自信心,更有助於從中找出差異化的特色。另外,就是要很清楚自己的技能組合與未來目標。在此一部分,我最主要是考量到我在臺大歷史學系的成績幾乎都在前兩名,在社團活動中又有些編劇和製片的微電影得獎作品,因此我就歸納並整合出幾項個人特質及專業能力,備審資料與口試應對時也全都圍繞著這些軸心來說故事:

      三個特色與亮點(結合實際關注的議題和作品)

    (1).    歷史系:培養人文涵養與社會關懷的精神、培養分析資料與批判思考的能力(附學術報告)→歷史必須透過傳播才會產生意義(原住民、慰安婦等議題)

    (2).    跨領域:結合歷史與傳播(《餘生》、《蘆葦之歌》等紀錄片)→莎韻之鐘的媒體再現研究(研究計畫主題)、以傳播專業為弱勢族群發聲(終生志業)

    (3).    跨媒介:在臺大數位影片創作社磨練的影音敘事與後製能力(附微電影與劇本等作品)→政大自組學程;以影音新聞深度報導、紀錄片、電影為目標

     專業能力:史學角度的關懷+傳播研究的取徑(新聞與歷史的關係:都是一種事件紀錄)+多媒體敘事能力(平面文字、網路影音)

     未來目標:具有人文涵養與社會關懷(原住民、偏鄉教育、農村發展),跨領域(歷史、新聞)與跨媒介(文字、影像、多媒體)的傳播人才

      洞悉各系所規劃,投其所好

    歷史學的人文涵養與社會關懷精神、影音媒體敘事與後製能力,是我的核心定位,它們連結了過去的經歷與作品,乃至於未來的進修和就業規劃,完全融為一體,才足以說服教授們自己的志向及企圖心。「知己」接下來就是要「知彼」,必須仔細研究各校各系所的師資與課程規劃,來強化自己與該系所的連結。

              這部分其實有些策略可以運用,以我來說,雖然我最大的熱忱在於廣電和影像編導,但當我決定要報考臺大、政大與臺師大時,我反而將自己的志趣重心放在新聞傳播領域,畢竟取交集就只要寫一份研究計畫就好,準備方向也差不多。而研究計畫想必是大家最煩惱的地方,盡管事實上只有臺師大需要繳交完整的研究計畫書,其它兩校只要寫幾段研究方向即可,但如果能藉由撰寫研究計畫書來釐清自己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相關學理與論文架構,在口試時的表現絕對會更有深度,所以還是要及早且認真準備(我同樣要求自己在暑假前完成)。

               在構想研究計畫時,一方面是我對質化研究比較有興趣,另一方面是想結合歷史學的專業,於是選擇了「歷史研究法」和「批判論述分析」,來探討〈「莎韻之鐘」事件的媒體再現及其意義-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而這主題很扣合臺大新聞所「原住民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的目標,我想應有加分效果。同樣地,在政大與臺師大也有批判論述分析、論域分析與原住民跨文化傳播等相關課程,所以修課計畫就可以特別提及這部分。以下我整理了三系所的特色提供參考:

     *  臺大:原住民族傳播與文化研究(「莎韻之鐘」的媒體再現研究、紀錄片或電影,反思並提升原住民族傳播和文化權益);新媒體研究與新聞資訊視覺化(目前也在MUSE ONLINE網路影音新聞平臺累積新聞編採的實務經驗)、電視新聞與紀錄片(原住民偏鄉教育+適性教育作品、以碩士論文為基礎拍攝「莎韻之鐘」相關題材的紀錄片);「多元文化論與傳播研究」、「深度採訪寫作」、「新聞資訊視覺化」、「多媒體創作」、「新媒體與新聞報導」等課程

    *  政大:新聞與資訊學程(成為具有社會意識、為弱勢族群發聲的報導者)、跨媒介數位敘事創作計畫(結合社團拍片經驗,深化自己對多媒體影音敘事創作的專業能力,遠程目標是成為紀錄片或電影的編導)、傳播與文化學程專題-跨領域視野(結合歷史與傳播);「言說分析」、「報導文學」我認為用美學描述真實會更有力量也更能感動人,也想以文學的筆法訴說人文情感與靈魂的歷史,為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或不公義的事件留下永恆的見證)、「廣電新聞學」、「短片編劇與賞析」、「導演方法」、「跨文化傳播專題」等課程

    *  臺師大:多元課程、媒體素養教育(改善偏鄉的數位落差、增進弱勢族群的媒體近用權、街友「資訊窮人」)、「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影視文化研究能增進創作養分;「媒介社會學」、「新聞批判話語分析」、「新聞敘事研究」、「多媒體與網路新聞學」、「電視新聞研究」、「華語影視研究」、「多媒體製作」(將遊戲設計運用在社會行銷傳播上,可透過角色扮演來體驗弱勢族群的處境,並直接連結到相關的新聞議題報導,或提供社會實踐的管道)等課程

    四、           口試別無絕竅,練習練習再練習

    當備審資料都完全備妥,教授推薦函也取得之後,思緒將會安心不少,接著就是全力迎戰第二階段的口試(從備審資料寄出到口試,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其實我向來不是對自己的口語表達很有信心,大學學測面試三間學系全部落榜,這個陰影甚至在我準備研究所口試之前還一直存在。但是我告訴自己,經過大學三年多的各種歷練,一定已經有所成長和改變,我必須拋下過去失敗經驗的包袱。而在信心喊話之後,最重要的仍是不斷地「自問自答」及「模擬練習」。

               我的口試準備方法其實很札實(勤能補拙),除了不斷熟讀備審資料、多看相關書籍與新聞報導、反覆問自己為何要讀研究所、試答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最好再找一名朋友來幫忙模擬面試(我是安排每週2-3次,有好朋友真地很重要啊!XD)。另外也可以詢問學長姐的經驗或建議,常與別人討論和檢驗,才會知道自己的口語表達與思緒邏輯夠不夠清楚,或是盲點在哪裡。充分練習後,實際口試就比較不會那麼緊張,再加上自然且從容的應對,並展現強烈的企圖心、流露虛心求知求教的態度,基本上應該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唷!以下列出口試的準備項目、常見問題及實際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教授都從備審資料中的重點來提問):

     *  口試準備項目

    1.    中英文自我介紹(個人特色、報考動機、研究主題、未來計畫)

    2.    備審資料英文問答(臺大)

    3.    各所教授之專長領域、教授課程、近期研究主題

    4.    各所課程與特色(結合就讀動機)

    5.    傳播相關書籍(結合自己旨趣,如報導文學、族群傳播)

    6.    非傳播相關書籍(結合自己旨趣,如原住民文學)

    7.    紀錄片與電影(結合自己旨趣,如原住民、歷史、新聞題材)

    8.    報導文學典範(結合自己旨趣,如原住民題材)

    9.    深度調查報導典範(如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深度訪談與報導文學)

    10.     深度調查報導主題(結合自己旨趣與關懷的議題)

    11.     詳閱幾篇原住民傳播相關論文(包括自己寫的兩篇學術研究報告)

    12.     傳播、新聞與歷史的連結關係

    13.     對新聞時事與媒體議題之看法

    14.     卓越新聞獎媒體議題相關資訊

    *  口試基本技巧

    1.  展現出個人特色

    2.  與備審環環相扣

    3.  繞著一個中心轉

    4.  埋伏筆引導話題

    5.  非我不可的自信

    6.  提到自己的成績

    7.  將相關作品帶入

    8.  多關心新聞時事

    9.  多微笑眼神接觸

    10. 放輕鬆不要緊張

     *  口試常見問題(必備)

    1.   什麼原因讓你想報考本所?

    2.   你帶著什麼樣的需求進入本所?你想在本所完成什麼?

    3.   你為何會想要做這個研究題目?

    4.   本所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你完成這個研究?

    5.   你的研究計畫能帶來什麼貢獻?

    6.   研究所的所學與你的研究興趣乃至於你的生涯規劃有什麼關係?

    7.   你未來想要做什麼?畢業之後的打算?

    8.   請說明我們非錄取你不可的理由?

     *  口試實際遇到的問題

    1.         臺師大

    (1).    1分鐘自我介紹

    (2).    有沒有想過使用其它的研究方法?

    (3).    你的研究計畫在歷史學研究所不能做嗎?

    (4).    你對原住民的歷史處境很感興趣,那你有關心現今的原住民議題嗎?

    (5).    如果你也推甄上臺大新聞所,那你會怎麼選擇?

    2.         政大

    (1).    請問你會怎麼用新聞報導介紹臺灣的原住民?設定什麼主題?

    (2).    你有參加過媒體素養營,那你覺得媒體素養如何落實在原住民傳播上?

    (3).    你覺得兩年後的你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4).    你為什麼想研究「莎韻之鐘」的媒體再現?

    (5).你說未來想修跨文化傳播專題課程,那你對各國原住民的文化有何瞭解?

    (6).你會如何運用傳播專業能力來實踐族群傳播?

    1.   臺大

    (1).你要怎麼結合歷史學與新聞傳播的專業?

    (2).為什麼不在歷史學研究所進行這個研究?

    (3).你提到歷史的縱深感,如何用來報導選舉?(追問)

    (4).請問你認為一名好的報導者需要具備什麼特質?(英文問答)

    (5).那你覺得自己能成為一名好的報導者嗎?(追問)(英文問答)

    (6).團體口試題目:如何運用傳播科技來表達「同志也有結婚權」?

    五.  結語

            臺大新聞研究所榜首、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正取五。我渴望了好幾年,卻從來沒奢望過真地有這麼一天……但就像是戴然老師所說的,重點是考上了之後呢?我們一定要先釐清自己為何想報考研究所,莫忘初衷、堅持到底,其實就會發現,夢想並非我們想像得那麼遙遠。最後,祝福所有學弟妹也能即夢成真囉!^___^

  • 顏秉盈

    推甄: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成、政大數位內容學位學程、交大傳科所

    哈囉各位學弟妹好:)

    過去我也是參考很多學長姊的心得,沒想到我也有機會可以寫嗚嗚嗚,首先我想先幫非本科系的人打個強心針,我大學是中正大學企管系,大一成績不大好排名中後(但後來有慢慢進步拉哈哈)....<詳全文>

  • 邱瀅穎

     推甄 : 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榜眼)

    以推甄的方式考上理想研究所,比起正奮力寫考古題為筆試衝刺的同學們真是幸運太多了!想要感謝的人不勝枚舉,無以一一回饋,希望以下簡單的分享對學弟妹會有所幫助。在時間的安排上,我在暑期課程開始前就先跟校內教授們討論我的目標,並確定推薦函的撰寫人選,而七八月除了認真聽課外,也開始整理過去大學期間的媒體相關作品,同時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並報名多益檢測作為督促自己持之以恆的動力。

        正式動手撰寫備審資料是九月後的事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要完成環環相扣的自傳、讀書計畫、研究計畫,及最後的美編,實在非常高壓,所以強烈建議最惱人的研究計畫(也是口試最常被問的題目)要及早構思,並跟戴然老師密切討論、修正。

        每個部分做到環環相扣非常重要,整份備審資料作為一份作品應該要有整體性,讀起來才會連貫,而不是左拼右湊的拼貼本。考生推甄的系所可能不只一家,通常會以一個版本進行微調,避免拼貼本的方法就是務必要了解各系所的特色與專長領域,以及辦學目的是希望培養學術菁英或直接就業的人才,思考自己的特質與理想是否與該系所符合後,視情況調整內容,絕不能一本多用。作品完成後,務必假設自己是該系所教授,反覆檢視錯別字、邏輯與連貫性、動機的正當性與吸睛度。

        口試方面,口試前我會反覆閱讀備審資料,猜題後試著回答,也會請老師和摯友們模擬面試。最基本的準備方向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紹、報考動機與熟悉自己的相關媒體作品,而最常被問也最難回答的部分就是研究計畫了,所以必須及早準備,並在口試前持續關注相關議題動態。口試當天著正式服裝平常心應對,充滿自信常掛笑容,相信教授們會喜歡自己!接下來,就等著榜單上自己的大名囉!

     

    後記:

        遙想當初末春時節,我為了考社會研究所走進國家補習班報名陳遠老師的課程,開課前經過幾個月的自修,與師長幾番討論後決定回歸新聞本科繼續進修傳播領域。當時心想考傳播當然要補赫赫有名的戴然阿,我才不要到國家補習班苟且補來路不明的傳播課程咧,所以便以霸氣凜然的姿態跟櫃台姐姐們說我另有志向要退費(其實要去找戴然補習班)。然而過沒幾小時,跟一位已經報名戴然課程的朋友在聊天時,意外發現戴然補習班跟國家補習班的位置竟然蠻像的?哈哈哈最後我只好摸著鼻子自認愚蠢地回到櫃台前跟姐姐們訴說這段美麗的誤會,這段故事也廣為流傳,成為櫃檯姐姐們茶餘飯後的一段佳話(笑話)。我想說的是,戴然除了聲名遠播之外,在我實際上課的期間,也親身體驗他的滿腹學識與口語表達的感染力,我沒後悔到國家補習班補戴然傳播,相信你們也不會。

  • 鄭文雅

     推甄: 師大圖傳所影傳組 (探花)

    大家好,我是就讀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因為從大三下就決定考研究所,所以報名春季的先修班,原本我是以考試為主,所以一直在準備考試需要的科目,也因為自己是新聞系,所以從大一開始累積了一些作品,覺得面試是個適合的管道,我只有報名一個學校,就是我的第一志願師大圖文傳播研究所。知道自己要什麼是很重要的,絕不能因為想要讀研究所而讀研究所,而是要知道自己選擇這個所的意義...<詳全文>

  • 田孟心

     

    報考動機:

    我的大學背景是政大企管系,在大三下思考未來方向時,感覺到自己對傳播領域很有興趣,未來也希望能從事相關工作;加上父母希望我能擁有碩士學位,於是決定報考新聞傳播所。我其實並沒有特定想要哪一間,對我而言能上新聞所或傳播所都可接受,目標則是放在台大和交大。

    準備歷程:

    由於不是本科生,也不是習於寫長篇論述的中文或社會系,更對新聞傳播類的知識基模非常淺薄,所以我從春季班就開始上課。

    春季班的課程比較輕鬆,每周六晚上兩個小時而已,大約是以講座的形式來讓學生們對傳播領域有初步的認識。(雖然第一次去上課還是感到很震撼,因為門外漢的我幾乎都聽不懂,覺得時間好漫長,但回頭看來當時的每周兩小時根本超小一片蛋糕。)後來發現這些課程暑假都會重複上到,所以比較忙或是已經有些了解的同學,我認為可以彈性參加。

    當學校的期末考結束,來到七月,就開始密集的暑期班。暑期班我報名了傳播理論、傳播科技概論、新傳所社會學的課程。前兩個課程是每周七小時,後者則是每周3.5小時。英文這科我有報名,但是沒有去上課,只自己在家看講義。我的感想是考新聞傳播所的同學可以報名新聞英文課程就足夠,因為我們不太會考文法的選擇題,考題也偏重傳播領域的單字和翻譯。

    暑期班可以自由安排,以3.5小時為單位,可以密集兩天上完,也可以分成四、五天來上。上課時,戴然老師說只要聽懂即可,還不用背。我認為每堂課結束,回家睡覺前可以瀏覽一下當天的內容,確定自己確實了解老師及課本所言,順便當作複習,忘記的地方下次找老師弄懂,未來自己念書時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接著就是秋季班的課程,我有報名新聞學,也自己在家看新聞英文課程的影片。新聞學課程可以邊上邊開始自己的讀書複習,因為新聞理論比傳理、傳科那些的容易許多。(新聞學這科的困難處不是在於那本課本,而是別的,下方會詳述。)

    此時,也是開始組讀書會以及開始進行每周一問的時節,並且同時開始自己念書複習暑假上完的三門課程。我認為讀書會與每周一問這兩個項目非常非常重要,讀書會一定要慎選夥伴,最好選同校的方便聚集;每周一問則是要上網找許多論文的文獻探討部分,自己進行摘要。(這部分去年我們搞錯,常常摘要成整篇,後來才手忙腳亂地改正,建議想報考的同學可以先好好參考櫃台的每周一問範本再開始做,畢竟這部分是未來寫考古題的精華來源。)

    時間來到十一月,就是開始寫開書考古題的日子。我只有寫台政交三所的近五年考古題,寫的方法是看到題目先回去找課本、每周一問、筆記、網路google到的答案、學長姐寫過的考古題、名人說過的名言佳句等等,用自己的論述方式多次調整而寫出一份自認為最具水準的答案。這部分很費功夫,常常一題寫一下午還寫不完,所以我總共只寫了五年內的部分題目。而因為這部分要不斷修改,所以這段時間的開書考古題,我都是用電腦寫,才方便隨時增添資訊。如果傳理與新聞學的題目寫得很茫然,建議可以從社會學的名詞解釋開始練,會比較有成就感。名詞解釋會了之後,寫社會學的申論也比較有基礎。而以傳播類型的題目來說,從交大的開始練會比較容易上手,因為交大的題目比較有規律性,台大的則是非常難以捉摸。

    再來就是一月,也就是關書的考古題模擬時期。這個階段就把前一個階段的答案死命地背起來,寫久會發現某個主題會有固定的論述模式,遇到類似的題目就是全部把它們微調然後使勁地用上。簡而言之,寫這些考題時不是每次都會寫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而是某些橋段會有固定的模板。並且背到最後,其實都會對自己寫過的答案、課本筆記的文字非常熟悉。我們讀書會每天一起吃飯時也常常會引經據典地聊天,所以總地來說不會是非常艱難的事。這個時期,寫考古題時也可以開始限制時間,一切仿照考試進行,熟悉考試氛圍。補習班此時會舉辦模擬考,我的讀書會也有自己進行每周一次的限時模考,總之限時模擬是這個時期很重要的任務。

    到了一月底、二月初的幾個禮拜,就是最後衝刺期。這階段手差不多就是要斷了。此時期我個人是每天照著考試時間表反覆模擬,保持手感,同時製作懶人包關鍵字口訣(上考場之前可以火速複習)。但是我觀察大家的最後衝刺期,每個人在做的事情都不同,所以我認為這幾個關鍵的最後周次,可以隨自己偏好來做衝刺。

    以上的歷時性回顧,約莫就是到筆試前的階段歷程簡述。

    各科準備方式:

    傳播理論:

    傳理我在暑假時除了老師強調的「聽懂」之外,也對幾個大理論的提出者和提出年份有初步的背誦。這能協助我整理一套脈絡,因為幾個理論的出現其實往往是交互影響的,像是從大效果到沒效果到又有效果,歐陸和美國學者的思維差異等等。

    而後續秋季開始自己念書時,確保自己能弄懂每個理論的內容,課本的目錄那幾個大理論能倒背如流與活用是比較好的,因為交大很多題目都是考「有沒有哪個理論可以描述某件事?」並且,在念書的過程中可以找兩三個自己熱愛的理論,把它的論述練到爐火純青,這樣考廣的題目時也可以穿插其中。例如交大今年傳理的第一大題50%,「傳播的意義是什麼?」我在論述時除了針對題目回答外,答案中也穿插著時代變遷的描述,此時就可以用上後現代的一些語句。而觀展典範中對現下的一些論述,像是媒介景觀、擴散閱聽人等等,也可以單純地讓它們出沒在一行描述現況的句子中。因此,不是一定要整個理論原封不動地端出來才是答題方式,備好理論,也能用在其他字裡行間中增添答題深度。

    傳播科技概論:

    這是讓我最頭痛的科目,之一。因為我雖然是科技產品的重度使用者,沒有網路跟社群通訊軟體就會死亡,但我實在沒有興趣了解wifiwimax3G4G之間到底是怎樣。那些數字、科技技術的專有名詞,總是讓我無限搞混,所以交大我是報名不考傳播科技概論的乙組。然而雖然沒有任何一間有真的考傳科概,我還是咬著牙念完這科,事後也感到很值得。因為傳播科技的發展是一個趨勢,不會有任何理論會跟當下的情境脫鉤,考題也當然會與時推移,出現很多科技通訊產品、新科技對傳媒的影響、網路媒體經營等等的題目。所以這科我認為還是很有了解的必要,答題也才能像個活在時下、敏銳的媒體人,在一片傳理的答案海中,如果能點綴一些對傳播科技的知識涉略,會讓答案顯得比較特別。

    新聞學:

    新聞學這科雖然只佔台大新聞的一科考科,卻其實佔了全部,不管是中文、英文、社會學,我感覺其實都在考新聞學,至少佔有八成的相關性。所以如果是目標台大新聞所的人,我認為新聞這個領域的資訊一定要多加了解。我的準備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課本理論,幾個大觀念像是社會責任論、知的權利、誹謗與隱私、新聞自由等等都要記得很熟,並且整理出一套固定的模式,專門用在能用上這些理論觀念的廣題目(基本上應該每一題都跟這些理論有關);第二個就是自己看新聞,我把戴然傳播教室臉書專頁分享的新聞全都背起來,拿來行文時當例子會非常有力,因為老師都會分享最有意義或話題的評論與報導等等。另外也自己追蹤了很多新聞平台,我認為這個部分可以主流媒體、獨立媒體,或是自己認為很爛的媒體都看,寫考卷時才能正反例子都舉出來。而下方我會再推薦一些我常常瀏覽的新聞網站。

    社會學:

    社會學是我非常喜歡的科目,從第一堂課劉毅老師介紹古典三大家的時候,就深深愛上,那些社會學者看世界的方式每個都不同,卻都有他們的道理,真的很值得原本習慣個體化思考的同學深入鑽研。而近年考題似乎偏重在社會不平等、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社會制度、集體行為等等,當然三大家的部份每年都沒有少過,備好三大家的思想與比較,也能用在很多要我們自行舉例的考題上。而今年台大考題偏重文化,兩大題申論出文化全球化還有文化資本的主題,整張考卷寫下來不知道寫了幾次「文化」二字,原本準備半天的上述項目都沒有考,可見得不管再怎麼準備,還是要有預期考題總是莫測的。然而建議還是多背幾個口袋理論,不但考要我們自己舉例的題目可以用到,也可以運用在新聞學的作答中。

    英文:

    傳播所的英文都考得蠻傳播的,我的準備方式首先是每天早上讀兩篇聯合報周二附的紐約時報中英對照翻譯報導,然後是背研究所單字,以及看補習班的英文講義。如果行有餘力的時候,也會去圖書館看紐約時報原版。我覺得聯合報周二的翻譯對照非常實用,通常我會自己練習模擬,試著翻出一篇報導,翻兩句時會暫停,看看聯合報翻的中文答案和自己翻的有什麼差別。

    以台大的英文而言,除了英翻中,還須要針對該年的幾個重大國際事件做名詞解釋,所以平常幾個大家都知道的大議題,可以練習用英文解釋,例如今年就有考查理周刊、蘇格蘭公投、ISIS等等。台大也常常會考國際組織的翻譯與名詞解釋,可以自己整理幾個重要的國際組織練習。交大的英文通常是英翻中,文章不難,大多都是跟傳播領域相關的,不要翻太慢應該分數不會太差。

    口試:

    台大新聞所的口試,基本上教授不太會看備審資料,多半都是從2分鐘自我介紹裡面提問,所以自我介紹的所有內容,一定都要非常清楚,不要挖洞給自己跳。

    台大的教授們侵略性比強,問的問題大約都是你的看法,當你回答之後,他們通常還會窮追不捨繼續延伸更多的問題,蠻多同學都會不小心被教授牽著鼻子走,最後答不出來。因此我認為一開始在自我介紹時就要多丟關鍵字給教授問(當然他們也不一定會照期待行事就是)。

    我被問到的問題:

    1.你說你常常關注女性議題,那請問你對柯P40歲以上女性不婚是國安問題有什麼看法?

    2.你說你常常看的這些外國新聞網站,請說出它們跟一般新聞網站的差別在哪?

    3.就你看來,這個網站的績效管裡可能有什麼問題?(績效管理是我自我介紹提過的)

    4.(英文)你為什麼選企管系作為大學的主修呢?

    團體口試:

    你們是一間報社,要發展電子報,請問就2016總統大選這個議題而言,會怎麼分配平面與電子媒體?

    團體口試我的心得是,跟夥伴們(雖然都是才認識幾分鐘)的默契與團隊精神比較重要,最好是所有人平均回答時間一樣長。我很幸運跟很厲害又很會助攻的幾位同學分到同組,我們大約是四個人輪流回答。切記不要自己一開始就把重點全部講完讓其他人沒得發揮,並且如果發現有人離題時,也可以默默協助把整個對話拉回來。

    交大傳播所的口試就比教輕鬆一點,不會一直問你對什麼事情的看法,大約就是談談規定要交的研究計畫,以及備審資料裡提到的經歷。交大教授會蠻認真看備審的,提問也多從那邊出來,所以對自己的備審熟悉就不用太擔心,至少沒有台大那麼恐怖。

    我被問到的問題:

    1.可不可以介紹一下你的研究計畫,平衡計分卡是什麼意思?

    2.你看起來做了很多媒體行銷相關的實務,為什麼不直接出去工作?

    3.你覺得喜歡看你的作品的人是為什麼喜歡?

    總地來說,備審資料認真做,並且找朋友模擬,參加補習班辦的模擬面試,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前置作業做好就不會太恐慌。(雖然我要面試第一間的前兩晚都睡不著,說這些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推薦課外書:

    街頭守門人

    大數據

    新聞的騷動

    見樹又見林

    思考的藝術

    推薦網站:

    戴然傳播教室

    關鍵評論網(圖表部門)

    地球圖輯隊

    風傳媒

    天下獨立評論

    新頭殼

    Vox.com

    心得:

    很感謝老師在我們這屆雖然生了病,仍然教完全部的課程才去做治療。戴然老師的教學真的非常有趣,能讓無聊枯燥的理論像在看綜藝節目一樣沒負擔地吸收進去,但又比綜藝節目有深度許多。後來做備審的時候,常常三不五時打電話煩老師,老師也是很有耐心地引導我想研究計畫等。而國家補習班的每個老師與櫃台人員都非常親切友善,當初我一直迷惘不知道要念什麼所的時候,櫃台一直打給我和我說每堂課的視聽資訊。以前很多補習經驗是老師們在學生繳費前後態度轉變會很大,收完學費後就不太理學生的需求,但國家補習班真的可以容忍各種疑難雜症,所有關於考試的問題都可以求助,這是我覺得和以往對補習印象比較不同的地方。另外,老師安排的學長姐教學課程,對我的幫助很大,印象中是隔週都會有各所的學長姐回來上課,由於他們都是新聞傳播所的學生,更能知道趨勢,也可以分享很多讀書的經驗給我們。總之,對於一個什麼基礎都沒有的外系考生,我覺得報名國家補習班在考研所的這條路上是很正確的投資,再來就是讀書會的選擇,我認為這兩項是決定我考上與否的關鍵。

     

  • 陳韻如

     

    【背景】

      應該算是半個相關科系,主修語文與教育,系上所開設編採學程有接觸到一些相關課程,但大多都只有理論及一些新聞稿練習,對於新聞傳播仍很少實際接觸。輔系文化創意產業經營,曾有一門課配合台北市政府辦理書香創意市集,在策展的過程中,得到許多實作經驗。

    【大四選課】
     
    大三下尾聲才決定要考傳播所,暑假密集在補習班上課,但那時還沒有定下心,僅是聽完課,回家沒有再次複習消化。在此提醒大家,暑假雖然課程密集,但屬於自己的時間真的比較多,到開學還有學校課程及段考啊!暑假就要趕快整理好思緒了。
     
    大四上學期非不得已就別修太多課程,除非對你來說都很輕鬆。就算是平時上課輕鬆,但到了考試期間,所有科目集結在一起也非常可怕。如果學分充足的人可以去修或旁聽一些關於未來研究方向的課,或是自己有興趣的相關領域。(交大面試時教授就問到,對於這方面有興趣,怎麼沒有在大學期間就修課呢?我當時的回答是:因為要修的學分很多,沒有時間再去修課了(自己都覺得很爛的理由))

    【考試準備】
     
    書單:
       
    其實我很少看其他的書,補習班的書跟補充講義就超多啊哈哈。很多書都是翻過而已,建議大家可以去學校圖書館借來看一下,有喜歡再買,或是節錄一段。有些時候,整本書就只有幾段是自己很喜歡的就會把它抄起來,筆記裡面就是自己平常看到喜歡或很有想法的一小段話,有空就翻翻,幻想不自覺自己就會受他影響也能想出這樣句子哈哈。以下是有買起來的書~
    ***
    多去看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相關資料!
    1.
    翁媽那本
    2.
    李天鐸-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
    3.
    細說研究(師大考前一星期找資料的)
    4.
    陳智凱-娛樂:解構文創
    5.
    劉美琪-行銷傳播概論
    6.
    許安琪-整合行銷傳播引論
    7.
    陳芸芸譯-McQuail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只是查東西時翻一下)
     
    網站:新聞學研究(裡面很多各教授們寫的資料,還可以下載全文閱讀!)


     
    讀書會:
       
    在戴然臉書上面揪的讀書會,除了討論的地區之外也沒有條件限制,很開心能有我們五人小組,除了剛開始有點不知怎麼聊天,後來每次聚會都很開心,根本身心靈都照顧到。去交大考試時還是集結一起去住其中一人家,還有專車接送嗚嗚好感人。(讀書會成員全上!)

    【面試準備】
       
    平常心,穿著正式但是自己舒適的衣著。我那時沒有穿套裝,就只是七分袖水藍襯衫、OL風深藍長褲、跟鞋(還有小雕花XD),頭髮全部綁起來(自以為好像很清爽幹練)。教授們不是注重你穿著什麼,當然也不能太誇張。
       
    學長姐輔導課時回來分享很多,一定要去聽!交大那時就是知道有教授在做我想研究的領域,也特別去找那教授的資料,面試時直接認出是他!還對著他的眼講研究計畫。面對教授們的問題,可以在面試前上網搜尋,教授會問的其他問題好像就那些而已,不然就是一些很莫名的問題,就真誠回答就好...(被問到說住台北,那來新竹讀書會不會不適應?)

    【個人偏方】
       
    讀不下書時就上網看那些上榜心得,突然就覺得自己遇到的瓶頸根本不算什麼,而且根本還沒有其他人那麼的努力!就會回去認真念書了。當然也是有很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的個性是不想念蝕本讀不下去,與其坐在那邊,還不然出去走走,或約好友聊天吃飯,因為放鬆回來後就有罪惡感哈哈就會趕快補進度。
       
    既然都決定考研究所了,都放棄了很多東西,如果不有些成果怎麼對得起自己!(當然這其中的成果不一定是上榜,而是有沒有真的學到許多)
    「當你的能力支持不了你的野心時,你必須停下來學習。」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

     

  • 林卓凡

     

    考取師大圖傳影像科技組

     

     

    我推薦的書目

    l   傳傳播理論

    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翁秀琪

     

     

    2.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

    3.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羅世宏

    4.大眾傳播理論 李金銓 (內容有點舊了)

     

     圖像、電影類

    1.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 劉立行(考師大圖傳必看)

    2.視覺研究導論Gillian Rose王國強譯
    3.觀看的方式John Berger吳莉君譯
    4.視覺工廠 Monique Sicard陳姿穎譯
    5.論攝影Susan Sontag黃燦然譯

     

    l   網路類

    1.社交媒體與新聞業 羅世宏, 童靜蓉 (SNS是最近火紅的考題方向喔!)

    2.數位新時代 Eric Schmidt, Jared Cohen(課外書 舉例很好用)

    3.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 唐士哲,魏玓

    4.數位行銷 超時代行銷人的必修Kent Wertime(買二手的 內容有點舊 但用在大方向不錯)

     

    l   社會學

    1.社會學與臺灣社會 王振寰, 瞿海源

    2.社會學 蔡文輝

    2.臺大社會學丁課本(李明璁)

    3.社會學動動腦 Zygmunt Bauman

    4.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 夏鑄九 (建築類的社運可參考)

    l   英文類

    1.單挑1000 (我在露天買二手,我有背完。)

    2.the Words People Use (考政大英文用,但是因為時間來不及,只看一半。)

    3.研究所必考1000字(小書,可以隨時看看,我有背完。)

     

    l   研方

    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2013Earl Babbie

     

    心得:

       其實我不是死讀書的人,所以我第一年落榜(也可能是我學分還有二十幾或是當校園實習記者的關係)。我個人比較偏好新科技類,所以我沒放很多心思在傳統新傳類(ex媒體壟斷)。但其實這樣有點危險,建議學弟妹還是要用心準備,此外還有研究方法也要注意。我主要重心在考取政大數位內容和師大圖傳(不想離開天龍國)。政大考得比去年裸考還差,所以我就沒提供書目了。這個所很吃運氣,題目都是當代最新的科技。兩次都在面試成績附近打轉。而師大圖傳最近有教授在研究擴增實境。實驗室有很潮的3d列印機和麥金塔,資源算豐富。所以我會選擇師大吧。

     

       那我們來談談師大圖傳所的準備方法,圖傳所很重視圖像和電影。首先,關於圖像可以看看上面的書目。尤其是Susan Sontag。至於電影類,我認為多數電影與當時的時代有所聯結。所以想釐清電影,簡單來說必須要了解一點當時的歷史,才會比較好上手。如1920年代威瑪德國的表現主義電影大都會(科幻默片經典作)、寫實主義的穿制服的女孩 (第一部女同志電影)。都可看出威瑪共和的社會開始逐漸重視工人和女性。而之後,納粹德國開始迫害,這類題材電影就被打壓了。(有歷史觀也會發現法蘭克福學派在此時開始逃竄了)

     

     

        反之,納粹電影比較充斥法西斯美學,像是意志的勝利(經典紀錄片)。內容多鼓吹合群,讚美軍隊。除了題材外,電影的運鏡與光線也是值得注意的觀點,穿制服的女孩大量常使用特寫去捕捉角色的臉部表情變化,以鏡頭語言表現主角自我內心,跟使用長焦鏡頭、移動攝影、航拍軍隊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非常不同。如果你真心想學好電影,我認為不外乎就是要常看電影。所以我花了不少時間在電影上,大概兩天就看一部吧。我在考試準備時也看了名嘴出任務,結果中正也出了有關它的申論題,有看過決對會比沒看過的人更容易闡述電影文本想傳遞出的訊息。最近,我推薦第四公民(關於史諾登的紀錄片),探討國家機器如何侵犯個人隱私。

        新科技類的基本功就是要接收新科技的新知(我是看科技報橘、engadgetThe Verge),然後常寫考古題。我在考試時間沒特別離開網路,吃個宵夜也邊看youtube上教授們的演講錄影,然後抄個金句。也有訂閱外國學者的twitter (像是Sonia Livingstone, Todd Gitlin, Henry Jenkins)。但使用時間還是要注意一下啦。這邊的題目主要多跟SNS有關(如 facebook , twitter, instagram等)。

     

       考古題我是用maruman的資料夾、紙(它們家的紙頗好寫的)和uni0.38藍筆,,然後我寫字不快,所以我寫的很精簡扼要啦。不會的地方常使用新聞學研究。我常使用龍蝦頭式的寫法。以今年(104)圖傳所考用新科技去申論媒體壟斷,我第一段是用英國左翼史學大師霍布斯邦的言論去對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做闡述,述說人們沒有辦法不產生任何紛爭。(就像褚士瑩說要跟噓、踩分手,我認為鄉民是不可能的啦)。第二段以學者EllisonBoydfacebook的研究去介紹SNS主要的概念與其特殊之處,並用我喜歡的衛報三隻小豬廣告去延伸討論網友們的強大。第三段則是舉例台灣近期運用facebook凝聚的社會運動,如太陽花學運和無殼蝸牛運動,去探討主流媒體聽不見的聲音,而我們這些閱聽人如何抗拒這些主流訊息,並運用SNS去創造與得知被主流媒體扭曲的事實。第四段就是做個結尾,用Papacharissi去說人們在社交媒體這樣公私混雜的線上空間討論公眾事務,會讓他們覺得更安全,更有意願進行公民參與,我是寫好的方向啦。雖然,我朋友跟我討論時,建議我可以用陳炳宏和張錦華的論述去寫,但我沒這樣做也上有考上啦。

     

        其實我傳理在模擬考是全班倒數的,因為我字寫超慢。所以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在練習寫考題。我寫了扎實的一本的考古題。很多人會很好奇到底要寫多少?就我所知,我讀書會成員陳可嘉和張方瑀,第一個是寫兩本,第二個是寫一本,兩個都上政大傳院不分,做個參考一下。至於英文除了單字量要多,也可以用SNS去訂閱外電,我最常看衛報和Huffington Post。社會學我有補習啦,但我重考時,是去臺大旁聽李明璁的課。老師教學功力很強,聽他的課不會讓你睡著。而且他常寫email補充課外知識。

     

     

  • 陳佳安

     

    (考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傳所 - 影傳組)

    各位學弟妹好:

      今年很幸運考上台師大圖傳所(影像傳播組)碩士班。算算我其實已經脫離學生生活快五年,又是跨科系應考,要重新調整回念書考試的節奏真的不容易。去年10月底我才得以從上一份工作離職,11月開始成為全職考生,準備時間其實非常緊迫,因此我選擇以補習的方式準備考試,除了可以有系統的準備外,心情上也因為有老師的帶領而穩定許多。準備考試的生活枯燥乏味,但我認為規律的作息非常重要,建議一開始就安排完整的讀書計畫與進度,畢竟考試學習皆非一蹴可幾,有毅力才能從這場長期抗戰中贏得勝利。

     

      由於今年的研所考試我只報名了台師大圖傳所以及政大數位內容,因此只有上戴然老師所教授的傳理與傳科兩門科目。十一月初我才開始藉由雲端系統追進度,因為時間壓力,強迫自己花一個半月就要看完線上課程。

      十二月中開始一個月時間複習講義,並且大量閱讀參考文獻、創新科技文章或相關論文,並有系統的整理成考古題的答題資料庫。這個過程不只是加強講義的不足,也是在建構考試答題的知識基模;我個人認為師大圖傳所較重視傳播理論、政大數位內容較重視新科技與傳播的應用,雖然政大最後差0.1分無緣晉級面試,卻因為吸收了相當程度的創新應用知識,讓我在考師大時有了豐富的素材,增加答題的深度與廣度,最後得以正一錄取。

      一月中開始寫考古題,剛開始很痛苦,雖然前幾個月吸收了很多知識,但往往無法好好將它們結合成有深度的答題,寫一份考古題可以耗掉一整天。不過建議在寫考古題時可以先看看近幾年所有的題目,有些相關考題可能很多學校都出過,表示很重要,即使不是師大的考題我也會挑出來寫;而有些科技很明顯已經過期、不符合潮流則不花時間準備;另外當年度的一些重點創新科技,在上個月整理資料後可以自己舉出幾個認為最重要的,這個部分則很有可能成為考試的題目,可以根據歷年的考古題問法自己預設答題內容練習,以上一些寫考古題的偷吃步小技巧,提供給跟我一樣被時間追趕的同學,畢竟work hard不如work smart。不過最終題目要寫的順手,還是需要靠持續筆耕練習,這是最根本的。

      今年師大二月中就考試了,所以二月初又開始針對講義的重點摺頁全部複習一次,並持續每天寫考古題,還有背誦終極筆記。因為我比較晚開始寫考古題,所以一直練習到考試前幾天,比較早準備的同學跟著老師提供的進度準備即可。而個人認為背誦筆記是讓自己加強信心的一種做法,因為上考場時常常因為緊張而無法發揮實力,當下就是無法將研讀過的東西有條理的應用到答題內容,終極筆記的背誦讓我心情上更踏實、也確實加快我在考場上答題的速度。

     

      準備考試的過程很煎熬,特別是二月初、考前半個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處在焦慮緊繃的狀態,一度掉髮到陷入禿頭的危機,成績公布前也沒有一天停止質疑自己。建議學弟妹們,在補習結束後能有讀書會的同學們一起準備,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彼此鼓勵會比較好。雖然我完全沒有見過戴然老師本人,但是透過線上教學系統跟老師的粉絲團,戴然老師整個人就是我準備考試期間的精神支柱,不只是專業科目的知識,心靈脆弱的時候都會用老師碎念片段來砥礪自己。總之,戴然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多虧老師我才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學校。

  • 104年新聞傳播類所【推甄】經驗分享

     

    賴允晨

    甄試:台師大大傳所(非相關科系)榜首 . 中山行銷傳管所 . 中正電訊傳播所

    對於能夠一次錄取三所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恩,當初我也是看了很多學長姊的心得才比較有方向,因此希望我的經驗也能夠給學弟妹們一些幫助唷....【詳全文

  • 103年新聞傳播類所【考取】經驗分享

     

    陳博臻

    考取 : 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政大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 探花 )、

                交大傳播所甲組

    我並沒有什麼訣竅,緊跟著戴然老師的進度在讀書、上課、組讀書會、寫考古題,以下分成幾個部分跟各位學弟妹分享....<詳全文>

    潘乃欣

    考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 探花 )

    用什麼心態面對研究所考試最重要!高中時就以政大新聞系為第一志願,帶著未完成的目標進入大學,我努力尋求接觸實務與相關課程的機會,中途也曾想透過這些經歷直接進入業界工作.....<詳全文>

    莊鈞甯

    考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在這裡想囉嗦的跟學弟妹提醒一下:私立的研究所並不一定較差,我一開始也只以政大為唯一目標,但是在政大突然宣布合併,一切都變得很不確定後,也讓我認真思考自己的方向,經過一番思考後,我覺得學習才是進研究所最重要的目的,加上自己也沒有相關背景,因此最後也決定選擇多報考世新公廣所,讓自己多一個機會.....<詳全文> 

    汪怡廷

    考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圖傳所-影像科技組、輔大大傳所

     

    如大家所見,我大一時就讀的就為傳播相關科系,後來因為許多因素而轉到商學科系,而再決定報考研究所,是在於學習幾乎是完全不同兩大領域之後,仔細思考過的結果。我建議學弟妹可以先往這方面方向思考,然後可以上系所網站去看看課程,看自己哪個比較喜歡,以及未來想從事怎麼樣的工作,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等等,思考過後再去行動。我是決定要報考廣電相關方面,所以在師大的選擇也是報考圖傳而不是報考大傳......<詳全文>

    張嘉琦

    考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師大大傳所

    各位學弟妹好J這幾年考研究所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就比例來說,考傳播相關研究所的人數還是很多,競爭還是很激烈。必須承認,這對我來說是一段不容易的過程......<詳全文>

    謝孟瑾

    考取 :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很開心可以跟大家分享這半年的準備過程!之前看了很多學長姊的心路歷程,受益良多,希望大家看完我的心得能激勵大家,勇敢跨出考研究所這一步.......<詳全文>

    林宜樺

    考取 : 政大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大家好,我是林宜樺。很幸運自己有機會能考上政大國傳,也希望接下來的分享能幫助想考政大國傳的學弟妹。(但我最初是以考國考為目的)該怎麼說呢國英文的部分,我並沒有再特別準備。國文真的就是靠高中的底子了。至於英文的部分,因為我本身是英文系的學生,所以靠的也是以前加上這四年的訓練......<詳全文>

    陳憶慈

    考取 : 交大傳播所甲組

    大家好,我是輔大新聞傳播學系的應屆考生陳憶慈,也就是本科系的學生,因為大三下才決定報考研究所,所以過去兩三年並沒有特別準備。自己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心得是本科系的學生並沒有特別有優勢,開始補習後會發現自己也是「一張白紙」,之後好好地跟著老師的進度,認真地的看論文、寫考古題、關心時事,半年後能考上交大傳播所也非常榮幸.....<詳全文>

    蔡依霖

    考取 : 師大大傳所

    我知道其實自己用得並不是最好的讀書方法,不過也可以讓大家做個參考知道原來這樣也可以上榜,或許大家會比較不心慌。報考台政師,台政落榜並且成績出奇的糟,師大正取9。一路以來我都沒有排定任何讀書計畫表,也沒有在考前計時練習過。不過戴然老師的每週一問我從來沒有遲交每一篇都A+,之後的考古題也每一次都A+.........<詳全文>

    余泰廣

    考取 : 師大圖傳所-影像科技組( 榜首 )

    其實早就在大二時就覺得自己對於寫程式這方面沒什麼太大的興趣,但是卻也對資訊傳播科技類的實是頗有興趣,於是就決定在研究所的兩年轉換一個跑道,做一些以及學一些自己想學的事情.....<詳全文>

     

  • 103年新聞傳播類所【推甄】經驗分享

     

    譚竹雯

    甄試:台大新聞所(探花) . 政大傳播學院學位學程

    感謝一路上提供建議及諮詢的學長姐、戴然老師及一個個鼓勵我、支持我的選擇的微笑,我並非傳播科系出身、媒體經驗亦是大三以後開始積累,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提供學弟妹一些方向與想法,若有疑問亦歡迎提出或指教.........<詳全文>

    周頌宜

    甄試:中山傳管所甲組.中正電傳所  (榜眼)

    如果一開始就打算開學試試推甄,暑假就必須開始整理備審資料。我的做法是一個禮拜繳交一份備審給戴然老師批改,主要分為自介、學習計畫、研究計畫、作品整理等四大部分,基本上各系所最多的要求就是這四部分.......<詳全文>

    江蕙羽

    甄試 : 台師大圖傳所印刷組 (榜首) 

    推甄與考試不同,以口試與備審資料為主,先就口試的部分做分享。

    一步步接近師大,心中難免冒出許多緊張的泡泡,沿途給自己的狀態是保持微笑,並且抬頭挺胸的走路(因為口試時這些動作要像呼吸般自然地表現才行),到了口試會場,在門外等候時還恰好遇到認識的學姊(就讀師大圖傳碩班的學姊),他熱心地告訴我,進去後三位教授的背景喜好等......<詳全文>

    陳郁

    甄試:台師大圖傳所影像組 (榜首)

    大家好,我是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的學生,因為本身傳播科系都必須要在大四完成畢業製作才能畢業,所以我幾乎是把希望都賭在推甄,我從7月暑期班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推甄,也和戴然老師討論過,在聽完戴然老師的推甄講座之後,我就開始瘋狂的準備各式推甄資料,總共推甄了6個校系,其中師大圖傳是我的第一志願....<詳全文>

     

    洪辰嫣

    甄試:台師大圖傳所影像組  (榜眼)

    這是一個驚喜的一天,用手機查詢我的放榜成績,就在看到「1」這個數字時,我一開始以為我是備取第一,再仔細看才發現我正取了!我有學校念了!我即將成為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的一分子了!我立刻崩潰大哭……......<詳全文>

     

    陳宗愉

    甄試:台師大大傳所(在職生)  (榜首)

    大學畢業便投入職場,雖然就讀的科系完全與大眾傳播或新聞無關,但因為一直在媒體業工作,在推甄時幫助很大(比較多故事可講),也累積不少作品。我幾乎是推甄資料收件截止前兩週,才開始準備備審資料。於是一度處於趕死隊狀態,建議同學盡早準備。我的工作過程經歷算是小小特別,能讓教授留下印象,建議同學想出自己的藍海策略,在眾人中突出.....<詳全文>

     

     

     

  • 102年新聞傳播類所經驗分享

    蔣金

    考取:台大新聞所榜首  政大新聞所  師大傳播所榜首

    放榜後,對於結果我真是又驚又喜,因為從七月開始補習,算是半路出家,前期表現也不佳,所以非常受寵若驚!原本認為,以自己三分鐘熱度的個性,加上大學荒廢了三年,又非本科系生,覺得有點來不及,但在補習之後,我發現沒想像中那麼難,且在補習期間,也從老師身上得到許多感動自己的想法和話語,讓我對於唸新聞傳播所有更多的想像和期待......詳全文

    吳琬婷

    考取:台大新聞所  政大新聞所  交大傳播所乙組探花  師大傳播所 

    HI~很高興可以分享我的經驗給大家,準備研究所真的事一段很辛苦的過程,當然除了老師、家人、學長姐、讀書會和朋友們的幫助和扶持,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努力走完準備考試的路途,才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詳全文

    陳鷖人

    考取:台大新聞所

    聽到錄取台大新研所時,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幾個月的準備過程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場耐力賽,比的是誰撐下去了。一開始,有很多人打算考研究所,也去補習班,不過,隨著越來越接近考試的日子,越來越多人放棄,很可惜;我覺得只要堅持下去,大多都會有不錯的結果........詳全文

    鄭閔文

    考取: 政大新聞所  

    我畢業於台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我不是應屆考生,之所以選擇畢業後才考,是因為我很喜歡系上的課程,一想到畢業後就不能再上這些課就很捨不得,希望能在大四最後一年將全部重心放在系上的課,不管是作業也好報告也好,都要全力以赴。我自認......詳全文

    何怡君

    考取: 政大新聞所  交大傳播所乙組  師大傳播所

    考筆試和面試前都曾多多參考學長姐的心得文,把很多篇拼拼湊湊,與自己原本念書的個性相結合,就能創造出最合適的讀書方式囉!努力衝半年,美好的前途等著你來取^O^.......詳全文

    許家齊

    考取: 政大新聞所  師大傳播所探花  淡江大傳所榜首

    我就讀輔仁大學德語系,大二大三時修讀過新聞輔系。雖然有輔系,但我覺得在實務的採寫課學的比較多,我對於理論的理解還是相當淺薄,因此才決定補習。我是在大三快結束(6月中)時報名,並打算用大四的時間專心準備考試.......詳全文

    許瑞娟

    考取: 政大新聞所

    各位學弟妹好,我是許瑞娟,是台大中文系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因為一些因素所以今年只有報考台大新聞所與政大新聞所,結果分別是台大備取五、政大正取十。因為我不是強者,也很不擅長時間管理,而且其實有很多人準備得比我充分太多,因此詳細紮實的考科準備分享就留給其他強者>__<  在這裡我想就我特別有心得的部分來跟大家分享好了......詳全文

    張簡佳怡

    考取: 政大國際傳播所榜眼(榜首)  中山國際傳播所(榜眼)

    各位學弟妹好,寫這篇心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不是一位很認真的考生,但或許是比較擅長針對考試準備,包括猜題、答題重點等等,而能幸運考上這兩間研究所。在六月開始補習一直到十一月研究所考試報名前,我的目標其實一直是台大新聞所以及政大新聞所,也因此主要.......詳全文

    傅紹宇

    考取:政大廣電所   輔大傳播所

    哈摟各位學弟妹好,很高興有機會在這邊與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所準備過程,從一開始準備到現在,經過風風雨雨,最後總算有好的結果,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學校的老師、補習班老師、同是考生的戰友、讀書會朋友們,還有我的媽媽,每當我自己缺乏信心的時候,總是會有個聲音要我不要擔心,堅持下去,我很珍惜,也很感激......詳全文

    柯幸宜

    考取: 政大國際傳播所榜眼 

     下定決心要再拚考試之後,我只有報考政大國際傳播學程,原因是因為在世新念新聞系的四年期間,我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務經驗和理論基礎,所以我希望能利用研究所期間,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剛好政大國傳所的全英授課和國際資源非常吸引我,所以我的整個準備方向都以加強英文為主......詳全文

    蔡鎧旭

    考取: 政大廣告所榜眼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很榮幸今年得以考上政治大學廣告所。出身於中正大學財法系,在學時,雖然已透過傳播系選修課程建立傳播的基本知識,但要將理論有系統的吸收以及應用,仍選擇了補習作為系統的強化,得以省下大把的時間整理。而準備的過程中,補習班兩本講義就是我所有準備和答題的骨架.....詳全文

    胡馨文

    考取: 政大廣告所

    我是國立中字輩大學的中文系學生,同時雙主修行銷。在大三那年,我確定了自己的興趣,便決定要報考政大廣告所,往這方面發展。因為我只有報考政大,不清楚其他學校廣告所的狀況,所以以下心得全部都是以政大為主的分享........詳全文

    黃韻綺

    考取: 政大廣告所

    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系,這樣的心得文希望對於非國立名校的學弟妹們有幫助‚自己準備之初,深覺實力不足,難以跟其他對手相比,所以非常戰戰兢兢‚希望以我的實例給大家鼓勵跟比較的空間.....詳全文

    周敬恩

    考取: 交大傳播所甲組 師大傳播所 中山傳管所

    大家好,雖然一度因為沒有通過台大第二階段,很想放棄唸研究所,也完全提不起勁寫心得,但時間一久就覺得很多事情自有安排,既來之,則安之。加上考試的準備期、應考期、口試期等等,我遇到一些小問題......詳全文

    鐘心辰

    考取:交大傳播所乙組(榜眼)  中山傳管所(榜眼)

    Hihi~各位學弟妹,今天有榮幸發心得文,其實內心很興奮卻也很驚喜,但是希望就像歷屆的學長姐般傳承經驗,也希望把自己過去的一切和下一屆分享,當然每個人的習慣和背景大不相同,所以哪怕是哪理部分受用,我就很開心囉XD......詳全文

    葉家華

    考取: 交大傳播所乙組 師大圖傳所 中山電傳所

    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資管系。在校成績50%以後、英文不好、沒有作品經驗也沒當過社團幹部,算是一個可以讓大家充滿信心的例子。研究所的路就像你將Propp的故事功能自行組合,在這個故事中你就是英雄.....詳全文

    黃翊琪

    考取: 交大傳播所乙組

    我從春季班開始補習,當時就開始調整心態和生活,每個星期都會乖乖去上課,見到老師會覺得很安心XDDD也因為春季班的講座課程,開啟了對不同議題的想法和觀點,有助於之後的觀察.......詳全文 

    王笙

    考取: 師大傳播所

    我把戴然講義當成一定要熟讀的基準,再以翁秀琪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做輔助,把資料補充進戴然老師的講義裡。這段期間我的目標是求廣,要求自己如果看到不懂的理論、專有名詞等等,一定會查資料補充......詳全文

    馮珮涵

    考取: 師大傳播所

    我和多數選擇新聞這條路的同伴一樣也是非本科生,經過大學四年的洗禮後更加堅定走這條路,因為和身邊的朋友對未來的決定差異很大,所以這條路有點孤獨,遇到瓶頸的時候縱使有朋友能傾訴,但是很多淚水也只有自己最懂,幸好有戴然老師不辭辛勞的教導,讓我從連眾聲喧嘩是什麼都不懂到後來能獨立應付各種考試難題,不是替補習班打廣告,但很重要的第一點是......詳全文

    沈采薇

    考取: 師大圖傳所探花  淡江大傳所探花 

    我是重榜師大圖傳所淡江大傳所和備取交大傳播所的沈采薇老實說我沒想過會是探花,很感謝這份幸運,很多人說考研究所是一條辛苦的路,但其實真正辛苦的是你的心境,你能不能去調節並耐心等待,不要慌並照著自己的步調走。暑期班(七、八月)時大家就可以放輕鬆跟著戴然老師的腳步走,盡量不要缺課,雖然有補課的機制,但是真正上課的臨場感不是能透過螢幕所感受到的....詳全文

    蔡宜庭

    考取: 師大圖傳所(影像傳播科技組)

    我不是傳播相關科系,也是跨科准備研究所考試,決定念研究所的時間也不早,因此我認為準備研究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訣竅,真的一定要扎扎實實地認真唸書,並且要調整好屬於自己唸書的節奏和進度才是最重要的.....詳全文

    王思媛

    考取: 師大圖傳所(影像傳播科技組) 

    「研究所是改變你人生的最後機會」,我記得在決定考研究所之前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於是在朋友的推薦之下,報名了國家補習班 由於我並非相關科系畢業,準備傳播相關研究所對我來說本來就有一點吃力,不過戴然老師上課風格以及教學的方法,讓我很快的吸收傳播課程的基礎......詳全文

    郭若琦

    考取: 台藝廣電所  輔大傳播所  世新廣電所  文化新聞所

    在看過補習班發的各校簡介、爬文(PTTGOOGLE)、諮詢戴然與趙鈞兩位老師以及學長姐講座,與找朋友牽線去問問在學中的研究所學長姐後,融合對自己的了解和需求(家庭期望與未來工作方向等等),便決定往廣電相關研究所努力.......詳全文 

    楊珮翎

    考取: 淡江大傳所

    其實在打開空白檔案敲下鍵盤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給點什麼建議,因為感覺自己雖然有上榜,但也沒有到非常有給建議的資格(),但想想,還是可以將準備的過程以及參加面試的部分讓學弟妹做為參考依據,或許對還是有意願就讀私立學校的同學,多少會有點幫助^^......詳全文

     

  • 102年新聞傳播類所推甄經驗分享

    潘文成

    甄試:台大新聞所  政大新聞所 

    我是就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的學生,我不是唸國立大學,唸的也並非新聞系,但是能夠藉由「推甄」的方式考取台大新聞研究所、政大新聞研究所,對我來說,到現在還是覺得這彷彿是一場夢,我也從沒想過可以分享自己推甄的經驗給想推甄的學弟妹,希望我的經驗分享對你們會有所幫助,也希望原本不是唸台、政等國立大學的學弟妹不要害怕,因為,你一定也行......詳全文

    吳映璠

    甄試: 政大國際傳播所榜眼

    大家好,因為準備推甄時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因此,希望也可以將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我的背景是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畢業,輔系傳播學系。本來以為自己畢業生的身分不能報名推甄,但九月初時得知畢業生也有資格,才開始準備.......詳全文

    劉安綺

    甄試: 政大廣電所

    很幸運的推上了政大廣電系,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忙,因此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分享我的推甄經驗,希望對以後跟我一樣迷惘的學弟妹有幫助。我是政大廣電系畢業的學生,有補習、由於大四一整年忙於畢業製作的關係,沒有多餘的心力實踐未來,因此在畢業之後才決定當全職考生.......詳全文

    柯幸宜

    甄試: 交大傳播所乙組

    Never let the fear of striking out keep you from playing the game----------

    這是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灰姑娘的玻璃手機》中的台詞,同樣也是陪伴我走過數月推甄過程的一句提點。說實在話,能夠比別人早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提前進入研究所,我很開心也很榮幸,身邊要感謝的人太多,不管是亦師亦友的戴然老師、不斷鼓勵我的同學們、期間一直忍受我焦躁情緒的家人們……等.......詳全文 

    欣樺

    甄試: 師大圖傳所影像組榜首

    很高興能分享我的甄試心得給學弟妹參考,當時自己也是問了很多學長姐的意見,以及老師的幫助才能順利推甄上研究所。
    首先,很多人會問說推甄需要補習嗎?這點我無法充分回答,因為我當初並不是以推甄為主要目標,我春季班時就跟著老師的進度走,暑期班也幾乎全勤,而暑假過後各校的推甄簡章開始提供下載,跟老師討論過後.......詳全文

     

    李怡叡

    甄試: 中山傳管所甲組

    我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第二外語修的是日語。對傳播、管理、行銷很感興趣,在校期間有修過相關課程。自認不適合當記者,一開始就不打算報考新聞所,再加上本身又是高雄人,所以推甄只報考中山傳管所......詳全文

  • 101年新聞傳播類所經驗分享

    陳信佑

    考取: 台大新聞所探花  政大新聞所  交大傳播所甲組  中山傳管所甲組

    我本身是政大新聞雙主修公共行政學系,利用延畢這年完成雙修學業,同時準備研究所考試。大學時有點玩太兇,成績連推甄門檻都勾不到,加上大五還須兼顧雙主修的課業,因此選擇補習(戴然)作為應付考試的策略。<詳全文>

    彭筱婷

    考取: 台大新聞所

    個人背景:台大政治系政論組應屆、,在校修習許多人文以及社會科學的課程因此對於相關學科有些基本概念,加上四年來的考試訓練,某種程度上算是知道怎麼寫申論題<詳全文>

    李竹君

    考取: 台大新聞所 

    我應屆畢業於台大政治系政治理論組,先前並未接觸過傳播領域課程。因為想繼續就讀研究所,(並想繼續留在母校),也希望完成爸爸的遺願,就在幾番考慮後,決定在某個夜晚衝去報名新研所,非常幸運剛好趕在暑期班開課前一天報名!<詳全文>

    謝懿安

    考取: 台大新聞所  政大新聞所

    各位學弟妹大家好,很開心有機會能夠分享準備研究所的過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畢業於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大三時有申請新聞輔系,開始修習相關課程,並決定要考新聞所,升大四暑假開始上戴然老師的課。以下分享我在各時期的準備過程。<詳全文>

    林意璇

    考取: 政大新聞所  交大傳播所乙組

    在準備考試期間,一直幻想未來有機會寫心得文,很高興心願得以實現。因為大學不專心於課業,所以我無法推甄,英文也沒好到能掌握外文系的優勢(哭),更是非新聞本科系,所以考研究所對我來說,完全是站在起跑點從零開始。<詳全文>

    羅苡瑄

    考取: 政大新聞所  師大大傳所  中正電傳所

    傳播理論:
    這是相當重要且打好一切基礎的一科,暑期時間跟著老師進度走,到每堂上課前一定要複習過一遍,不然上新的課程若沒複習,會無法銜接,如果上課時無法馬上吸收建議可以帶個錄音筆,把聽不懂的地方圈起來,回家可聽錄音<詳全文>

    陳伶虹

    考取: 政大廣電所  交大傳播所乙組 

    其實在打這份心得文時,已經離放榜快兩個月的時間了,但如今回想起過去準備考試的種種,心裡仍然有種複雜、矛盾的情感湧出,或許是距離帶來美感的關係吧,這份回憶牽繫的既不是辛酸,也不是喜悅,而是關於成長與學習的一切,讓現在的我逐漸長成自己希望變成的模樣了<詳全文>

    蘇煒翔

    考取: 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創意傳播組)榜首  交大傳播所甲組榜首

    男生,112中文系應屆延畢,(都只有在辦活動所以)成績後段,但還算有點中文論述寫作的底子;因為參加國際性社團,英文能力就算沒有進步太多,也算有在保養,大四修過一年社會學還有半年電影與文化研究。<詳全文>

    林慧玲

    考取: 政大廣告所榜首

    雖然我是外語科系畢業,但是上課時要重學一次,這樣會更紮實基礎。考古題也是開學後每週寫一年,每個單字背起來。單字部分我只背補習班給的單字和政大考古題單字,要一直努力完整背完一遍又一遍。BTW,我也有看CNN保持語感,可以輕鬆閱讀<詳全文>

    姚紅

    考取: 政大廣告所榜眼

    考研究所最大的重點是自己是否能夠下定決心做改變,不只關係到休閒、打工時間的犧牲,還有接下來兩年的精神投入,而這一切都是在自己一念之間「要不要做」的想法而已!<詳全文>

    黃婷華

    考取: 政大廣告所

    承蒙一路上太多的貴人、好人相助,我是今年有幸考上政大廣告所的新生。畢業自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因為跨考的關係,務求在短時間建立基模,總共補了四科:傳理、電媒、廣告、公關。以下分享我各科準備的方法:<詳全文>

    高盈瑩

    考取: 師大傳播所

    大家好,在我開始敘述我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心得以前,我要先恭喜大家選擇了戴然老師,因為你們絕對不會後悔,戴然老師是我見過最認真負責的老師了,其實在寫這篇心得文之前我曾經非常猶豫,我怕自己不夠好,但也是老師鼓勵我,所以請容許我在這裡再對老師說一次謝謝<詳全文>

    胡煜宗

    甄試: 世新公廣所探花

    考取: 師大圖傳所(影像傳播科技組)

    關於戴然老師的教學風格和授課方式,我在此就不贅述,只能說沒有戴然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以下的心得分成推徵跟考試兩個部分,針對不同的入學管道,單純做經驗分享,至於書該怎麼唸、考試方向怎麼抓,還是請教戴然老師最清楚。<詳全文>

    陳羽萱

    考取: 交大傳播所甲組

    實我一開始是以台政的新聞所為目標,但後來因為聽了各校學長姐的輔導課,越來越了解各校系所的走向,再加上其實自己畢業後並不是非常想在新聞業打滾,反而對於傳播科技較有濃厚興趣。因此在11月時便「轉換跑道」,轉而以傳播科技為主要發展方向的交大傳播所為我的第一志願。<詳全文>

    張佳原

    考取: 中正電傳所  輔大傳播所

    我本身就是相關科系的學生,但是在補習前我就知道,身為相關科系學生也絕對不會比非相關科系的學生占有優勢,原因在於念大傳相關科系的學生多半活動很多,<詳全文>

    黃哲瑋

    考取: 台藝大廣電所  輔大傳播所榜眼  世新廣電所理論組  淡江大傳所

    春季班開始幾個月的課程有如隨堂講座,老師也很隨性,每堂課老師也依照其安排進行當週「開講」的課題,雖然感覺很輕鬆,但這個時段是最佳奠定基礎的時刻!<詳全文

  • 101年新聞傳播類所推甄經驗分享

    李立中

    甄試: 師大圖傳所(影像傳播科技組)探花

    原先就讀商學院的我一直對於未來很迷惘,在商學院的求學過程中不斷的接觸行銷學的過程中,我慢慢慢的發現行銷的根本就是傳播,若沒有傳播也就沒有行銷,想要做好一個行銷勢必得要透過良好的傳播管道、方法,傳播是媒介,是人與行銷中間的橋樑、<詳全文>

    嚴巧珍

    甄試: 中正電傳所

    報考研究所時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因為你想要,別人也想要,考研究所跟找工作一樣。平常在系上就有很多報告或活動,尤其在大四會面臨到畢業展的問題,如果都確定要考研究所了,選論文組會比較好,不管是報考研究所或往後踏入研究所的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詳全文>

     

  • 100年新聞傳播類所經驗分享

    楊伊湄

    考取:台大新聞所  政大新聞所  交大傳播所  師大傳播所  中山傳管所榜眼)

    今年我非常、非常幸運,考上台大新聞、政大新聞、交大傳播()、中山傳管與師大大傳五間研究所。由於我不是傳播新聞本科系生,也沒有修過相關課程,更別說能擁有什麼媒體作品或是實習經驗,因此能夠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必須歸功於戴然老師,與補習班豐沛的資源.....詳全文

     

    蕭君容

    考取:台大新聞所  政大新聞所榜首  交大傳播所

    我是個比較阿信的人,沒有特別的讀書竅門,就是八個字「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我報考了四間學校,政大新聞所(正取一)、台大新聞所(正取十四)、交大傳播所甲組(正取五)、師大大傳所(備取16)。在分享我的準備方式前,非常建議大家可從過去學長姊的心得文中,選一篇你認為最棒、最合口味的「準備範本」,以他的準備方式為主要骨架,再依自身需求調整,盡量向他看齊。....詳全文